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hoy瀚
-
2 # Baron9709
身教勝於言教。
教書25年,看到了太多的父母不管自己,只要求孩子,使得孩子心理壓抑,出現病症;也看到了太多的父母為了自己,對孩子放任不管,使得孩子沒有規矩,沒有習慣;還看到了父母在孩子面前釋放負能量,使得孩子茫然不知所措,分不清是非。
借用劉果女士的一句話:要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
-
3 # 阿拉啦啦啦
技巧一:學會逆向的正面思考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不要重複孩子的錯誤,甚至不要用孩子的錯誤來控訴孩子,我們要學會逆向的正面思考:把孩子的錯誤想成孩子受到挫折時,他做的有問題時你希望孩子用委婉的詞語,冷靜地告訴你這件事情的經過,以及他當時的想法。然後我們要學會強調正面的方式方法,學會鼓勵孩子按照你的方式養成你所期待的行為規範,這種方法要比指責孩子簡單的多。比起透過處罰或其他負面方式來消滅你所討厭的行為,也許這樣肯定正確的行為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和發自內心的改變。
技巧二:強化正面行為,弱化負面行為
在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總強調什麼是不能做的,什麼是不對的,也許我們應該在孩子心裡強化的是什麼是對的,什麼是正確的,也就是說我們要不斷對一項行為給予嘉獎“強化正面行為”,這也許才是最基本而有力的教育工具之一。當你所希望的行為和相關行為出現之後,應該儘可能立刻強化這種正面行為,而且要持續不斷地進行。譬如說,你希望孩子在你第一次要求他做某件事情時就把它放在心上,那麼每次他能一開始就記住這件事,你應該給予注意、讚美、特別待遇或送他紀念品。然而獎勵還不足以成為永久改變行為的方法,所以在生活中唯有不斷的強化正確的,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去努力,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
原則三:加強練習
鞏固和加強強化是養成你所期望的行為的最佳方法,加強”表示在孩子表現這項行為時,你應該用正面強化的方式給予注意及獎勵。“練習”表示孩子有許多重複的機會去正確實踐這項行為,並且因此受到獎勵。在生活中,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你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你獎勵和讚美他的哪種行為,越明確越詳細越好。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有意識的注意自己應該如何去做,如何做才是對的。
原則四:不要講道理,對孩子的要求具體化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都會進入到一個誤區當中,就是給孩子講道理,也許我們會期待孩子能夠從我們講的道理中領悟我們的要求,但是我只能說您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對於孩子來說,真正有效的教育不是給孩子講述道理讓孩子自己領悟,而是要求孩子怎麼做,將做法細分到每一個步驟,具體實施要求。沒錯,當你細分後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或許能完全正確地做出你所期待的行為,不過你必須調整你的期待,在他表現出你所期待的行為只達到部分、不完全、有缺點的程度時,也應該給予獎勵。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慢慢形成良好的自信心,有信心透過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
技巧五:消滅不當行為於無形之中
在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如果你不能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那麼我要沒收你的玩具。這樣的方式是處罰的方法,是對孩子不能完成獨自整理玩具行為的一種處罰形式。其實,規矩只需要說一次,當孩子沒有按要求做的時候,我們只需要付諸行動就可以了,沒有必要總是在孩子面前重複,這樣顯得我們很嘮叨還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技巧六:教導孩子三步曲ABC(Antecedents,Behaviors,consequences)
A前事——出現在行為之前的每件事,包括示範給孩子的模範行為、你給的指示、激勵與引導孩子的話、培養某項行為的條件。
B行為——當你認同逆向的正面思考,並把行為分成幾個可行的步驟,以便使該項行為具體化、當你給孩子重複並正確進行某件事的機會,就是在努力設法達成這種行為。
C結果——這項行為出現之後發生的事,例如讚美、關注,以及其他形式的強化。
當你把以上ABC法則合併運用——正確的前事、多給孩子表現該項行為的機會,然後傳達出可信賴的結果。當你看到孩子的行為受到影響,顯然是這種過程發揮了神奇效果。
