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野望史今
-
2 # 鹹魚閒聊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諡號”,說白了“諡號”就是後人根據前人生前的生平功過而給出的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所以“諡號”只有死人才有的,像“楚懷王”,“漢文帝”,“隋煬帝”,“孝莊”等都是諡號,像《康熙王朝》裡的孝莊太后總會自稱“我孝莊如何如何”這真是嚴重違反歷史常識了。
那麼搞清楚“諡號”問題後,我們再來看項梁當初立熊心為楚王這件事,當時的秦國經過陳勝吳廣起義的打擊後,其餘六國貴族後裔都紛紛舉起反秦大旗,立志復國,項梁便是其中之一,項梁本就是楚國大將項燕的兒子,當年秦滅楚之戰,項燕力戰而亡,不管是國仇還是家恨,項梁都義無反顧的聚眾加入反秦浪潮中,但是僅憑自己的能力和名聲是很難將起義軍發展壯大的,最終在謀士范增的建議下,項梁找到了一個牧童,對外宣稱是“當年楚懷王熊槐的孫子”,並立其為楚懷王,號召天下楚人拿起武器反抗秦朝,不出項梁和范增所料,“楚懷王”一出,果然激起了楚人內心對秦國的仇恨,不斷有人來加入項梁的部隊,沒多久項梁便成為當時最大的反秦勢力。
那麼為什麼項梁和范增為何要立熊心為“楚懷王”呢?明知道這是一個諡號,說白了是給死人用的,他們為何還要把這個“諡號”用到一個活人身上呢?沒錯,當年項梁立熊心為楚王,對外宣稱的便是“楚懷王”,我認為,這種犯忌的事情他們不是不知道,而是故意為之。
因為當年楚懷王熊槐曾經帶領楚國走向最巔峰的時代,在他執政前期任用昭陽,屈原,公孫衍等人,攻魏國,滅越國,率領六國軍隊合縱敗秦國,而且楚懷王對百姓也很好,“雪中送炭”說的就是楚懷王冬天給百姓送取暖用的煤炭這件事,雖然楚懷王后期有點利令智昏而造成楚國急劇走向衰落,但楚懷王晚年表現出的高度愛國的氣節和臨危不懼的鎮定依舊贏得了楚國百姓的愛戴,尤其是誤信了秦國之言,面對秦國的威逼利誘,斷然拒絕割地賠款的無禮要求,最終客死秦國,這更引起了楚華人民的同情和對秦國的仇恨。當秦國把楚懷王遺體送回楚國時,“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可見楚懷王在楚國百姓心中的地位和號召力有多強大。而“懷”字便是出於楚人對熊槐的懷念而給他的“諡號”。
所以項梁立熊心為“楚懷王”,其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楚懷王”喚起了楚人對熊槐的思念,對秦人的仇恨,《史記 項羽本紀》中記載:“於是項梁然其(范增)言,乃求楚懷王孫心民間,為人牧羊,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所望也”,“從民所望”正是項梁想要的結果,也是他立熊心為“楚懷王”的原因。
雖然熊心被立為“楚懷王”,但終究只是一個旗幟,是項梁手中的一顆棋子,是一個傀儡而已,當伐秦大業到了決出勝負的時候,這顆棋子便沒有了利用價值,可以捨棄了,而熊心,這位“楚懷王”也必將走上那條不歸之路,在被立為楚懷王的那一刻,就註定了他的結局一定是個悲劇。前後兩任楚懷王,皆不得善終,這是歷史的偶然還是歷史的必然呢?
-
3 # 鑑史馬後炮
秦末項梁所擁立的楚懷王,其實就是一面“反秦大旗”。為什麼項梁所擁立王要叫“楚懷王”,而不叫其它王?這跟楚懷王在位時期,跟這位楚國國君悲劇的一生有關,提起楚懷王,無不讓楚人對秦人恨之入骨。再擁立楚懷王,不光可以激起楚遺民的反秦仇恨,更能得到楚國舊貴族勢力的支援。
那麼之前的楚懷王為什麼如此讓楚人惦記呢?可以說,楚懷王在位的一生,是楚國由強盛轉向衰弱的時期,其原因就是對秦方略失敗。先是張儀欺楚,後是秦昭王誘楚懷王,將其困於章臺導致楚懷王客死他鄉。
尤其是秦昭王困楚懷王於章臺導致楚懷王客死他鄉一事,由於秦昭王透過欺騙的手段成功誘使楚懷王赴武關,導致楚懷王客死他鄉的原故,楚國上下可謂恨透了秦人。
時值秦末,反秦起義軍蜂湧而起,這些起義軍中各以各自的由頭煽動民眾加入反秦隊伍,多有利用“鬼神之說”製造“天命”的,如陳涉王(陳勝吳廣),而吳中起事的項梁則以立已故楚懷王之後熊心為楚懷王,其目的就是激起楚國遺民遺臣的仇秦心裡,以正其反秦之名。
楚懷王被秦人害至慘死的悲劇在楚國廣為流傳,再立楚懷王也宣示楚遺民遺臣不忘復仇之志。其實項梁立楚懷王時,並不知道“懷”其實是楚王后死的諡號。只是為了方便廣大楚民有印象,聞其名而憶其人而已,至於犯不犯忌,根本無所謂,能壯大反秦隊伍才是初衷。
-
4 # 關東俠客
