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話精神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來是天經地義的生活方式。然而,今時今日由於工作的需要,或是出於對夜生活的嚮往,總有那麼一群人常年像貓頭鷹一般,過著一種"黑白顛倒”的生活。大多數人對熬夜造成的健康問題都表示不在乎,認為熬夜沒啥大不了,找個時間把覺補回來就好了然而並不是這樣的。

    《神經科學雜誌》曾刊登了一項實驗。實驗人員將小白鼠分成了兩組,一組按自然規律睡聯,另一組長時間清醒然後“補覺”。

    實驗發現,補覺的一組小白鼠,它們的大腦受到了不可逆轉的損傷。

    透過本次實驗,研究人員發現,這樣的損傷也會發生在人身上。熬夜會使得人體大腦內的神經元數目減少,造成記憶力和認知力下降這樣很多嚴重的後果,且無法恢復。熬夜對人體機能的損傷是一直存在的,如果熬夜的傷害日積月累,等到達到身體耐受力上限的那一天,即使再年輕的身體也會被拖垮。

    熬夜會使得生物鐘混亂,導致起床後許久精神不振,腦筋模糊。長期熬夜的人容易出現眼圖發黑、面板鬆弛,嚴重影響外貌感官,使人變醜:熬夜引起的睡睆不足,會導致血液中的飢餓激素水平上升,引發強烈的飢餓感,使人更傾向於選擇高熱量食物,使人變胖;由於交感神經夜晚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白天就會出現頭昏腦漲、記憶力減退等狀況;熬夜還會誘發各種疾病,如胃腸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眼病、免疫力低下。

    那麼如何消除款夜帶來的傷害呢?

    當然,補覺井不能消除熬夜帶來的傷害。不過針對那些夜神仙們,我們可以試試以下方法加快進入睡睨畢竟亡羊補牢總比不補好得多啊。

    誤區一:早上睡懶覺,一覺睡到下午去。

    正確的方法:比平時起床的時間多睡上1-2小時即可,到了時間,再不願意起床也逼著自己起來,中醫認為:‘久臥傷氣這樣不僅能夠保持生物鐘的正常,而且也不容易頭暈頭疼;+

    誤區二:午覺直接睡剄晚上起來

    正確的方法:平時午休只睡半小時,週末可以舒舒服服躺在床上多睡個1-2小時。

    誤區三:補覺想睡多久睡多久。

    正確的方法:以上兩種做法可以斷斷續續在誾末増加3-4小時睡睍,就能把平時不夠的睡睆都補回去。

    對於夜間很晚才能入睡的人來說,補覺自然是需要的。但如何補也有一定的講究。英國倫敦大學研究表明,每天睡聯超過8小時或不足6小時,都可能會導致認知功能提前衰退,其結果相當於衰老4-7年。專家認為;正常情況下人有5個小時的深度睡基本就夠了,最好能保證有6至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 2 # 使用者78119131693

    過猶不及的智慧,同樣彰顯在“睡覺”這件小事上……

    12月5日,來自北京協和醫學院阜外醫院的李衛教授團隊、加拿大McMaster大學醫學院Salim Yusuf團隊合作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期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睡眠不足、過度都有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y695

    他們對超11萬人進行了睡眠分析。結果顯示,睡眠時間多於8小時(推薦時間為6-8小時)的人更容易發生過早死亡或者患上心血管疾病。

    具體而言,相比於正常睡眠時間的人,睡眠時間為8-9小時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或者過早死亡的風險高5%;睡眠時間為9-10小時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或者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17%;經常睡超10小時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或者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41%。

    此外,該研究發現,對於睡眠不足(6小時或者更少)的人而言,患病風險增加9%。但是,作者強調這一增加沒有統計學意義。

    “鑑於這是一項只能顯示關聯而非證明因果關係的觀察性研究,我們並不能直接說,過多的睡眠本身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員表示道,“睡眠過少可能是造成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病例的潛在因素,而過多的睡眠可能是增加風險的潛在條件。”

