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洋影視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翻譯:豫章(原為)舊時的郡治,洪州(本是)新設的都府。分野(正對應著)翼星、軫星,地域緊接著衡州、江州;以三江為衣襟,把五湖作束帶,(上)控著荊楚(下)連著甌越。 原文:物華天寶,龍光射鬥牛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翻譯:物品具有光華,天空顯示寶氣,龍泉劍光直射向鬥、牛二星的位置;人物具有傑出才能,山川顯現出靈秀之氣,(高士)徐孺留宿在陳蕃特設的客榻。雄偉的州郡像雲霧一樣(從大地上)湧起,傑出的人材如流星一樣(在夜空裡)飛馳。城池雄踞於蠻夷與中原相交之處,賓主囊括了東南地區的俊美之士。 講解:“華”、“寶”、“傑”、“靈”都是描述狀態的動詞,分別翻譯為“具有光華”、“顯示寶氣”、“具有傑出成就”、“顯示靈秀之氣”。“下”為使動,直譯為“使陳蕃之榻放下”,不雅,意譯為“(高士)徐孺留宿在陳蕃特設的客榻”。“霧”、“星”都是名詞活用作狀語了,意為“像霧一樣”、“像星一樣”。 原文:都督閻公之雅望,綮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住。 翻譯:洪州的閻都督具有高雅聲望,他的儀仗從遠方趕來;新州的宇文刺史具有美好的德行,他的車駕在這裡暫駐。 講解:“之”為主謂之間的結構助詞,不譯。“綮戟”“襜帷”用的都是借代修辭,用儀仗、車駕來代人。 原文: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翻譯:(正趕上)十日一休的旬假日,才華出眾的好友(多得)像天上的雲彩一樣;迎接千里之外的賓客,尊貴的朋友坐滿宴席。 講解:“千里逢迎”為一動賓倒裝,“逢迎”本為兩個詞:“遇到”“迎接”,這裡作迎接講,“千里”代指千里之外來的朋友。 原文: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 翻譯:(文采如)騰飛的蛟龍和起舞的鳳凰,(那是)詞章的宗師孟學士;(寶劍如)紫色的閃電和青白的寒霜,(那是)勇武韜略的寶庫王將軍。 講解:這是兩個不太嚴格的判斷句,主語其實是“文采如騰蛟起鳳的那個人”“寶劍如紫電清霜的的那個人”,兩個“之”字都是定語後置的標誌。 原文: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翻譯:家父在交趾做縣令,我探親途經這一勝地,我一個年輕人知道什麼,(卻有幸)親自遇到了這盛大的宴會。 講解:“出”為路過途經之意。“何知”為“知何”,即這是一個賓語前置的句子。 原文: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翻譯:時間正在九月,季節正是深秋。 講解:“維”的意思是“在”,“序”的意思是“時序”,即“季節”。“九月”為農曆九月,“三秋”即秋天的第三個月,意為深秋。 原文: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翻譯:地面的積水已經消盡,寒冷的潭水清澈見底,(山中的)煙霧和(晚霞的)餘光凝結在一起,傍晚的山巒呈現出(高貴的)紫色。 講解:兩個“而”都是並列關係的連詞,不譯。“紫”為名詞活用為動詞,意思是“呈現出紫色”。紫色在中國古代和西方的近代都是高貴的色彩。艾青在他的詩歌《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中,就賦予了他的保姆以紫色的靈魂。 原文: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 翻譯:在高高的路上駕著馬車,到高聳的山嶺尋訪美景;來到皇子營建的長洲,看到了他當年修建的館閣。 講解:“儼”通“嚴”,意思是駕馭。“於上路”和“於崇阿”都是介賓短語作狀語,後置了。其中“上”的意思是“高高的”,“阿”的意思是“山嶺”。“帝子”“天人”都是指唐高祖的兒子滕王李嬰。 原文: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翻譯:層疊的山巒聳立起一片蒼翠,向上衝出了層層青雲;凌空的閣道上閃動著豔麗的硃紅油彩,(從那裡)向下看看不見大地。白鶴漫步的沙灘,野鴨棲息的洲渚,(佈局)用盡了島嶼的縈繞迂迴;桂木建築的殿堂,香蘭裝飾的宮室,(安置)依照岡巒起伏的地勢。 講解:“上”“下”都是名詞作狀語,意為“向上”“向下” 原文:披繡闥,俯雕甍: 翻譯:開啟那彩繪的閣門,俯視那雕飾的屋脊: 講解:“闥”的意思是門,王安石的詩句“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非常經典。“甍”的意思是“屋脊”。人教版教材中,“甍”字後為逗號,這裡改為冒號,並將其單講,是因為它實在是下面觀景的前提。 原文: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 翻譯:山嶺原野遼闊無邊,放眼遠望,充滿了視野;河流湖泊迂迴浩茫,讓人看了感到吃驚。