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象眼觀天下

    因為明清的制度和文化很相近,幾乎是一脈相承的關係。清朝入關之後,基本全盤繼承了明朝的文化制度,除了衣冠服飾之外,本質上並沒有大的變化。

    清朝代明,衣冠服飾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是後面的文化和體制基本沒有變化。

    西方漢學家研究中國歷史的時候,為了方便西方讀者,將中國封建社會劃分為三大帝國,第一帝國時期是秦漢時期,第二帝國是隋唐宋,第三帝國是(元)明清。

    這種劃分方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三個時期的中央和地方組織結構、人文思想都有一脈相承的關係。比如秦漢時期中央都是三公九卿制度,隋唐宋則是三省六部制度,明清則是內閣(軍機處)制度;地方制度上,秦漢時期是郡縣制,隋唐宋則是道(路)州縣制,明清則是行省制度。

    作為歷史愛好者來說,明朝和清朝雖然表面上似乎截然不同,但是本質上其實是大同小異的。所以綁在一起分析問題,可能更方便一些。

  • 2 # 東東歷史

    可以看一下閻崇年在百家講壇講的《明亡清興六十年》。因為明亡清興那是同步進行的。而清朝是在明朝的地盤上孕育的。

    清朝為啥能推翻明朝?除了清朝自身,更重要的答案是在明朝自身吧。

    清朝入關之後,不僅沿用了明朝的宮殿(這是歷史的唯一,新朝用前朝的宮殿),還沿用了明朝大部分的制度。清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明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這也是值得研究的。

    其實,不僅僅是明清綁起來看問題。歷史上很多王朝都會捆綁起來看問題,例如秦漢,例如隋唐。

  • 3 # 五千未解奇聞

      中國歷史上明朝的經濟最為繁榮,人民最為富裕,即便到了明朝崇禎皇帝執政的晚期,末期,北方發生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看看一些明朝人的筆記或記錄,南方仍舊是一個很繁榮的地方如盛世一般。

      為什麼如此富有活力生機的明朝社會,卻被歪曲描寫成黑暗壓抑停滯的社會,這是值得我們深思反省的問題。在滿清時期,任何對明朝的讚頌都是有殺頭危險的。清朝文字獄,是清代統治者加強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也是世界歷史為止罕見,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

      對於許多人來說,既然讚頌明朝很危險,那麼相對比較遠的漢唐,讚頌一下,危險相對小許多。久而久之,所造成的輿論就是,漢唐成了所謂中國文明的鼎盛,而明朝則被貶低的一文不值。而當大部分學者文人,或者是普通百姓的注意力在兩百多年的歷史裡幾乎都只能集中在明朝的陰暗缺陷之處的時候,即便所具體列舉出來之陰暗缺陷都確為真實,那麼這種對事實的一邊倒選擇性陳述已經構成了對歷史真相最大程度的歪曲,已經造成了大部分人對明朝最惡劣的偏見。

      而那些滿清的主子奴才或者現在那些為滿清張目的人,也樂見這種輿論的形成。因為按照這種輿論,中國由漢族建立的文明實際上是在漢唐以後,不斷走下坡路,不斷倒退衰落,不斷僵化保守,是已經缺乏活力的文明瞭。

      正是由於對明朝晚期的不滿或偏見,現在很多歷史愛好者,網路小說作者都喜歡穿越到這個時代,在那個虛擬的穿越世界裡以一人之力力挽狂瀾。對此,您是怎麼看的?一起分享一下吧。

  • 4 # 真金子97829011

    有同有異。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總怕政權丟失,在鞏固政權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最為突出的措施有三項:一是組建東廠特務機構,明朝特務遍佈京城,監督高幹的言行舉動,包括回家後的一舉一動。二是廢除宰相,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因為在朱元璋看來,宰相的權力過大,最不討人喜歡的是,皇帝的命令還要經宰相班子討論執行,這種相權對皇權的制約,使朱元璋如鯁在喉。三是大殺功臣。草根出身的朱元璋深知權力的來之不易,既怕官員貪汙腐化,採取非人性的酷刑懲治貪官汙吏;更怕功臣宿將搶奪的他的江山,為此不惜製造冤獄,對功臣宿將大開殺戒,包括跟隨自己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的功臣弟兄。因此不能簡單地把明清歸為一類。還有滿清屬異族入關,語言服飾,政治架構等等方面,都與漢人的中國不同,滿清採取了重用漢人,滿人漢化等等措施,以鞏固滿清的江山社稷。

  • 5 # 平安是福140300562

    一是明清兩個朝代緊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很相似!二是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文化交流都類似相同!就拿我們的大作家金庸先生來說!他寫的《碧血劍》金蛇郎君的徒弟袁承志到滿都時發現那裡的人都會講漢語!從而知道了滿人的野心是南下逐鹿中原!做天下的主人!但是當時的明朝皇帝昏庸!最後還被皇太極打入明朝皇都稱帝!

