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疆農墾科學院梁飛
-
2 # 新農小哥
大自然中有兩個最好的“還原者”我們要用好,①菌絲②蚯蚓,個人有幸在2011年參與了與之相關的專案。我們廣西在實踐的是甘蔗葉和稻草秸稈大規模處理專案。秸稈——發酵隧道——培養基——食用菌栽培——菌糠——有機肥或飼料。
用好“還原者”的特性,實現迴圈農業,個人認為處理秸杆最好的辦法。這種方法在國內已經實踐多年,但還缺乏一些突破性的技術和政策配套。如鼓勵發展區域型的秸杆處理收購打包處理中心。他們統一向食用菌菌場和肥料加工企業供應原料;國家和地方政府鼓勵使用這種迴圈農業生產的肥料(用秸稈換肥料,農戶不要焚燒),讓這一個迴圈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形成長效的機制,達到參與多方共贏共創。
-
3 # 全域鄉村
農村秸稈的處理,大家認為處理辦法無外乎粉碎還田、青儲飼料、手工編織等,這幾種處理辦法,在現實中也確實存在,並且是各級政府極力引導的處理辦法,但效果並不是很好。農村仍然在偷偷摸摸的焚燒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第一、粉粹還田問題,因為技術不過關,粉碎後的秸稈顆粒大,秸稈過長,還田後腐爛週期長,寄生菌多,作物蟲害嚴重,不但影響正常種植,也容易引發病蟲害。
第二、青儲飼料問題,現在農村自己喂牛耕田的很少了,散養牛羊的收儲秸稈作飼料,自家的秸稈就夠用了,收購量少,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即使有養牛、羊大戶收購,價格也是問題。價格高了養殖戶不收,價格低了,秸稈不值錢,麥秸稈錢還不夠農民勞力錢,賣的積極性不高。最終無人願意費事賣秸稈。
第三、手工編織。真正瞭解手工編織的都知道,不是所有秸稈都可以編織,只有好的麥秸稈可以編織,玉米秸稈是沒有任何編織價值的(玉米苞除外)。因為編織用秸稈要求高,所以消耗量很小,根本無法從量上處理秸稈問題。
本人長期在農村生活、工作,並從事過農業生產。要真正徹底解決秸稈處理問題,應該從根本上著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第一、農業種植、養殖的集約化、規模化是處理秸稈問題的必要前提。透過集約化、規模化種植,可以集中處理秸稈,透過規模效應,增加處理量減少處理成本,特別是減少零星處理秸稈的人工成本。不論是還田還是青儲飼料,可以以量的優勢集中處理。
第二、農業機械化生產是處理秸稈的必要途徑。大型機械化作業最適合粉碎還田,機械粉碎,機械還田,機械耕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還田對下季作物種植的影響。
第三、加大秸稈處理的科研投入,特別是收割技術、粉碎技術,深耕還田技術,透過一些列技術的提高和突破,真正實現秸稈還田。
以上三方面問題的有效解決,秸稈處理就是順理成章了,農民才會自願秸稈還田,有利、高效、低成本、高收益,做到秸稈處理的多贏、共贏。
回覆列表
秸稈炭化是利國利民的一項好技術,實現了秸稈資源的迴圈利用,特別是秸稈炭化肥,還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土壤培肥和土壤生產能力提升的很重要的技術措施。 (下圖為北京三聚綠能公司的秸稈炭化肥在北安市的試驗示範應用效果)
目前秸稈碳化的產物生物碳和木醋也都是好東西,對於農業有很多用處,我08年本科論文做了木醋液,現在我也在做木醋液做溶劑的肥料,我們團隊有一個自然基金做的就是生物炭對土壤改良的。
國內有兩個院士在助力這個事情,號稱南張北陳(南京林業大學張齊升院士,竹醋液,不過先生去年因病去世了,另外一個是瀋陽農大的陳溫福院士,他是水稻秸稈做的生物炭和木醋液),張院士是電氣多聯產系統,陳院士是單個小爐子。
雖然這幾年發展了一些,但是有幾個瓶頸制約了這個發展,第一秸稈收整合本大,第二農業收入低,第三很多問題還是講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