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遙lgy

    謝謝邀請!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於洛陽,終年六十六歲。曹丕威逼漢獻帝禪讓皇位,建立魏國。曹丕傳位於幼子曹叡,曹叡三十三歲去世。傳位於養子曹芳,曹芳在位期間司馬懿領軍打仗,平亂,奠定了自己的權威。後來司馬懿又剷除了曹爽勢力,使曹魏政權名存實亡,司馬昭又廢了曹芳。立了曹髦為皇帝。曹髦想反抗司馬昭,攻擊時被殺,時年只有二十歲。司馬昭又立曹奐!公元265年,司馬昭死後,司馬炎奪取皇位建立晉朝!到此時,已是曹操去世四十五年之久了,他的忠臣們,多是在他起兵的三十年間跟隨他征戰的一些人。到後來的魏國,那些人估計也都死去了。哪裡還會有曹操時代的忠臣出現維護曹魏的權威呢?

  • 2 # 譚小龍29

    誰提的這麼沒水準的問題・_・?

    從曹丕篡漢到曹髦被篡,這都好幾十年了!隨曹操起事的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曹仁、曹洪、夏侯兄弟都死了好久了!剩下的小輩沒一個是“司馬老賊”的對手!被碾壓了,夏侯霸溜到西蜀投靠表妹夫劉禪去了!而且陳群這個坑貨還弄出來了廢掉“世家”進取之心的“九品中正制”!曹丕為了取漢自代,為追求“世家”支援接受了“九品中正制”,“世家”自此再無後顧之憂,只要不影響自己家族的利益,皇帝就是個傀儡而已,“世家”第一才是天下之主!誰替皇帝出頭,司馬氏自己不也是被世家坑的欲仙欲死的!司馬炎的兒子是什麼貨色?傻瓜啊?這種人都能當皇帝,可見世家在當時的權利,因為皇帝完全沒有用。

  • 3 # happy1747943

    曹操臨死之前,特別告訴曹丕要防司馬懿,但曹丕能力有限,過度依靠司馬懿(登基後過多地防備自己的兄弟)。使司馬懿家族漸漸做大,在老將陸續死去以後,失去打擊司馬懿時機。一是曹操子孫,在當時多人都擔心司馬懿想以司馬代魏情況下,未能預防或採取措施,未能看清司馬家族,天天都想武力奪取曹魏政權的野心,到最後旡法統治司馬家族了。二是司馬懿用裝病陰謀手段,隱藏得很深並能騙過多人,包括曹爽大將軍,使一般人難以識別他的狼子野心。三是司馬懿能抓住時機,採用非常武力手段發動政變,用極很毒的辦法,全部殺死政敵,另立一個小孩子完成代魏的陰謀。

  • 4 # 老龔166916589

    曹操政權被奪。曹系己無後起之秀,剩下曹真曹爽之輩,要權無才。曹操時代的外夷大將如鄧艾,郭淮己投靠司馬氏。不聽曹氏指揮了。

  • 5 # 世界史圖鑑

    這是寒門的失敗和世家大族重新掌權的表象顯現 。曹操唯材是舉 ,招攬了大量人才 ,打天下的主幹就是這些人才 ,但發展到後期 ,為了團結實力派必然要想世家大族傾斜 ,到了曹丕階段 ,九品中正制就是想士族妥協的證明 ,此外 ,前期的寒門人才在幾十年的發展中也轉變為新士族 ,在九品中正制中獲得好處 ,壟斷官場 。

    出身士族的司馬氏更能代表自己的利益 。而曹氏領導大都短命 ,又面對南方的軍事壓力 ,人才凋敝的問題 ,更適合代表士族利益的家族都蠢蠢欲動。另外終於曹操的忠臣有些病死 ,有些阻止曹操稱帝被毒殺 ,有些識時務不去得罪任何人,新銳被打壓所以沒有大規模的反對 。

