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刀小六

    關羽應以關平守江陵,收到預警訊息後及時退軍,據城而守,善待于禁,許以高官顯爵,送往成都,同時,調集上庸三郡之糧以安軍心,如此,荊州可保萬全!

    關羽水淹七軍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機並沒錯,且打出了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這樣的輝煌戰績,若不是東吳偷襲,樊城曹仁很大機率也就玩完了,這也是關羽一直捨不得退軍的原因,若能拿下樊城, 整個荊州北部都會落入蜀漢手中,劉家再度統一天下將成為大勢所趨,很多人今天拿資料來說魏國的國力如何如何強大,劉備實力如何如何弱小來說事,但那只是理論上的實力而已,當時關羽北伐早已搞得許昌以南人心浮動,以至於曹操要遷都以避鋒芒,關羽此戰的效果是相當大的,絕非只是一場戰役的勝利,因此陳壽用了四個字——威震華夏!

    關羽威震華夏

    此時,東吳也坐不住了,竟然聯合曹操背刺關羽,荊州軍的壓力陡增,但此時的關羽也不是必敗無疑,雖然沒能拿下樊城,但若能退入江陵,仍能立於不敗之地,要知道當時的江陵可是堅城,曹操赤壁大敗後留曹仁鎮守,孫劉聯軍勇有關張,智有周郎,仍然打了一年多,才勉強拿下,後來關羽更是把江陵作為自己的大本營,經營了數年時間,軍械糧草充足,士氣又高,雖然兵少,但有堅城的加成,何懼之有?

    但可惜的是關羽已在回軍的路上,糜芳居然投降了,呂蒙又能善待荊州將士的家屬,以此攻心,這才導致關羽軍心渙散,終於大敗!因此,糜芳的投降非常關鍵,決定了關羽的生死。

    那麼,如何做才能擊退魏吳聯軍呢?

    一、以關平守江陵,無後顧之憂

    按理說糜芳也是絕對忠誠於劉備的,劉備還在徐州的時候,糜竺、糜芳兄弟就散盡家財追隨劉備了,可以說是蜀漢的合夥人,但糜芳這人卻不堪大任,要知道,雖然當時關羽抽調了荊州守軍北上,但再怎麼少至少也有一兩千人吧,更何況江陵城還有那麼多前方將士的家屬,到了危急關頭,誰不願上城殺敵?這要湊一湊,四五千人總有,他缺的就是與城共存亡的決心,更何況當時的關羽大軍,已經在回援的路上,從樊城到江陵也就十來天的路程,以東吳軍隊的攻城表現來看,只要糜芳不投降,絕無立刻攻下江陵的可能。

    關羽單刀赴會

    若是換成關平守江陵,別說10天,我敢說就是給吳下阿蒙一個月,也未必打得下江陵城!

    二、善待于禁,堅守江陵

    有了關平守江陵,關羽軍隊可順利退入江陵城內,此時,東吳已和劉備撕破臉,大機率還是會和曹操軍一起南北夾攻江陵城的,此時,江陵面臨幾個變數,一是關羽軍連續作戰和長途行軍,身心疲憊,戰鬥力必然下降,二是城內有3萬魏國降卒,這是最不穩定的因素(可能這也是為啥糜芳不敢守城的原因之一吧)但其實這也不是個死局,只要善待于禁,安撫降卒,多做思想工作,也不至大亂,畢竟關羽的神威他們是有目共睹的,小兵誰不敬佩?只需保證他們吃飽喝足,沒有配合東吳人的道理,調集上庸的糧食順漢水而下,曹操都是陸軍,是擋不住的。

    三、送信成都,星夜馳援

    有了前兩步,基本上關羽就穩固荊州了,等援軍就是為了破東吳了,劉備、法正、馬超出漢中,張飛、黃忠出西川,魏延鎮守漢中、趙雲鎮守江洲,必大破吳魏聯軍與江陵城下!

  • 2 # 等風來

    核心只有一點,那就是糜芳不降,固守江陵幾天。江陵失守,別說是關羽,就算是李世民,項羽來了也無能為力。

    呂子明白衣渡江,所仰仗者無非是東吳水軍奇襲,一旦奇襲失敗,東吳倉促兵臨江陵城下,攻城器具不足,唯有望城興嘆。 即使江陵城防空虛,就算是放出幾千囚徒,發動幾千民兵,來也足夠擋住幾天了。

    只要糜芳能一紙快馬傳書,讓關羽知道後方起火。關羽數萬兵馬,徒以數千精銳為前驅,晝夜兼程,數日之間就可以從襄樊前線返回江陵。

    關公退兵之時,荊州水軍仍然控制著漢水水面,關公自率精兵返回江陵,以副將統率主力,在水軍的掩護下逐步撤退。甚至還可以燒燬多餘的戰船,不給北軍機會。北岸的曹軍就算能夠抵達樊城在沒有足夠的水軍往來交通的情況下,也絕無能力追擊關羽。

