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心自在無礙
-
2 # 手機使用者6509754049
不得不佩服題主厲害,一語中的,一詞點睛。“中毉認為”,對,是“認為”。中毉在闡述某一病理或者某種主張時,張口就是“中毉認為”,比如“中毉認為,肝屬木”。中毉從來不做實際調查研究,從來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於人體到底有多少塊骨頭,古代醫書都是籠而統之玄而虛之王顧左右而言他,有說三六十五節的,有說三百六十五節的(還要對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那麼我想問到了閏年怎麼辦?),反正沒有一個準確的,甚至連牙齒的數量也沒搞清楚,“或二十四,或二十八,或三十二,或三十六”。文言文裡“或”的意思是“有人、有的”的意思,也就是說中毉認為人與人的牙齒的數量是不一樣的,這不符合現代解剖學和生物分類學的常識。總之,因為古代中毉沒有解剖學、病例分析學、調查統計學等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加上陰陽溼熱的理論本身就是牽強附會臆想意淫的胡掰瞎咧,錯誤連篇漏洞百出不能自圓其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限於科學的發達程度和對自然界的認知程度,古人出點錯誤本來無可厚非,可偏偏中毉粉們非要把古人的錯誤奉為經典立為圭臬敬若神明不敢越雷池半步,為中毉的錯誤進行百般抵賴萬般掩蓋,絞盡腦汁挖空心思為中毉找各種理由各種託詞來文過飾非編造皇帝的新衣,就太他媽腦殘了吧。如此智商還偏偏要罵別人是漢奸是慕洋犬是認了外華人做爹……你說說讓我說你點什麼好呢,中毉腦殘粉們???
-
3 # q閒雲野鶴q
骨頭有多少塊這是一個很明瞭的問題,現在認為骨頭有多少塊的根據就是解剖得來。中醫書中並沒有說人有多少塊骨頭,因為人有多少塊骨頭與治病沒關係。我們現在能解剖,古人也能,不過那是仵作的事。考證人體有多少骨頭我們並不比古人強。而且人的骨頭並無定數,比如牙齒有人二十八,有人三十二。
看了回答,很有哭笑不得的感覺,古文沒學好可以努力學,但是別跑出來秀無知呀,我就先針對這個三百六十五節開始說吧。
《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篇》 第九 黃帝問焉:餘聞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謂也?我也不知道中學的古文怎麼讀的,見到365節就說是骨頭嗎?
【點評】此段均為天文紀法部分,有些演算法對我們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
六六之節:制也。上古以干支紀年,干支相循滿周天六十日為一甲子週日,即為一節。 六六之數,則合一年之數也。天有十干,代表十日,十干迴圈六次而成一個 周甲,周甲重複六次而一年終了,這是三百六十日的計算方法。
一歲: 一年;
九九制會:地屬陰,是靜態,如何劃分呢?那就是依九個方位劃成九州。而人活在天地 間,上應天,人約有三百六十五腧穴,下合地,人分九臟九竅。
不知其所謂也?:不知這種所說的(六六之節和九九制會)是什麼道理。
將此段翻成白話文應是“黃帝問道:我聽說天是以六個甲子週日合成為一年,地是以九方劃九州裁斷相合,而算算人也有三百六十五個腧穴,與天地之數相合,這種說法已經很久了,不知是什麼道理。
這是骨頭嗎?笑死人了!!!這裡的節做節點解,也就是即使作為關節解釋都是錯的,想來就如十全大補一樣,古人尋找穴位的時候也有湊數的喜好,都是阿是穴,按壓痛了,正好湊個三百六十五,其餘找個理由不用,也是非常正常的。
首先要知道的是人體解剖很早就已經在做了,
從這些資料顯然可以知道,人體有多少骨頭古人是不可能不清楚的,所以真正的內經描述骨頭的地方是另有其所。
《黃帝內經·靈樞·骨度第十四》 黃帝曰:願聞眾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發所覆者顱至項,尺二寸。發以下至頤,長一尺,君子終折。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骨曷)(骨虧),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骨曷)(骨虧)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膕以下至附屬,長一尺六寸。附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太過,小則不及。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兩顴之間,相去七寸。兩乳之間,廣九寸半。兩髀之間,廣六寸半。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項發以下至背骨,長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節至於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眾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經脈之長短也。是故視其經脈之在於身也,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也。參考翻譯黃帝向伯高問道:《脈度篇》講經脈的長短,是怎樣確定的呢?
