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祥子談歷史

    2008年10月4日,中央電視臺十頻道《發現·探索》欄目播出的《兵馬俑的神秘主人》節目,諸多疑點竟然直接指向秦兵馬俑的主人並非秦始皇,一經播出立即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1974年3月,沉睡千年的兵馬俑重見天日,世人都認為它是守護秦始皇的陪葬品。可是,一年後,當代學者、穴建築學家陳景元卻提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看法:兵馬俑的真實主人並非秦始皇,而是他的高祖母——秦宣太后,也就是《羋月傳》中的主人公羋月。從而使原本就神秘莫測的秦始皇陵,更加的撲朔迷離。

    疑點一:陶俑手臂文字之謎

    1975年,《臨潼縣秦俑坑試掘第一號簡報》中的一幅圖片引起了陳景元的關注,圖片顯示的是一號坑東南角的一個陶俑,陶俑的手臂上卻刻著一個奇怪的文字,而這個文字根據《試掘簡報》和徐文鏡縮寫的《古籀彙編》 中的說法,就是個“脾”字。

    對此,陳景元深感困惑,這個“脾”字又代表什麼意思呢?

    1978年,陳景元心存疑惑,偶然認識了古文字專家段熙仲教授,而段教授經過一番查對,發現“脾”字並不是一個獨體字,而是兩個併攏在一起的獨體字,即:左邊的為“月”,右邊的為“羋”。

    此言,令陳景元大吃一吃,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不就是姓“羋”,人稱“羋月夫人”嗎,難道兵馬俑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坑而是秦宣太后的陪葬坑?

    這下,更引起了陳景元的研究熱情。

    個人觀點:這個字究竟是工匠有意為之,還是無意中的巧合?

    疑點二:秦始皇陵修建規模之謎

    一日,陳景元翻閱《史記·秦始皇本紀》,其中:“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這句話,引起了他的深思,既然秦始皇很討厭別人說死,生前又怎麼可能預建陵墓,而他自己的陵墓都沒有大規模修建,又為何要修建規模如此巨大的兵馬俑陪葬坑呢?

    為解開心中之惑,他曾與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前任館長袁仲一教授進行交流,只是一直未曾得到迴應。

    個人觀點:如果沒有預建陵墓,如此巨大的工程,秦始皇的遺體又為何能夠儘快入葬呢?

    疑點三:俑坑距離之謎

    陳景元在研究中又發現,兵馬俑坑距離秦始皇陵的外城牆有1025米,距離核心陵區有1500米。若以常理而論,誰會將陪葬品放到這麼遠的一個位置上呢?

    個人觀點:對於秦始皇,不可全以常理而論,否則又那來的萬里長城?

    疑點四:墓坑青銅器之謎

    後來,墓葬中的青銅器又起了陳景元猜疑,為何全是青銅器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防止百姓發動叛亂,曾下令收繳全國銅質兵器,這些兵器很大部分都是鐵製的。後來,這些兵器被運入咸陽,融化後鑄成12個各重24萬斤的大銅人。

    再說,秦始皇時期秦軍裝備精良,兵器基本都換成了鐵器,而青銅器已成了淘汰下來的廢舊兵器。試問,誰又敢拿這種淘汰品來為秦始皇陪葬呢?但是,如果這些青銅器是宣太后的陪葬品,就可以理解了。因為,宣太后時期的秦國兵器是以青銅器為主。

    個人觀點:畢竟兵馬俑僅是秦始始陵墓發掘出的一角,也就是極為靠外圍的部分,就算出現青銅器,是否也屬正常呢?

    疑點五:兵俑陣形與秦軍陣形之謎

    研究中,陳景元發現兵馬俑坑中的陣容雖然強大,有馬有車,但佇列卻與戰國時期的實際作戰陣容並不一樣,根本不具備作戰能力。其中:一號俑坑為右軍,二號俑坑為左軍,三號俑坑為指揮部,卻唯獨缺少關鍵的中軍。

    對此,考古人員認為,由於秦末暴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因此就沒有來得及修建四號的中軍俑坑。而陳景元卻認為,如果兵馬俑坑是宣太后的,就好理解了。畢竟不用作戰,自然也就用不到中軍了。

    個人觀點:陪葬品和現實是否存在誤差的可能?

    疑點六:兵俑朝向與宣太后墓葬之謎

    兵俑的朝向盡皆面向東方,也就是宣太后的故鄉楚國的方向。因此,陳景元推測,兵俑是宣太后的兒子秦昭王人命人為母親塑造的護送隊,代表護送宣太后的靈魂重返故鄉。

    同時,古代帝王陵墓的修建多為南北走向,兵馬俑卻位於秦始皇陵的東面,而且並未處於秦始皇陵墓的中軸線上,這與陵墓的修建常規極不相符。

    此外,據《史記·正義》和《陝西志通》等史料記載:宣太后的陵墓位於秦始皇陵墓西側大約2公里處,距離兵馬俑坑只有短短的500米。以此推論,似乎兵馬俑和秦宣太后陵墓極為密切,只是考古人員在這一區域始終未曾發現秦宣太后陵墓的具體位置。

    如此以來,似乎兵馬俑的區位有點獨立於秦始皇陵以外的意味。

    個人觀點:兵馬俑坑的這一現象是否與附屬工程有關,畢竟並非主體工程。在後世,主體工程明顯要認真很多,而附屬工程相對要馬虎許多。同時,常規的陵墓建設是以秦始皇陵為基準,還是秦始皇陵墓以後世的陵墓修建形式為基準?

