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西醫來講,區域性神經受到了刺激,脊椎骨質增生,頸椎病,糖尿病、高血壓、神經炎、動脈硬化等都會引起手腳腿膝四肢痠痛無力。
中醫來講,若感受風邪勝,則四肢疼痛遊走不定,若感受寒邪勝,則氣血凝滯、關節疼痛劇烈、痛有定處;若感受溼邪勝,則四肢麻木、腫脹;若感受熱邪勝,則四肢關節紅腫、熱痛。
四肢疼痛日久,容易出現以下病理變化:一是氣血執行不暢、瘀阻經絡,可見面板瘀癍、關節腫大、關節周圍結節、屈伸不利等現象;二是病久耗傷氣血,引起不同程度的氣血虧虛症候;三是病久不愈、復感外邪,由經絡累及臟腑,其中以心痺較為常見,在現代醫學相當於風溼性心臟病。
四肢疼痛總是由於感受風、寒、溼、熱之邪所致,所以根據表現症狀的不同,其調理的基本原則為祛風、散寒、除溼、清熱以及疏經通絡等,後期還應適當補益氣血。四肢疼痛除內服藥物治療外,針灸、推拿、薰洗等對本病的治療均有一定效果。
檢視詳細>>
檢查診斷
四肢分散性地出現:四肢不是同時出現痠痛無力,而是分散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區域性神經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後的中風、昏迷引起對頭部神經刺激、老年人拄柺棍對手神經的刺激、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經刺激導致的腿麻木等。
有一種檢查頸椎病的簡單方法,一個人託患側頭部,一手握患側上肢,將其外展90°,兩手同時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者可初步確診為頸椎病。
四肢痠痛無力容易與哪些症狀混淆?
產後全身痠痛:產婦在產後出現關節疼痛或全身痠痛,但疼痛部位的面板表面無紅腫現象,這被稱為產後身痛或產後關節痛。主要原因為產褥期產婦機體血脈空虛,氣血執行不暢,稍有勞累或受風寒侵襲就容易發病。
酒後四肢痠痛:酒精過量可以刺激身體的各個器官產生酸毒,尤其首先在肌肉產生的大量肌酸和乳酸導致四肢的肌肉痠痛全身的肌肉痠痛,並有腫脹的感覺很無力很難受。
運動後全身痠痛:全身痠痛是指平時不經常鍛鍊的人,參加比較劇烈的運動以後,區域性肌肉有時產生痠痛現象。當人進行劇烈運動時,肌糖元分解加快,耗氧量增加,使肌肉暫時處於相對缺氧狀態,此時肌糖元可以經過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積存於肌肉內。乳酸在肌肉內大量堆積,會刺激肌肉中的化學感受器產生興奮,興奮傳至大腦皮層,使人產生痠痛的感覺。同時,由於乳酸等物質的積聚,使肌肉內的滲透壓增大,促使肌肉組織內吸收較多的水分而產生區域性腫脹,也會產生酸脹的感覺。
渾身痠痛:亞健康狀態多表現為渾身痠痛、懶、頭暈、腿沉。感覺好像什麼也沒有幹,卻感覺還是這麼疲勞。而這種疲勞是持續性的,很長時間都不能緩解。
肢體或軀幹麻木:健康人肢體各種感覺的傳遞取決於大腦中樞至肢體神經通路的暢通無阻。如果在這一神經通路上的某一區域性出現障礙,就會出現肢體麻木等症狀。
脊椎骨質增生:這種痠痛在老年人中相當多見,其主要原因是椎骨骨質增生壓迫了椎管內神經,有些病人還可伴有肢體疼痛等感覺。當然,現在伴隨著頸椎病向年輕化發展,也有很多年輕人在冬天會感到手指很痛,同時還伴隨其它症狀,如:頸肩部骨肉痠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動障礙等。
骨髓病:某些骨髓病的早期,可出現至下而上的肢體麻木,隨病情加重而向上發展,進而出現肢體活動不靈等症狀。
治療護理
治療要點:
手腳腿膝痠痛無力不能對症治療,而是要對病因治療。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四肢痠痛,都應該首先到醫院風溼免疫科進行檢查,判斷有無風溼類風溼疾病。
若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四肢痠痛無力,則再轉到其他相關科室治療。要分別按照糖尿病、中風以及滑鼠手等多種方法進行治療。
護理要點:
一、起居調養
1、生活有規律,保證睡眠充足。
2、避免居住在潮溼環境,注意防寒保暖。
3、睡前和醒來,最好能活動活動筋骨。
4、隨時增減衣物,夏季不要貪涼,寒冷季節可在睡前喝一碗姜棗湯。
二、膳食調養
1、飲食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D和微量元素鋅、碘、磷的食物為主。足量的蛋白質可以增強機體的應急能力,維生素D和微量元素的不斷補充可促進骨組織的新陳代謝,有助於關節區域性炎症的吸收。
2、常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豆類、豆製品、酸奶、蝦皮、排骨、蛋等。
