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李天天說電影
-
2 # 追夢的小學生
愛憎分明本沒有錯,只不過現在社會上能做到愛憎分明的人太少了。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如是而已
-
3 # 論思維的深度
這個問題我覺得不是金庸的錯,要說錯也只是他忽略了自己的影響力,或者他並不想做一個形象高大的完人。。。
喜歡清朝,喜歡明朝?或者不喜歡清朝,不喜歡明朝,每個人都有隨意選擇的權利,無關對錯。但是有強大影響力的名人發表一個關於是非的觀點,肯定會有反對的聲音。
裡面有複雜的輿論環境,比如有人會蹭熱度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裡面還有眾生對事物的不同理解。所謂眾口難調,你喜歡高的,矮的就會跳出來反對你,你喜歡瘦的,胖的就會說你搞歧視。
在那個年代,很多明星不敢結婚,因為環境的包容性不強,即便現在社會的包容性仍然很差,你一點瑕疵可能就會影響你所有的成就和名聲。這跟整體素質整體環境有關係,比如發達國家對於人的思想言論和犯錯的包容性要善意理智一些。
-
4 # 楚風清清
我雖是金迷,但是明清兩朝我都不喜歡,俗話說,崖山之後無中華。崖山之後,中華文化逐漸衰弱,也可見明清兩朝確實不咋地。當然金庸先生也不是一味地說清朝好,比如鹿鼎記開篇寫的清朝社會就很黑暗,標題還記得一句是如此冰霜如此路。金庸先生固然美化了康熙,但也醜話了乾隆。
-
5 # 寧波迪爾遜電氣
其實這是個涉及到陰陽合一的問題,任何人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讚美,一定是褒貶不一,譭譽參半,這才是合理。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事物,沒有至善和至惡的人,極端的東西無法融入這個世界,只有陰陽調合才能完美存活。金庸先生的小說 、觀點、處世風格得到廣泛的認可,甚至有不虞之譽,也不乏求全之毀,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事。
-
6 # 找回舊好2
金庸寫鹿鼎記之類滿清小說的時候還算是有點良心的,不能說他在美化滿清,如果他要美化滿清完全沒有必要在小說裡面都加入反清復明甚至滿清皇帝都是漢人播種的情節,他在小說裡面都加入這些反清復明的情節也是弘揚正氣漢人不甘於亡國的不屈精神,滿清有什麼值得人推崇的?大興文字獄,剃髮易服,大肆屠殺漢人磨滅漢人氣節,終其一朝無論是對社會還是經濟都沒有任何進步,有骨氣的漢人士大夫有幾個會喜歡滿清的,金庸讚美滿清無非就是他祖上同樣是給滿清續命的漢奸!
-
7 # 趣魂QH
我覺得大部分少數民族都喜歡元朝和清朝,這兩個朝代是少民的驕傲。歷史上漢族統治的時間最多,也欺負了弱小民族千年,少民有了機會當然會十倍的奉還這很正常。
-
8 # 冷雨敲窗無心言
那就要看金庸的先人是怎麼發家的了,作為明史案的舉報者,出賣朋友,一舉成為滿清的功臣編入漢八旗,作為旗人後代不吹滿清黑明朝能行嗎?查良庸
-
9 # 英年早肥406
大家不用理這個提問者,他就是一個人渣。前幾天他還咒金庸不得好死。現在再一次拿金庸做來炒作。實際上金庸也很寫了很多小說諷刺清朝的。比如說《書劍恩仇錄》,還有《鹿鼎記》也是一樣。只不過有提問者這種小人在這裡搬弄是非罷了。
-
10 # 弗瑞3
我也是從小看金庸小說長大的,笑書神俠倚碧鴛,飛雪連天射白鹿,全看過,有的不只一遍。遺憾的是,金庸是一個滿遺是不爭的事實。姑且不論他査家祖上向清廷告密導致了明史慘案,就說一個自由世界裡從事文化事業多年的知名作家,記者,我不信他的歷史觀是非主流的!清初民間學者自發編寫明史被誅九族,看過這部書的人也被殺絕,然後清廷自己花了幾十年編出了現在所謂的明史,傻子都應該知道這個明史有多少可信度。可金庸話裡話外還是把這個明史當成真正的明朝歷史,這是什麼樣的精神?這是隻有當屁股決定腦袋的時候才幹得出這事吧!再看看他小說裡面遊牧民族人物的形象,對比一下中原人物形象尤其是官府(除了清朝),一個正面陽剛,一個猥瑣陰暗。我能怎麼辦?從小開始的崇拜物件啊!
回覆列表
是不是關於金庸先生《袁崇煥書評》中的一些話?
整體說來,清朝比明朝好得多。從清算起的清朝十二個君主,他們的總平均分數和明朝十六個皇帝相比,我以為在數學上簡直不能比,因為前者的是相當高的正數,後者是相當高的負數。對於滿洲人入主中國一事,近代的評價與前人也頗有改變。”
“我想寫幾篇歷史文章,說少數民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北魏、蒙元、滿清只是少數派執政,談不上中華亡於異族,只是‘輪流做莊’,滿洲人建立滿清執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這些觀念我在小說中發揮得很多。希望將來寫成學術性文字。”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專制、最腐敗、統治者最殘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為中國數千年中最黑暗的時期之一。明朝當然應該亡,對於華人民,清朝比明朝好得多。
我節選了一部分。
金庸沒錯,他只是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國家都規定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錯的只是他是文化名人,影響力廣。所以說一些明粉對他的批判多。覺得他誇大的事實。
還有一點,清朝的特殊性。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府,統治了大多數包括漢人在內的名族。
其實有爭論很正常,每個人的認知不同。對歷史的看法不同。但歷史畢竟是歷史,每個朝代的輝煌都已不在。古人都知道: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鑑戒。同“以古為鑑”。出 處 《舊唐書·魏徵傳》李世民。
我們必須正視每段歷史。沒必要爭論太多,有些在我們看來是歷史的倒退,在當時社會也能是最好的選擇。畢竟我們不處於那個時代,不瞭解真正的歷史。只是以古人的史料記載來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