    曹氏的實力其實不弱 ,即便是曹氏自身也有大將軍 ,領天下兵馬 ,但腦子不好使 ,主動放棄將軍之位和皇帝 ,在高平陵事變中主動退出 ,司馬懿表面善待 ,實際上大規模清楚反動勢力 ,中央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但政局不穩 ,伺候一直有反對司馬氏專權的兵變發生 ,無一例外都是地方勢力 。

    同時聯絡南方政權 ,但都失敗了 ,司馬氏很懂的當時的局勢 ,只要團結大貴族 ,掌握軍權 ,就掌握了主動權 。親曹勢力就掀不起風浪。當地方實力派多次失敗 ,大家也就不會做無畏的掙扎 。而地方的反叛的勢力也都是打著曹氏的幌子 ,沒有真心擁曹的 ,利益才是根本 。

    誰給的多跟誰 ,跟誰活的長跟誰,誰佔優勢跟誰。

  • 6 # 曹老師xixi

    曹魏被司馬家奪權的時候,實際上還是有不少曹魏的忠臣的。下面我簡單列舉幾個比較重要的人物。

    1.蔣濟等忠魏中間派力量。

    在高平陵政變曹爽滿門及其黨羽被血腥屠殺之後,司馬懿在當時並非能一手遮天,但是除了司馬派,曹爽派外,還有一股中間派勢力是曹魏派,其代表人物是曹魏四朝老臣蔣濟,在高平陵政變前,司馬懿為爭取中間派勢力,對蔣濟等人花言巧語取得其支援,後司馬懿背信棄義卑鄙無恥,使得蔣濟十分懊悔,後被司馬派不斷打壓排擠,被迫辭職,鬱鬱而終。

    2.夏侯霸、夏侯玄、李豐和張緝等宗親力量。

    不得不說曹魏宗親實力衰落,在曹爽被滅門後,夏侯霸與夏侯玄手握重兵,看不清形勢,不知聯合地方忠曹派反撲司馬氏,反而夏侯霸頭像蜀漢,夏侯玄羊入虎口,夏侯霸沒有一點其父夏侯淵的魄力,夏侯玄則不愧是魏晉玄學代表真是順其自然無為而進,最後夏侯玄被罷免兵權後,忍無可忍開始反擊,無奈為時已晚,無兵無權,自取滅亡。

    3.淮南地方忠曹派。

    這裡主要講的是發生在高平陵政變之後的淮南三叛,第一次是曹魏元老王淩反司馬,後中奸計被滅門;第二次是魏帝曹芳被廢后,鎮東將軍毌丘儉和揚州刺史文欽反司馬,後毌丘儉陣亡,文欽父子被迫降吳;第三次是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因與曹氏宗親關係密切,遭到司馬氏猜忌,並不滿司馬氏的殘暴而反司馬,後戰敗滅門。

    4.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

    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民間力量,對司馬氏的血腥手腕以及專權不滿,以其七人為代表的民間賢士,拒絕為司馬政權服務,並利用詩文揭露和諷刺司馬家族的虛偽和無恥,製造輿論,後遭到司馬家族的迫害,嵇康被處死,阮籍和劉伶屢歸隱,剩下四人被迫出仕,竹林七賢解散。

    實際上司馬氏的奪權並非一帆風順,一直斷斷續續的有從民間到官員的抵制,但無奈司馬家族手握重兵,無情無義,誘騙與屠殺並行,殺遍一切反司馬家的力量,最終逼的孤家寡人的魏帝曹髦一身赴死,難怪晉明帝司馬紹得知司馬家天下由來之時,掩面伏床羞愧憂鬱,說道“晉祚不長”。

