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i你笑了嗎
-
2 # 趣向雜談
隋唐宮廷音樂,最為重要的是燕樂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隋朝七部樂——九部樂——唐朝九部樂——十部樂
以國名、地名為部名稱,包括漢族傳統歌舞、兄弟民族和外來的各種歌舞。
<1>隋朝七部樂:西涼樂(國伎)清商樂 高麗樂天竺樂 安國樂 龜茲樂 文康樂(禮畢)
<2>隋唐九部樂:隋煬帝時期,增加康國樂,疏勒樂。
<3>唐朝九部樂:承襲隋朝燕樂體制,唐太宗廢除“禮畢(文康樂)”,加入“燕樂”最為首部<4>唐朝十部樂:統一高昌後,加入高昌樂。
坐部伎和立部伎更是代表著宮廷乃至整個唐王朝的最高演奏水平和技能。其是晚於多部樂形成的唐代宮廷燕樂,以演奏方式而得名。
宋元時期,宮廷音樂逐漸衰敗,市民音樂(俗樂)興起。瓦子勾欄、路歧人、曲子詞、 唱賺、散曲、鼓子詞、諸宮調、 陶真,貨郎兒以及戲曲的出現,使得音樂中心由宮廷逐漸轉移至民間,民間俗樂成為當時音樂的主流。
宮廷音樂逐漸衰敗表現:兩宋京師瓦子勾欄的藝人和宮廷儲存著密切的聯絡,且常常入宮廷演出,勾欄藝人和宮廷樂工的交流表演,即促進了瓦舍技藝的提高,也對宮廷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藝術都空前繁榮,也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朝代,而在這樣一個流光溢彩的時代,各個階層的飲食風尚也頗具特色。在統一安定的環境下,唐朝的宮廷及民間宴飲層出不窮,食療養生的觀念深入人心,加上外族文化的融合、宗教的影響,更使唐朝的飲食文化得以錦上添花。 今天的文章,不是學術論文,不是百家講壇,沒有嚴格的考究,更像是一篇關於唐朝宮廷及民間美食的“野史”,圖的就是一個樂呵兒,適合喜歡八卦異聞的吃貨們!(以治學為目的的學究們請關閉此文) 1、唐朝宮廷的御膳制度 唐朝給皇帝后妃們做飯的主要有兩個機構:光祿寺和尚食局。 光祿寺很多人都不陌生,從北齊開始一直延續至清代,下設太官署(器皿)、珍饈署(食材)、良醞署(酒飲)和掌醢暑(肉醬調料)。光祿寺主要負責重大的祭祀、宮廷筵席、婚喪嫁娶、外事接待以及官員們的膳食,屬於撐場面的機構。 隋唐時期開闢的第二個御膳機構就是殿中省尚食局了,專門負責皇帝日常的飲食。尚食局裡設有兩名奉御,這兩個人的作用很關鍵,他們會根據時令挑選不同的食材,調整菜譜,確保皇帝享受美味的同時,還能達到養生的效果;此外,凡是進奉的御膳,都必須先由奉御嘗過,安全無毒才能呈現到皇帝面前。 按理說,尚食局基本屬於皇帝獨享了,但少數時候,皇帝為了籠絡朝臣,或是表達對大臣的愛惜,也會特令尚食局為大臣準備膳食,譬如唐太宗時期的名相房玄齡,就享受過如此的厚恩。 至於唐代后妃們的飲食,是沒有專門的機構及官員來負責的,不過也有例外,唐玄宗就曾專門設了一名“檢校進食使”來專門負責楊貴妃的飲食,並由此引得一批王公大臣們爭相獻媚、進奉佳餚,一首“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道盡了唐玄宗後期瀰漫在大內皇宮的奢靡之風。 2、唐朝宮廷的烹飪特點 中國的飲食向來講究“色香味俱全”,熱愛生活的唐朝人民更是將這點吃的樂趣發揮到了一個歷史上的小高峰。 唐朝開國初期,百廢待興,開國皇帝們還比較崇尚節儉,等到國家安定下來,在吃上自然就講究了不少。