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 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 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 萬里送行舟。 贈汪倫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留別】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註釋】 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這首詩體現了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詩歌特色。 靜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類別:【羈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註釋】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註解】: 1、舉:抬。 【韻譯】: 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 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 低頭鄉思連翩呵連翩。 【評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 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麼逼真,那麼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 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早發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註釋】 【註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節 2、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縣。 3、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 【韻譯】: 清晨,我告別高入雲霄的白帝城; 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評析】: ??詩是寫景的。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 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 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全詩鋒稜挺拔,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 雨而泣鬼神矣!”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註釋】 又題《客中作》 [註釋](1)蘭陵:地名。(2)但使:只要。 [譯文]蘭陵出產的美酒,透著醇濃的鬱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裡看上去猶如琥珀般晶瑩。只要主人同我一道盡興暢飲,一醉方休,我那管她這裡是故鄉還是異鄉呢! 抒寫離別之悲、他鄉作客之愁,是古代詩歌創作中一個很普遍的主題。然而這首詩雖題為客中作,抒寫的卻是作者的另一種感受。“ 獨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五絕】 類別:【山水】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註釋】 [註釋](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縣北。 [譯文]群鳥高飛,絕盡蹤影,一片孤雲獨自悠閒地飄浮而去我佇立在山頂,注視著敬亭山,敬亭山也看著我,彼此久看不厭。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來江南名郡,大詩人如謝靈運、謝朓等曾在這裡做過太守。李白一生凡七遊宣城,這首五絕作於天寶十二載(753)秋遊宣州時,距他被迫於天寶三載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時間了。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類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註釋】 【註解】: 1、國破:指國都長安被叛軍佔領。 2、感時句:因感嘆時事,見到花也會流淚。 3、渾:簡直。 4、不勝簪:因頭髮短少,連簪子也插不上。 【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 頭髮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評析】: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 至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 ??詩人目睹淪陷後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詩的 一、二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今人徐應 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情景兼備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 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此論頗為妥帖。“家書抵萬金”亦為 流傳千古之名言。 八陣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絕】 類別:【懷古】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註釋】 【註解】: 1、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 2、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3、石不轉: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4、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韻譯】: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勳最為卓著, 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衝擊,石頭卻依然如故, 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 【評析】: ??這是一首詠懷詩。作者讚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 建樹。三、四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統一中國的宏圖大業,表 示惋惜。末句照應開頭,三句照應二句;在內容上,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 情,言外有意;在絕句中別樹一格。 月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類別:【】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註釋】 漉州:今陝西省富縣。 【簡析】: 本詩於天寶十五年(756)八月寫於長安。全詩別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將詩人自身對妻子的思念之情透過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現出來,也寄託了對戰亂平息後幸福團聚的渴望。 江南逢李龜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絕】 類別:【】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註釋】 【註解】: 1、李龜年:唐代著名的音樂家,受唐玄宗賞識,後流落江南。 2、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範,他被封為歧王。 3、崔九:就是崔滌,當時擔任殿中監。 【韻譯】: 當年在岐王宅裡,常常見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 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 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 【評析】: ??詩是感傷世態炎涼的。李龜年是開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貴族豪門歌唱。杜甫少年時才華卓著,常出入於岐王李範和秘書監崔滌的門庭,得以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藝術。詩的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後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僅僅四句卻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人生鉅變。語極平淡,內涵卻無限豐滿。蘅塘退士評為:“少陵七絕,此為壓卷。” 登高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律】 類別:【】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註釋】 【註解】: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迴旋。 3、百年:猶言一生。 4、潦倒:猶言困頓,衰頹。 5、新停:這時杜甫正因病戒酒。 【簡析】: 這首詩是大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時所作。蕭瑟的秋天,在詩人的筆下被寫得有聲有色,而引發出來的感慨更是動人心絃。這不僅由於寫了自然的秋,更由於詩人對人生之秋所描繪的強烈的感情色彩。頷聯狀景逼真,是後人傳誦的名句。頸聯兩句,十四個字包含了多層含意,備述了人生的苦況,更令人寄予強烈的同情。