    至於為什麼給人一種曹魏政權被司馬家奪取後,曹操忠臣如此至少,那是因為第一司馬懿壽命很長,壽命長黨羽就多,第二那是因為都被司馬家除去了,所以不見曹操忠臣。

  • 7 # 酒騎風

    說一個側面吧,其實和曹操沒什麼關係,起源於曹丕內心的小心思。

    和曹操一起打江山的人,到了諸葛亮死的時候基本死的差不多了,沒死的人也不多了,司馬懿算一個,只不過司馬懿謀著篡位的。

    真正讓重臣分崩的,是曹丕。

    曹丕登基以後,心裡一直有個疙瘩,這個疙瘩是:還有一個能力比自己強很多的弟弟,曹植。不知道怎麼處理。

    畢竟曹植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儲君,所以對曹丕來說,一定要多少防著點曹植,這個小心思本身是沒錯的。

    但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皇帝雖然權勢滔天,但實際上是孤家寡人,孤掌難鳴 。就好像農民企業家發跡,這時候,不管是七大姑還是八大姨,一定要用自己的親信,才能維持這麼大一份家業。

    但這條路被曹丕堵死了,排擠曹植的結果,是此後的皇帝,比如曹叡、曹芳……他們在用人的問題上形成了習慣,不用親戚,以至於他們都沒有親戚可以託付。以至於在對付司馬家的過程中,一直處於被動。

    畢竟大家是親戚,不管誰當皇帝,位置總是曹家的。所以親戚之間的利益關係是基本一致的。

    但排擠近親的結果,就是讓皇帝只能用大臣。但這時候,老大臣死的差不多了,新的大臣又無法託付。比如曹芳,就直接被司馬懿廢了。

    親戚靠不住的結果是沒有忠臣的。曹家連親戚都不放過,我們普通大臣能好?

    於是曹家就悲劇了。

  • 8 #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司馬氏取代魏國,並不是沒有人反抗,只是這些人大多是武將。曹操本身“閹餘之後”被世家大族看不起,曹操的“唯才是舉”,重用庶族人才。曹丕為了能夠“代漢”而立與門閥士族達成妥協,以“九品中正制”來維護士族做官的權益。所以曹丕登基後,再沒有什麼寒門學子憑才能來上位,與曹家形成利益共同體。

    魏國朝廷主要由兩派人馬把持,一派是司馬懿為首計程車族,一派是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的本家兄弟們,這些家族成員過去都是在曹操手下執掌軍權。曹家、夏侯家只是為了自己家族能夠控制朝政而拼命攬權,但是又打不過諸葛亮,只好放權給司馬懿。

    司馬懿最後能夠成功很重要一點就是他活得久,本身司馬懿是曹丕的謀士,在曹操集團屬於小字輩,年輕加上活得久。當司馬家權傾天下時,當年追隨曹操的謀士基本不在人世,而他們的後代已經成了士族。司馬懿、陳群所建立的“九品中正制”對他們也是有利的,加上曹操雖然提出“唯才是舉”,但是漢朝各種經史子集都是竹簡刻的,大多在世家大族手裡,接受過好的教育的也是些世家子弟。曹操麾下荀彧、荀攸、陳群、郭嘉、許攸都是世家大族子弟,有些也到袁紹陣營待過,只是認為曹操比袁紹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才投奔曹操的。所以曹操的唯才是舉,真正加入曹操陣營的基本都是士族,類似賈詡這樣出身較低的人物後代也已封侯,官至駙馬都尉,已經成了士族,司馬懿的九品中正制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

    曹魏後期就是司馬家為首計程車族和曹家、夏侯家掌握軍權宗室共同執政,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誅殺曹爽以後一直面對曹魏軍隊系統的反抗。失去軍權的夏侯霸逃奔蜀國,夏侯玄密謀暗殺司馬師,洩密被殺。真正有威脅的是吳國前線,軍事重鎮壽春的三任統帥王淩、毌丘儉、諸葛誔先後發動叛亂,史稱“淮南三叛”。這些人都是和夏侯玄關係密切的人,屬於曹魏軍隊系統,曹爽、夏侯玄被殺,起兵要奪回曹魏江山,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幾次親征壽春好不容易才解決叛亂,把支援曹魏的人誅殺的差不多,最後才可取而代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未來失去了信心,對生活沒有了熱情,感覺心理狀態到了極度失衡的狀態,怎麼才能走出這種人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