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孫堅年少時在縣裡做小吏,17歲時因敢獨自一人揖拿強盜而在縣裡名聲大振,因此郡裡召他任代理校尉之職。

    公元172年,18歲的孫堅以郡司馬身份討伐在句章做亂的許昌,孫堅大破許昌,因功孫堅被任命為縣丞(輔佐縣令的官)。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天下大亂。中郎將朱儁奏請孫堅任佐軍司馬(中郎將的屬官),隨朱儁征戰,因孫堅作戰勇敢,身先士卒,被朝廷任命為別部司馬(大將軍屬官,有兵權)。

    公元186年,孫堅隨車騎將軍張溫率部討伐邊章、韓遂的涼州之亂,時任中郎將的董卓也一同去討伐,但對張溫出言不遜,孫堅勸張溫殺董卓,張溫不聽。

    公元187年,區星在長沙反叛,朝廷任命孫堅多長沙太守率軍平叛,孫堅僅用一個月就完成平叛。

    公元189年,董卓廢立皇帝,把持朝政,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欲討伐董卓。時年35歲的孫堅也北上準備討伐董卓,在路上逼死荊州刺史王睿,殺了南陽太守張諮。到達魯陽時,孫堅與袁術聯合,袁術表奏孫權為破虜將軍,兼領豫州刺史,實際上孫堅是投靠了袁術。

    孫堅為什麼投靠袁術?

    孫堅雖勇猛,作戰勇敢,但四處樹敵,身為長沙太守,卻殺了荊州刺史和南陽太守,北上討伐董卓時,又沒有穩定的後方和糧道補給,其殺南陽太守時就是因為沒有糧食,向南陽太守要,人家不給,孫堅就殺了南陽太守。

    孫堅的濫殺不僅讓自已四面樹敵,雙拳難敵四手,同時也得不到朝廷的認可,萬般無奈下,孫堅得找一個靠山,於是相中了袁術,一是因為袁術四世三公的名聲,二是因為袁術在南陽及淮南頗有勢力,並且是離孫堅較近的勢力。

  • 2 # 大飛熊騎士

    孫堅的確是驍勇善戰,幾乎百戰百勝,可是問題就出在這裡。孫堅的政治能力和資本不足,身邊更是沒有一個謀士相助,這導致孫堅被坑了一把,到了南陽,乾脆又任性了一把。所以只好假借袁術的威望,重新樹立孫堅內心需要的形象,其實就是讓袁術來擦屁股的,但是卻被袁術所制,這實在讓人惋惜呀!

    那麼孫堅要給自己樹立什麼形象呢?《三國志.孫堅傳》注引《吳書》記載,孫堅“有奇節”,也就是膽子大,不循規蹈矩,但是又不會偏離正道太遠。比如,宋朝蘇軾《上韓太尉書》就說到“東漢之末,士大夫多奇節而不循正道。”所以,孫堅行事殺伐果斷,又有英雄的氣節。早在年少時,就敢一個人嚇退眾強盜,還殺了一人。後來,孫堅就開始了“討賊之路”,先在本郡殺賊,又跟隨皇甫嵩,朱儁殺黃巾軍,後又進入涼州討伐邊章,韓遂。好傢伙,從東南殺到西北,所戰必克,在朝廷裡,這不是英雄是什麼?

    可惜,英雄有時候就是拿來利用的。孫堅討賊有功,被封為長沙太守。此時,各路諸侯討伐董卓,孫堅也帶兵北上。《三國志》記載,荊州刺史王叡素來看不起孫堅,所以孫堅過而殺之。其實這裡有內情的,根據《三國志》案《王氏譜》記載,武陵太守曹寅也和王叡不和,王叡甚至說要殺他。於是,曹寅偽造了朝廷使者光祿大夫溫毅討伐刺史王叡的文書,讓孫堅去執行。結果,在孫堅的包圍下,王叡自殺了。當然,這裡也包含著孫堅本就有殺他之心。不過無論怎麼樣,逼死了上司,孫堅也知道不好交待,也有違“朝廷英雄”的形象。