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 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 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 萬里送行舟。 贈汪倫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留別】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註釋】 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這首詩體現了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詩歌特色。 靜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類別:【羈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註釋】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註解】: 1、舉:抬。 【韻譯】: 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 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 低頭鄉思連翩呵連翩。 【評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 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麼逼真,那麼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 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早發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註釋】 【註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節 2、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縣。 3、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 【韻譯】: 清晨,我告別高入雲霄的白帝城; 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評析】: ??詩是寫景的。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 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 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全詩鋒稜挺拔,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 雨而泣鬼神矣!”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註釋】 又題《客中作》 [註釋](1)蘭陵:地名。(2)但使:只要。 [譯文]蘭陵出產的美酒,透著醇濃的鬱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裡看上去猶如琥珀般晶瑩。只要主人同我一道盡興暢飲,一醉方休,我那管她這裡是故鄉還是異鄉呢! 抒寫離別之悲、他鄉作客之愁,是古代詩歌創作中一個很普遍的主題。然而這首詩雖題為客中作,抒寫的卻是作者的另一種感受。“ 獨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五絕】 類別:【山水】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註釋】 [註釋](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縣北。 [譯文]群鳥高飛,絕盡蹤影,一片孤雲獨自悠閒地飄浮而去我佇立在山頂,注視著敬亭山,敬亭山也看著我,彼此久看不厭。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來江南名郡,大詩人如謝靈運、謝朓等曾在這裡做過太守。李白一生凡七遊宣城,這首五絕作於天寶十二載(753)秋遊宣州時,距他被迫於天寶三載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時間了。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類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註釋】 【註解】: 1、國破:指國都長安被叛軍佔領。 2、感時句:因感嘆時事,見到花也會流淚。 3、渾:簡直。 4、不勝簪:因頭髮短少,連簪子也插不上。 【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 頭髮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評析】: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 至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 ??詩人目睹淪陷後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詩的 一、二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今人徐應 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情景兼備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 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此論頗為妥帖。“家書抵萬金”亦為 流傳千古之名言。 八陣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絕】 類別:【懷古】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註釋】 【註解】: 1、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 2、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3、石不轉: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4、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韻譯】: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勳最為卓著, 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衝擊,石頭卻依然如故, 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 【評析】: ??這是一首詠懷詩。作者讚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 建樹。三、四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統一中國的宏圖大業,表 示惋惜。末句照應開頭,三句照應二句;在內容上,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 情,言外有意;在絕句中別樹一格。 月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類別:【】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註釋】 漉州:今陝西省富縣。 【簡析】: 本詩於天寶十五年(756)八月寫於長安。全詩別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將詩人自身對妻子的思念之情透過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現出來,也寄託了對戰亂平息後幸福團聚的渴望。 江南逢李龜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絕】 類別:【】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註釋】 【註解】: 1、李龜年:唐代著名的音樂家,受唐玄宗賞識,後流落江南。 2、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範,他被封為歧王。 3、崔九:就是崔滌,當時擔任殿中監。 【韻譯】: 當年在岐王宅裡,常常見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 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 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 【評析】: ??詩是感傷世態炎涼的。李龜年是開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貴族豪門歌唱。杜甫少年時才華卓著,常出入於岐王李範和秘書監崔滌的門庭,得以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藝術。詩的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後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僅僅四句卻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人生鉅變。語極平淡,內涵卻無限豐滿。蘅塘退士評為:“少陵七絕,此為壓卷。” 登高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律】 類別:【】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註釋】 【註解】: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迴旋。 3、百年:猶言一生。 4、潦倒:猶言困頓,衰頹。 5、新停:這時杜甫正因病戒酒。 【簡析】: 這首詩是大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時所作。蕭瑟的秋天,在詩人的筆下被寫得有聲有色,而引發出來的感慨更是動人心絃。這不僅由於寫了自然的秋,更由於詩人對人生之秋所描繪的強烈的感情色彩。頷聯狀景逼真,是後人傳誦的名句。頸聯兩句,十四個字包含了多層含意,備述了人生的苦況,更令人寄予強烈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