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叔小記
-
2 # 吃素的穿山甲
傳統男性視角談論美女,要麼口口是道於紅顏禍水,要麼津津樂道於紅顏薄命。
從出塞和親的王昭君的命運來看,逃脫了紅顏禍水的詛咒,但似乎終究還是沒有撇得開紅顏薄命的嘆惋,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述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昭君出塞的前因後果很簡單,一生的悲歡離合也很明瞭,與其有關的人物命運脈絡大致如下。通常的說法如此:甘露二年(前52年)王昭君出生於南郡秭歸縣一平民家庭;漢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被選入宮中;竟寧元年(前33年)遠嫁匈奴呼韓邪單于,封為寧胡閼氏,同年漢元帝駕崩;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王昭君請求歸漢,但“新皇不理舊事”的漢成帝敕令“從胡俗”,改嫁呼韓邪單于同父異母的長子復株累單于;鴻嘉元年(前20年)復株累單于去世,王昭君自此寡居;一年(一說二十年)後,鬱鬱寡歡的王昭君香消玉殞,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其墓被後人稱為青冢。
王昭君出塞的意義自不必說,開創了邊境50年的和睦相處的局面,而且促進了匈奴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具體到王昭君的個人命運來說,在我看來,僅僅以“紅顏薄命”來蓋棺定論略顯武斷,這樣人云亦云的說辭只是傳統男性視角下的一種“削足適履”式的主觀鑑定,放在歷史和現實的絕對綜合判斷,王昭君的命運並非真的就是這樣一錘定音而絕無商榷的餘地。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假設王昭君的不同的人生軌跡,再探討在不同的軌跡下王昭君命運的可能歸宿:
假設王昭君沒有入宮的話,那麼她的命運將如何呢?也許會與同時代千千萬萬的女性一樣,平淡無奇地過完一生,也許會舉案齊眉,也許會子孫繞膝得享天年……,這樣的王昭君的命運就沒有後來那樣被人眾說紛紜,作為個體的存在也許是最好的結局了。
再假設王昭君入宮後沒有走上出塞這條路的話,其命運又將如何?這個答案也很顯然易見,最好的結局就是在後宮孤苦終老,甚至有可能不得善終。她出塞的那一年漢元帝過了幾個月就駕崩了,入宮五年沒有得到皇帝的寵幸,這幾個月能夠得到漢元帝的寵幸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而且即使寵幸了也不過爾爾,由於時間很短漢元帝就駕崩了,她的地位肯定達不到後來的漢成帝的寵妃趙飛燕的地位(同為四大美人的趙飛燕的結局也很悽慘,44歲時自殺身亡)。漢元帝以及後來的漢成帝都不是一個明君,都是聲色犬馬庸碌無為之輩,漢成帝即位後,作為先皇漢元帝並不待見的妃子,而且與漢元帝(出生於前51年)年齡相仿的王昭君,只能是在宮中老死凋零。
最後假設王昭君出塞後沒有過早去世而是活得更久的話,她的命運將會如何?在漢代眾多和親的女子中,王昭君的命運可謂是最好的了,這最主要得益於當時漢朝與匈奴雙方力量的對比使然,所以儘管王昭君最後鬱鬱寡歡而早逝,但她在世的時候生活應該來說還是比較美滿的,條件雖然惡劣,但處在皇后的位置上除了思念家鄉之外,平常的日子應該還是算得上錦衣玉食吧。王昭君在匈奴生養了一男二女,和呼韓邪單于育子伊屠智牙師,與復株累單于育有二女須卜居次、當於居次(另一說還有兩個兒子),生前兒女雙全,不過輩分也是夠亂的,但總體來說還生前還是不錯的。但她若是生命不是那麼過早隕落的話(按一年後去世之說),那接下來的日子並不見得會更好,歸漢無望,若是活過50歲的話,那麼她將親眼見到王莽專政以及稱帝后的邊境關係的惡化乃至重啟干戈,這時的王昭君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按二十年後才去世的話,她是見證了這段歷史的剛開始不久後就鬱郁而亡);要是她壽命再長些的話,那麼風燭殘年的她將親眼目睹其子伊屠智牙師被其同父異母的呼都而屍道皋若鞮單于所殺,這時的她恐怕更是傷心欲絕。
由於歷史久遠,資料闕如,而且史籍中記載多有不詳之處,後人穿鑿附會之處甚多,難以完全還原那段歷史,但就初略的來看,出塞后王昭君的命運似乎並不能說是多麼的不堪和悲慘,她的和親的“政治婚姻”或曰“跨國婚姻”總體上來說還是比較圓滿的,絕不是四大美女中命運最悲慘的那位。“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王昭君的一生就像劃過天邊的流星一樣,但平心而論也基本算得上善終了。
-
3 # 元元的天下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這是杜甫在《泳懷古跡》五首中第三首詩,說的是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她和文成公主一樣,為民族團結作出了貢獻,而非"紅顏禍水”。但對個人來講,卻是不幸的。
王昭君出生在山青水秀的秭歸,那時她叫嬙兒。他的父親叫王穰是個多才之士。昭君從小天資聰穎,不足十歲便能吟詩作文,常後義人驚歎不已。他們感慨其不是男子,否則將為棟樑之才。每逢此時父親總是撫摸著女兒的頭髮反駁說:"誰能料定我們的小嬙嬙,將來不能為國出力,為君王分憂了?”
