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史記聞

    靖康元年和靖康二年金國大舉南下之時雖然氣勢洶洶,但是他們頂多打到了長江一代,甚至順利渡過淮河計程車兵都不太多,所以巴蜀之地自然沒有遭受金國的戰火。這原因其實很簡單,金國女真族本身就是遊牧民族,以騎兵作戰為主,消滅遼國和北宋之後雖然得到了很多漢人的支援,那也都是北方士卒,水軍的數量少之又少。從《劍橋中國史》中的這張地圖我們就能看得很清楚了——北宋末年被金國佔領的地區基本上都在淮河以北,所以趙構在“紹興和議”中與金國劃分疆域之時,也是以淮河中流為界。

    另外,金國長驅直入之時,遼國剛剛滅亡兩年左右,被吞併的北宋故地也有眾多義軍力圖恢復河山,而金國同時也在對西夏用兵,且多次失利,所以金國當時根本沒有繼續南下的信心和實力,故長江以南的地區雖然名義上也亡國了,但並未被征服,趙構建立南宋並基本消滅流寇之後就把這些地區牢牢控制了。

    另外,紹興初年,金國曾經打算在陝西、甘肅等地繞道攻擊巴蜀地區,但都被大將吳玠、吳璘兄弟二人阻擋。宋光宗時期,吳璘之孫吳曦還自稱蜀王,並背叛南宋與金國聯合,結果很快便被宋朝平叛,因為此時的巴蜀早已被南宋牢牢控制了。

  • 2 # 牧漁子

    靖康之變後,趙構稱帝,遷都臨安,南宋的半壁江山只限淮河以南。而此刻的巴蜀地區是宋的大後方。俗話說,國亂蜀先亂,國治蜀後治,可見巴蜀地區的重要地位。南宋政府也異常重視此地的建設和控制。一、巴蜀的重要地位

    南宋失去了中原王朝傳統的政治、經濟中心,僅存半壁江山。不過,宋朝開始,中國的經濟重心開始逐步南移,南方地區的開發正在加快。巴蜀地區在歷史上由於未遭受過大規模戰亂,社會和經濟發展一直比較穩定。南宋時,巴蜀地區人口占全國四分之一,財政收入佔全國三分之一,軍糧供應占全國三分之一。同時,又是戰馬、甲冑、兵器的主要產地。試想一下,如果南宋失去巴蜀,還拿什麼和金國對抗。故而有“蜀亡則國亡”之說。

    二、南宋對巴蜀的控制

    靖康之變後,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在陝南地區組織大規模的抗金戰役。起初金軍攻漢中不得,雙方各有攻防。但隨後因南宋政府的戰略重心南移至江淮一帶,漢中失守,巴蜀危在旦夕。後來,副使吳玠負責防務時,將大散關等各川陝通道增設關卡,建立要塞,形成了多道防線。此後,雖然巴蜀已成為前線,但憑藉有利地形。金軍的攻勢也未取得什麼成效。

    巴蜀地區無外敵滋撓,社會管理體系一直比較完善。再加上宋朝重文輕武的治國方式,地方文武分治,軍費統一由中央調拔。曾經,皇帝寧可大幅降低自己的開支,都不允許軍隊在緊急情況下自籌軍餉,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出現地方軍閥。所以,南宋控制巴蜀地區主要任務是北邊的防務。巴蜀內部管理系統良好,僅需要消滅因戰爭而產生的部分流寇即可。

  • 3 # 歷史小達人

    宋朝在被迫男遷之後,吳玠吳璘兄弟兩個負責在巴蜀防禦金朝,吳玠曾用神臂弓打的金軍丟盔棄甲,兩兄弟後來都被封為南宋異姓王。

  • 4 # 君山話史

    在南宋大潰敗的背景下,巴蜀能頂住金人的猛攻,得以保全,實在是非常不容易之事,首要功臣就是吳玠與吳璘兄弟。

    在富平之戰失敗後,關、隴六路幾乎都落入金人之手,倘若金兵再攻下和尚原,就開啟從陝西通往四川的大門。

    和尚原位於秦嶺北麓,今陝西寶雞南。升任秦鳳經略使的吳玠到任後,馬上著手和尚原的防禦,積粟繕兵,列柵固壘。紹興元年(1131年)五月,金人兵分兩路來攻。面對洶洶來犯之敵,有人提議避敵鋒芒,退屯漢中。吳玠慨然道:“我在此,寇不敢越。保和尚原即是保蜀。”遂與其弟吳璘率軍還擊,四戰四勝,力挫強敵。

    第一次攻打和尚原失利,令金兵主帥兀朮蒙羞,他當即親自率領十萬人馬,殺赴寶雞,造浮橋渡過渭水,進薄和尚原。吳玠召集眾將士,以忠義相勉,並與諸將士歃血為誓。他對弟弟吳璘說:“今日是我兄弟報國之日,若兵敗,寧我兄弟相死,不令將士先亡。”