3、若伴有貧血現象,飲食中應注意補充鐵及維生素B,如肝臟、骨頭湯、菠菜、蕃茄、馬蘭頭、薺菜、莧菜等。
4、戒菸限酒,避免過於生冷辛辣刺激之物以及過鹹、過甜食品。
這裡根據關節疼痛患者的體質狀況和症狀表現的不同,介紹一些簡便易行的藥膳輔助療法:
1、生薑大棗粥:生薑6,大棗10枚,大米100克,洗淨一起入鍋中,加水煮粥服用。適用於關節疼痛痛勢劇烈、得暖則減者。
2、薏苡仁粥:薏苡仁60克,大米200克,洗淨一起入鍋中,加水煮粥服用。適用於關節疼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者。
3、南蛇湯:南蛇肉150克,生薑5克,黃酒、油、鹽少許。將南蛇肉洗淨切塊,入煲中,加清水適量,放入生薑及調料,先用大火煲煮,再改用小火慢火煮至蛇肉熟爛,即可食肉及湯,每日一次。適用於關節紅腫熱痛、氣滯血淤者。
4、紅棗龍眼粥:紅棗10克,龍眼20克,米200克。將紅棗洗淨,龍眼去殼,大米淘淨一起入鍋中,加水適量,用中火煮至紅棗、龍眼熟爛粥成,即可食用,每日服2次。適用於病久神疲乏力、腰痠腿軟、面色萎黃者。
三、運動調養
除了散步、慢跑、太極拳外,可以做做腰腿操,具有活血壯骨、防治關節疼痛的作用。做法如下:
1、後抑:站立位,雙手叉腰,頭胸部儘量向後仰。
2、擴胸:站立位,雙肘屈曲,上肢端於胸前同肩平,挺胸,雙上肢用力向後平伸,肘部仍屈曲。
3、彎腰:站立位,彎腰,雙上肢自然下垂,雙手儘量摸腳尖,或雙手交叉,手心向下,摸地。
4、轉身:站立位,雙手叉腰,上身左右旋轉。
5、抬腿:抑臥位,雙下肢伸直,先抬健側下肢,再抬患肢,抬起後在空中停留一會兒,放下,反覆20次。
6、燕飛:俯臥位,雙手放於身體兩側,下肢伸直,向上抬起,頭與上肢同時向上抬,只腹部著床,雙手也同時向上背,停留一會兒,再慢慢放下,反覆10次。
四、食用菌產品調養
1、風邪阻絡:四肢疼痛、遊走不定者,建議選用“神州勝賽、夕陽紅、索邦”等祛風通絡止痛。
2、寒邪阻絡:四肢疼痛劇烈、痛有定處、遇寒則重者,建議選用“索邦、力持、脈根”等溫腎壯骨、散寒止痛。
3、溫邪阻絡:四肢疼痛重著、麻木或腫脹,舌苔白膩者,建議選用“檀梓平、疏木甘寧、索邦”等利溼止痛。
4、熱邪阻絡:四肢疼痛,區域性灼熱紅腫、得冷則舒,舌苔黃者,建議選用“淨心清閒、疏木甘寧、索邦、力持”等清熱涼血、通絡止痛。
5、氣血虧虛:四肢疼痛,神疲乏力、甚則腰痠腿軟、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者,建議選用“索邦、力持、美寶眠、紳寶萊”等養血益腎、壯骨止痛。
預防保健
1、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較強烈的長期或反覆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展。
2、合理調配飲食結構。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採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並積極配合藥膳,如山藥、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並採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
3、勞逸結合。忌強行性功能鍛鍊,因為強行性功能鍛鍊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於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
4、嚴格預防感冒、胃腸炎。肌萎縮患者由於自身免疫機能低下,或者存在著某種免疫缺陷,肌萎縮患者一旦感冒,病情加重,病程延長,肌萎無力、肌跳加重,特別是球麻痺患者易併發肺部感染,如不及時防治,預後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5、胃腸炎可導致腸道菌種功能紊亂,尤其病毒性胃腸炎對脊髓前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使肌萎縮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覆或加重。肌萎縮患者維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復的基礎。
病因
西醫來講,區域性神經受到了刺激,脊椎骨質增生,頸椎病,糖尿病、高血壓、神經炎、動脈硬化等都會引起手腳腿膝四肢痠痛無力。
中醫來講,若感受風邪勝,則四肢疼痛遊走不定,若感受寒邪勝,則氣血凝滯、關節疼痛劇烈、痛有定處;若感受溼邪勝,則四肢麻木、腫脹;若感受熱邪勝,則四肢關節紅腫、熱痛。