唐朝宮廷裡,無論是菜餚還是點心,味道自不必說,連色彩、造型、擺盤等等都有諸多美學要求,一桌御膳,蒸烤煎炸,樣樣俱全,菜品不但要看起來要色彩斑斕、賞心悅目,也要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 與清朝御膳不同的是,唐朝宮廷裡,皇帝的規矩沒辣麼多,什麼一道菜不過三口,什麼不能吃太飽之類變態的祖制,在唐朝皇帝眼裡,那都是大不敬。所以,才有了唐玄宗之流在執政中後期的夜夜鶯歌燕舞、美酒美食、醉生夢死的醜態了。可見,飽暖思淫慾,任何美好的人和事,沒有了適當的節制,則必生妖孽啊。 3、唐朝的宮廷筵席 唐朝的宮廷御膳與歷朝歷代一樣,開國早期崇尚節儉,朝局穩定、國家強盛之後,逐步走向奢靡,直至最終的滅亡。不是說朝代的滅亡是由於胡吃海喝導致的,但宮廷飲食的變遷無疑折射出了歷代帝王們的心志和命運的起伏。 唐朝的宴會,美酒佳餚當然是標配,此外,還有各種表演:歌舞、相撲、雜耍、遊戲、競猜等等,排場宏大、參與人數動輒數百上千,盡顯君臣和樂的景象,說是唐代的“宮廷春晚”絲毫不為過。 燒尾宴 燒尾宴始於唐中宗時期,主要是為了新官上任或是升遷宴請同僚,或是大臣們晉升進獻皇帝而舉辦的宴會。唐朝前期社會安定,長安城更是“冠蓋滿京華”,匯聚了天下的資源,吃喝玩樂空前發達,達官顯貴、富商大賈們更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生活可謂奢華至極。“燒尾宴”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的,也算是集前朝烹飪技藝精華於一身了,甚至有人評價沒有燒尾宴,也就不可能有清朝的“滿漢全席”了。 燒尾宴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其規模和奢華的程度,實在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唐中宗景龍三年尚書令左僕射的韋巨源“燒尾宴食單”了。這次的宴會上58道菜可以說是唐代宮廷筵席菜式的集中體現了,山珍海味、水路雜陳,主食點心,葷素兼備、鹹甜並陳,應有盡有。 58道無法一一說,也不可能有當時的圖片了,只能根據野史的記載想象一把了: 光明蝦炙:類似烤大蝦 金銀夾花:蟹黃蟹肉卷 通花軟牛腸:羊羔骨髓加了輔料和佐料,拌勻後塞進牛腸烹熟 單籠金乳酥:很像現在的乳餅 巨勝奴:用麵粉加了酥油、蜂蜜和芝麻炸出的酥麻花 生進二十四氣餛飩:依照二十四節氣的花朵形狀製成的餛飩,有24種顏色和味道 也許是太過奢侈了,只持續了20多年,到了唐玄宗時期便銷聲匿跡了。 探春宴 裙幄宴 這兩種宴席是唐朝開元至天寶年間仕女們經常舉辦的“野炊”活動,和咱們現在的踏春、郊遊很像,唐朝參加探春宴的基本上都是達官顯貴和富豪們家中的年輕女子,難得踏出閨門放鬆心情,既欣賞了美景,作詩猜謎、嬉笑打鬧,又品嚐了時令的美食美酒。 到了三月,皇家的曲江園林向眾人開放,以彰顯盛世太平、君臣同樂、官民同樂的景象。很多富家女子們便來此“鬥花”和設“裙幄宴”。“鬥花”比的就是誰佩戴的鮮花更美麗和名貴,玩兒累了,姑娘們便聚集到一處,以草地為席,四周插上竹竿,再將裙子連起來掛在竹竿上,搭成臨時的帷帳,就地野餐,所以又被稱為“裙幄宴” 曲江遊宴 唐朝很多重要的筵席都是在曲江園林舉辦的,唐朝初年開始,每年都會在這裡對當年的落第仕子們賜宴,以示撫慰。 到了唐中宗時期,則改為給新中的進士們舉行的慶祝宴會,由於正值暮春櫻桃上市的季節,因此曲江宴又被稱為櫻桃宴。既然是遊宴,除了品嚐美食、攀附權貴外,各種娛樂活動、吟詩作畫也少不了。 船宴 自古以來,中國的很多文人便對“風雅”無不趨之若鶩,這種船宴對文人墨客來說,便很有吸引力了。吃的是河鮮、湖鮮,飲的是瓊漿玉露,勾得文人們詩興大發,卻也成就了不少流傳千古的名句。
-