提示:孩子比父母想象中的更獨立,他們想要自由、不想被監視,尤其當他們和朋友在一起,可以任性到粗野的地步。但是在另一方面,也有灰心的父母說他們的孩子太過依賴了,對於他該做的工作不是藉故拖延就是拒絕,例如早晨準備上學、坐下來寫功課等。父母親面對這種行為往往會出現更嚴厲的責備、威脅與攻擊性的強硬態度,其實這樣做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問題,只會加深孩子的攻擊性,使他和你漸行漸遠,鼓勵他逃避你。用雙倍的力量來鎮壓孩子的叛逆,可能暫時壓制你不希望產生的行為,但效果是短暫的。而我們的生活真的不能出現鎮壓與反鎮壓的情況,否則我們就進入了一個週而復始的惡性迴圈之中,這樣對家庭對孩子沒有任何的好處。我們調整父母的期待,拿掉那些為了控制孩子而爭執的觀念。把你自以為孩子能夠做到或選擇去做的事情忘掉,開始去了解現在他所做得對的行為,並且清楚說明你希望他去做的事情,然後設法塑造出我們所期待的行為,來取代我們不希望的行為。每一個有生命的個體真的都值得我們去尊重,都值得我們花心思來思考孩子的內心世界,也許只有我們走進孩子的內心,我們才有可能透過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更快的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才能更好的樹立孩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跟你分享一下我自己育兒的一些經驗心得,現在的科技發達,我就嘗試用數字產品幫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後也試用果很多款名為“早期閱讀”或“學字”的應用軟體,都不是十分滿意,要麼是到後期課程需要交費,要麼就是說是免費,但內建廣告頻繁,影響學習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薦了 ,【貓小帥識字】應用。讓我知道孩子如果先接觸漢字,感受漢字,感受漢字閱讀帶來的樂趣,可培養孩子的初步語感,給孩子帶來更多學習興趣。後來我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使用了一段時間,發現課程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可以讓孩子持續學下去,並且每一個關卡還都有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鞏固先前所學內容。我們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孩子的用眼習慣。
-
4 # 明月入懷618
透過改變環境,改變不可接納行為。
我們可以透過改變環境來改變孩子的行為。
例如豐富環境內容,例如給孩子提供大量有趣的事物。這樣他們就不太容易惹麻煩或者打擾自己的父母;
減少環境刺激,當孩子在晚上睡覺之前,父母應盡力減少環境中的刺激物。讓孩子所處的這一環境變得單調;
對兒童活動空間設定限制,把一個做出不可接納行為的孩子放進遊戲圍欄裡,這種舉動會限制孩子的生活空間,從而使他接下來的行為能夠被父母接納;
做好兒童安全防護,父母要把藥品,尖銳的刀子以及危險的化學制品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用另一種活動代替,如果一個孩子想要撕掉一本你想保留的雜誌,你可以給他一本你不要的雜誌替換。
回覆列表
孩子是否擁有高雅的氣質、善於溝通的性格和出眾的能力,主要依賴於其父母綜合素質,也就是說,孩子優秀的背後必然站著一位非一般的父母。父母正,家風優,孩子有教養、有修養,相反,一定是三觀不正、五官不整的父母。因此,有效引改孩子的正確行為需從父母自身做起。
首修文明:中華自古就是文明之邦、禮儀之國!在家要恪守禮儀禮節,父母對待雙方老人、師長、鄰里、親朋好友等人的態度意識和行為習慣,孩子看在眼、記在心,耳濡目染,潤物無聲的力量,自然塑造出彬彬有禮、氣宇不凡的孩子。例如,父母在家裡家外都有眼勤口到手快的慣意,其孩子也會養成這種習識!
修道德:道德是什麼?講道理、擺事實,實事求是,不造誹、不惑眾、不訛人。做人要有良好個人品德,做事要謹遵職業道德,在社會上要有較高的社會公德心。
修法治:在家守家規,進校遵校紀校規,步入公眾視野要嚴遵國家法律法規。父母知法、守法,孩子同樣講理守德。
修誠信:人無信不立!誠實守信是父母、孩子做人的底線。在家,父母一言一行都做到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有諾必兌現,長期誘引,孩子就會擁有。例如,有些家庭父母總喜歡隨口一說:明天我給買?假日我帶你到哪?當孩子過一天再問是,我忘了,下次!一次一二次十次八次,孩子就養成撒謊的習識!
修衛生:父母在家吃完飯不及時清洗,衣被不勤曬、洗、換,家裡物件不能擺放井井有條,窗不明、具不潔,個人不修邊幅丶不分場合穿衣著鞋等等行為,其孩子必然舉止粗魯、行為器張,衣物髒兮兮,隨手丟物,吐痰隨地!
父母永遠是孩子第一任教師,父母必須立德樹人!如果你自身是個次品廢物,就不要生子而害子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