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諸葛不孔明

    有共同語言,福臨身為皇上過得並不好,從小娶得皇后,嬌慣,野蠻,奢侈,孝莊太后對他也很嚴格,自己還一直活在多爾袞的陰影下,相反,董鄂妃溫柔,嫻熟,所以讓福臨很喜歡她。

    中國的歷史上,從來都是英雄與美人共存。其中四大美人最為知名,她們都得到了帝王們無與倫比的寵愛。可是,她們都並非能得到真正愛情的女子。包括那禍國殃民的褒姒、趙飛燕等,儘管帝王門對她們寵愛有加,但帝王們如若是知道要以自身性命或者以皇位江山等為代價,這些帝王們還是萬萬不肯的。就像唐玄宗雖然極度寵愛楊貴妃,但安祿山之亂時,為了保住皇位,還是同意叛軍將楊貴妃賜死。這些皇帝,最多迷戀的是她們的美色,倘若說這也算愛情,那麼無疑是踐踏了這個詞了。帝王身邊,往往都是佳麗三千,他們很難轉情於某一位女子,所以君王的愛情尤其珍稀和可貴。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順治皇帝無疑是個異端。他的另類,他出生、死亡、愛情、功過,短暫的一生,卻都帶著傳奇的色彩。順治帝福臨,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生於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即位,改元順治,在位18年。卒於順治十八年(1661),終24歲。順治是一位頗有作為的皇帝,他審時度勢,更張成法祖制,且倚重漢官,整飭吏治,推行與民生息的政策,清代初期從他親政開始逐漸鼎盛起來。他熱愛寫詩,並極具才情。他曾寫過一首《贊僧詩》是這樣的:

    天下從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肩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閤眼朦朧又是誰?

    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一日清閒有誰知。

    若能了達僧家事,從此回頭不算遲。

    世間難比出家人,無憂無慮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皆因夙世種菩提。

    個個都是真羅漢,披塔如來三等衣。

    兔走鳥飛東復西,為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洲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今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脫換紫袈裟,只為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討幾時休,

    我念撒手歸山去,誰管千秋與萬秋。

    在這首詩裡,可看的出這位天子多愁善感,他的浪漫與惆悵,使他不像政治家,倒更像一位詩人。他羨慕出塵脫俗的僧家生活,不留戀榮華富貴、江山皇權。這點在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中,也不多見。同時順治皇帝還是一位歷史上罕見的痴情的皇帝。他固執,率性而為,一旦痴迷,則難以自拔。就像他痴迷佛學,深愛董鄂妃一樣。因為痴迷佛學,他甚至要放棄皇位,皈依佛門。因為深愛董鄂妃,他可以不顧任何政治影響、不顧天下人的唾棄,最後董鄂妃一去世,他便也不再留戀塵世。關於他和董鄂妃的愛情傳說,幾百年下來經久不衰。

    董鄂妃的身世至今仍是個歷史之謎,一直眾說紛紜,主要有兩個版本。一是說董鄂妃就是一代名妓董小宛。但這個版本很快就被歷史學家們否決。還有一個版本則真實性比較高,據《清史稿》后妃傳記載,董鄂氏(即董鄂妃)是內大臣鄂碩的女兒。清代有選秀女的制度,但限制是13歲到16歲,而董鄂氏18歲才進宮。所以可以斷定,董鄂氏不是透過正常的渠道進入皇宮的。據考證,董鄂氏在順治十年入選秀女,被指配給襄親王,那年董鄂氏16歲。襄親王名叫博穆博果爾,是皇太極的第11個兒子,順治的同父異母弟弟。也因為這個,便註定了順治皇帝和董鄂妃的愛情悲劇。順治皇帝與他第二個皇后大婚時,按照當時清代的規定,王爺們的福晉要進宮侍宴。順治皇帝由此與襄親王的福晉董鄂氏相識相愛,襄親王博穆博果爾也因此憤而自殺。博穆博果爾死的同年,順治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韙,把董鄂妃接到宮中,封為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順治皇帝還一度要廢第二任皇后,而冊封董鄂妃為皇后,可由於皇太后和大臣的反對,以及政治影響,他無奈只好作罷。可是,董鄂妃在宮中的待遇和所受的恩寵早已超過那個平庸的皇后。