  • 6 # 任格致

    其實,明清時期有相同,也有不同。

    此文只論述1368-1840年這一階段的,1840年以後雖然也是清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但是其屬於更為人熟知的中國近代史,所以暫不作論述。先說相同的吧:

    1.他們都處於中華帝國晚期,統治階級籠統來說都是地主階級(這個觀點比較老),就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達到高峰的時期,如果按照古代史分類,1368-1644-1840(也就是明朝立國到鴉片戰爭之前)大致處於近古史時期,所以被放在一起說。對於專制制度建設、思想控制有諸多相似之處,比如明代有錦衣衛、東廠、西廠、清代有粘杆處等特務組織,如果說借用一下史書對秦漢的沿襲是那句話,“漢承秦制,略有損益”的話也大體可以說,清承明制,略有損益。明清皇權的控制是很強的,雖然明代有嘉靖帝和萬曆帝還有荒唐的明武宗朱厚照不怎麼理朝政,但是明清兩朝的核心統治思想都是極力加強皇權和加強中央集權。明太祖的廢丞相以及後來的設立內閣首輔,都要求皇帝要把權力牢牢攥在手裡,可是明代皇帝治國理政水平總體一般。而雍正帝設立軍機處,也是要把皇權鞏固到了頂點。按照世界時的角度,都處於1500年地理大發現塑造現代世界的關節階段。

    2.明清時期南方的版圖大體一致,而明清時代朝廷命脈在於南方,經過多年的恢復,南方有了“蘇湖熟,天下自”和“湖廣熟,天下足”的民諺。

    3.明清的地方大致相當於今天省的輪廓,它們的地方行政長官都稱總督或巡撫。

    4.都城都為現在的北京,皇宮都是清代沿襲明代的紫禁城。土地兼併現象相對嚴重。所以人民反抗較多,明清皆是,但所謂“農民起義”說法並不準確,因為起義者的成分大部分不是農民。

    5.藩屬國都差不多,為越南、北韓、琉球等

    6.都在科技和文化創新上乏善可陳,處於總結和歸納的時期。思想也處於專制時期,明太祖曾經規定幾種男性該戴的帽子式樣,超出限制即違法,編纂了《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同時也銷燬了很多不利於他們統治的書籍。

    7.都厲行海禁與閉關鎖國的政策。

    8.都沿襲了自蒙元不尊重讀書人的傳統,雖然沒有“九儒十丐”那麼誇張,但是之前讀書人官員上朝是不需要下跪的,大多數時候是站著,有時還有椅子。但到了明清,不僅要山呼萬歲,還要下跪磕頭,完全成了一家一姓的統治階級的家奴。

    9.建築式樣大體相同,北方有皇家園林,南方有蘇州園林、兩廣地帶的園林等等。

    10.相對都比較僵化,小說話本很流行。

    11.官員俸祿都較低,官場腐敗嚴重,百姓過的是比較苦的。

    12.江浙一帶的畫家風格有相似之處

    再說說不同的:

    1.統治階級成分不同,按照比較老的“五朵金花”類的史學分類方法,明代的統治階級主要是中上層漢族地主,而清代的統治階級大部分是少數民族——滿族還有一些蒙古王公地主。

    2.清代的八旗制度不僅是軍隊制度、也是戶籍制度,圈地現象始終很嚴重,就是滿清以一個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區區幾十萬人統治幾萬萬華夏百姓,需要的是殘酷無情的手段和高度的政治智慧。

    3.地方行政制度有區別。嚴格來說,明代的地方一季的行政區劃不是省,而是布政使司

    ,有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

    4.明清服飾不同、穿戴不同,明代還是以漢人的穿戴為主,男女皆是,而清代入關早其,為緩和尖銳的民族矛盾,滿清曾提出男從女不從的政策,即男子必須和滿清服飾相同,要留辮子,女子可以暫時不相同

    5.清代的統治更為高壓,文字獄、酷刑更是為人所詬病。而明代則相對寬鬆一些,明代江南一帶市場十分繁榮,娛樂活動也很豐富。

    6.清代皇家園林十分出彩,造園手段高超,甚於明代。

    7.明代尚有最後的一次遠航——鄭和七下西洋,而雖然清代被閻崇年稱為是森林帝國,其探索新世界的勇氣在入關後被消耗掉了,幾乎沒有海上世界的探尋記錄。

    8.清代的皇帝都很勤政,被稱為“沒有昏君和暴君”,相比之下,明代的皇帝就遜色一些。

  • 7 # 蒼雪1948

    吹捧明朝而抹黑清朝唄!還能幹嘛??!也不看看評論這種話題文章和影片的都是些什麼人……那就是一群不用辯證的方式去看待歷史的明吹圈子!!反而少部分有點遠見的人或其他人誰要是稍微提到了明朝的弊端,就會被他們這個圈子裡的人罵成“滿遺”,“蟎蟲”“滿”等等侮辱性綽號了!!!!哎喲!我天吶!如果這樣就成滿遺了的話,那中國教育出來的歷史學家以及知識分子都是滿遺,都是與它們這個圈子對立的人………

  • 8 # 謀世123

    以中華文明為核心,漢家的骨氣,氣節,精神,文化,自尊,禮儀,由中國控制整個天下,當清朝時,全都沒了,從中國文明轉到了西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根線怎麼接三根線的插座。隨便接了兩根結果冒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