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契茶書舍

    三皇:

    天皇伏羲

    伏羲人首蛇身,為上古伏羲大神轉世,伏羲演先天八卦,推算野獸出沒,教人打漁狩獵,並創立姓氏。

    地皇神農

    神農製作農具,教人耕作,並親嘗百草,為人治病,有《神農本草經》傳世,開中草藥治病之源流。

    人皇軒轅

    軒轅為帝鴻氏,有說是有熊氏,少典之子,軒轅黃帝征戰四方,將所征服部落族徽的一部分取下來加在蛇的身上,形成了龍。軒轅打敗炎帝和蚩尤之後,與炎帝部落融合形成華夏族(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一統天下,封禪泰山,因中央屬土,土色為黃,故稱黃帝。黃帝為人文始祖,娶西陵公主為妻,教人制衣冠,造舟車,創音律,相傳黃帝曾問道於廣成子,後乘龍登仙。

    三皇之前,人類是茹毛飲血,與野獸無異,看伏羲,人首蛇身,還不是完全的人。三皇治世,人類才逐漸走出自然,形成文明。

    五帝:

    顓頊,昌意之子,黃帝之孫,高陽氏,官二代。

    帝嚳(kù),黃帝的曾孫,高辛氏,帝嚳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根基。

    堯,號放勳,帝嚳之子,堯命羲和觀測日月星辰,確定24節氣,指導農業生產,又確定一年為365天,並確定閏月來調整四季的偏差。

    舜,舜是昌意的七世孫,到舜的時候早已經是一個普通老百姓,舜一家人都想害死他,但是他每次都逃脫了,並因為孝被舉薦給了堯,堯把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觀察他的德行,舜最後繼承了堯的帝位。將天下劃分為12個州,讓12個州長治理,舜放逐了為害的四凶。

    禹,姓姒,夏后氏,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其夫名鯀,禹子承父業,治理洪水,打敗淮水大妖吳之奇,禹是個工作狂,三過家門而不入,因治水有功,受舜禪讓,建立夏朝,禹制九鼎,代表九州,禹為九州之主。

    從五帝開始,人類逐漸從部落族群走向統一,由形成大的聯盟,到夏建立最大的統一體奴隸制國家。國家的建立代表著人這一種群新的組織方式,依靠有序分工合作,華夏祖先逐漸擺脫自然,形成獨立的人類社會。

  • 2 # 湘順1

    歷史帝王紀:三皇記史記以天地人為三皇通鑑,以伏羲氏神農黃帝為三皇。五帝紀史記以伏羲神農炎帝堯舜為五帝,通鑑以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

    伏羲氏首龍首皇和他的帝師建立太極八卦,1堯舜治水有功!等等皇帝看一下我的老書法字帖記載皇帝的統治年限和影象及功德!

  • 3 # 純鈞LHGR

    三皇五帝,各有說法。不過,他們統治的時期,並不稱為“帝”,這都是後世追尊的。

    三皇有幾種組合,伏羲氏、燧人氏、神農氏,這是最受公認的組合。其餘。女媧、黃帝、祝融、共工、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都曾列為三皇。

    伏羲(正確讀法應該是bo xie),純始祖神,他的形象脫生於太陽,傳說他創造了八卦,教會人們漁獵;

    燧人氏,傳說是伏羲之父,功績是教會人們用火;

    神農,教會人們種莊稼和認識使用藥物。有說法,神農即是炎帝;

    黃帝,除了繼續發展各種技術以外,最大的功績是制定曆法,開疆拓土,統一華夏;

    祝融,火神,教人們用火,跟燧人氏一樣;

    共工,水神,比禹更早的水利專家;

    天皇,傳說最早制定曆法(搶別人的功勞),但是不準,後來被后羿給修改了,后羿射日的故事,天皇是禍根;地皇,有杜撰,說他修改曆法,其實是搶了后羿的功勞,後人瞎編的。也有人說他就是神農氏;人皇,除了輩份高,沒有任何功績。也有傳說,人皇就是伏羲或神農其中之一。

    天地人三皇,全部屬於後人杜撰出來,較晚出現,但是都搶了別人的功勞,雖然輩份高,但全都是廢柴。

    皇,古義為大、開始、光明。皇帝一詞出現較晚,是借了皇字的本意。真正的皇,算是古人誇讚人的最頂級形容詞。

    ————————————————

    五帝,是止公元前3076年——公元前2029年中,五位最著名的統治者。按時間排列,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舜。也有其他說法,將大昊(伏羲)列在其中。另外,還有一個統治者叫帝摯。

    少昊沒有任何特殊功績,輩份高而已;顓頊輔佐少昊,最大的功績是打敗了共工部落,搶別人的地盤;帝嚳最大的功績是制訂曆法和音樂。制訂曆法是後人杜撰,搶后羿的功勞;堯、舜,大家都熟知了。

