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心與明月

    但使龍城飛將在,也可寫作但使盧城飛將在。龍城,盧城,即盧龍城,在今河北省盧龍縣,是西漢飛將軍李廣駐軍之地。

  • 2 # 少卿之見

    龍城飛將是誰,應從語境去理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後半句“度陰山”明顯是防禦戰。匈奴犯境,車騎將軍韓安國在右北平(又稱龍城)以身殉國,漢武帝招賦閒多年的李廣鎮守右北平,匈奴數歲不敢侵擾。李廣一生,一直在邊境各城防禦,且時不時出擊匈奴,在守衛邊疆中戰功卓著。綜合分析,飛將為李廣。

  • 3 # 李虎79079

    龍城飛將,泛指李廣,衛青,霍去病,李牧,蒙恬等這些為守衛邊疆維護祖國統一的將軍們,不是單指一人,是詩人對和平的渴望,願戰火永不在中華大地上蔓延,

  • 4 # 尹禾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龍城飛將單指李廣,因為“龍城”是李廣練兵的地方,在唐代稱為盧龍城,而《出塞》一詩正是唐代詩人王昌齡所做。

    因此,龍城具體在哪裡,也就存在爭議。

    如果是按照第一種說法,那麼龍城即是指《漢書˙匈奴傳上》:“五月,大會龍城。”其地在今外蒙古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

    如果按照第二種說法,李廣的練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

  • 5 # 一般明月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王昌齡指的是衛青,而不是誤傳的李廣。

    漢武帝在位54年,斷斷續續與匈奴纏鬥了44年,互有勝負。前期經常有毀滅匈奴種族性的勝利,當然離不開同時出現了一波軍事天才,我們至今仍津津樂道的是霍去病、衛青、李廣。

    從不帶偏見的史書記錄裡看,霍去病是有讓人絕望的軍事才華,而李廣遠不如衛青。李廣雖然一樣讓匈奴人不寒而慄,但是他有過戰敗被俘神奇逃脫,好多次被匈奴大敗,最後也是在行軍迷路差點貽誤戰機的情況下被迫自殺。

    李廣三個兒子,有點名聲的是幼子李敢。李敢跟隨霍去病應該有過一些戰功,得到過漢武帝的一些不算小的獎賞。李廣的自殺,李敢覺得是被衛青陷害(衛青是總指揮,李廣是他手下將領,不受重用,其實是漢武帝對李廣不大有信心,特意囑咐衛青不讓李广部做攻擊主力),所以特意找衛青門上尋仇,好像打傷了衛青,而衛青是性格溫和的人,他選擇了默不作聲。後來他的外甥霍去病知道了,霍去病是張揚得多的年輕人,他在李敢與漢武帝一起狩獵的時候,趁李敢沒有防備,一箭射死李敢。在漢武帝面前殺高階將領,看得出霍去病有多飛揚跋扈,不過,漢武帝實在愛惜這個讓匈奴聞風喪膽的外甥(霍去病是私生子,他母親衛少兒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二姐),對外宣稱李敢被鹿角頂死。

    李廣長子李當戶有個遺腹子叫李陵,也是一位不世將領。不過他登臺的時候,霍去病早已英年早逝,衛青也已病死數年,此後與匈奴的戰事,大漢軍隊經常被匈奴屠殺。漢武帝此時一直錯用自己最鍾愛的女人李夫人的二哥李廣利做統帥,在公元前99年出征匈奴時,李廣利讓李陵做後勤,李陵勃然大怒,上書漢武帝請戰。漢武帝一片私心扶持李廣利,在不給李陵配置騎兵條件下,同意了李陵率五千步兵孤軍出擊匈奴。

    李陵率領漢軍走了三十多天,突然遭遇了匈奴單于的主力部隊三萬騎兵。李陵在兵力遠不如匈奴的情況下,且戰且退,居然一直佔據上風,幾乎每天都斬殺數千匈奴兵。單于數次打算收兵逃卻,他手下苦苦相勸,後來匈奴又調集了八萬騎兵追擊李陵部。李陵還是按照每天殺掉數千匈奴的速度撤退,再一次單于打算退兵之際,有個漢軍的逃兵,告訴了李陵即將箭矢告罄的訊息,於是匈奴人開始滿懷信心的圍攻。在所有武器消耗完畢之後,滿身是傷的李陵下令各自突圍,而他堅守陣地戰至孤身一人,被俘。後世歷史學家一直找不到答案,李陵為什麼不選擇可以被人歌頌的自殺。

    漢武帝在得知李陵投降後,當即抓捕了李陵所有親人。司馬遷試圖為李陵求情,被漢武帝賜死,按漢朝律法,司馬遷可以在處死、繳納五十萬罰金、割生殖器三種刑罰中選擇,不富裕的史官司馬遷為了手頭撰寫的(史記),選擇了最為凌辱的宮刑。

    後來有人誤傳李陵教授匈奴軍事,漢武帝滅掉了李陵家的三族。自此,李廣所有的後人被漢武帝屠殺完畢。

    李廣利家族後來也是被漢武帝分兩次誅滅乾淨。

    帝王將相的舞臺上,經常有血淋淋的戲。

  • 6 # 冷兵器研究所

    先說一下龍城到底是什麼?以及龍城在哪?