伯高說:首先度量出骨節的大小、寬窄、長短,然後就可測定經脈的長短了。
伯高說:頭蓋骨周圍長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頭髮所覆蓋的部位,從頭顱的前髮際到頸項後髮際長一尺二寸,從前髮際下至頤長一尺,明智之人還要參校計算。
從喉頭隆起下至左右缺盆穴中間長四寸,缺盆向下至胸骨劍突長九寸,超過九寸的為肺臟大,不滿九寸的為肺臟小。由胸骨劍突下至天樞穴長八寸,超過八寸的胃大,不滿八寸的胃小。天樞往下至恥骨長六寸半,超過六寸半的,迴腸就會又廣又長,不滿六寸半的,迴腸又狹又短。橫骨的長度是六寸半。從橫骨上緣至股骨內側的上緣長一尺八寸,股骨內側的上緣到下緣長三寸半。膝骨下緣至內踝骨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到地長三寸。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到地長三寸。所以骨圍大的身長就超過七尺五寸,小的就不足七尺五寸。
從額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於腋中看不見的,為從柱骨向下至腋橫紋處,長四寸。腋向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蓋骨外側中點到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到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到地長一寸。
耳後當兩完骨之間,寬九寸。耳前當兩聽宮處,寬一尺三寸。兩顴骨之間相距七寸。兩乳之間,寬九寸半。兩股之間,橫骨兩頭盡處寬六寸半。
足長一尺二寸,寬四寸半。 肩端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末節根部長四寸。從本節至指尖,長四寸半。
從項後髮際到大椎,長二寸半。從脊骨的大椎穴向下至尾骶骨共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每節長一寸四分一釐,奇零分數,在七節以下計算。所以從上七節到膂骨,共長九寸八分七釐。以上就是一般人的骨度,也是確定經脈長短的依據。因此觀察經絡在人身體的情況,那呈現浮淺而堅實的是絡脈,那呈現明顯而粗大的,為多血,細小而沉伏的,是多氣。
人的骨頭是206塊左右,那麼按照黃帝內經的描述,應該沒有206塊,因為有些不是用軟組織連線的基本都會被當成一整塊,比如頭骨。而宋慈的《洗冤集錄》成文時期已經禁止隨意解剖了,也只有宋慈這種仵作才有機會真正接觸屍體進行研究,但是要知道的是他所解剖的是枉死之人,因此分析過程中也會出現特例變成範例的問題。下文加粗就是屬於理解錯誤,或者解剖發現的問題但是卻不符合事實的。
十七·驗骨人有三百六十五節,按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男子骨白,婦人骨黑。(婦人生骨出血如河水,故骨黑。如服毒藥骨黑,須仔細詳定)髑髏骨∶男子自頂及耳並腦後共八片,(蔡州人有九片)腦後橫一縫,當正直下至髮際別有一直縫。婦人只六片,腦後橫一縫,當正直下無縫。牙有二十四,或二十八,或三十二,或三十六。胸前骨三條。心骨一片,嫩,如錢大。項與脊骨各十二節。自項至腰共二十四椎骨,上有一大椎骨。肩井及左右飯匙骨各一片。左右肋骨∶男子各十二條,八條長、四條短。婦人各十四條。男女腰間各有一骨,大如手掌,有八孔,作四行,樣HT 。手、腳骨各二段。男子左、右手腕及左、右 HT 骨邊皆有捭骨。(婦人無)兩腳膝頭各有剦骨,隱在其間,如大指大。手掌、腳板各五縫。手、腳大拇指並腳第五指各二節,餘十四指並三節。尾蛆骨,若豬腰子,仰在骨節下。男子者,其綴脊處凹,兩邊皆有尖瓣,如(稜)〔萎〕角,周布九竅。婦人者,其綴脊處平直,周布六竅。大、小便處各一竅。骸骨各用麻草小索,或細篾串訖,各以紙籤標號某骨,檢驗時不至差誤。顯然,宋慈是基於本業而做出的判斷,但是明顯很多紕漏這在那個時代屬於正常的。
其實對於人體骨骼的瞭解,最深的應該就是那些正骨醫生了,比如清代《正骨心法要旨》對於每一塊骨頭的復位都有詳細的說明。而且民間由於跌打損傷是最常見病,所以很多郎中都會那麼幾手正骨手法,但是很明顯的是,你叫他們說人的骨頭有多少塊,他們應該都答不出來才對,因為了解骨頭到底多少塊一點意義都沒有,自然書籍論述也就沒有,即使是《黃帝內經》也沒有對骨頭進行詳盡統計,想來也覺得沒什麼必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