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村小漸

    老子的《道德經》只有五千多字,可以說是世界上影響極大而篇幅卻最短的書。關於它的作者甚至這本書的版本,一直有爭論,而且上篇(道篇)與下篇(德篇),可能在較早的版本中是顛倒過來的。不過,作為一本書,內容還是比較完整的。為了避免“道德經”一詞的傾向性,不妨稱其為《老子》。

    《老子》在世界上的影響可能超過《論語》,但在中國,當然不如《論語》。總的說來,《老子》與《論語》幾乎完全不同,卻相互補充構成中國傳統文化。孔子一直是中國文化的在朝派,而老子則是在野派。在野派也有他的勢力範圍,所有非正統的思想都集中在其麾下,把《老子》奉為祖師爺。最典型的是道家以及東漢形成的道教。

    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礎是道的本原說。《老子》第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為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一切由道生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四十二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四十章)。有人認為這裡的無即是道,它是精神性實體。“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恍惚。”這種恍惚的道即是觀念。

    老子乃至道家學說最有意義的地方在於給孔子的“理想國”開闢一個精神逃脫的小路。孔子的現實世界實在是太剛性、太無聊、毫無生氣、毫無創造性的地方,從肉體到精神完全束縛在極端虛偽、極端壓制的繁文縟節當中。為什麼要這樣?只是讓皇帝保住他們天下的穩定,各級官吏完全處於高度的緊張戒備狀態,即便如此,仍然免不了貶官甚至殺頭的下場。一旦被貶,官員們就可以在道家學說中找到精神的寄託:不是縱情山水之間,就是舞文弄墨,或者學神仙。在這方面,道家是靈魂一個很好的出口。

    老子思想最深刻的部分表現在他提出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對立概念,如大小、高下、禍福、有無、剛柔、正奇、曲全、枉直等等,並把萬物變化的原因概括為“反者道之動”。在《老子》第二章中就提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恆也。”又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並明確指出:“多易必多難。”老子並沒有停留在玩弄概念的相對性上,而是由此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指導原則:“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特別是膾炙人口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他看到了事物物極必反的規律。

    老子由這些論述得出他特有的實踐原則:以弱勝強,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亡;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論語》、《孫子》、《老子》是數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當然,維持專制統治主要靠儒家的學說與《孫子》的技術,但是道家加上中國佛教則是維持基座穩定的第三個支架。從《老子》到《莊子》到道家到道教,對於“實務”影響很小,因此,我們把《老子》放在靠後的位置上。

  • 2 # 張翼遠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晚年函古關寫下了傳世之作《道德經》。這部著作博大精深,自問世以來,各國出版有關《道德經》的著作高達1800餘種。不僅對中中國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深深地影響世界文明,研究老子思想已成為一種國際性的文化現象。

    《道德經》最早是公元七世紀傳到印度,後來傳到日本等國。進入西方世界的時間較晚,是在十六世紀西方傳教士到中國之後。據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的考證,最早的譯本是17世紀末比利時傳教士方濟的拉丁文譯本,以後各種譯本逐漸增多,開始在西方社會產生影響,引起西方一些大哲學家的研究和重視。

    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曾引用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觀點和無神論思想,去反對基督神學。在黑格爾的心目中,在中國古代只有一位哲學家,那就是老子。黑格爾在其著名的《哲學史講演錄·中國哲學》第十卷中評述了老子的《道德經》,他指出其中第一章的內容說,這裡說到了某種普遍性的東西,也像西方哲學開始那樣。他寫道:“中圍哲學另有一個特異的學派,以思辯作為它的特性,這派主要的概念是‘道’,這就是理性,這派哲學與哲學密切聯絡的生活方式的發揮者是老子。”並且說,老子的“道”乃是“一切事物存在的理性基礎”。

    1893年10月,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與波波夫合譯德文版本《道德經》。以後托爾斯泰又於1910年出版自己主編的《中國賢人老子語錄》,封面印有老子騎青牛出關的影象,而且在該書中撰寫了《論老子學說的真髓》一文,聲稱老子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他在書中寫道:“為靈魂而活,生命是幸福的。人應當學會不為肉體而活,而為靈魂而活。老子就是這樣教導的,他教導人怎樣由為肉體而活轉化為為靈魂而活”。