    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的寵愛有史可查,從為董鄂妃舉行隆重的冊妃典禮上就可以看出來。頒佈詔書,大赦天下。在清代歷史上,因為冊立皇貴妃而大赦天下的,這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次。順治皇帝要把自己的喜悅之情與天下人分享,給予董鄂妃他所能給予的極致。可惜董鄂妃一直體弱多病,所生的四皇子夭折後,更是一病不起,終於在順治十七年病逝於承乾宮,年僅22歲。董鄂妃病逝,順治皇帝痛不欲生,哭的死去活來,甚至尋死覓活,使得當時他的母親孝莊太后不得不讓左右的人看守他,以防他自殺。為了表達他的悲痛,順治皇帝在景山建水陸道場,大辦喪事。將宮中太監與宮女30人賜死,讓他們在陰間侍候自己的愛妃。同時令全國服喪,官員一月,百姓三日。順治帝讓學士撰擬祭文,命朝中大臣,皇親國戚都去哭陵。並親手撰寫了飽含深情,長達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狀》來悼念愛妻,回憶了董鄂妃的種種往事,追封她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多情天子的歡喜與哀痛,也只能透過這些方式表達。順治死後,陵墓旁葬著兩位皇后,其中一位就是董鄂妃。

    董鄂妃一死,順治皇帝悲痛欲絕,原本就痴迷佛學的他,更是消極厭世。在董鄂妃去世的當月,他就為自己舉行了剃度儀式,據說還取了個法號叫“行痴”,一心想遁入空門。這遭到當時他母親孝莊太后以及朝中大臣的強烈反對,順治皇帝無奈只好讓自己的身邊的太監替自己出家。最後,心愛之人的去世,又出家不成,順治皇帝終於積鬱成疾,在董鄂妃去世僅僅三個多月後,就溘然離世。

    能讓一代天子痴情至此,由此可見,董鄂妃絕非一般女子。那麼董鄂妃到底有多美呢,順治皇帝形容董鄂妃,曾用“嫵媚”這個詞來形容。也正是這個形容詞,讓文人墨客們臆想,滿洲女子很少有稱得上“嫵媚”的。董鄂妃的母親應該漢族的江南人,否則怎麼可能生出這般絕塵的女子。可惜,清代存有許多嬪妃的畫像,卻唯獨沒有董鄂妃的。更奇怪的是,順治皇帝本人非常擅長繪畫。他的山水畫,以及手指螺紋墨畫《渡水牛圖》都堪稱一絕。還尤其擅長人物速寫,據說有一次,他看見一大臣,忽然命令其跪下,這位大臣嚇出一身冷汗。順治對他凝目熟視片刻後,取筆當即畫了一幅畫像,遞給左右諸臣傳閱,這位大臣轉驚為喜,請順治將畫像賜給自己,順治卻笑而不答,隨手將畫像付之一炬。可見,順治皇帝的畫畫甚為不凡。可是,也許是經久失傳,或者是其它原因,偏偏沒有董鄂妃的畫像流傳下來,因此,董鄂妃的容顏自然也成了個千古之謎。

    順治皇帝一生,有很多無奈,他壯志難酬,治國理念得不到支援;他無力自主的婚姻,不能把自己最愛的人封為皇后,這些都給予了他無限的傷感。據當時的傳教士湯若望記述,順治皇帝在沒有遇到董鄂妃之前,也曾縱情於聲色,董鄂妃進宮後,少年天子忽然轉了性子,專情起來。正所謂是萬千寵愛於一身,“六宮粉黛無顏色”。很想知道,在幾百年前,順治皇帝和董鄂妃那該是怎樣驚世駭俗的相遇,譜寫了這樣刻骨悲壯的愛情故事。兩個如此相愛的人,雖然不能活著白頭偕老,死後能葬在一起,終也算美滿了。雖然董鄂妃的容顏是個迷,但我想,也許她不一定是傾國傾城,順治所愛的,並不是她的外貌。順治的第一位皇后博爾濟吉特氏便是蒙古知名的美人。卻在最後因為性情刁蠻、奢侈無度而落得個被廢的下場。順治皇帝之所以這般寵愛董鄂妃,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據順治《端敬皇后行狀》中回憶,“他下朝時董鄂妃總是親自安排飲食,飯菜做好後更要先品嚐。當他批閱奏章時,董鄂妃常陪伴在他身邊。更難得的是,她時常勸說順治,處理政務要服人心,審判案件要慎重。連宮女太監犯錯誤時,她也往往為他們說情。”我想,這些就是董鄂妃能得到天子愛情的真正原因。順治皇帝如此深情的回憶董鄂妃的往日種種,可見,董鄂妃的離世,確實給予這個少年天子致命的打擊。一個女子若是太受皇帝寵愛,在歷史上則容易留下罵名。董鄂妃卻是個例外,在她陪伴順治皇帝身邊的時候,順治皇帝從未怠慢國事。他勵精圖治,安邦定國。反而是在董鄂妃死後,他才萬念俱灰。可見,董鄂妃不但是他的紅顏知己,還是他精神的支柱,董鄂妃一離世,順治皇帝所有意志、所有在塵世中的留戀都跟著消散了。

    我們生在這個年代,不能親眼見證順治皇帝與董鄂妃這一段曠古之戀。但若有轉世,也希望這一對不平凡的戀人能生生世世相愛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方法滅螞蟻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