    匈奴人雖然是遊牧民族,但有三個關鍵性地點:單于王庭、龍(蘢)城和蹛林。按《史記·匈奴列傳》的說法:每到一年的開始,匈奴的各級首領們就會聚會與單于王庭,召開會議。到了每年的五月,他們將會大會龍城祭祀其祖先、天地和鬼神。到了秋天,馬肥膘厚之時,匈奴人將大會蹛林,檢閱人馬牲畜。因此,單于王庭(分南北)、蘢城和蹛林分別是匈奴的政治、禮儀和經濟中心。

    不過就跟單于王庭分南北一樣,龍城也分南北,並且都在單于王庭附近。

    漠北單于王庭根據考證,位於現在蒙古國前杭愛省哈拉和林市以北,燕然山(今杭愛山)與安侯水(鄂爾渾河)交匯處附近,而漠北龍城則應該位於哈拉和林市西北70公里的哈喇巴爾戛遜遺址,後來的後突厥汗國與回鶻汗國都曾將此地作為統治中心。

    漠南單于王庭根據考證,位於陰山山脈之中,是匈奴人的最早政治中心,後世稱其為“頭曼城”或“單于臺”,位於雲中縣西北四百二十里(宋代裡),即今天內蒙古托克托縣西北200公里左右處。而南龍城的具體位置不可考,但應該在這附近。

    至於“龍城飛將”裡的龍城說的應該是南龍城,按《史記》記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擊匈奴,至龍城,斬首虜數百。雖然這次作戰戰果不算很大,但卻是漢初以來,漢軍對匈奴人的第一次戰略進攻勝利,是之後一系列輝煌勝利的起點。

    之前的主流觀點認為“龍城飛將”說的是李廣,因為《史記》記載,匈奴稱其位“漢之飛將軍”。

    不過,雖然元光五年的那次出擊李廣也參加了,但他是從雁門關出兵,而且被匈奴人打得大敗,自己還被活捉,最後靠著神箭技藝才逃脫,根本沒到達龍城。

    所以,現在有觀點認為,“龍城飛將”其實指的是衛青。畢竟是衛青在龍城取得了勝利,而不是李廣。

    對於這個問題,要結合後面那句,“不教胡馬度陰山”。

    之前考證了,匈奴的漠南單于王庭就在陰山當中,所以,這句應該指的是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於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發動,徹底把匈奴勢力趕出陰山山脈、史稱“幕南無王庭”的漠北之戰。也就是在此戰中,李廣再次迷路,沒趕上會戰,然後面對衛青派來的人的責問,“不能復對刀筆之吏”自殺了。

    綜合這兩句詩來看,殺到龍城的是衛青,被稱為飛將的是李廣,不教胡馬度陰山的是衛青與霍去病。至於“龍城飛將”指的是誰,每個人可能會根據自己的立場得出不同的判斷。也有比較中庸的說法認為“龍城飛將”說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漢代的那些名將群體。

    個人認為,古人做詩的時候追求的是意境與押韻,未必符合真正的史實。所以跟古詩較真,有時候容易得不償失的。

  • 7 # 龍武驍衛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其中龍城飛將具體指誰還未有定論,這東西以前上學的時候老師說的是李廣,之後我又覺著只是衛青一人,但是現在仔細一琢磨也未必。

    第三句的龍城一般指的是衛青奇襲龍城,飛將一般指飛將軍李廣,第四句不教胡馬度陰山兩人都可以,李廣善守,景帝時期任七地邊郡太守。衛青更厲害,七戰七捷,逐匈奴於漠北。但是第二句的萬里長征應該指的是漠北大戰,人未還應該指的是李廣自裁,所以這首詩應該刻畫了李廣和衛青兩人,或者說是包含兩人在內秦漢將士抗擊匈奴的英勇。也可能是王昌齡借古喻今,渴望棄筆從戎,學古人建立一番不世功業,畢竟能寫出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可見其抱負。亦或者是王昌齡希望朝廷任用良將,保邊境太平。至於龍城,如果真指衛青襲龍城,那麼在外蒙古

  • 8 # HuiNanHistory

    直到上了網,我才知道居然真的會有鐵憨憨認為“但使龍城飛將在”說的是衛青。

    稍微有唐詩的常識,就應該知道這句詩描述的是李廣的形象。

    王昌齡《出塞》講的是李廣。

    讀唐詩,最重要的是理解唐朝詩人的用典習慣,這樣才不會產生理解偏差。

    對於唐代的詩人而言,“龍城+飛將+李廣”的連用,是一種固定的用典。

    王昌齡以“龍城飛將”描述李廣,其他詩人也是如此。

    例如,溫庭筠的《傷將軍》就直接點出龍城、李廣的聯絡:

    昔年戎虜犯榆關,一敗龍城匹馬還。侯印不聞封李廣,別人丘壟似天山。

    還有,吳均的《戰城南》也指出龍城、李將軍的聯絡:

    忽值胡關靜,匈奴遂兩分。天山已半出,龍城無片雲。漢世平如此,何用李將軍。

    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無需贅言。

    我不懂一些衛青的粉絲,為什麼非要爭這句話的歸屬。

    不管李廣的功勞是否比衛青更高,也不管李廣是不是在龍城之戰中寡不敵眾而受傷被俘。

    你們要記住,這是唐朝人寫的詩。

    你要用唐朝人的思維理解詩句。在唐朝詩人的筆下,龍城飛將就是李廣不是別人。

    至於“龍城”在哪裡,這也沒有任何意義。

    唐詩中的“龍城”只是個意象、虛指,並不是指實際的地方,它的意思是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部族交戰的地點。

    總而言之,但凡有基本的唐詩常識,都不會認為這首詩寫的是衛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對閻鶴祥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