四肢疼痛日久,容易出現以下病理變化:一是氣血執行不暢、瘀阻經絡,可見面板瘀癍、關節腫大、關節周圍結節、屈伸不利等現象;二是病久耗傷氣血,引起不同程度的氣血虧虛症候;三是病久不愈、復感外邪,由經絡累及臟腑,其中以心痺較為常見,在現代醫學相當於風溼性心臟病。
四肢疼痛總是由於感受風、寒、溼、熱之邪所致,所以根據表現症狀的不同,其調理的基本原則為祛風、散寒、除溼、清熱以及疏經通絡等,後期還應適當補益氣血。四肢疼痛除內服藥物治療外,針灸、推拿、薰洗等對本病的治療均有一定效果。
檢視詳細>>
檢查診斷
四肢分散性地出現:四肢不是同時出現痠痛無力,而是分散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區域性神經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後的中風、昏迷引起對頭部神經刺激、老年人拄柺棍對手神經的刺激、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經刺激導致的腿麻木等。
有一種檢查頸椎病的簡單方法,一個人託患側頭部,一手握患側上肢,將其外展90°,兩手同時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者可初步確診為頸椎病。
四肢痠痛無力容易與哪些症狀混淆?
產後全身痠痛:產婦在產後出現關節疼痛或全身痠痛,但疼痛部位的面板表面無紅腫現象,這被稱為產後身痛或產後關節痛。主要原因為產褥期產婦機體血脈空虛,氣血執行不暢,稍有勞累或受風寒侵襲就容易發病。
酒後四肢痠痛:酒精過量可以刺激身體的各個器官產生酸毒,尤其首先在肌肉產生的大量肌酸和乳酸導致四肢的肌肉痠痛全身的肌肉痠痛,並有腫脹的感覺很無力很難受。
運動後全身痠痛:全身痠痛是指平時不經常鍛鍊的人,參加比較劇烈的運動以後,區域性肌肉有時產生痠痛現象。當人進行劇烈運動時,肌糖元分解加快,耗氧量增加,使肌肉暫時處於相對缺氧狀態,此時肌糖元可以經過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積存於肌肉內。乳酸在肌肉內大量堆積,會刺激肌肉中的化學感受器產生興奮,興奮傳至大腦皮層,使人產生痠痛的感覺。同時,由於乳酸等物質的積聚,使肌肉內的滲透壓增大,促使肌肉組織內吸收較多的水分而產生區域性腫脹,也會產生酸脹的感覺。
渾身痠痛:亞健康狀態多表現為渾身痠痛、懶、頭暈、腿沉。感覺好像什麼也沒有幹,卻感覺還是這麼疲勞。而這種疲勞是持續性的,很長時間都不能緩解。
肢體或軀幹麻木:健康人肢體各種感覺的傳遞取決於大腦中樞至肢體神經通路的暢通無阻。如果在這一神經通路上的某一區域性出現障礙,就會出現肢體麻木等症狀。
四肢分散性地出現:四肢不是同時出現痠痛無力,而是分散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區域性神經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後的中風、昏迷引起對頭部神經刺激、老年人拄柺棍對手神經的刺激、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經刺激導致的腿麻木等。
脊椎骨質增生:這種痠痛在老年人中相當多見,其主要原因是椎骨骨質增生壓迫了椎管內神經,有些病人還可伴有肢體疼痛等感覺。當然,現在伴隨著頸椎病向年輕化發展,也有很多年輕人在冬天會感到手指很痛,同時還伴隨其它症狀,如:頸肩部骨肉痠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動障礙等。
骨髓病:某些骨髓病的早期,可出現至下而上的肢體麻木,隨病情加重而向上發展,進而出現肢體活動不靈等症狀。
檢視詳細>>
治療護理
治療要點:
手腳腿膝痠痛無力不能對症治療,而是要對病因治療。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四肢痠痛,都應該首先到醫院風溼免疫科進行檢查,判斷有無風溼類風溼疾病。
若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四肢痠痛無力,則再轉到其他相關科室治療。要分別按照糖尿病、中風以及滑鼠手等多種方法進行治療。
護理要點:
一、起居調養
1、生活有規律,保證睡眠充足。
2、避免居住在潮溼環境,注意防寒保暖。
3、睡前和醒來,最好能活動活動筋骨。
4、隨時增減衣物,夏季不要貪涼,寒冷季節可在睡前喝一碗姜棗湯。
二、膳食調養
1、飲食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D和微量元素鋅、碘、磷的食物為主。足量的蛋白質可以增強機體的應急能力,維生素D和微量元素的不斷補充可促進骨組織的新陳代謝,有助於關節區域性炎症的吸收。