    到了南陽,孫堅又向太守張諮借糧,開始張諮是不鳥孫堅的。後來,孫堅乾脆假裝生病,用交兵權的名義騙張諮入營殺之《三國志》注引《吳歷》。《吳歷》還記載了,孫堅殺張諮,是因為害怕繼續北上,有被張諮生變於後的擔憂,才殺了張諮。這當然也有為孫堅說話的成份,只是孫堅確實又殺了一個朝廷官員。當然,此時朝廷被董卓控制,管不了地方。但是,朝野的議論總是不利。最關鍵的是,南陽如果被別人佔領,孫堅北伐進出的“襄樊通道”就被斷了,所以更是要害之處。正好,被董卓封為後將軍,出身四世三公的袁術來到了南陽,於是孫堅擁護了袁術為南陽之主。袁術也是配合,表孫堅為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屯軍汝南魯陽。這下孫堅殺朝廷官員的事蹟也就掩蓋了過去,還順便升了官,有了地盤。

    孫堅看似解決了北伐的後顧之憂,其實反倒受制於袁術。因為孫堅北上後,得到玉璽,還沒捂熱,就被袁術用他老婆的命,換了過去《後漢書》。可見,孫堅沒有留下可靠的部曲防範袁術,導致袁術的勢力滲透汝南,進入廬江郡,根據史書記載,孫堅的妻子兒子都在廬江舒縣。但是,孫堅北伐回來,也沒找袁術算賬,而是奉命攻打荊州,導致偶然的身亡。

    孫堅這又是為何?第一,孫堅能打仗,但是對政治敏銳度不足。第二,要是孫堅身邊有一個靠譜的謀士,局面將大為不同。第三,孫堅算是從底層崛起,先天缺乏士人資源和政治資源。第四,那也不是完全沒有,但是孫堅的資源大多在江東,孫堅後期活躍的地方卻在南陽和汝南,以及中原。這是有差別的,舉個例子,孫策後來平定江東六郡,除了個人勇武外,舅父吳景,堂兄孫賁,基友周瑜,朱治等人的幫忙也是分不開的。

  • 3 # 火器工坊

    這其實很好理解,孫堅雖然勇猛,但終究只是個長沙太守。要知道三國時期的長沙,可是並不富裕。

    從十七歲殺強盜做官開始,孫堅就開啟了自己的戎馬生涯。

    184年,黃巾起義,孫堅募集1000多的兵力,開始東征西討,鎮壓起義軍。

    186年,董卓在涼州鎮壓邊章、韓遂造反未遂,朝廷即調遣孫堅前去鎮壓,隨後孫堅大顯身手,平定了涼州。

    187年,長沙區星造反,朝廷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去平定叛亂。

    189年,孫堅參加討董之戰,在起事之前,兵到荊州,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陽,殺掉了南陽太守張諮。隨後孫堅的部隊擴充到了1萬餘人,袁術上奏請加封孫堅為假中郎將。

    隨後孫堅率兵前進,到達魯陽,與袁術相見。袁術於是和孫堅聯手,又表奏他為破虜將軍,兼領豫州刺史。這是二人第一次聯手。不過在隨後討董時,由於孫堅功勞太大,引發了除了曹操以外所有諸侯的嫉妒,尤其是袁術,直接斷了孫堅的糧草。孫堅隨即前往袁術大營,闡明利害,表明心意,袁術也回過神來,接著兩家言好,繼續合作。

    其實從這一刻孫堅就已經明白了,自己再能打,沒錢沒糧也是白搭,袁術家族四世三公,家大業大,掌握的資源自然就多,因此靠著袁術這棵大樹,自己可以更好的發展。

    對於袁術來說也是一樣,自己家大業大,因此更需要一個比自己弱但是又很迅猛又可以受制於自己的盟友來幫忙。很顯然孫堅是個不二人選。

    兩人可以互相利用,通力合作,這在當時並不稀奇。幽州的公孫瓚和劉虞,在翻臉之前也是一對好搭檔。曹操在最早的時候也是依附於袁紹。在那個門閥興起的大時代,出身於寒門的豪強若想出人頭地,這確實是個快捷的手段。

