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道論國學
-
2 # 士心志記事
按當時的明代農業手工業都比較發達甚至是名列前茅,大量的農業手工業的產量提高使得商業發展有很大的提高,商業和農業手工業的發展使得明代的經濟相對發達。
-
3 # 日照剛子
明代對手工業發展採取積極保護政策,規模不斷擴大,工藝流程不斷改進,而且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民營手工業漸漸取代官營手工業,佔據市場的主導。明代的手工業主要是礦冶、紡織、陶瓷、造紙、印刷和造船等。礦冶在明代分官營和民營兩種。礦產品的種類主要有金、銀、銅、鐵、鉛、汞、煤炭等,鐵的使用最廣。起初是官營,在官營礦冶從事勞動的為“坑冶戶”。他們除稅糧照交外,可免除部分雜役。但自從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令民得自採煉”之後,民營礦冶得到迅速發展,成為冶鐵的主力採冶技術不斷改進。
礦冶
燒爆、火藥爆破用於採礦,冶煉用的木風箱改為活塞式,鍊鐵爐容量加大,從生鐵到熟鐵的冶煉可連續生產,既節約了時間,又降低了成本。紡織業在明代主要分絲織業和棉織業。紡織品除部分供宮廷專用外,大部分走向市場。官營絲織作坊設於京師和江浙一帶,歸工部管轄。民營絲織業也主要在南方蘇杭地區。明中葉以後,江南的蘇、松、杭、嘉成為絲織業的中心。張翰《松窗夢語》卷4載“大都東南之利,莫大於羅綺絹,而以三吳為最。餘先世以機杼起家,而今三吳之機杼致富者尤眾。”明代紡織業最有特色的是棉紡織。
木風箱
棉花種植的推廣和當棉布成為普通民眾的生活必需品時,棉紡織業的發展是情理中的事。當時社會對棉紡織品的需求量很大,內廷宗室的消費、廷臣藩屬和邊衛軍士的賞賜,都用棉布。民間對棉布的消費更大。這必然促進棉織業的發展。當時大江南北家家有織機,戶戶機杼聲。如果說絲織業主要集中在南方,棉布的紡織幾乎遍佈全國。在元代制瓷技藝的基礎上,明代瓷器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制瓷產業中心是江西浮樑縣的景德鎮。景德鎮瓷器在宋代就很出名,就連景德鎮地名也是以北宋真宗年號“景德”命名的。
棉花種植
明代中前期,景德鎮瓷器生產以官窯為主,產品主要供宮廷使用。現在收藏家們喜好的洪武、永樂、宣德、成化等瓷都是官窯製品。嘉靖以後,民窯興起。明代太常寺少卿王世懋(1536-1588年)在《二酋委譚摘錄》中記載景德鎮燒窯盛況“景德鎮官窯設焉,天下窯器所聚,其民繁富甲於一省,其地萬杵之聲殷地,火光燭天,夜令人不能寢,戲目之曰四時雷電鎮。”一種土,一把火,造就景德鎮瓷都的千年輝煌。瓷器燒造技藝的創新,使明代景瓷更上一層樓。如旋坯技術的改進、吹釉技術的運用、做坯造型的探索創新等,成功地造就了景德鎮薄胎瓷、玲瓏瓷和鏤空瓷的產生。
景德鎮瓷器
青花瓷是景德鎮的傳統產品,馳譽中外。成化年間還發明瞭“鬥彩”“五彩”等瓷。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造紙術據說是東漢時期的蔡倫發明的,到明代已經經歷了1300多年的歷史。從造紙技藝來講,明代仍然延續了古老的造紙術原料脫漿、打漿、抄造、乾燥四個環節必不可少。這一時期比較著名的紙張有福建、浙江、江西交界山區所產的“竹紙”和安徽宣城、涇縣、寧國所產的“宣紙”等。造紙術促進印刷術的發展。明代木活字、銅活字、錫活字、鉛活字得到應用,銅活字的應用尤為廣泛。
青花瓷
許多古籍如《十七史》《二十一史》《十三經注疏》,戲劇、小說類著作,都用活字印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代還用套色印刷繪畫和畫譜一類的作品。明代海運事業的發展促進造船業發展,而且達到古代造船業的高峰。當時造船工廠遍佈沿海、沿江各地。江蘇、福建、湖廣、浙江等地形成許多造船重鎮。《明會典》卷200載,朝廷規定“如或新造海運船隻,須要量度產木、水便地方,差人打造。”許多官辦船廠,組織嚴密,工種齊全。如南京龍江船廠按專業性質將生產組織分成四廂(坊廂)一廂制木梭櫓,二廂造船木、鐵件及纜繩,三廂修補日船,四廂製造棕蓬等物明代造船業不僅規模大,而且種類全、數量多。
造船廠
如鄭和下西洋寶船船體長30米,寬56米,排水量3000多噸。隨鄭和下西洋的鞏珍在其所著《西洋番國志》中描述寶船“體勢巍然,巨無與敵,蓬、帆、錨、舵,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在其《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在造船方面,中國曾遠遠走在歐洲前面。”明代手工業諸如礦冶、紡織、陶瓷、造紙印刷等,分工十分細密。明初戶籍被編為“匠籍”的都是手工業者。這些工匠為宮廷服務時,採取輪作制。《明太祖實錄》卷177記載,洪武十九年(1386年)確立“籍諸工匠,驗其丁力,定為三年為班,更番赴京輪作,三月為期交代”。
手工業者
即將各地編入匠籍的工匠編為若干班次,每三年到京服役一次。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進行改革,分不同工種,每五年、四年、三年、二年或一年到京服役一次,工種多達60多種。明代後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政府對手工業者的管理逐漸寬鬆,因工匠採取輪班制,每年到京應役的時間有限,故許多工匠成為個體手工業者,有的還形成規模經營。如紡織業的絲織業和棉織業,出現僱工生產。明代後期的蘇州,機戶至少在3萬家以上。《明神宗實錄》卷361記載,當時的蘇州“生齒最繁,恆產絕少,家軸而戶纂組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相依為命久矣”。這種資本主義的萌芽,十分有利於明代手工業的發展。
-
4 # 綠豆作者
農耕時代靠的是人力,
大明時代也有幾百年的歷史。
明代怎麼過著過著就衰落了呢?