    帝摯的最大功績是指派后羿制訂曆法。

    ————————————————

    對他們尊稱為“皇”,是古人的褒獎誇讚,“帝”則是後世追尊。大體上,是紀念他們的功績,推舉他們崇高的地位。

    在上古神、人組合裡,倍受排擠的是后羿、有巢氏和緇衣氏。雖然他們一個制定了曆法,一個教會人們建造房屋,一個教會人穿衣服,但由於人文起源地理不同,所以真正的有功之人,也會故意被人抹滅。

    羿是古商族人,炎帝的後代。在類似三皇五帝這些組合裡,除了炎帝自己,各類神明及後世的統治者,全部源於黃帝一支,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稱為“炎黃子孫”,但實際上,黃帝所處的人文起源的一族,仍然是相當排外的。羿雖然也是貴族之後,部落首領之一,但是由於出身不同,他仍被認為是“外族”,他有多大的功績,也難以得到肯定。

    換句話說,炎帝畢竟曾經是黃帝的對手,就算後來幫助黃帝打敗蚩尤,但炎帝的“外族人”的身份,一直延續到子孫後代,並不為黃帝支宗的人文所願意接受。

    三皇五帝的人文主要源於陝西,而有巢氏和緇衣氏源於河南,且一直未被徹底征服,所以,他們有天大的功勞,也會被排斥。

    包括顓頊攻打共工部落,在歷史神話中,把共工描繪成惡神。但事實上,顓頊才是侵略者,共工不僅不惡,還曾經幫助過顓頊部落治水。顓頊對共工下毒手,其實是很不要臉的,所以,歷史神話裡的顓頊,也有殘暴性格的描述。

    就算是我們不對,我們也是對的。這就是地域文化的自私之處。

  • 4 # 亂答題

    中國華夏的(三皇.五帝),三皇是∶第一皇.是盤古王 開天闢地,第二皇.是女媧聖母 揑造泥人,第三皇.是伏羲性入紅塵傳續人焉。… 五帝是∶第一帝.是神農 炎帝造五穀,第二帝.是軒轅 黃帝造車船、啟發倉頡造文字,第三帝.是堯帝 唐堯仁治統華夏,第四帝.舜帝 魷虞舜帝敬孝心,第五帝.是禹帝 大禹治水通九州。後來發生(共工、鯀氏)爭為帝,共工一頭碰斷不周山。終於還是鯀的孫子,禹的兒子啟一統奪得家天下。

  • 5 # 五味社

    根據暢讀文研院發現,三皇五帝分別有幾種說法: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的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記·補三皇本紀》的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尚書大傳》的燧人、伏羲、神農;出自《春秋運鬥樞》的伏羲、女媧、神農;出自《三字經》的伏羲、神農、黃帝。

    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帝王,是作出卓越貢獻的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後人追尊他們為“皇”或“帝”。

    “三皇”的由來?

    “皇”的原義是“大”和“美”,不作名詞用。文獻所載,有儒家三皇說與緯三皇說之分。《古今注》載程稚問董生說,古代為何稱三皇?答說三皇就是三才。“三才”指“天、地、人。”《易·繫辭下》:“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兩之。”可見,儒家三皇說的這一型別,是根據《易傳》這部儒家經典“天地人”三才理論所構成的。

    流俗三皇說出於緯,與儒家三皇說不司。司馬貞《補三皇本經》說:“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兄弟十二人。……地皇……十一人。……人皇……兄弟九人。”《路史》引《真源賦》說天皇十三人,地皇十一人,人皇九人。《太平御覽》引《春秋緯》說天皇、地皇、人皇兄弟各九人。顯然,緯書三皇說為後起之說。

    “五帝”的由來?

    關於五帝所指,文獻記載也不盡相同。《易傳》、《禮記》、《國語》、《史記》所載為:黃帝、頊、帝嚳、帝堯、帝舜。《禮記·月令》、《淮南子·天文訓》、《漢書·魏相傳》魏相奏議以太、炎帝、黃帝、少、頊為五帝。孔安國《尚書序》以少、頊、高辛、唐堯、虞舜為五帝。鄭玄注《中侯省圖》認為德合五帝星座者稱帝,以黃帝、金天氏、高陽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為五帝。實六人而稱五者,以其俱合五帝座星。

    古人理解的“中國”具有“天地人”靜態結構和“五行”運轉模式。因此,“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指木帝、火帝、土帝、金帝和水帝。後代學者習慣把個人推崇的古皇古帝人選放入以上八個“座位”中,於是就形成了不同的三皇五帝組合。

    “皇帝”的由來?

    夏朝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周天子稱“王”。戰國諸侯大多僭越稱王,尊周天子為“天王”。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認為這是亙古未有的功業,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就“無以稱成功,傳後世”,於是讓李斯研究如何可以改變稱號,來顯示自己的“豐功偉績”。

    李斯認為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可改“王”為“泰皇”。而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決定兼採“皇”、“帝”之號,稱為“皇帝”,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並自稱“始皇帝”,他又規定:自己死後皇位傳給子孫時,後繼者沿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萬世,“傳之無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伊朗被扣油輪未來的命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