城中房舍遍地,都是鳴鐘列鼎而食的顯貴高門;船隻泊滿渡口,都是裝飾著青雀黃龍的船軸。 講解:兩個“其”字都是句子中間的語氣助詞,沒有實際意思。在“鐘鳴鼎食”這個成語中,“鍾”和“鼎”兩個字都是名詞作狀語的用法,意思是“用鍾”“用鼎”。 原文:虹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翻譯:彩虹隱沒,秋雨散停,日光普照,天空明朗。沉落的晚霞與孤獨的野鴨一起飛翔,秋天的江水和遼闊的天空渾然一色。晚歸的漁船在暮色裡唱歌,歌聲響遍鄱陽湖畔;成行的大雁在寒氣裡驚鳴,叫聲消失在衡陽水濱。 講解:“落”為“沉落”,“孤”為“孤獨”,“秋”為“秋天”,“長”為“遼闊”。“唱晚”為“唱於晚”,“驚寒”為“驚於寒”,這兩個都是狀語後置。“響”為“回聲”,“窮”為“盡”“全”,“斷”為“盡”“止”。 鑑賞:這是《滕王閣序》中最精彩的幾個句子,傳唱千古。如此動靜結合,如此意境,在歷代的秋景寫作中實屬罕見。關於這一句頗有幾個故事,詳見相關連結中的具體文字。 第三段:寫宴會的盛況,抒發人生的感慨。 原文: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 翻譯:遠望的胸懷頓時舒暢,飄逸的興致迅速飛騰。清幽的排蕭奏鳴,好像清風颳過,柔美的歌聲繚繞,好像白雲停步。 講解:“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都是比喻修辭。 原文: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翻譯:(今天的盛宴可比西漢梁孝王)睢園中竹林聚會,(文士們的飲酒的)豪氣超過了(東晉時的)陶淵明;(好像有後漢時)鄴水河畔(曹植)詠荷花的才氣,文采(好像)超過了南朝的臨川刺史謝靈運。 講解:這裡使用的都是借代修辭,用相關的事物來代人物或事件。 講解:“弱冠”為不足二十歲。二十歲行冠禮,故而,在二十歲之前叫弱冠。 原文: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翻譯:(如今)在人生路上拋舍了富貴爵祿,到萬里之遙的地方去陪伴父親。雖不是玉樹般的謝家子弟,卻也有幸和孟母的賢鄰一樣的各位相交。 講解:“簪笏”“百齡”“晨昏”“萬里”都是借代修辭,分別代“富貴爵祿”“人生一世”“早晚禮拜”“遙遠的地方”。“於百齡”、“於萬里”都是介賓短語作狀語,後置了。 原文: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託龍門。 翻譯:不久便要“趨庭鯉對”,(承受嚴父的教導);今天有幸“喜登龍門”,拜見高雅的主人。 講解:“趨庭,叨陪鯉對”是《論語》中的一個典故,原文也是一段非常出色的記敘散文,其文如下: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詳解可以參閱《論語選讀》。這裡採用了意譯之法。如果直譯,將被譯為:“某一天快步從庭中走過,慚愧地像孔鯉和他的父親對答一樣和我的父親對答;今天我舉起衣袖(拜見閻公),高興地像鯉魚跳過龍門一樣。” 原文: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翻譯:如果碰不到(舉賢的)楊得意,就只能撫摸著凌雲之賦來為自己惋惜;既然遇見了(知己的)鍾子期,奏起那流水之曲又有什麼可慚愧的? 講解:“楊意不逢”“鍾期既遇”都是賓語前置的句子。“而”“以”都是連詞,前者為順承關係,後者為並列關係。 原文: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翻譯:唉!美好的景緻不能常存,盛大的宴會也難再遇,蘭亭(修禊的雅興)(久已)消逝,金谷園(富麗的樓閣)(早成)廢墟。 講解:“已”為“消逝”之意。 原文: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 翻譯:臨別之時寫下贈言,在這盛大的餞別宴會上僥倖蒙受都督的恩遇。登臨滕王高閣撰寫詩賦,這是我對諸位先生所期望的。 講解:“於偉餞”“於群公”都是介賓短語作狀語,後置了;“於偉餞”和“幸”都是“承恩”的狀語,“於群公”則是望的狀語。“是”為代詞“這”,“所”為特殊的助詞,與“望”這一動詞形成了一個名詞性短語。 原文: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翻譯:我竭盡自己粗陋的情懷,恭謹地寫成這篇短序。我所有的語都鋪陳出來,四韻八句都寫成了。請各位再施展像潘岳、陸機如江河大海一樣的才氣(各賦所懷)吧! 講解:“灑潘江”“傾陸海”兩個典故形成了互文修辭,在翻譯時要注意合併。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朱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房地產文案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