3 # 穿插游擊隊
《新唐書·禮樂志》中記載:“玄宗為平王,有散樂一部,定韋后之難,頗有預謀者”。
所謂韋后之難,是指公元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兵變,殺韋太后、安樂公主等人,杜絕了武則天事件的歷史重演。政變之後,李隆基之父李旦復辟為帝,即唐睿宗。李隆基則在後來成了唐玄宗。
《禮樂志》的這句話表明,當初李隆基平定韋后勢力,靠的是散樂一部。散樂人作為李隆基的武裝力量,在此後成為他的情報機構,成為皇權專政的重要支柱。
等等,散樂不應該都是唱歌跳舞的藝術家嗎?怎麼成了情報人員?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劇照,唐玄宗
唐玄宗的親信武力
首先,我們要知道散樂究竟是什麼。
“散樂”一詞最早出自《周禮》,“旄人掌教舞散樂舞夷樂”。此後,散樂便一直指民間比較優秀的伎藝演出,而“散”有兩重含義,一是民間伎藝分佈零散、不集中的意思,二是散樂的伎藝種類多樣化,從唱歌跳舞,到胸口碎大石、高空走鋼絲無所不包。散樂中的百戲,曾在漢代被用來接待外國使節。
隋煬帝時期,河東人裴蘊把周、齊的散樂徵集起來,以樂戶的形式隸屬於太常。隋朝的散樂,有博士、弟子以相傳授。《資治通鑑》記載:“庚申,以所徵周、齊、梁、陳散樂悉配太常,皆置博士弟子以相傳授,樂工至三萬餘人。”隋唐兩代,由於統治者的偏愛和提倡,散樂中“雜戲“部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到了唐代,有人看中了散樂人所具有的另一重價值,那就是資訊交換的工具——
一是因為散樂人基本都為王公貴族所養,他們為了自己的飯碗,也必須誓死捍衛主人的利益。例如唐高宗就曾告誡滕王元嬰,“鳩合散樂,並集府僚,嚴關夜開,非復一度”,已經將散樂人看成是府僚一樣的防守城池的重要力量,而不僅僅是唱歌跳舞之輩。
二是因為散樂人一般身懷絕技:飛刀、吞劍、吐火、甚至西域幻術等等。這些技能正好可以用來做情報工作;例如大唐教坊裡的舞蹈家公孫大娘,詩聖杜甫寫有一首慷慨悲涼的《劍器行》,寫盡當年公孫劍器之盛:
昔有佳人公孫氏, 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 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 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 罷如江海凝清光。
公孫大娘的高超劍術,表演時雖是藝術,但在必要之時,一樣可以發揮出殺敵功效。
三是散樂人可以掩飾身份,而且散樂人經常外出表演,方便探查地方官員的治績。
李隆基登基時,就開始有意識的培養散樂人。武則天讓位給兒子李顯後,韋皇后便勾結武三思想要統治朝政,她的兄弟韋溫掌握實權,形成了韋氏家族集團。她的女兒安樂公主,賣官鬻爵,韋皇后也視而不見。李顯,也就是唐中宗去世後,韋氏藉機獨攬大權,還想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帝。韋后此時想成為第二個女皇帝。
電視劇《唐宮燕》劇照,韋后
韋后已經掌握朝中大權,李隆基不可能透過朝堂博弈來獲取勝利,而他能依靠的力量,必須是自己人。
於是,李隆基的散樂人成為他發動政變的前鋒力量,例如當時一名“長九尺,力能倒曳牛”的散樂人,拿著挑帷幕的杆子就跟著李隆基闖進皇宮,功高卓著。這些身懷絕技且忠心耿耿的散樂人,為李隆基立下汗馬功勞。
唐玄宗構建的情報網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後,開始將散樂人系統培養為情報人員。