    面對金兀朮十萬大軍泰山壓頂式的進攻,吳玠揚長避短,充分利用地形優勢,阻擊敵軍。金兵人數既多,便得倚賴後勤補給。吳玠悄悄派出一支軍隊,截擊金兵糧道。在宋軍的偷襲下,金兵的後勤運輸線頻遭打擊,兀朮糧草不足,難以發動進攻。吳玠推斷金兵很快要撤軍,遂縱兵於深夜出擊,連破十餘座金營。兀朮倉皇而逃,半途又遭到伏擊,身上還捱了兩箭,為了逃命,他把鬚髯都剃光了。堂堂金國統帥尚且如此狼狽,其他金兵自不必說,被宋軍俘獲者以萬計。

    和尚原之役,確保了四川大後方的安全,也暫時遏制住金人在西面的進攻。

    紹興二年(1132年),關陝戰區總司令張浚被調回朝廷,張浚知人善任,臨行前囑咐吳玠、劉子羽、王彥等將領,倘若金兵入侵,三人應互為聲援。

    次年,即紹興三年(1133年)正月,金兵再次大舉進犯,目標直指王彥駐守的金州。在金兵的強攻下,王彥不敵,只得放棄金州。劉子羽得悉金州失守的訊息後,急命部將田晟守饒風關,同時派人快馬召吳玠入援。

    吳玠手率數部急行軍一晝夜抵達饒風關。金國大將撒離強攻六晝夜,屍積如山,仍然拿不下饒風關。強攻不成,撒離喝派出敢死隊從小道繞到吳玠軍後,居高臨下攻饒風關。吳玠的兵力本來就不多,況且在急行軍後又苦戰多日,終於不敵,被迫退守西縣。

    饒風關失守後,劉子羽已無險可守,也只好焚燒了興元府的積貯,退守三泉。金兵遂入興元府,屯兵金牛鎮,通往四川的門戶已開啟。

    在此危急時刻,劉子羽與吳玠沒有自亂陣腳。

    兩人商量後決定分別扼守險要關隘,以堅壁清野的戰術拖垮金兵。吳玠移師仙人關,劉子羽則退守譚毒山,同時把漢中一帶的糧畜內遷。撒離喝率軍深入,想一鼓作氣攻入四川。然而在巴山秦嶺之間,運輸不暢,金兵糧餉不濟,以致不得不殺馬為食。在此期間,劉子羽與吳玠不斷派出遊兵騷擾,令撒離喝寢食難安。更要命的是,由於不適山林環境,疫癘流行,金人大量染疾,死亡甚眾。在這種情況下,撒離喝不得不撤軍。劉子羽、吳玠乘機出擊,斬獲無數。

    撒離喝的這次進攻,先勝後敗,傷亡過半。金兵撤走後,劉子羽又乘機收復興元與漢中之地。不久後,王彥也收復金州。宋、金雙方又回到戰前的相持局面。

    在劉子羽與吳玠的努力下,四川又一次轉危為安。

    紹興三年十二月,金國元帥兀朮又一次率重兵殺到和尚原,吳璘奉哥哥吳玠之命,放棄和尚原,向仙人關方向撤退。

    仙人關已成為宋、金兩軍的必爭之地!

    紹興四年(1134年)三月,金國元帥兀朮與撒離喝及偽齊軍隊共計十餘萬人,氣勢洶洶地殺向仙人關。金兵鑿山開道,兀朮發誓定要攻破仙人關。

    從雙方兵力對比來看,吳玠居於絕對劣勢,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吳璘率軍從武階路入援,戰七晝夜,突破金兵封鎖,終於與吳玠會師於仙人關。吳玠設下兩道防線,他自己守衛第一道防線,吳璘守衛第二道防線。

    金兵使用各種方法進攻仙人關,先是以雲梯攻擊壘壁,吳玠部將楊政以撞竿擊碎敵人的雲梯。兀朮再使出鐃鉤、火箭等戰法,但在眾志成城的宋軍面前,始終無法破關。數日後,吳玠料敵銳氣已失,遂主動出擊,與吳璘各率一隊人馬,搗入敵營,金兵陣腳大亂。金兀朮自忖難以攻克仙人關,且損兵折將,遂引兵而去。殊料吳玠早派部將王俊埋伏於河池,襲敵于歸途,又斬獲頗豐。兀朮、撒離喝這些金國沙場宿將,個個垂頭喪氣,退回鳳翔去了。

    吳玠吳璘兄弟再創奇蹟,把金人死死擋在川蜀門戶之外,保住了這塊富庶的“天府之國”。史書對吳氏兄弟有著極高的評價:“方富平之敗,秦鳳皆陷,金人一意睨蜀,東南之勢亦棘,微玠身當其衝,無蜀久矣。……吳玠與弟璘智勇忠實,戮力協心,據險抗敵,卒保全蜀,以功名終,盛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界定一個黃金外匯交易員是不是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