首頁>Club>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如果給他一百鬥米,會怎樣?如做的不是縣令,而是宰相,他還會辭官不做嗎?
8
回覆列表
  • 1 # 靜話詩詞

    鑑賞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於小邑。 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 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 飢凍雖切,違己交病。 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 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 尋程氏妹喪于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在這片序中我們很清楚的看到陶淵明是因為家裡孩子多,地比較少。沒糧食了,是在他叔叔的勸說下才去做官。那點工資夠他喝酒了。而且做了幾天,發現和自己想的不是那回事,那點工資不夠給領導送禮,這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節點了,不為五斗米折腰。說明陶淵明不給人送禮,這裡陶淵明卻說那點錢不夠送禮,說明陶淵明還是送過禮的,做官送禮其意不明自喻了。這下他自己火了,開始罵娘,這不是我老陶的性格,分明我是來掙錢喝酒的,卻不夠給你們。吃飯錢都要自己從家裡拿,我還玩什麼?半夜收拾衣服偷偷跑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史書文學作品裡都是說他不向鄉里小人折腰,從這裡看來陶淵明是半夜逃跑的。貌似也不太光明正大。回來之後他幹嘛了呢,他自己也說了,程氏妹死了,他家有點地,沒人耕種荒了。陶淵明繼承了程氏妹的遺產。

    說到這裡我們的思路基本就清楚了,從陶淵明自己陳述的事來看,完全符合一個正常人的思維。歸來繼承遺產種地比做縣令掙得多,幹嘛非得給你打工。這符合一個跳槽的標準。至於後來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帶月荷鋤歸等等也就是在這家公司好好好吧,總不能還跳槽,與其逆來順受,還不如主動出擊喜歡這個工作。那麼我們從一些作品裡不難發現一個端倪,就是陶先生的裝X行為,要你彈琴不會就說不會行了吧,非要裝的高大上,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不過這一裝,也算是成功,畢竟後人那麼多人不會了,就拿這句說事。

    那麼陶淵明到底喜不喜歡做官呢。陶先生曾經做過好幾次官。陶淵明傳裡有這樣一句評價,

    有志不獲聘”,“素襟不可易”當然一諾開頭說了不取史料和後世文學作品的東西,來討論。一諾只能在陶先生自己作品裡找了。在雜詩八首裡,他自己這麼說,代耕非本望,所業在田桑。他本來不喜歡種地,所以種地是出於無奈。他又說,巖巖顯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廢共鯀,重華為之來。 仲父獻誠言,姜公乃見猜; 臨沒告飢渴,當復何及哉!還說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從這些作品裡我們不難看出,陶先生是一個有抱負的人,只不過那些所受的官,在他看來不能施展抱負。又是一個苛求完美的人,不讓我幹我想幹的,我就寧可不幹。

    說到這裡就不難回答樓主的提問了,如果陶淵明的工資是一百鬥米,夠他打點領導,我相信他不會辭官,如果給他做宰相,即使五斗米俸祿,能夠讓他施展抱負他也不會辭官。

  • 2 # mqy147258

    1.陶淵明,名潛,字淵明,東晉偉大的詩人。他作為封建社會儒家思想的文人,能"不為五斗米拆腰",毅然在官八十餘天的彭譯令職,罷官解職,結束仕途不定的生活,堅決走上歸田園自食其力的歸田道路;歸田後的二十多年中,潔身守志,親自從事農耕勞作,"採菊東籬下,悠然上南山",期間劉裕帝徵他為著作郎,他辭而不就,江州刺史檀道濟勸他出仕,他也拒絕,道濟給他梁肉,他"麾而去之",表現他與官仕決裂的堅定態度;他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勞動的價值,與農民平等交往,共同勞動,對農民傾於平等思想,"力耕不吾欺";當時社會動盪,他同樣經受飢寒威脅,有時甚而"乞食";基於上述際遇、思想認識,他寫《桃花源記》提出"土地平曠,屋舍嚴然,黃髮垂髫,怡然自樂,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桃花源的社會理想,是對當時不合理封建社會的抗爭。這些是難能可貴,有進步意義的。

    2.當我們用深沉的目光,穿越時空,來審視,陶淵明,作為封建社的文人,詩人,少年時,由於家庭和個人遭遇,曾產生濟蒼生的理想,但在對汙濁的社會現實絕望之後採取潔身守志,放棄濟蒼生,是有消極性,但他堅持自己高尚志趣,不與當時官仕同流合汙,積極性還是需要肯定的。

    以上淺見,請友斧正。

  • 3 # Lingting1314

    年輕時的陶淵明,也是個熱血青年,抱著"大濟於蒼生"之志踏入了仕途。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在晉末宋初國家動盪不安的年代裡,弱肉強食,官場一片黑暗,他看不慣官場那一套作風,也不願卑躬屈膝願攀附權貴,自己的理想抱負隨之化為泡影。

    在官場,他找不到歸屬感,只能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只能說言不由衷的活,活得象條狗一樣。