  • 4 # 密探零零發

    歷史上孫權的老爸孫堅勇猛無敵,有“江東猛虎”之稱,並且還是當年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之一。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猛人竟然投奔了袁術,還甘為袁術這個蠢材的馬前卒,受袁術驅使,最後更是丟了卿卿性命。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秘密 。

    孫堅,今浙江杭州人,為東漢末年的軍閥,東吳的奠基人。這個孫堅不像曹操、袁紹等人是官二代,他是絕對的草根出生。他起初憑著自己的勇猛,斬殺海盜,嶄露頭角,做了一個地方小吏。隨後,黃巾起義爆發,他的機會終於來了。由於孫堅的威名,他被徵調,領兵出戰,大戰黃巾軍,令敵人望風而逃,屢立戰功,被任命為長沙太守,並且被封為烏程侯。

    緊接著,孫堅投靠袁術,與袁術聯合揮軍討伐董卓。在十八路諸侯中,孫堅勇猛無敵,大敗董卓,董卓先是為了籠絡孫堅,要與孫堅結為兒女親家,但被孫堅拒絕。隨後,董卓對孫堅是退避三舍,最後直接撒丫子開溜了。孫堅在此戰中所向披靡,一枝獨秀。孫堅第一個攻入洛陽,得到了傳國玉璽。隨後,由於聯軍中的其他諸侯各懷鬼胎,不想著討伐董卓,反而相互拆臺,爭奪地盤,最後討董聯盟土崩瓦解,討伐董卓之事不了了之。公元191年,袁術派孫堅攻打荊州劉表,最後孫堅中了黃祖的埋伏,中箭而亡,一代將星就此隕落。

    孫堅作為十八路諸侯之一,之所以甘為袁術的馬前卒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闖禍了,要找個大哥來擺平。孫堅雖然勇猛無敵,但是他在剿滅黃巾軍屢立戰功後,有點飄飄然了,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又殺掉了南陽太守張諮。孫堅先後殺了漢朝兩名官員,這可是惹了大禍,往大了說就是謀反,一旦孫堅這個罪名坐實,對於孫堅這樣一個新起之秀來說,必定是一場滅頂之災。為了擺平此事,孫堅只能投靠袁術,有袁術這個官二代負責出面擺平。這次,袁術不負眾望,不僅幫孫堅擺平了此事,而且還奏請孫堅為破虜將軍,兼領豫州刺史。

    二是有奶便是娘。孫堅作為一個草根出身沒有自己的地盤,雖然有了幾萬軍隊,但是孫堅自己糧草不濟,他逼死荊州刺史王睿和殺掉南陽太守張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缺少糧草。而袁術作為一個官二代和富二代有地盤,有錢有糧,而缺少大將。於是乎,兩人一拍即合,袁術和孫堅聯手,袁術給孫堅提供糧草,而孫堅為袁術出戰。在外人看來,似乎孫堅投奔了袁術,甘為袁術的馬前卒。實則,是大家各取所需罷了!

    三是袁家樹大好乘涼。袁術家可是四世三公,漢朝的貴族,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而孫堅就是一個草根,缺少這樣家族背景,孫家想要晉升為漢朝的貴族,除了拼戰功外,還需要藉助袁家的背景,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家族聲望,另一方面扯大旗作虎皮,藉機招募天下英才,充實自家實力。於是乎,後來,周瑜、張昭、魯肅等江東人才陸續而來,輔佐孫家父子。

    總之,孫堅投奔袁術,甘為袁術的馬前卒,並非是心甘情願的,既有自己沒有糧草的無奈,又有他要藉機發展的盤算。一場權力的遊戲,大家各取所需。各位,你們認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龍八部3逍遙派150點體力能加多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