明代詩人黃幼藻有詩云:"早知身被丹青誤,但嫁巫山百姓家"。關於毛延壽畫像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詳,不必贅述。總之王昭君自願與匈奴王呼韓邪單于和親,她的美麗姿容,令漢元帝許是悔恨,又希望和親能帶來和平,竟將年號改為"竟寧元年”。‘
公元前33年,她來到了天蒼蒼野茫茫的塞外生活。(庾信《昭君詞》有句:胡風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調琴上曲,變入胡笳聲。)住穹廬,食牛羊,飲奶茶,生活很不習慣,再加上語言不通身處異鄉,內心無比孤獨寂寞。因為美麗出眾,又加賢惠有才,深得單于的喜愛,封她為"寧胡閼氏”,意思是得昭君為匈奴王后,部落便安寧了。
昭君在匈奴年後,生了個兒子名伊屠智牙師。兩年後呼韓邪單于去世,其長子繼位為復株累若鞮單于。按匈奴風俗新單于將接收老單于後宮,欲納昭君為妃。從小接受漢家詩書禮儀教育的昭君,對此根本無法接受,內心倍受煎熬。於是她上書西漢朝廷,表達自己請求歸返的願望,為防強佔己身,藏好毒酒做好了自殺的準備。
她在上書中寫道:"離宮曠絕,身體摧殘。志念抑沉,不得頡頏。…臣妾幸得備身禁臠,謂身依日月,死有餘芳。而失意丹青,遠竄異域,誠得捐軀報主,何敢自憐?獨惜國家黜涉,移於賤工,南望漢關徒增愴結而已。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憐之。…"既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盼歸急切之情,又明白自己的個人感情,應服從於國家大義。它雖深深地打動了漢成帝,讚揚她捐軀報主的忠君之舉,但還是回覆昭君以國家社稷為重,遵"從服俗”嫁給新單于。
好在新單于很尊重昭君,並不急於成親。王昭君接到漢成帝的回覆,再一次深明大義,忍辱負重從了胡俗。嫁給復株累若鞮後,先後生了兩個女兒。漢平帝時,單于讓大女兒雲鬚卜居次歸漢,進官侍奉太后也加強了匈奴和漢的聯絡。
隨著年長再嫁的王昭君,上成熟了許多,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她參予政事,調和漢匈之間的關係;她多次勸說單于修明法度,多行善政。她去匈奴後幾十年,匈漢之間也沒有發生過戰爭,人民得以休養自息,因此到匈奴人尊重。
公元前20年,復株累若鞮單于死後,王昭君又面臨同樣的困境,她鬱鬱寡歡不久去世。死後葬于歸化(今呼和浩特市)城南三十里,其墓稱為"青冢”常受祭祀。
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她為民族和睦,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莫道紅顏多薄命,有詩為證: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見識高。詞客各攄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
一花一世界,元元與你共品百味人生。期待關注和點評。
回覆列表
在王昭君身上有兩個標籤,一個是落雁,一個是出塞,所以說王昭君出塞,落雁之美。但是她依舊像歷史上另外三大美女一樣,命運多舛,紅顏薄命。
漢元帝又填充後宮,這一次叫畫工一一為一幫女子畫圖,漂亮就寵幸。眾女人紛紛前去,為了讓自己在畫上更美,便掏銀子。其中有一個叫王昭君的女子不肯,你愛怎麼畫就怎麼畫。
既然你個小女人不肯,老夫也就把你畫醜,結果也如此。在匈奴前來求親時,漢元帝就把她下嫁。
漢元帝說:“我能不能後悔……”匈奴挺高興,連忙謝恩,又是一番拍胸脯,信誓旦旦,絕不來犯。
昭君出塞,一曲《琵琶怨》,平沙落雁……
從南往北,從春暖花開到寒風凜冽,從平原到荒漠……足足花了一年才到單于王宮,各種的不適應,王昭君一一接下,漸漸習慣匈奴的習慣。不僅如此,她仍然不忘自己的使命,竭心盡力呼籲和平,帶來我們漢文化,單于也寵愛她,呵護她。
不久老單于逝世,王昭君祈求回京,殊不知漢元帝早已駕崩,新帝讓她適應習俗,本著不情願,在嫁老單于的兒子。
這背後是一種思念,對家鄉的深深思念,習慣漢文化的她怎麼能適應匈奴的“子收後母”制度,丈夫逝世,不情願她也無奈再嫁兒子(同父異母),遭受羞辱。
另外,在匈奴中發生了一件事,新上任的單于為了鞏固權力,斬草除根王昭君與老單于的兒子。
政治無情,什麼在他面前都一文不值,苦苦折磨著看客的王昭君,後來第二任丈夫逝世,寡居不到一年,鬱鬱而終。
到她死,也未回到一直思念的家鄉,只是一座“青墓”瞭望南方,曾經那位美麗的女子,再也沒有回來,無邊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