開元二年八月起,唐玄宗一連下了三道敕書,不準散樂人隨便外出表演。要是發現散樂人違反命令,給他提供住宿的主人、接納他演出的地方官員都要打三十大板。至於散樂人,則由地方官押解遣送回原籍。散樂人的原籍,並非具體地名,而是指長安城內的內教坊。
散樂人原本屬於太常寺。唐朝立國之初,就設有太常寺來總管禮樂,舉凡國家慶典、宮廷宴會,都需要太常寺提供節目。太常寺緊鄰朱雀門,距離宮城比較遠,每次從太常寺調樂人非常不便。此外,皇帝和大臣更愛聽流行音樂,即俗樂,可是樂人在太常寺排完雅樂再演俗樂,有時會很不適應。有鑑於此,唐高祖李淵成立了新的演奏機構——武德內教坊,設在宮城內,這裡的樂人主要表演流行音樂。
到了唐玄宗,他設立的內教坊變成了一個全新的機構,主要培養完全聽命於自己的特工人員。為加強對散樂人的控制,唐玄宗削弱了太常寺對演奏人員的管理。一次,他在九曲欣賞太常寺樂舞表演,令內教坊散樂與太常散樂一決高低,有點類似於擂臺賽。眼見太常散樂勝出,唐玄宗便命令小宦官袖子裡藏著鐵棍,混在太常寺那邊的演員中,冷不丁就抽演員一棍子。太常寺官員和演員被打得根本無法正常表演,只能敗北。次日,唐玄宗即下詔,奪去太常寺對散樂等“俳優雜技”的管理權力。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截圖,許合子,隸屬內教坊宜春院
新內教坊規模宏大,分為宮內的“辦公區”和宮外的“生活區”。“辦公區”是樂工在宮內休息待命、排練的場所,“生活區”則根據藝人的歌舞專業不同分為兩區,稱為“左右教坊”,是樂工安家落戶的地方,兼宮外排練場所。
古畫中的唐朝內教坊演奏
唐玄宗之所以禁止散樂人在民間演出,其實是為了掩人耳目。他可以隨時派內教坊的散樂人到特定地方蒐集情報,任務結束時,再暗示或明示該地地方官將散樂人抓捕,遣送回宮中。這種抓捕是一種變相的保護,以免散樂人被當地某些反叛勢力所追殺。有了地方官的護送,散樂人就可以安然無恙的將情報帶回給唐玄宗。
散樂人的最終結局
唐玄宗之所以重視情報工作,也是“一朝被蛇咬”。他登基後不久,安南出現民變。起義首領梅叔焉等圍攻州縣城池,一時間難以收拾。最後,民變雖被鎮壓下去,但是禍害之深、遺毒之廣,讓唐玄宗觸目驚心。唐玄宗深刻體會到,閉目塞聽、下情不達會給整個王朝帶來滅頂之災。為此,唐玄宗開始將內教坊的散樂人培養為情報人員。
然而,也正是因為散樂人的主要精力用在情報等工作上,以至於主業荒廢。《舊唐書》記載:
工伎轉缺,能合於管絃者,唯《明君》《楊伴》《驍壺》《春歌》《秋歌》《白雪》《堂堂》《春江花月》等八曲,舊樂章多或數百言。武太后時,《明君》尚能四十言,今所傳二十六言,就之訛失,與吳音轉遠。劉貺以為宜取吳人使之傳習。以問歌工李郎 子,李郎子北人,聲調已失,雲學於俞才生。才生,江都人也。今郎子逃,《清樂》之歌闕焉。又聞《清樂》唯《雅歌》一曲,辭典而音雅,閱舊記,其辭信典。漢有《盤舞》,今隸《散樂》部中。又有《幡舞》《扇舞》,並亡。
唐高祖時代的內教坊,為散樂人設定了嚴格的教育和考核制度,紛繁複雜、體系完備。而唐玄宗的新內教坊,只有短短的一句:“有音聲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唐玄宗對新內教坊散樂人的特殊定位,決定了他對散樂人的管理重心,不可能在歌舞水平的考核之上。
《唐人宮樂圖》,唐代佚名創作的絹本墨筆畫
因此,內教坊的散樂人在參加慶典、宴會的演出時,只是一個背景角色,《資治通鑑》記載:
“初,上皇每酺宴,先設太常雅樂坐部、立部,繼以鼓吹、胡樂、教坊、府縣散樂、雜戲;又以山車、陸船載樂往來;又出宮人舞《霓裳羽衣》;又教舞馬百匹,銜杯上壽;又引犀、象入場,或拜,或舞。安祿山見而悅之。”