    疑點七: 與“車同軌”國策不符之謎《禮記·中庸》第二十八章:“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根據秦直道50步的寬度,在全國推行了“車同軌”的政策,即:車輪間距為6尺,相當於現在的1.38米。

    但是,兵馬俑坑中出土的車輛輪間距不但未能達到6尺標準,而且間距各異,從1米至1.1米間距不等。顯然,這一現象和秦始皇推行“車同軌”的6尺標準不相符。如此不規範的陪葬品,又怎麼能陪伴於秦始皇於地下呢?如果是宣太后的陪葬坑,就說的通了。

    個人觀點:是否和秦末暴亂有關,為了趕時間這才降低細節標準。

    疑點八:車駕之謎

    陳景元還發現一個問題,從周代開始帝王已經實行“天子駕六”的禮儀標準,即:帝王乘坐的馬車必須是“一車六馬”相駕。但是,兵馬俑坑出土的馬車卻是“一車四馬”相駕,顯然與帝王的車駕禮儀標準不符。而“一車四馬”相駕,則與宣太后的身份極為匹配。

    個人觀點:附屬陪葬墓坑的標準,或許不能同主墓室的要求相提並論。

    觀點九:衣飾、髮髻之謎《淮南子》記載:“楚文王好獬冠,楚人效之。”

    後來,陳景元又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兵俑的“花式歪髻”都歪向於右邊。而這種髮式,卻是楚國流行的髮式形象。

    同時,兵俑身上以紅、紫為主色調的綵衣式樣,也是楚人的衣飾文化。從湖北楚墓中出土的以赤色為主的衣衾,也證明了這一點。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當時主政的羋氏,喜好這一著裝習慣,自然很容易影響到秦華人,當然也包括身邊的護衛隊。

    而古代墓葬雕塑,多以寫實為主,似乎兵俑成為宣太后護送隊的可能性極高。

    個人觀點:假設工匠是楚人,他也極有可能按照楚地的風土人情來進行兵俑雕塑,畢竟並不是所有兵俑的髮髻和著裝都是一樣的。如此,也不能從衣飾和髮髻現象完全證明墓主就是身為楚人的宣太后吧。

    考古人員在對兵馬俑的發掘中,無意中發現一件兵器“戈”的旁枝上刻著幾個歪歪扭扭的字跡:“五年相邦呂不韋造”,也就是秦始皇三年時呂不韋監督製造的。因此,該“戈”也有“呂不韋戈”之稱。

    這一發現,已成為判定兵馬俑年代的最好歷史實物。因為,秦國對於武器的監製極為嚴格,為了便於追查殘次品的製造者,要求兵器上必須刻上製造者或監造者的姓名。

    秦宣太后的陪葬品,又怎麼會出現“呂不韋戈”呢?這下,陳景元頓感壓力倍增,因為他也承認這隻戈是秦始皇時期的產品。

    為了解開這一謎團,他又多次對戈的發掘現場進行了研究,發現呂不韋戈不是平放在兵馬俑低部的磚面上,而是擺放於一處約有30釐米厚度的淤泥上。

    之後,他又根據墓坑淤泥的堆積規律和臨潼地區旱澇交替的年代進行推算,認為兵馬俑坑的年代比秦始皇墓的年代更加久遠。因為,形成30釐米厚度的淤泥,大約需要50到60年的時間,這一時間又正好同秦宣太后修建地宮的年代相吻合。因此,他得出結論,呂不韋戈只是50年後意外的遺落之物。

    對此,支援兵馬俑為秦始皇陵墓陪葬坑的學者提出反對意見,究竟是什麼樣的意外,才會造成50年後的呂不韋戈落入封存嚴密的坑穴裡?

    陳景元迴應,秦末天下大亂,秦國許多墓葬遭到挖掘和破壞,而呂不韋戈極有可能是被盜墓計程車卒攜帶進去的,並在慌亂中不甚遺落下來。

    秦始皇陵墓陪葬坑的支援方再次質疑,秦朝許多部隊經常使用耕田的農具進行作戰,而一件金屬兵器無異於一件至寶,就算盜得墓葬財物怕也沒有這件兵器珍貴。同時,秦代兵器管理極為嚴格,丟失會有殺頭之罪。因此,呂不韋戈不可能穿越時空進入50年前的兵馬俑坑的土層中去。

    此外,兵俑的手形均成抓握狀,之所以手中空空,是因為兵俑埋入地下的歲月久遠,造成兵器木杆腐爛,兵器上的“戈頭”便隨之掉落在30釐米厚度的淤泥堆積層上。

    正所謂:“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雖然,兵馬俑是否屬於秦宣太后的陪葬品,並沒有得到學術界的認可,當然也不能隨意下定結論,還需不斷小心求證,以得出更加有說明力的證據。但是,陳景元對歷史考古的鑽研精神,卻會激勵著人們對秦始皇陵的無數謎團的研究熱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價鉀鈉氫氟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中怎麼判斷是正價還是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