    01 睡眠影響大腦認知

    除了心血管健康之外,《Sleep》期刊在10月發表了一項研究揭示,睡眠還與大腦有關。

    https://doi.org/10.1093/sleep/zsy182

    這項針對超萬人的研究表明:相比於睡眠少於或者多於7-8小時的人,平均每晚睡7-8個小時的人在認知能力上的表現更好。

    而且,大多數睡眠時間不超過4小時的參與者,看上去幾乎都比實際年齡老8歲。

    研究人員表示,讓大腦保持最佳狀態的最佳睡眠時間是每晚7-8小時。同時,睡得過少或者過多對健康造成的負擔是一樣的。

    02

    睡眠質量與阿爾茲海默症有關

    睡眠紊亂可能是阿爾茲海默症的早早期症狀”——這是2018年年初《JAMA Neurology》期刊上一篇文章的結論。科學家們發現,雖然尚未表現失憶等症狀,但是大腦中有阿爾茲海默症發生跡象的患者多伴隨有生物鐘紊亂的先兆。而且,睡眠紊亂會加劇大腦中老年斑塊的累積。

    doi:10.1001/jamaneurol.2017.4719

    4月,《PNAS》期刊發表一篇文章進一步揭示睡眠與老年痴呆的關聯。科學家們發現,睡眠不足會顯著增加β-澱粉樣蛋白的水平。

    https://doi.org/10.1073/pnas.1721694115

    他們認為,當人們不睡覺時,他們的神經元會持續工作,可能導致產生更多的β-澱粉樣蛋白。同時,失眠也會導致包括β-澱粉樣蛋白造成的病斑難以被清除乾淨。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心理衛生系副教授Adam P. Spira博士與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NIA)、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的團隊合作發現,睡太多同樣可能會加劇這一神經類疾病。

    https://doi.org/10.1093/sleep/zsy152

    他們發現,白天極度嗜睡(EDS)可能與阿爾茲海默病風險增加有關。相比於白天不困的人,白天很困的人的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沉積的機率高出近三倍,而β-澱粉樣蛋白正是阿爾茲海默病的標誌蛋白。

    03關於睡眠的一些建議

    北京大學陸林院士強調,睡眠障礙會增加腦卒中、抑鬱症發生、復發和惡化的風險。對於健康的睡眠時間,他表示:“老年人睡5-7個小時都是正常的,而青少年達到十個小時,成人的話6到8個小時。”

    對於健康睡眠,他給出四點建議:首先,可以透過音樂幫助入眠,但不推薦電子產品。第二,入睡前兩個小時不要吃東西,環境要安靜。其次,喝酒對睡眠是沒有幫助的,喝酒的話讓人能很快睡覺,但很快就能醒來。最後,白天一定要有適當的運動量,白天腦子比較興奮,晚上睡眠也會好。

    人最佳睡眠時間是什麼時候?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五天不睡眠人就會死去,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須的過程,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然而人最佳睡眠時間是什麼時候呢?希望下面的介紹能夠幫助你。

    根據季節來看

    春夏季睡覺的最佳時間:22:00~23:00;然後最好在12:00~13.00午睡一段時間。春夏宜晚睡早起,每天需睡5~7小時。

    秋冬季睡覺的最佳時間:21:30~22:30;秋季宜早睡早起,每天需睡7~8小時;冬季宜早睡晚起,每天需要睡8~9小時。

    根據不同年齡來看

    兒童的最佳睡眠時間:20:30之前睡覺,應該保持12個小時以上的充足睡眠。因為兒童正處在腦部發育期,睡眠能很好的促進腦部的發育。

    青少年最佳睡眠時間:22:00左右睡覺,應該要有九個小時的睡眠。這樣可以讓他們一整天都會精神飽滿。

    成年人最佳睡眠時間:21:00~22:00睡覺,應該保證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長期熬夜會讓內分泌失調,過多和過少都對身體不好。

    老年人最佳睡眠時間:20:00~21:00睡覺,應該保證有6-7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因為老人新陳代謝減慢,所以可以適當的減少睡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寒咳喝什麼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