2、常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豆類、豆製品、酸奶、蝦皮、排骨、蛋等。
3、若伴有貧血現象,飲食中應注意補充鐵及維生素B,如肝臟、骨頭湯、菠菜、蕃茄、馬蘭頭、薺菜、莧菜等。
4、戒菸限酒,避免過於生冷辛辣刺激之物以及過鹹、過甜食品。
這裡根據關節疼痛患者的體質狀況和症狀表現的不同,介紹一些簡便易行的藥膳輔助療法:
1、生薑大棗粥:生薑6,大棗10枚,大米100克,洗淨一起入鍋中,加水煮粥服用。適用於關節疼痛痛勢劇烈、得暖則減者。
2、薏苡仁粥:薏苡仁60克,大米200克,洗淨一起入鍋中,加水煮粥服用。適用於關節疼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者。
3、南蛇湯:南蛇肉150克,生薑5克,黃酒、油、鹽少許。將南蛇肉洗淨切塊,入煲中,加清水適量,放入生薑及調料,先用大火煲煮,再改用小火慢火煮至蛇肉熟爛,即可食肉及湯,每日一次。適用於關節紅腫熱痛、氣滯血淤者。
4、紅棗龍眼粥:紅棗10克,龍眼20克,米200克。將紅棗洗淨,龍眼去殼,大米淘淨一起入鍋中,加水適量,用中火煮至紅棗、龍眼熟爛粥成,即可食用,每日服2次。適用於病久神疲乏力、腰痠腿軟、面色萎黃者。
三、運動調養
除了散步、慢跑、太極拳外,可以做做腰腿操,具有活血壯骨、防治關節疼痛的作用。做法如下:
1、後抑:站立位,雙手叉腰,頭胸部儘量向後仰。
2、擴胸:站立位,雙肘屈曲,上肢端於胸前同肩平,挺胸,雙上肢用力向後平伸,肘部仍屈曲。
3、彎腰:站立位,彎腰,雙上肢自然下垂,雙手儘量摸腳尖,或雙手交叉,手心向下,摸地。
4、轉身:站立位,雙手叉腰,上身左右旋轉。
5、抬腿:抑臥位,雙下肢伸直,先抬健側下肢,再抬患肢,抬起後在空中停留一會兒,放下,反覆20次。
6、燕飛:俯臥位,雙手放於身體兩側,下肢伸直,向上抬起,頭與上肢同時向上抬,只腹部著床,雙手也同時向上背,停留一會兒,再慢慢放下,反覆10次。
四、食用菌產品調養
1、風邪阻絡:四肢疼痛、遊走不定者,建議選用“神州勝賽、夕陽紅、索邦”等祛風通絡止痛。
2、寒邪阻絡:四肢疼痛劇烈、痛有定處、遇寒則重者,建議選用“索邦、力持、脈根”等溫腎壯骨、散寒止痛。
3、溫邪阻絡:四肢疼痛重著、麻木或腫脹,舌苔白膩者,建議選用“檀梓平、疏木甘寧、索邦”等利溼止痛。
4、熱邪阻絡:四肢疼痛,區域性灼熱紅腫、得冷則舒,舌苔黃者,建議選用“淨心清閒、疏木甘寧、索邦、力持”等清熱涼血、通絡止痛。
5、氣血虧虛:四肢疼痛,神疲乏力、甚則腰痠腿軟、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者,建議選用“索邦、力持、美寶眠、紳寶萊”等養血益腎、壯骨止痛。
檢視詳細>>
預防保健
1、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較強烈的長期或反覆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展。
2、合理調配飲食結構。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採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並積極配合藥膳,如山藥、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並採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
3、勞逸結合。忌強行性功能鍛鍊,因為強行性功能鍛鍊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於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
4、嚴格預防感冒、胃腸炎。肌萎縮患者由於自身免疫機能低下,或者存在著某種免疫缺陷,肌萎縮患者一旦感冒,病情加重,病程延長,肌萎無力、肌跳加重,特別是球麻痺患者易併發肺部感染,如不及時防治,預後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5、胃腸炎可導致腸道菌種功能紊亂,尤其病毒性胃腸炎對脊髓前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使肌萎縮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覆或加重。肌萎縮患者維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復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