    關羽返回江陵,江陵萬無一失。呂子明若是不肯退兵,荊州軍: 上策可以水陸夾攻,裡應外合 (兵法雲,卷甲而趨,倍道兼行,日夜不處,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其法十一而至,50裡而爭利,則擒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就算呂蒙有東吳水軍加成,也只能有一半主力到達,況且軍無輜重則亡,無委積則亡,呂蒙要麼速戰要麼後退會合主力,沒有第三選擇) 中策可以陸軍主力城外紮營和江陵城成掎角之勢,水軍可以結陣自守,待機而動。

    下策,也可,以主力扼守退往巴蜀的通道,以精兵勇將固守江陵城,以為支撐,荊州前有堅城,足以補給,後有退路,有恃無恐,側有水師,以為應變,外有援軍,足以反撲。 這樣一來,關羽就能坐在江陵城裡看魏,吳兩家勾心鬥角的好戲了。

    至於魏吳兩家。能否同心一致,共取江陵,明者自明,無需多言。 畢竟在古今中外數千年的歷史上,身為一個戰區的二號人物,坐鎮堅城,面對敵軍奇襲,竟然不發一矢,肝膽俱裂,舉城投降,就算是富二代無能之輩,也沒有過這樣的選擇。

    只能說糜芳這種情況實在是太罕見了。 關羽若是能夠得知訊息,最後的結果就是,魏國利用東吳擊退了關羽,徹底分裂了吳蜀聯盟。而孫權被司馬懿曹操擺了一道,非但沒有得到江陵和荊州,甚至還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盟友。

    這種事情幾乎和張儀欺楚,沒有二致。若是如此,東吳君臣將成為天下笑柄。

  • 3 # 左將軍

    關羽怎麼做才能擊退魏吳聯軍?這事不好弄,我們好好搗騰一下,估計保住荊州還是沒問題的。

    建安二十四(219)關羽率軍圍攻襄樊,面對僅數千守軍的襄陽、樊城,竟久久不能攻克。

    而樊城守將也是硬生生拖到援軍的到來。

    曹魏對襄樊的態度很堅決,就是必須守住,因為這是扼南北咽喉的戰略要地。

    曹魏方面,首先登場的增援部隊是由於禁統帥的七軍。關羽在天公作美的情況下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但是,緊接著由徐晃率領的十二營就趕赴了前線,與此同時,張遼部也處於整軍待命狀態,隨時準備接替徐晃。

    《三國志.魏書.于禁傳》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於樊,又遣禁助仁。

    注意:“使曹仁討關羽於樊”中的“討”有“征討”之意,也有“抵禦”之意,在這裡是“抵禦”的意思,下面的的“討”才是“征討”的意思。

    《三國志.魏書.徐晃傳》復遣晃助曹仁討關羽。

    《三國志.魏書.張遼傳》召遼及諸軍悉還救仁。

    曹魏援軍是一波又一波,但關羽卻沒有任何支援。不是益州坐視不管,確實是剛剛經歷了漢中血戰,急需休整,增援不了。即便是離襄樊前線不遠的東三郡也無能為力。劉封名義上是三郡統領,實際上他手上沒什麼人,兵力大多掌握在三郡的豪強和孟達手上。

    關羽兵團到底只是一支偏師,實力不強卻又幹著主力軍的事,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又連連出現戰術失誤。

    在這一戰線,關羽要想取勝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他還可以繼續和徐晃周旋,但拖下去遲早會前線崩潰。況且,在這個時候,吳軍有了動作。

    吳軍實施突襲,傅士仁、糜芳不戰而降。二人雖然投降,但城中軍民是準備要拼死一搏的。

    《三國志.吳書.虞翻傳》翻謂蒙曰:“今區區一心者糜將軍也,城中之人豈可盡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蒙即從之。時城中有伏計。

    控制城池之後的呂蒙又接受了虞翻善待百姓的建議,以此瓦解了關羽兵團。

    自此,關羽敗亡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現在我們來看。

    擊敗魏軍是根本不可能的,再怎麼假設都不行,除非給他一門義大利炮。

    至於擊退魏軍也是不存在的,因為當關羽軍撤退的時候,魏軍壓根兒就沒有要追擊的意思。因為在這裡曹操更希望看到關羽和吳軍去拼殺、去消耗,所以魏軍沒有追擊關羽。

    《三國志.魏書.董昭傳》羽聞權上,若還自護,圍則速解,便獲其利。可使兩賊相對銜持,坐待其弊。

    在對吳方面,根本問題還是在於糜芳的投降。雖說糜芳投降只是個人行為,但這也給了吳軍突破口。如果糜芳堅守,是定能撐到關羽回援的,一旦關羽回防,吳軍的偷襲也就宣告失敗了。

    而糜芳的投降,還是要在關羽身上找原因。

    糜芳做為劉備的小舅子,曾是背井離鄉、拋家棄業的追隨劉備,其忠誠度不比關羽小,但他為什麼就投降了呢?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後勤問題得罪了關羽,關羽聲稱要收拾他。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

    要知道,那時的關羽有假節越(先斬後奏)之權。糜芳害怕了,橫豎都是一死,還不如降了。

    像糜芳這種被關羽瞧不上、有矛盾的人還不在少數。

    這是關羽的性格問題。如果關羽在處理人事關係方面稍微好一點,擊退、擊敗敵軍不敢說,但保住荊州還是沒問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魏惠王遷都大梁這一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