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局勢君
    俄羅斯延長租借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口49年,這就意味著俄羅斯海軍的補給點或者說勢力範圍可以延伸到地中海,甚至延伸到中東地區49年。毫無疑問,這是普京的巨大功勞,而且這個功勞幾乎可以保持到他離開人世。49這個數字也是特別巧妙的。很多類似的租賃期限,要麼是49年、要麼是99年,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100年是一個世紀,99年就不是一個世紀;50年是半個世紀,而49年就不是半個世紀。做這樣的選擇,就可以避開很多比較敏感的民族情緒。敘利亞將自己的港口租借給俄羅斯,既是對俄羅斯從2005年來介入敘利亞內戰保護阿薩德政權的感謝,同時敘利亞政府也獲得了一個保障自己安全的武裝力量,那就是俄羅斯海軍,而且至少未來50年是安全的。因此這次港口租借是一個互利互惠的事情。俄羅斯需要在地中海有一個補給點,也需要在介入中東局勢的時候有個基地,從而更方便地與美國在這一地區抗衡。敘利亞的海軍非常弱,港口租給俄羅斯既能加強和俄羅斯的戰略合作,也能給自己賺點租金。敘利亞把港口租給俄羅斯,這件事情可以明顯看到敘利亞是堅定站在俄羅斯那邊的,側面反映了美國和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對抗下的站隊問題。像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等這些跟俄羅斯關係不錯的國家,都會和俄羅斯結成利益共同體。因此將來美國和俄羅斯在中東地區,還將陷入長期的複雜對抗狀態中。

  • 2 # 大東北的小豆包

    又是冷飯熱炒,這本就是舊聞,不知道為何又被人拿出來炒,而且翻看了一下網際網路,一些無良的自媒體又在唯恐天下不亂的熱炒這個早已經冷的不能再冷的剩飯。

    炒冷飯博眼球的自媒體

    早在美蘇爭霸時代,蘇聯大舉滲透中東,在中東有一堆鐵桿盟國,比如利比亞、埃及、敘利亞、南葉門等等,於是乎這時候的蘇聯在中東以及地中海地區有著很多的軍事基地和軍事存在,然而第四次中東戰爭以後,埃及轉向美國,開始走上與以色列的和解之路,而到了90年代蘇聯大廈也轟然倒塌,蘇聯的接班人俄羅斯在中東勢力極度萎縮,最後就剩下了敘利亞的海軍和空軍基地。

    美蘇爭霸時代的蘇聯海外軍事基地

    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這10年,是俄羅斯的葉利欽總體室,此時的俄羅斯正處在轉型的陣痛期,不僅經濟上倒退嚴重,而且在東歐、巴爾幹地區和中東的勢力極度萎縮,俄羅斯在這些地區的影響力,遠遠不及蘇聯時代,甚至趕不上沙俄時代。此時的俄羅斯甚至還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遭到慘敗。

    2000年以來,普京統治下的俄羅斯,開始重振俄羅斯的國際地位,普京果斷出兵打贏了第二次車臣戰爭,而且非常堅決打擊國內恐怖主義,同時加大東獨聯體國家和中東友好國家的政治影響,寸土不讓。2014年,獨聯體原來的親俄國家烏克蘭發生顏色革命,親俄政府垮臺,眼見烏克蘭局勢無法控制,俄羅斯不顧西方輿論的口誅筆伐,採取公投方式奪取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因此俄羅斯受到西方的嚴厲制裁和輿論譴責。

    支援敘利亞戰場的冒著黑煙的俄羅斯航母,遭到西方的嘲笑

    而早在2010年遭受顏色革命的利比亞卡扎菲政權已經垮臺,而俄羅斯在中東地區最親密的盟友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也正遭受嚴重內戰,國內的反對派、庫爾德武裝、IS以及西方勢力都在對阿薩德政權進行進攻,而阿薩德政權一度岌岌可危。2015年正是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不到一年的時間節點上,西方譴責和制裁依然繼續,普京和俄羅斯仍在輿論漩渦,於是普京宣佈出兵敘利亞,支援阿薩德政權,從而不僅極大的緩解了阿薩德政權岌岌可危的形勢,同時成功的將世界輿論的焦點從克里米亞轉移到敘利亞。

    不顧俄羅斯的付出有點大,不僅出動航母、SU35還派出正規軍和特種部隊直接在敘利亞戰場參戰,結果航母戰鬥群還沒有戰鬥,飛機就發生墜海事故,而且一路黑煙的航母被西方嘲笑的體無完膚,而且空軍基地被襲擊損失慘重,俄羅斯陸軍的中將都犧牲在敘利亞戰場。

    2017年俄羅斯和敘利亞簽訂使用軍事基地的協議

    俄羅斯老大哥來幫場子,敘利亞小兄弟也應該有所回報,而窮困潦倒的敘利亞能給俄羅斯的就只有自己的土地了,而1970年蘇聯和敘利亞關於軍港塔爾圖斯港的租期也快到期了,於是敘利亞和俄羅斯再籤新約,有效期是49年,在協議到期前如俄敘雙方均未提出停止履行該協議,那麼協議將自動延期25年,甚至在這個軍港之內俄羅斯人還有司法豁免權。

    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對俄羅斯非常重要,這是俄羅斯在地中海的唯一海軍軍事基地,因為土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他完全可以在戰時將黑海里面的俄羅斯艦隊鎖死,而一旦這樣情況發生,除了塔爾圖斯以外,俄羅斯最近的海軍力量在北歐的波羅的海艦隊。

