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鷹航空
-
2 # 魂舞大漠
艦載機起降的風險可是不一般,航母發展的歷史,簡直就是一部血淚史,有統計,二戰死掉的艦載機飛機員至少超過30%;僅美國一家,自從擁有航母到今天近一百年的時間裡,over的飛行員已經超過了上千人,尤其是在降落階段,因此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蹈”。
著艦使用距離只有100米,必須穩穩地鉤住第2、3道阻攔索,否則必須馬上覆飛,才能確保安全。與陸地降落大不同,不僅著艦距離短,要面對搖搖晃晃的甲板,要開足了馬力去著艦,在常人看來,視覺衝擊就極其巨大。
首次著艦的飛行員,不但要技術高,藝高人才能膽大,而且正是一種對心理和生理的極限挑戰,無不擁有一種熱血賁張的感覺。
又過了五年,完成了夜間起降訓練,標誌著我們的航母形成了全天侯的戰鬥力,為此真心為他們點贊,付出了大量辛勤的汗水和智慧,迎難而上,正是勇敢精神的寫照。當我們的艦載機飛行員,試著詢問一外國艦載機飛行員夜間起降的問題,得到的回答,只有天知道。
用鮮血換來的寶貴經驗,沒人會教給我們,只能靠自家慢慢摸索。
-
3 # 狼煙火燎
艦載機的降落肯定比起飛的難度高很多,而且出事故的比例也大得多!
艦載機起飛的操控難點!艦載機起飛過程,無論是彈射還是滑越起飛,主要控制是脫離航母航母后艦載機的姿態控制,飛行員脫離航母前右手是不能放在操縱的腰桿上的,因為在脫離航母的瞬間艦載機會有一次劇烈的晃動,這樣容易帶動手不自舉的操控飛機,影響艦載機的姿態!要知道艦載機脫離航母瞬間也就距離海面20米左右,飛機姿態不對向下會很快砸進海里,機頭拉起會造成升力不足而失速。
而飛行員只需要在艦載機脫離航母后,迅速的操控搖桿完成姿態控制,如果發現升力不足直接拋掉武器減輕重量,經過反覆練習,只要飛機沒有出現故障,一般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了!
艦載機降落的難度而大部分的艦載機事故出現在降落過程中,甚至美國航母出現降落失敗,造成大火報廢了十幾架飛機、傷亡幾十人的事故!
最近曝光的遼寧艦首次著艦2號飛鯊的故事,遼寧艦的第一次著艦由由戴明盟駕駛殲15完成,非常的完美。但是第二架艦載機殲15降落過程中勾住的是第4根攔阻索,最終殲15停下來的位置機頭距離航母邊上僅僅只有5m左右,飛行員在駕駛艙恐怕看到的就是大海,是不是很驚險!而據事後飛行員表示:在降落過程中總覺得殲15要撞上遼寧艦的尾部,因此降落得比較靠前,然後 就有了剛才那驚險的一幕!
不要覺得攔阻索能夠將殲15停在距離航母邊上5m是實現計算好的,當飛行員勾住第4根攔阻索的時候,技術人員們也沒有把握,甚至有人說:“勾住第4根了,正好看看飛機在停下來的位置!”然後就是這麼的驚險,如果那時候的飛機降落時油料較多,或者是帶彈降落呢?重量增加會不會更加驚險?這誰也說不準,個人覺得第4根攔阻索最後肯定會進行設計加強!(這個訊息來自鳳凰軍機處節目),而002航母採用3根攔阻索除了飛行員的更熟悉降落流程外,恐怕也有這個原因在裡面吧!
然後再來說說航母降落流程,整個艦載機降落被視為航母上最最危險的環節!而且艦載機著艦過程需要飛行員、空管員和地勤人員配合完成!
1、首先飛行員向空管人員傳送著艦請求,得到答覆後,在空管指揮下開始進入備降空域!在該空域,飛行員依靠空管指令沿著航母周圍指定高度進行橢圓形的飛行軌跡排隊降落!當然隨著電子通訊的進步,部分戰機可以直接進入降落的軌跡!空管員根據飛機油料剩餘情況,安排著艦優先順序!
而這個過程最大的難度是航母作業效率安排,展示航母艦載機起降間隔25秒,所以航母空域劃分和管理要精確到秒,艦載機降落後也要在25秒內進入指定機位待命!
2、航母雖然有300米長,但是飛行員在高空降落下來初期,看到的航母僅僅只有一張郵票大小,型號現代航母有了“光學助降系統”,飛行員嚴格按照航母燈光來調整飛機降落的航線和姿態!
地勤人員也要透過無線電與手中的光訊號引導飛行員由航母尾部著艦。地勤人員根據飛機的進入角,確認飛機能否著艦或需要二次嘗試。
3、在艦載機以正確的角度進入著艦姿態後,飛行員要嚴格按照燈光訊號調整飛行姿態和航線,燈光引導系統分別是紅燈、綠燈與琥珀色燈光。當飛行員看到琥珀色燈與綠色燈訊號在一條線上,著艦姿態正確;當飛行員看到的是紅光,說明著艦角度太低,需要重新嘗試;當飛行員琥珀色燈光處在綠燈上方,說明飛機著艦角度過高!