名不正言不順,欲成大事者必須收攬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劉邦軍入咸陽時約法三章得到秦人響映。打仗更講究師出有名才能獲得同情。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也曾打著公子扶蘇,項燕的旗號反對秦的暴政自己先當楚王得不到百姓支援失敗,項梁,項羽起兵後找到楚杯王熊槐的孫子熊心做懷王號召楚地百姓。楚懷王熊槐是一個很有作為的人和秦昭王是主要的對手,秦搶先得巴蜀之地,楚打敗魏國滅掉越國,開疆拓土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縱橫家蘇秦說過"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楚懷王時是非常強盛的,非常有希望統一全國。秦楚兩國有幾百年的友誼而且還有連姻關糸。秦昭王誘楚懷王至武關拘禁起來。楚懷王為國家利益拒不割讓土地,楚國把在齊國做人質的太子橫立為國君。秦國沒有得到土地也沒找到伐楚的藉口。楚懷王被扣三年憂憤而死,屍體運回楚國。"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俗話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何況一國之君呢?做為一個國家要講究國際聲譽言必信行必果,秦國自商鞅變法強大起來後,開始不顧國際形象,商鞅騙魏國公子卯取河西之地,張儀以秦六百里商於之地騙楚懷王,秦昭王又把楚懷王扣押造成惡掠影響,六國皆稱奏為虎狼之國,秦國做法傷害了一個有幾百年歷史,疆域遼闊的大國自尊心。秦亡之楚,楚亦亡秦。兩國百年恩怨,秦國滅亡楚國,當時楚國有識之士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項梁起兵後正是利用楚人仇恨秦國的心裡收攬民心,立楚懷王。終於劉邦兵進咸陽,項羽火燒咸陽宮,楚人一怒可憐焦土。
-
5 # 濟世論事
感謝邀請。更多的還是一種政治需要,當年項梁起義反秦打出的旗號是伐暴秦,還有就是復楚。而楚國被滅時正好是到楚懷王這一代,所以出於延續楚國王統的考慮項梁重新立楚懷王的孫子雄心為楚懷王。再者也可以讓更多以前的楚華人重新聚攏到自己身邊為自己效力。實施的起到一種聚攏人心的作用。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6 # 劉一千五
秦末農民起義一開頭。各種反秦勢力遍地開花。蔚然成風。
他們打著名種旗號,"名副其實"地扯開大旗,與秦帝國爭奪江山了。
陳勝吳廣借扶蘇,項燕之不當死而欲為之報仇,再借楚南公"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哲言,扯旗造反。號"張大楚國”而成"張楚"政權。
劉邦有"斬白蛇"傳奇,作了沛縣集團的頭。其他各貴族也紛紛出來扶植"貴冑",張良就找了韓成,有了"新韓王"韓成,號召韓民跟隨就名正言順了。
會稽的項粱老早就準備"亂來",只是沒膽量出頭,只好暗中培訓技術骨幹。等到大澤鄉訊息傳來,他們就動手殺了殷通。舉起反秦大旗,可老覺得不夠響亮,聚不攏更多的人歸附。
這事讓″老薑"范增看出了問題所在,就點撥項梁:你把楚國的後人找個出來當楚王不就結了?誰不知道秦滅六國,楚國是最無罪的?從先王楚懷王為張儀欺騙丟了大片土地,到秦昭王誆騙懷王,無理掠奪而使先王客死而歸葬,楚華人沒有不痛恨的。況且白起夷滅先王陵墓,王翦攻滅國家。楚國上下沒有不一天想念故國的。今天,天要亡秦,機會難得而易失。你趕快找個楚王后人,借楚懷王的凝聚力,立為楚懷王,因此號令民眾,還怕沒有號召力,沒有人跟隨?
項梁大喜,派人查尋,幾天後找到一個在山坡上曬太陽捉蚤子的少年,他叫熊心。被迎到大營,沐浴更衣正冠後,接受眾人擁戴,就變成了楚懷王。
至於其他的,就管不了啦。??
回覆列表
避諱制度在戰國時期並不嚴格,只到秦漢以後,才出現了嚴格的避諱制度。
熊心被立為楚懷王,主要原因在於老楚懷王熊槐在楚華人民心中威望、名聲都比較好,打著楚懷王的旗號有助於團結楚華人民與秦國作戰。
老楚懷王名聲有多好呢,現在一句耳熟能詳的成語“雪中送炭”,就是楚懷王的真實寫照,講的是一次楚國下大雪,天氣嚴寒,楚懷王下旨給全國的貧困人民免費提供取暖用的木炭,這就是雪中送炭的由來。
楚懷王作為君主是頗有作為的,在任期間滅越國,擊敗魏國,聯合六國進攻秦國,發展了海上絲綢之路,增強了楚國國力。
只是在後期與秦作戰失敗,和秦昭襄王會盟於武關,被秦國扣押以脅迫楚國割讓土地。但是楚懷王堅持以國家利益為先,拒籤割讓土地的協定,讓秦國陰謀破產。楚懷王被扣押三年,客死秦國,遺體送回楚國時,史記記載““楚人皆憐之”。
楚人身負亡國之恨,又有君主被扣之辱,故在楚地流傳“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口號。在陳勝吳廣起義後,打的依然是楚國得旗號,但是自立為楚王,所以楚華人並不認同。
在項羽起兵反秦時,認為秦滅六國中,楚國是最沒有罪行的,楚懷王入秦被扣卻客死他鄉,楚華人至今懷念。陳勝吳廣是楚華人,卻不立楚王后裔為王,是不能長久的。故項羽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楚王,為順從楚華人的心願,也稱呼為懷王。
兩代懷王結局都不算好,老楚懷王客死他鄉,小楚懷王被項羽害死。只可惜了楚人的憤發激烈,以及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豪氣。
我是采薇,深度解讀歷史,如果不想看一些花邊野史,可以關注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