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曾經毒死一頭牛

    菲力牛排相比,西冷牛排更具韌性,入口有牛排的芬芳。以五分熟最好,最好不要煎得過熟,切時要連筋帶骨一起切

    煎制西冷牛排時,既要能夠迅速加熱牛肉表面,使其產生大量的香料分子,又不能使肉質的細胞壁破裂。最好用厚底鐵鍋,厚厚的生鐵導熱均勻、受熱快,能令牛肉把那種原有的口味發揮到極致 西冷牛排含一定肥油。

    由於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肉質細嫩,上好的沙朗會嫩到入口即化的地步。西冷牛排要比菲力牛排多一些韌性,所以入口更有牛排的芬芳。吃的時候以五分至八分熟最好,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最好不要煎得過熟~

  • 2 # 醫食參考

    一牛之體,齊味萬方

    中國地大物博,飲食文化深厚,不同地區產出的牛肉各有特色,想要輕易打贏“哪裡的牛肉最好吃”這場戰役,恐怕沒那麼容易。至於牛肉的做法、吃法,那就更是不勝列舉,只要看看全國各地的代表菜中,有多少不同風味的牛肉美食就能理解。

    之所以一塊牛肉能翻出這麼多花樣,說到底還不是因為“一牛之體,齊味萬方”!小時候聽父母講庖丁解牛的故事,耳內只聽得父母教導的“一件事要反覆做、認真做,自然能做到這種目無全牛的境界”。現在看來,這故事並不只是教我們踏實做事,還告訴我們:每個部位的牛肉都值得被差異化對待,吃牛肉學問太大,不可辜負!

    會吃的華人,更是給牛身上絕大多數部位取了不同的名字,大到牛肉牛骨、小到牛舌牛尾,再加上牛百葉、牛肚、黃喉、牛吻、牛臉、牛鼻、牛天梯、牛眼,著實算是開發到了極致。而且每個部位的吃法還都頗有講究。

    撇開西方人比較難以接受的牛舌、百葉、牛肚、黃喉等部位,即便是所謂“正經牛肉”,從前到後也被分為肩胛肉、前胸、肋脊肉、牛小排、前腰脊肉、後腰脊肉、後腿肉、腱子肉、腹脅肉等九大部位。或許這些名字你不太熟悉,但如果我換種說法,相信這些文字就立刻變得活色生香了。

    雪花牛肉

    著名的雪花牛肉,一般是指牛上腦、牛眼肉部位,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牛小排部位。這個部位的牛肉纖維間交錯分佈著大量脂肪,紅白相間,紋路繁複如大理石紋,十分漂亮。因為脂肪含量比較豐富,使得這個部位的牛肉口感細嫩多汁,無論是直接煎烤,還是切片涮鍋,都相當美味。

    雪花牛肉的主要出產國是日本,正宗雪花牛肉的價格也十分昂貴。不過本著健康飲食、預防高血脂的原則,即便吃不到昂貴的雪花牛肉,也並不用太遺憾,畢竟如果單單從營養角度來講,它並不比普通牛肉高。

    西冷牛排

    大家熟知的西冷牛排就來自於牛的肋脊部,具體來說是牛的外脊肉。這個部位的肉質特點在於細嫩多汁、脂肪分佈均勻卻又有一定的結締組織。吃起來味道鮮美,同時又帶有一點韌性,略有嚼勁。

    稍懂點烹飪的人只需備好一把迷迭香、半顆檸檬、幾粒大蒜、少許洋蔥和土豆,再加點鹽巴、醬油和辣椒粉,隨隨便便調點醬汁醃漬一下,放進烤箱烤烤,就是一道可以拿來招待好友、炫耀廚藝的美食。

    菲力牛排

    和西冷牛排齊名的另外一個部位就是菲力牛排,也叫牛柳,是上文提到的前、後腰脊肉之間的一小塊腰內肉,華人習慣叫它裡脊肉。這個部位由於運動量非常小,沒有粗大的肌肉纖維,所以肉質非常細嫩,很適合用來煎牛排,口感會很鮮嫩。而且菲力牛排瘦肉多、脂肪含量比較低,對於想要品嚐牛排又不想攝入太多脂肪的女孩子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牛腩

    牛後腰脊部位的肉,我們通常稱之為牛腩。這個部位的肉質既有瘦肉又有脂肪,還有一定的筋,再加上運動量不大,通常鬆軟且有一定的韌性。雖然比不上西冷牛排和菲力牛排那麼鮮嫩,但肉味濃郁,很適合燉湯。比如番茄牛腩、咖哩牛腩,都是冬日裡翻牌率特別高的美食,只是燉煮的過程需要些耐心罷了。

    不過現如今有了電壓力鍋、微電腦控制的燉煮鍋,這點消磨在美食上的工夫,也顯得沒那麼漫長了。

    牛腱子肉

    牛腱子肉往往會被做成最樸實的醬牛肉,吃飯時隨手切幾片,蘸汁吃味道濃郁,空口吃也足夠紮實解饞。醬牛肉的做法沒多複雜,大概每位家庭主廚都有自己滷製醬牛肉的配方;談不上有多寶貴,但多加一點花椒和桂皮,或少放一點陳皮和冰糖,味道都會略有差異。也由此,各家各戶外出的遊子就有了記掛的“家的味道”。