4、一般航母都有3~4根攔阻索,只要尾鉤勾住一根就能讓飛機停下來!而當艦載機著艦的瞬間,飛行員需要將飛機引擎推高至最大功率,如果著艦失敗需要立刻復飛!而且降落過程中航母甲板可是隨著波浪在動,這應該對飛行員也有影響!事實上艦載機勾不住攔阻索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勾住又拉斷了攔阻索,這才最可怕。比如下圖:
這是美國在2016年3月18日一次降落過程中,這次攔阻索斷裂差點讓E-2鷹眼預警機因為升力不足掉進海里,而航母上甲板人員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橫掃過來的攔阻索直接剷斷了20多名甲板人員的腿!
事實上就是在多組攔阻索構成的整個攔阻索區域內,艦載機也必須儘量勾住中間的2-3道索,而且必須極力減少偏左或者偏右的程度。過偏的著艦會導致攔阻索提前損壞,或者導致本身已經疲勞損傷的攔阻索提前斷裂,這樣不但飛機會停不下來,有沒有足夠的速度再次起飛,最後只能衝出甲板掉海里了,俄羅斯的航母去敘利亞作戰就因為攔阻索斷裂損失了1架蘇33!而這樣的事故在航母歷史上多次發生!
5、艦載機著艦後,地勤人員需要快速牽引飛機離開跑道,整個流程要控制在25秒以內,以便後續飛機降落!
整個飛機的著艦過程確實是非常驚險的,難度相當大,而且即使降落下來了,成功勾住攔阻索都還有風險存在,這就是刀尖上的舞蹈了!比之艦載機降落,航母的管理其實更麻煩,整個航母操作流程都在一條跑道上不間斷起飛、降落、檢測、加油、填彈、準備起飛,這一整套流程管理至少要摸索10~20年時間吧!
-
4 # 精英出鞘
艦載機的降落肯定比起飛的難度高很多,而且出事故的比例也很大。
艦載機的起飛,主要是脫離航母后艦載機的姿態,只要把姿態控制到位,一般不會出什麼問題。但是艦載機的降落就大不相同了,而且難度相當大。
從飛行員本身來講,飛行員必須要相當熟悉降落的流程 ,並且也要與艦載機中的空管員和地勤人員等人員保持密切的配合。
比如說,飛行員要返艦,必須要向空管人員傳送請求,得到空管員的回覆後,在其指揮下準備降落。屆時,飛行員必須要圍繞著母艦飛行,來降低自身的高度與速度,其速度要降低到失速的程度。而甲板上的指揮員也要不斷的告訴飛行員,如何能以最佳的姿勢來下降,從而避免一些偏差。
同時,勤務人員也要透過無線電與手中的光訊號引導飛行員著艦。母艦上有四根攔截索,飛行員必須要讓其飛機勾住其中的一根,再以最佳的姿態勾住第三條。如果飛行員勾住的攔截索的順序不同,那麼飛機降落的角度就不太穩定。艦載機成功著艦後,必須在地勤人員的引導下,以快速的方式離開跑道,這樣才能保證後面的艦載機安全著艦。
所以,艦載機的降落不僅需要飛行員具有高超的技術,與相當熟悉的降落流程,還需要空管員、地勤人員等人的高度密切配合。如果降落的其中一環出現了問題,不僅會造成艦載機的報廢,還會造成人員的傷亡。因此,艦載機的降落的難度,比它的起飛更加困難。
回覆列表
艦載機,尤其是採用常規起降的固定翼艦載機,在航空母艦上進行降落那是要求飛行員具有高超的飛行技術,否則是不可能完成在航空母艦上的飛行任務。因此,艦載機飛行員可謂是海軍飛行員精英中的精英。說道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幾點:
1、航空母艦一直都是在移動的;
和陸地機場不同,航空母艦在進行艦載機回收作業的時候一直都是處於航行狀態,有時候甚至還是高速機動狀態,這樣情況下,空中的艦載機飛行員目視觀察甲板就需要考慮航母的運動引數,本身就是非常複雜的運算。現在一般依靠光學助降儀器來為飛行員提供輔助判斷。
2、航空母艦上降落甲板寬度和長度都是極其有限的;
艦載機常規降落時需要的跑道長度一般在600-800米左右,而航空母艦上所能提供的降落跑道只有100多米,為此航母上設定了四道阻攔索提供輔助。艦載機飛行員需要精確控制自身的速度和角度,從而讓尾部的掛鉤勾住阻攔索,這樣才能實現降落。否則就算是降落失敗,需要加速復飛,飛到空中之後再次繞行到航母后方繼續執行降落。
如此反覆,直到成功降落。在這樣的過程中,一旦飛機發生故障或者其他意外情況,就要使用阻攔網進行迫降回收,這種方式對於飛行員和飛機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
3、航空母艦甲板極其擁擠;
航空母艦甲板空間極其有限,不僅有降落跑道,還有起飛區,停機坪等,各種裝置和人員都是擁擠在這一塊。因此對於艦載機飛行員而言,操作飛機需要極其小心,稍有不慎就會發生撞擊事故。一旦發生這種事故,就相當於讓航空母艦短時間內失去戰鬥力了。
因此,對於艦載機而言,在航空母艦上進行降落,那是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和高超的技術水平。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