  • 3 # 網言軍事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2019年4月20日報道稱,俄羅斯與敘當局已“接近達成俄方租借塔爾圖斯港用於貿易”的相關協議。拿下這座地中海東岸的敘利亞重要軍民兩用港口(租期49年,之後可再延長25年),標誌著經過持續4年的對敘“投資”,俄羅斯終於等到了“收割戰爭紅利”的時候。

    控制塔爾圖斯,在軍事和外交層面給俄方帶來的好處自不待言,比如提升俄羅斯在地中海和中東的影響力、鞏固俄軍在本地區的橋頭堡、促進軍火銷售、牽制西方敵對勢力、外線反恐,等等。

    但更重要的在於,俄方將塔爾圖斯港的軍民用途全部握在自己手中,就有可能借此獲取巨大經濟利益。往小處講,俄羅斯要把這幾年投入敘戰場的軍費“連本帶利”賺回來。往大里說,塔爾圖斯乃至整個敘利亞都是俄方搶奪國際(特別是歐洲)能源市場的重要陣地。

    目前,俄羅斯已佔據歐洲30%的天然氣市場份額(個別國家如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度甚至超過50%),年銷售額近400億美元。為壟斷這塊“大蛋糕”,俄方對於任何潛在競爭者都保持高度警惕。

    2009年,卡達曾計劃與巴沙爾政權合作,修築一條途經沙特、約旦、敘利亞,最終由土耳其對歐出口油氣的跨國管道,卻被敘當局拒絕。相反,巴沙爾政權於2010年選擇與伊朗、伊拉克合作,三方投資100億美元共建一條管道,也因敘內戰爆發暫時擱置。

    無論卡達還是伊朗、伊拉克,這些國家的石油、天然氣要想走陸上管線對歐輸出,就很難繞開地中海東岸各國(敘利亞、黎巴嫩和以色列)。出於地緣考慮,以色列被中東產油國排除在外,而黎巴嫩哈里里政府的“親沙特+遜尼派”背景也讓伊朗不放心,所以思來想去,伊朗還是決定走敘利亞的出海口。

    於是外界看到,2019年2月伊朗搶在俄羅斯之前,跟巴沙爾政權簽署了租借拉塔基亞港的協議。4月14日伊朗又和敘利亞、伊拉克就重啟三國鐵路專案達成一致。顯而易見,伊朗不僅想打通從波斯灣到地中海的“鐵路-公路-港口”聯運通道,而且很可能會順著這條戰略走廊重啟之前停頓的三國管道建設。

    俄《獨立報》就分析認為,在這個節骨眼上,巴沙爾政權急需俄方“拉一把”。而透過控制可容納21萬噸油輪的塔爾圖斯港及附近的2座大型煉油廠(甚至包括30公里外的黎巴嫩油氣設施),俄方就有可能將塔爾圖斯變成本國原油的重要精煉和轉運出口碼頭,當地生產的燃料不僅能填補敘國內能源需求缺口(每天需要450萬升汽油、約170萬立方米天然氣和其他燃料600萬至700萬升),還可輻射周邊,外銷歐洲。

    更重要的在於,伊朗油輪透過蘇伊士運河前往地中海的路線正被埃及(受美國指使)逐步切斷,陸上管道、跨國鐵路和拉塔基亞港則隨時面臨著遭以色列乃至美國空襲破壞的危險。而如果想確保穿越敘利亞的油氣管道安全,到頭來伊朗只怕還得拉俄羅斯“入股”,借俄方“背書”來壓制以色列和美國的動武企圖。

    也就是說,最終伊朗、伊拉克的天然氣或許只有從塔爾圖斯出海(運往歐盟市場),才能比較安穩地創匯變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敘利亞鄰國土耳其近6成天然氣依賴俄羅斯供應,如果俄方牽頭“恢復”之前卡達提出的天然氣管道建設計劃(因卡達與沙特、約旦交惡,路線或改為先從卡達海運至伊拉克,然後走管道經敘利亞、土耳其運往歐洲),成功機率也不小。

    如果上述計劃得以實施,等於俄羅斯將伊朗、伊拉克、卡達等國的油氣陸上出口權都抓在自己手裡,光是收取港口轉運費、陸上“保護費”,這筆抽成每年就能讓俄獲利幾十億乃至上百億美元。

    另外,早在2011年8月,敘利亞就在塔爾圖斯港以東的地中海區域發現一處新氣田,而該國海上天然氣儲量預測高達1.25萬億立方米(價值超過2300億美元)。有意思的是,截至2015年,俄羅斯能源企業還一直在推進勘探敘近海氣田專案。

    來自巴沙爾政權的最新訊息稱,敘海上天然氣勘探工作已於2019年初恢復,計劃最晚到2020年底實現日產量達到1900萬立方米(後續還將增至日產2450萬立方米),按照俄羅斯天然氣出口歐洲價格(190美元/千立方米)粗略估算,每年出口額可達17億美元。顯而易見,俄羅斯肯定不會缺席這筆買賣,其從中同樣有很大獲利空間。

    眼下,敘利亞重建工作已經開始,但巴沙爾政權“錢從何來”的難題卻始終無法破解,而透過向俄羅斯、伊朗等盟友讓渡部分經濟主權(租借港口、通訊、油氣田等基礎設施)的方式,也就成了敘當局融資、還債(巴沙爾政權光是欠俄方債務總額高達120億美元)的不二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野外自助燒烤要準備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