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落無聲

    梔子花枝葉繁茂,葉色四季常綠,花芳香素雅,為重要的庭院觀賞植物。除觀賞外,其花、果實、葉和根可入藥,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之功效。

    其藥用價值如下:

    梔子花根、葉、果實均可入藥,有瀉火除煩,消炎祛熱、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之功效。另外,梔子對二氧化硫有抗性,並可吸硫淨化大氣,0。

    5千克葉可吸硫0。002~0。005千克。   

    除觀賞外,梔子花、果實、葉和根可入藥,一般泡茶或煎湯服。梔子含梔子甙、去羥梔子甙、雞屎藤次甙甲酯及少量山梔甙,有清熱利尿、涼血解毒、黃疸、血淋痛澀、目紅腫痛、火毒瘡、降血壓等功效。其中梔子果入藥,主治熱病高燒,心煩不眠,實火牙痛,口舌生瘡,鼻規,吐血,眼結膜炎,瘡瘍腫毒,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蠶豆病,尿血;外用治外傷出血、扭挫傷。

    根入藥主治傳染性肝炎,跌打損傷,風火牙痛。《本草綱目》稱其“悅顏色,《千金翼》面膏用之。”《滇南本草》稱其“瀉肺火,止肺熱咳嗽,止鼻衄血,消痰。”   

    製法:夏季花初花放時採收花,曬乾備用,或用鮮品。9~11月間採收果實,除去果柄等雜質,入甑中微蒸或沸水(可加明礬)中微煮,取出後曬乾。

    果實不易乾燥,故應經常翻動使通風良好,以免發黴變質。根夏秋季採挖,洗淨曬乾。梔子栽培2-3年開始開花結果。11-12月果實開始成熟,當果皮呈黃綠色時即可收穫,選擇晴天摘採,採回的梔子及時曬乾或烘乾即可。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苦;入肺、肝經。

      

    功效主治:清肺止咳,涼血止血。主治肺熱咳嗽,鼻,咯痰,腫毒等病症。   

    主要成分:梔子花含有三萜成分,梔子花酸A、B和子酸。含揮發油,包括乙酸苄酯、乙酸芳樟酯,另含色素甙、木蜜醇等。另外,還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粗纖維及多種生素。

      

    食療作用:   

    1.清熱涼血,梔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熱,是瘡腫毒,腸風下痢,血熱妄行等病症的輔助治療食品。   

    2.化痰止咳,梔子花的有效成分能夠抑制細菌生長,釋痰液而通暢氣道,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作熱痰壅而致咳嗽者的食療品。

      

    3.寬腸通便,防癌 梔子花含有纖維素,能促進大腸蠕動,幫助大便的排洩,預防痔瘡的發作和直腸癌瘤的發生。   

    注意事項:梔子花苦寒,脾虛洩瀉,腎陽不足者慎食。   

    選方:傷風,肺有實痰、實火,肺熱咳嗽:梔子花三朵。蜂蜜少許同煎服。

    (《滇南本草》)   

    感冒高燒:梔子根60克,山麻子根30克,鴨腳村二層皮60克,紅花婆根30克,煎服,效果很好。 果實

    黃疸性肝炎:用梔子根30—60克,加瘦肉煮食,半月左右,黃疸可退。   

    痢疾:用梔子根同冰糖燉服,效果很好,連服7天見效。

      

    眼紅腫痛:用梔子葉、菊花各9克,黃芩、龍膽、甘草各6克,用水煎服,連服15天,效果很好。   

    高血壓:用梔子葉泡茶喝,有降血壓的作用。   

    爛瘡:用梔子葉榨汁,抹在紅腫的瘡處,7—10天效果顯著。

    氣管炎:梔子10克、鮮梔子根30克,水煎服。

      聲音喑啞:梔子花5-7朵,沸水沖泡,代茶飲。

    胃脘痛:梔子7-9枚炒焦,加生薑適量,水煎服;梔子根30克、冰糖20克,燉服。

    鼻出血:梔子花數片焙乾,研為細末,每次取少許吹入鼻腔,用消毒棉塞壓。梔子花、槐樹花各10克,水煎15分鐘,代茶飲。

    (《滇南本草》)

    肺熱咳嗽:將雞蛋3個煮熟剝去外殼,再與梔子花30克共煮半小時,每日分3次食用;梔子花15克用白糖30克醃半天,每取少許,泡茶飲。

    瘡癤紅腫:梔子、蒲公英、金銀花各12克,水煎、每日1劑,分3次服用。

    梔子花保健食譜:

    1.涼拌梔子花:梔子花500克,蔥花、薑絲各適量。

    將梔子花去雜洗淨,放人沸水中煮一沸,撈出瀝水,晾涼用筷子抓松,置於潔白的瓷盤中,撒上蔥花、薑絲,澆入香油、老醋,酌放食鹽、味精,攪拌均勻即可。此菜清香鮮嫩,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止痢的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癰腫,腸風下血等病症。   

    2.梔子蛋花: 梔子花200克,雞蛋3枚,蔥花、薑絲各適量。

    梔子花去雜洗淨,放人沸水中稍悼,切成碎末;雞蛋磕人碗中,打勻;將梔子花放人雞蛋中,攪拌均勻;鍋中加油,燒至八成熱,倒人梔子蛋花,炸熟,撒上蔥花、薑絲,人食鹽、味精,炒勻即可。此菜清香脆嫩,具有清熱養胃,寬腸利氣的功效,適用於胃熱口臭,牙齦腫痛,大便不暢等病症。