    不過,要論對牛肉的深入瞭解和“肉盡其用”的精巧程度,從全國範圍來看,潮汕朋友若稱第二,大概沒有其他地方敢自稱第一了。

    作為北方人,我以前非常狹隘地認為,潮汕牛肉只以潮汕牛肉丸聞名於世。直到去了廣州,被朋友帶著穿街走巷,尋到了地道的潮汕餐館,才瞭解了潮汕人對牛肉的深厚感情。

    就連小小一枚牛肉丸,都因為原材料和口感的不同,細分了好幾個種類!記得在那家店吃過一碗牛肉丸粿條,老闆在我點單時問我:“要牛肉丸還是牛筋丸?”我當即愣住,老闆接著解釋,“牛肉丸是純牛肉的,牛筋丸加了嫩筋,更彈牙有嚼勁!”我才知道,小小一顆牛肉丸,原來也有這般不同。

    後來又鼓起勇氣嘗試了砂鍋燉煮的牛尾湯,發現竟也別有風味。大概是因為長時間的熬煮,將牛尾中的脂肪和膠原都溶解到湯汁中去的緣故吧.

  • 3 # 荔枝碎碎冰

    去吃西餐牛排的時候,在餐廳裡點餐時看到選單上的“菲力”、“西冷”等這些看著面生的名詞是不是腦袋發懵了,看著名字基本上判斷不出來到底是什麼位置的肉,不用擔心,今天就一起來看下這些肉到底有什麼名堂。

    因為"菲力(FILLET)"和“西冷(SIRLOIN)”這些名字是都是舶來詞,都是外語詞彙音譯而來的。分別代表牛的不同部位的肉。這裡我們用一張圖看看牛肉身上不同部位的肉的叫法。

    一頭牛身上的肉就分了這麼多的種類,那麼這些分別怎麼樣呢?朋友在西餐廳上班,和他聊了之後才知道有這麼多門道。

    菲力(FILLET)

    菲力指的就是牛裡脊肉。菲力牛排就是用牛裡脊肉做出的牛排。這塊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基本上只有很少量的脂肪和筋膜,瘦肉控們可不能錯過。這塊肉質纖維比較鬆散,非常適合咀嚼,所以也很適合給小朋友食用,肉質非常的細嫩。所以如果是帶著女朋友去約會的話可以給女朋友點菲力牛排,基本上不會出錯。

    熟度推薦:3分熟、5分熟

    西冷(SIRLOIN)

    西冷牛排為牛胸脊肉部分,在肉的外延有一圈白色的肉筋,肉質比較硬,所以口感上比較有嚼勁,據傳言說,亨利八世在品嚐過美味的牛排之後,把牛排封了爵士,即Sir+loin,中文譯為西冷牛排。在美國的餐廳裡西冷牛排不是特別常見,一般出現在選單上的是紐約客(New York Strip),肉質和口感基本上和西冷牛排是差不多的。

    推薦熟度: 5分熟、7分熟。

    除了大家常見的菲力牛排和西冷牛排,常見的牛排還有T骨、板腱、眼肉牛排這幾種。

    T骨牛排

    T骨牛排是牛背上的脊骨肉,因為骨頭的形狀像T字得名,這塊T骨就像分水嶺一樣,一邊是菲力,一邊是西冷。顧名思義,T骨牛排就帶著骨頭的,所以分量也比較足,但是去掉骨頭之後和其他牛排的克數是差不多的,所以點餐的時候不要被T骨牛排的重量嚇到。

    推薦熟度:7分熟、全熟

    板腱牛排

    板腱是牛肩胛骨後的肉, 板腱牛排價格上比菲力和西冷都要低,但是口感卻一點也不差,肉質也非常嫩,肉汁特非常醇厚,也比較容易入味。要說便宜的點可能就是因為板腱中間有一條筋,這條筋比較難嚼,所以大家會更偏愛其他的牛排。這條筋對於喜歡吃的人來說,就是比較Q彈的。

    推薦熟度:5分熟、7分熟

    肉眼牛排

    此“眼”非彼“眼”,肉眼牛排中的眼字是指肌肉的圓形橫切面,肉眼牛排是從近肋骨末端的一少部分切下來的肉,這個部位的肉質非常嫩且有漂亮的雪花紋外觀上非常美,在煎制的時候,雪花紋的油花融化成汁水包裹住整塊牛排,咬下去鮮嫩多汁,同時還有嚼勁。

    推薦熟度:5分熟、7分熟

    以上就是常見的牛排,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去選擇,然後點完牛排還有搭配的醬汁,接下來說一下這些常見的醬汁。

    黑胡椒汁

    黑胡椒汁是最常見的牛排醬汁了,撒上去增加了牛排高階感,入口後有濃郁的黑胡椒的味道,口感非常的濃郁。

    紅酒汁

    紅酒汁是菲力牛排的極佳拍檔,口感潤滑,搭配嫩嫩的菲力牛排,一口下去,紅酒汁和牛排在齒間暈染開來,入口即化的感覺h,入口即化的如花。

    菌菇汁

    菌菇汁是在奶油裡面加入不同菌菇製作的醬汁,菌菇汁十分的鮮美,比較適合搭配菲力牛排和西冷牛排。

    使用醬汁的時候要注意,把牛排切成小塊後蘸著醬汁吃,不要先把醬汁撒到牛排上,這樣醬汁的味道太過突出可能會蓋過牛排的味道,而且在切得時候很容易弄到身上。

    以上就是關於牛排和醬汁怎麼選的問題啦,看完去西餐廳點單是不是就方便很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一開始不懂,但想想卻很有哲理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