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攻克長安後,迫不及待地搜捕樂工,並且逼死樂手雷海青、囚禁大樂丞王維,很可能就是為了剷除唐玄宗的親信勢力。
電視劇《妖貓傳》劇照,唐玄宗與安祿山斗舞
看了這麼多,再回想起《霓裳羽衣曲》,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已不僅僅是盛唐歌舞,還有那群耳聰目明的演員——他們正在蒐集場內場外的資訊,交織一個情報,或許背後還有一場驚心動魄的情報戰。
這就是歷史的魅力吧,無論多小的塵埃,穿越千年,都能令我們思緒飛揚。
參考文獻:宋祁、歐陽修:《新唐書》司馬光:《資治通鑑》王寧:《散樂小考》王立:《歡娛的巔峰——唐代教坊考》郭威:《地方官屬音樂機構三題》
END
回覆列表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共經歷289年,擁有20位皇帝。唐朝聲譽遠及海外,與南亞、西亞和歐洲國家均有來往。其經濟的發展、政治制度的完善、文教政策的提高、科學文化的昌盛都達到了極盛時期,出現了被後世譽為“盛唐氣象”的局面。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說唐代的宮廷音樂是最為值得關注的。唐代宮廷擁有較之前代有著更多的音樂機構以及負責不同的的場合的音樂表演,並且擁有當時最為著名的樂工和樂妓。擁有豐富的音樂種類,比如雅樂、清樂、凱樂、四方樂、散樂、燕樂等等。產生了眾多的音樂表演技藝,比如歌、舞、器樂的演奏、大麴、戲弄、雜技等等。民間的音樂透過各種渠道進入宮廷而得以藝術上的提升。而宮廷所表演、所創造的樂曲又在當時神會上廣為流傳,形成一種生動的雅俗共賞的文化交流景象。
首先,介紹一下唐代的宮廷音樂機構的構成以及它們各自的職能。唐代的宮廷音樂機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太常寺、教坊、梨園、宣徽院以及神策軍也是會參與部分的宮廷音樂表演。太常寺在機構的設定和表演只能等均對前代有所繼承。其中,負責音樂這一塊的主要是太樂署和鼓吹署,太樂署的成員主要有樂官、樂正、博士以及助教。鼓吹署主要用於賞賜大臣和宮廷各種儀式的場合。
教坊,是唐代宮廷俗樂的重要表演機構。唐高祖置內教坊于禁中,掌教習音樂,屬太常寺。它自唐代設定,迄清初廢止,歷經唐、宋、遼、金、元、明、清七代。它的存在,對中國古代宮廷戲劇及至民間戲劇的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唐玄宗最初設立它的直接目的是為了安置立功的宦官,間接目的是為了太常寺能恢復到治理作樂的職能。分支機構有內教坊和外教坊。員包括樂官、博士、樂妓與樂工。教坊的發展順便提一下,在安史之亂遭受過破壞以外,一直沒有中斷過。
梨園,中國唐代訓練樂工的機構。 《新唐書禮樂志》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可知為玄宗時宮廷所設。梨園的主要職責是訓練樂器演奏人員,與專司禮樂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樂的內外教坊鼎足而三。後世遂將戲曲界習稱為梨園界或梨園行,戲曲演員稱為梨園弟子。 梨園所表演的除了法曲外,還有歌曲等散樂。梨園沒有教坊那麼幸運,在同樣的受到安史之亂的打擊後,就再也沒有興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