    到20世紀初,幾乎每隔一年都有一種新譯本出現,其中這些譯本的半數是在美國出版的”。目前,各種外文譯本已有70種至80種之多,而且至少是世界上每一種語言就有一種譯本。

    國外的“老子熱”不斷升溫,特別是在1988年1月26日美國前總統罩根在國情諮文中,曾引用了老子的名言,他說“正如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所說的‘治人國,若烹小鮮’不要翻動過大”,用來闡述治國方略。這句話的意思是治理大的同家好象煎小魚那樣不能亂翻騰,不能朝令夕改。里根講了這句話,大得人心,很快在美國輿論界掀起一股宣傳、介紹、研究老子的熱潮,同時也使《道德經》身價倍增。有8家出版公司爭相出版該書,最後被哈拔公司用13萬美元的高價,從譯者手中買下英文譯本的出版權。該書創下美國出版界平均每字給酬的最高記錄,真可謂一字值千金。隨之西方又掀起了一股“老子熱”,研究老子其人其書、各種譯本和註釋大量出現。在美國、英國、加拿大,不少綜合大學還開設了老子研究的課程。美國有一家大報紙在世界文化名人排序中,把老子列為其首。1993年6月15日,《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題為《老子的忠告致克林頓》的文章。這篇文章僅有576個字,其中引用老子的話有13句,點評這位新上任總統的言行,約佔篇幅的三分之一。有人說用“總統之師”來形容老子在美國政壇上的地位,並不過分。

    當今在西方除《聖經》之外,就數《道德經》的發行量大。《道德經》在世界各國廣泛出版發行,讀者群不斷擴大,學者和研究者各界人士都有,有高官政要、科學家、思想家、軍事家、企業管理家、環保學者、醫學家、養生學家以及宗教界人士等。他們從老子思想中吸取智慧,用於自己的作領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美國一位研究中國古典文化的學者,讀了《道德經》以後說:“老子的智慧是人類的智慧”。

    美國貝爾實驗室是美國著名的科研機構,曾發明過世界上第一部電話機,第一個電傳機,第一隻太陽能電池,設計了第一顆通訊衛星,發明了第一盤有聲唱片等一系列電器產品,碩果累累,令人不勝羨慕。不少人向這個機構請教管理之道,該實驗室的負責人說,他們的管理之道就是中國老子講的“無為而治”四個字。老子的“無為”指的是不要妄為盲動,要順應事物的本然,遵循其規律。“而治”是在遵循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作。意思是要把遵守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這樣就能獲得巨大成功。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他在其名著《中國科技史》中說:“無論如何,儒家和道家至今仍構成中國的思想背景……華人性格巾有許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來源於道家思想。中國如果沒有道家思想,就會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經爛掉的大樹”。他對老子非常崇敬,自稱自己是“名譽道家”,認為老子對人類文化教育的貢獻是無法估量的。在西方,老子的智慧被認為是顛撲不破的哲理。西方人對老了的“互極互補”原理非常佩服,尤其在科學領域,認為老子為當代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南。

    《道德經》一書中的管理思想和價值,在國外被許多人士所認可,並加以運用。其目的是為了彌補他們自身管理理論的不足,提高其效率和管理能力。日本企業界把《道德經》中的思想運用於企業管理非常普遍。日本人認為,當今世界經濟競爭激烈,老子以柔克剛的主張,正符合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需要一種彈性軟化的管理辦法予以周旋。

    當今“老子熱”,在國際上的興起,《道德經》在世界的風靡,其原因一是國際社會生活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引起了人們的思考。一是因老子思想的精深,確能啟迪人的智慧。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在各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而都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特別存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表現得更為突出。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及活動方式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而對這樣的現實,有作為的政治家、思想家、企業家等都在思考當前社會生活中出現的這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積極探討新的治國興邦的方略和發展對策,提出新的理論,指導人們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變化。這樣除總結現實生活中的新鮮經驗之外,還需要借鑑前人的思想成果,而老子思想涉及政治、哲學、經濟、軍事、倫理、環保、養生以及領導管理藝術各個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和閃光的思想,這樣人們自然就把目光投向了《道德經》的研究。當代國際上的“老子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深度】影視小鎮會成為華誼兄弟的一張新王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