    此時陶淵明很糾結,做官確實能讓自己衣食無憂,否則可能連飯都吃不上,只能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在這種予盾中,他一直過著半仕半隱的生活。

    在陶淵明四十一歲那那年,他毅然辭去官職,決定自此不再踏入官場,開始隱居生活。

    這不是一時衝動,更不是作秀,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他也很清楚以後自己將要面臨的是什麼。

    陶淵明和夫人翟氏在廬山腳下蓋了幾間茅屋,種了幾畝薄田,用來維持生計。生活很清苦,遇上早澇災害時,可能顆粒無收,也許他的心裡曾經動搖過,可他再也沒有動過當官的念頭。

    在陶淵明四十四歲那年,一場大火把他家的茅屋燒個精光,讓他一貧如洗,到了借錢免強度日的程度。

    這天,一個老人帶著酒上門來勸他入仕,說道:"現在大家都在想法讓自己過得好些,你有官為什麼不去做呢,把生活過得這般清苦。"

    一席話道出了陶淵明的心聲,以他的能力,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適些,至少能不為生計發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氣節為代價,這是他最不願做得事。

    他在隱居生活中雖然困苦,卻能獲得心靈的自由,獲得人格的尊嚴;這種生活雖然不是他理想中的桃花源,卻能"悠然見南山"。人的氣節是與生俱來的,是骨子裡帶的。

    像陶淵明這種人,別說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百鬥、千鬥也不會折腰的。

    在那樣黑暗的官場中,既使做的不是小小的縣令,哪怕是官至宰相,他照樣會辭官不做的。

    說實話,不為五斗米折腰,我想陶淵明一定沒想過這是一種氣節,照他的性格,他只是覺得不能做事決計不會去做。

    其實我覺得,陶淵明並不崇高,不偉大,但他敢於放下,他只想以自己的方式活著,這就足以讓我對他肅然起敬了。

    因此,我有點偏愛陶淵明,我喜歡他那生活態度。

  • 4 # 梧桐樹邊羽

    這個問題確實有意思。也看到一些朋友的回答,對陶淵明的隱士性情提出了懷疑,認為他的歸隱是源於職位太低,薪水不夠。這種認識是有特點的,但是也是不夠深的。

    從古至今研究陶淵明的人這麼多,而把他歸為“隱士之宗”,把他的詩歸為“田園詩之祖”,是得到歷代文人共同研究認同的。

    陶淵明年輕的時候時常當官,又時常辭官。我們來仔細看他的幾次辭官經歷,分析下他是否真的是“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祖上是東晉名將陶侃。陶侃出身寒門,靠自身的實力一路打拼,封長沙郡公,實在是屌絲逆襲。但是東漢末年直到唐朝,中國的政治一直是門閥政治,當時最大的門閥是什麼?“舊時王謝堂前燕”,王家,謝家。陶侃這個平民的崛起讓這些大門閥非常不爽,所以在琅琊王氏大將軍王敦當政時,直接把陶侃排擠到廣州當刺史。後來王敦叛亂,陶侃被啟用為徵西大將軍。但是陶,王兩家的宿怨已深,無法消除。

    陶淵明官N代出身,又有政治才幹,二十九歲出仕江州祭酒。他的頂頭上司是誰呢?琅琊王氏中國書聖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這個就是世仇了,加上王凝之這個人非常不堪,他的老婆是聞名天下的才女謝道韞,都只能回孃家長嘆:“不意天壤之間,乃有王郎。”陶淵明便一身本事,也只能“不堪吏事”,憤然辭職。

    而這個王凝之呢,是信奉“五斗米教”的,後來遇到兵變還請神兵幫忙,直接被殺,倒是謝道韞拼死抵抗,反而贏得叛將孫恩的尊重,得以生存。所以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是指這次辭官,而不是所謂的五斗米,一百鬥米薪水高低的意思。

    後來的幾次出仕和辭官,與桓玄和劉裕爭權,喪母丁憂有關。等到丁憂完出門,東晉已經改朝換代,成為劉宋。作為東晉名臣之後,推辭出仕成為了一種態度的表達。東晉政治混亂,朝代更替,是陶淵明不肯出仕的原因之一。

    但是,陶淵明本身性格的原因也非常明顯,“性本愛丘山”,是他本人的真實寫照。“少無適俗韻”,他從小就看不上世俗社會的爾虞我詐,不願與這些人同流合汙。

    前期政治環境的動盪,為了守住東晉名臣的家族榮耀,“不能仕”。到了後來,越來越看清官場的黑暗,哪怕是出仕能改善自己的窘迫生活(他五個兒子,多少都有些智障),他都寧可自己堅守幾畝荒田,“晨起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把自己當成一個農民,這就是真正的“不肯仕”了。

    他是隱士,但是他躲起來了嗎?沒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他不需要裝模作樣的隱於山林,待機而起,他是真的把自己的心靈放逐了啊。

    所以,便給他個亂世宰相,你認為他會去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朝中期名將崔希逸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