我總結有幾個原因
農業被商人把持住
商人被宦官把持住
其實啊,歷史真真假假。
-
5 # 三月4670
先回答問題:明朝的農業是傳統農業的最好水平(科技、工藝和種植面積)。由於農業的發達,形成了富餘的耕種土地,還產生了商業耕種;農業的進步也產生了多餘的勞動力,就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而良好的手工業和商業,加上世界一流的航海技藝,海外貿易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峰。
高壽仙教授所著的《明代農業經濟與農村社會》中記載:
“萬曆末期耕地增至916萬頃,人口約1.91億人。明代將近90%的人口仍然居住在農村,總體城市化率與宋代相比無明顯提高,但在經濟發達的江南等地,明代後期城市化水平則達到較高程度。”
耕地和城市化率這兩個資料我給大家一個參考值,民國的版圖是要高於明朝的,民國末年的耕地約14.1億畝,換算成頃(注意頃和公頃的區別)1410萬頃,而民國末年人口城市化率在10.64%左右。
“明代後期江南的畝產量,比宋代大約增加了50%以上。明代中後期,農業形成了一種與商品生產密切相關的經濟作物以及加工這些經濟作物的手工業為主體的新型農業結構。”
從上述記載就可以看出,明朝的農業確實發達,對手工業及商業的推動極大。至於明朝的海外貿易,那就不得不提鄭和。
鄭和下西洋,極大的推動了航海業,帶去的東西,不管是作為禮物還是作為交易,也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對外的海洋貿易。那是中國的主要貿易方向是東北亞及東南亞,然後再經東南亞轉運至西亞和歐洲。這也就是為什麼到了明朝後期海盜猖獗的原因。
送你個問題以外的東西。
雖然海外貿易很繁榮,但它對資本主義萌芽的反哺有限。這是由於這塊貿易主要是被皇家控制,也就是那些製造局,主要的利潤均被皇家拿走,而沒有用於再投資再生產。
-
6 # 秋水長天1974
明代的農業是小農經濟閉塞的,明末海外的玉米、番薯已經傳到了國內,可惜並未引起重視以至於缺糧導致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顛覆了王朝。
由於朱元璋極度鄙視商人明代的商業是畸形的,商稅極低,商人居於“士農工商”之末,商業是由官商及走私兩種形態存在的,病態畸形的繁榮,政府並沒有在商業稅收上獲利甚至逐步萎縮最後政府財政破產。
明代的手工業是及其發達的,雖說政府規定了匠戶一定範圍內限制了手工業的發展,但是由於貿易的推動還是有不斷的創新,《天工開物》當中就記載了很多,明末江南已經具備了很多工廠的雛形。
海外貿易由於朱元璋的禁海政策遠遠不能和兩宋時期比,也是由民間走私商人主導的,瓷器、絲綢、茶葉風靡歐洲,使明朝成為了白銀淨流入國引發了“銀賤銅貴”造成了通貨膨脹,耕地植桑也使得糧價大幅上升加劇了明末天災時的缺糧狀態。
回覆列表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它一度有著繁榮的經濟。16、17世紀間,明代曾是世界上手工業與經濟最繁榮的國家之一。明代初期推行的海禁政策,使得商業受到一定的壓制,但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廢除海禁後,海外貿易重新活躍起來,全盛時遠洋船舶噸位高達18000噸,佔當時世界總量的18%。而最後因為農業衰敗引起的農民起義滅亡。
從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開國,到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明宣宗執政的這段六七十年時間裡,隨著政局的穩定,被戰亂破壞的地方,又重新建立起社會秩序,農業逐漸恢復,戶口與墾田逐漸增多,糧食產量增加,政府稅收增多,官營民營手工業陸續發展,商業城市增多,東西南北商業流通暢快,海外貿易往來活躍。
從公元1522年,明世宗嘉靖元年,到公元1573年,明神宗執政以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是中國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工商業的繁榮,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