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軍武最前哨

    如果用當下流行的詞來解釋清朝"兵"和"勇"的區別,最貼切的莫過於"正式工"和"臨時工"!

    滿人入關之時,奪營拔寨、開疆拓土靠的都是自己的八旗武裝,但隨著明朝覆滅以後滿清正式掌管社稷,一時間數量有限(二十萬)的八旗根本無法滿足國防需要!

    於是,吸收前明遺部和招募漢人組建軍隊就成了清朝統治者必須要走的一條路。為了和八旗武裝進行區分,漢人軍隊的軍旗為綠色且以營為建制,軍隊的統制權獨立於八旗之外,故被稱之為"綠營軍"或"綠旗兵"。

    清朝初期,身為異族的綠營兵其實並沒有受到過多的信任,所以經常被派到山高皇帝遠的苦寒之地戍邊。而入關後的八旗士兵以為打敗了大明就可以高枕無憂,再加之旗人的優越感,所以軍紀渙散、腐化嚴重!

    而這也讓綠營逐漸佔據了清朝國防力量的重心,尤其是在清康熙年間,漢人組成的綠營兵在平定以吳三桂為首的藩王之亂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到了乾隆、嘉慶時期,綠營兵的數量常年維持在六十萬人左右,成了名副其實的清朝第一武裝。

    有人說:長期的和平是滋生軍隊腐敗的溫床!曾經無往不勝的綠營兵也難逃"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的命運!尤其是到了清中後期,綠營兵已經很難在戰鬥中取勝,甚至是在對付一些地方起義時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1840年,西方列強用洋槍洋炮撞開了關閉已久的國門,緊接著洪秀全又領導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此時的清王朝已如濁浪上的一葉浮萍:風雨飄搖、內憂外患!

    雖然坐在金鑾殿上的統治者仍在做著垂死掙扎,但無奈的是無論是八旗武裝還是綠營兵,既無法驅趕手持洋槍洋炮的西方列強,也無法鎮壓勢如破竹的農民起義!在這種情況下,由地方組建訓練的武裝"勇"應運而生!

    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由曾國藩成立的"湘勇"和李鴻章組建的"淮勇",他們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清王朝的覆滅!

    但"勇"作為地方武裝,一般充當都是"救火隊員"的角色:戰時招募成軍,戰罷就地解散!在曾國藩之前,清勇既沒有正式編制,也不享受國家軍餉!完全就是一群"扛雷"的臨時工。但自從湘勇成軍立功以後,在曾國藩的作用下,"勇"才獲得了清政府的認可!

  • 2 # 日慕鄉關

    清朝的兵制是有明顯區分的,早期的軍隊有八旗兵和綠營兵兩種,這兩種衣服上都畫著大大的“兵”,後期隨著八旗子弟的腐敗和軍事行動的增加,原有的軍隊無論是數量還是素質都不能適應需求,於是就有了新品種“勇”。

    做個不恰當的比喻:八旗兵就是正宗東洋鬼子,綠營兵就是北韓南韓等二鬼子,勇就是偽軍。

    滿清入關前後,軍隊主要以八旗子弟為主,八旗兵原是後金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農時種地,戰時打仗,皇太極上位後為籠絡人心,又建立了漢八旗。現在所說的八旗子弟實則包括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三種類型,其中八旗滿洲地位最高,八旗蒙古次之,八旗漢軍最低。

    但在入關以後八旗子弟迅速墮落,二十餘萬八旗子弟不但不能履行保衛國家的重任,還提籠遛鳥、撩雞鬥狗,成了最大的紈絝群體,到了康熙平定三藩時期,八旗子弟已經毫無戰鬥力。

    二鬼子綠(lù)營兵成立於順治時期,參照明軍舊制,以營為基本單位,以綠旗為標誌,稱為綠營,又稱綠旗兵。與八旗子弟不同,綠營兵歸屬於並不,將領不能隨便調動,且為世兵制,父死子繼,全部為職業軍人。

    在清朝中期意以前,綠營兵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平定三藩之亂就是以綠營兵為主,無論數量戰鬥力都是紈絝的八旗子弟無法比擬的,可以說綠營兵是清廷統治中國最大的依靠。

    但就待遇上說綠營兵和八旗子弟還是有明顯區分的,八旗子弟雖然紈絝但畢竟是滿人,身份決定了他們的忠心,所以分量最重,而綠營兵更接近於職業兵,佔據主導地位卻無法成為核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綠營兵也走上了八旗的老路,戰鬥力逐漸下降,到了太平天國時期,無論是八旗子弟還是綠營兵,都成了水貨,面對揭竿而起的泥腿子,毫無戰鬥力。就在此時,第三股勢力登上了歷史舞臺。

    勇!

    勇誕生於雍正乾隆時期,早期的勇地位很低,打仗用人就招募,戰爭結束就地解散,絕對的臨時工,編制待遇都很差。

    勇身份的轉折來自太平天國時期的曾國藩,作為清廷最倚重的平叛部隊,曾國藩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從此,“勇”基本代替了“兵”,成為國家的主要軍事力量 。勇營的特點是拿國家餉的私募武裝,所謂“兵為將有”,士兵和軍官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湘軍淮軍都屬於這種型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明代農業商業和手工業還有海外貿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