    3.梔子花炒小竹筍: 梔子花200克,去殼小竹筍150克,臘肉100克,蔥花、薑絲各適量。梔子花去雜洗淨,稍焯;小竹筍斜切成薄片;臘肉切成小丁;鍋中加油,燒至六成熱,將梔子花、小竹筍、臘肉一同倒人鍋中,翻炒數遍,加蔥花、薑絲,再翻炒至熟,酌加味精、食鹽即可。

    此菜清淡鮮香,脆嫩爽口,具有健脾開胃,清熱利腸的功效,適用於胃納呆滯,飲食減少,腹脹便結等病症。

    4.梔子花鮮湯:梔子花150克,豬瘦肉100克,榨菜絲30克,蔥花、薑絲各適量。梔子花去雜洗淨,稍焯,瀝乾水;豬肉切絲;鍋中加水,煮沸後投人梔子花、豬瘦肉、榨菜絲,再煮至豬肉漂起,撇浮沫,加蔥花、薑絲及其他五味佐料,盛人湯碗中。

    此湯鮮香清爽,具有養胃補中,清熱利腸的功效。適用於體虛納差,腸風下血,大便不暢,咳嗽咯痰,牙齦腫痛等病症。

    5.花茶:將花朵烘乾後衝飲。方法是將花苞或初開的花朵,摘除花萼、花梗,把花冠向下攤成薄層,以文火或考箱烘乾。烘乾時要不時翻轉,以使受熱均勻。

    烘乾後放在密封的容器,置於冰箱內冷藏。飲用時直接用熱水沖泡,可加入冰糖、蜂蜜等增加甜味。

    6.醃製蜜餞:將花瓣以鹽搓揉後,以冷開水洗淨、瀝乾,以花瓣與糖1:2的比例加入糖拌勻,裝在密封容器內醃製3天即可食用。

    7.另一種涼拌食法:先以鹽漬,通常將花瓣以鹽搓揉後,放入容器內,食用前取出,以白開水衝去鹽分,加入一些調味料,如麻油等。

    餘燙的時候,為避免變色,應儘量減少時間。將花朵投入熱開水後,迅速取出。裝入盤內即食。也可依嗜好新增其它調味劑。

    8。 油炸:用麵粉、蛋汁、清水調製成麵糊,以不能露出花瓣為宜。放進油鍋中熱炸至金黃色即可。

    9.梔子蜂蜜湯:鮮梔子花9~15g,蜂蜜少許。

    加水煎湯服。本方源於《滇南本草》,梔子花清瀉肺熱,蜂蜜潤肺燥。用於肺熱或肺部燥熱,咳嗽,或咯血。

    10。梔子花炒韭菜:新鮮梔子花,去掉花蕊等只剩下花斑好。把水燒開,將梔子花放入清洗,稍稍變色即可。撈出瀝乾,韭菜清洗乾淨,切成3寸長左右一截,講韭菜和梔子花一同翻炒至熟即可。

    如果吃辣椒的話,可以放少於紅辣椒,紅、黃、綠、白相間,色澤明亮。韭菜補腎、梔子利尿。

  • 2 # 使用者152026463521

    梔子花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之藥效作用,花可做茶之香料,果實可消炎祛熱。是優良的芳香花卉。梔子花喜光照充足且通風良好的環境,但忌強光曝曬。宜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種植。可用扦插、壓條、分株或播種繁殖。

    梔子花葉色四季常綠,花芳香素雅,綠葉白花,格外清麗可愛。它適用於階前、池畔和路旁配置,也可有作籬和盆栽觀賞,花還可做插花和佩帶裝飾。

    花芳香,通常單朵生於枝頂,花梗長3-5毫米;萼管倒圓錐形或卵形,長8-25毫米,有縱稜,萼簷管形,膨大,頂部5-8裂,通常6裂,裂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0-30毫米,寬1-4毫米,結果時增長,宿存;

    花冠白色或乳黃色,高腳碟狀,喉部有疏柔毛,冠管狹圓筒形,長3-5釐米,寬4-6毫米,頂部5至8裂,通常6裂,裂片廣展,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5-4釐米,寬0.6-2.8釐米。花柱粗厚,長約4.5釐米,柱頭紡錘形,伸出,長1-1.5釐米,寬3-7毫米,子房直徑約3毫米,黃色,平滑。

    擴充套件資料:

    梔子花開敗後結出的果實叫做“梔子”,是一味藥食同源的藥材,梔子所含的藏紅花素和藏紅花酸是一種罕見的水溶性類胡蘿蔔素可作為食品新增劑。

  • 3 # 使用者5620331464544

    梔子花不但為觀賞花,而且花朵清香,可用來沖泡花茶,或提取香料用於食品或化妝品。現代研究發現,此花含揮發油,有清肺、涼血功效。梔子的提取液,有利膽、鎮靜、降壓、抗菌、抑制平滑肌等作用。肺熱咳嗽、流鼻血或面上出現黃褐斑者,用梔子花泡茶飲用有一定幫助。

    到梔子花的花期,可將鮮花采收後摘下花瓣曬乾,隨時可泡花茶飲用。

    用料:鮮花兩朵、蜂蜜少許。

    製法:鮮花洗淨,放入壺內,倒入沸水約五分鐘,調蜂蜜即成。

    食療效果:清熱涼血、止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三影的“三影”各在哪些詩詞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