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覺有道鎮江京口驗配中心

    耳聾又怕吵,術語稱為“重振”。重振是伴隨聽力損失而來的一種病理反應,專家們將其定義為:隨著聲強增加,響度感覺較正常人異常快速增長的現象。弱聽人士的聽力動態範圍不同程度的變窄,聲音小一點聽不到,稍微大一些又受不了。在選配助聽器時,一定告訴您的驗配師,他們會特別為您除錯助聽器,以讓您聽得到,且聽得舒服,不吵。

  • 2 # 青島寧夏路惠耳聽力

    耳聾後怕吵,術語稱作“重振”現象。重振是伴隨聽力損失而來的一種病理變化,其本質是內耳內、外毛細胞協作失調的結果。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一定條件下的“聽覺過敏”。簡單地說:說話的聲音加大1倍,正常人的聽感覺也加大了1倍;聲音加大10倍、100倍,正常聽力者會相應地加大10倍、100倍。有重振的聾人不是這樣。說話的聲音加大1倍,他們的聽感覺偏偏會加大10倍、20倍甚至50倍。聽感覺(響度)的過度增長導致了重振現象的發生。正因為如此,伴有重振問題的耳聾患者特別怕吵。

  • 3 # 虎門海之聲聽力中心

    .耳聾後怕吵,術語稱作“重振”(復響)現象。重振是伴隨聽力損失而來的一種病理變化,其本質是內耳內、外毛細胞協作失調的結果。如何理解重振現象呢?我們可以把他看作一定條件下的“聽覺過敏”。簡單的說:說話的聲音加大一倍;正常人的聽覺也加大了一倍;聲音加大十倍、一百倍,正常聽力者會 相應地加大十倍、一百倍。有重振的聾人不是這樣。說話的聲音加大一倍,他們的聽覺往往會加大十倍、二十倍甚至五十倍、一百倍。聽感覺(響度)的過度增長導致了重振現象的發生。正因為如此,伴有重振問題的耳聾患者特別怕吵。

  • 4 # 使用者101245639797

    您好,耳聾後怕吵,術語稱作“重振”。重振是伴隨聽力損失而來的一種病理反應,其本質是內耳內、外毛細胞協作失調。很多感音神經性的聽損患者都有這樣的感覺或表現,小聲聽不見,大聲又怕吵,對過大聲音的忍受能力比正常聽力者更差。這是因為他們的聽覺動態範圍不同程度地變窄了,有些特殊的患者甚至會窄到不足5dB。也就是說,減小5dB聽不見,加大5dB又受不了。因此,許多聾人比正常聽力者要怕吵。而重振現象的存在,是導致耳聾又怕吵的根本原因。

  • 5 # HYSOUND濟南

    小聲聽不到大聲又難受並聽不清說話,很多都是有重振現象目前選配助聽器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建議是儘早選配進行干預

  • 6 # 海之聲天津助聽器

    每個人都想擁有健康,對健康的定義也有不同的理解,聽力健康的觀念已經逐漸被人們接受,主動要求選配助聽器的聽障人士越來越多,但是他們之中,無法輕鬆享受親密交流的也大有人在,這是為什麼呢?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選配後不戴,人們會說:“戴上助聽器,想調大聲音時,不但聽不清,還會震耳朵。”

      一般情況下,總以為耳聾的人小聲聽不見,要聲音大些才好,而且是越大越好。其實不然,很多聽力不好的人受不了大聲音,甚至非常怕吵。

      耳聾,為什麼還怕吵呢?

      從剛聽到的聲音到聽力能夠忍受的至大極限是我們聽的範圍,術語上稱“聽覺動態範圍”。如果存在聽力損失,在經過純音測聽後會有一系列數值來表現您目前的聽力程度,這個數值就是您能聽到至小聲音,聽力正常的人是0dB-25dB,有聽力損失的人就有可能是30dB或60dB,或更大的數值。每人各不相同,不論輕重,患者本人聽起來,這些都是剛能聽到的小聲音,從現在開始不一樣了,如果正常聽力的人至小能聽0dB,大聲可以忍受到120dB,這是一個很寬的聽覺動態範圍。有聽力損失的人如果小聲能聽到60dB,大聲也只能忍受到120dB,不難看出這個人的聽覺動態範圍變窄了。

      儘管小聲聽不見,絕大部分聽力下降的人,特別是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患者對過大聲音的忍受能力並不比聽力正常者好,甚至更差。有些人對稍大的聲音就感到震耳欲聾了。

      耳聾後怕吵,術語稱為“重振”,有些患者家屬不能理解,認為助聽器效果不明顯就要讓聲音再大一些,可是聲音大了,本人又不舒服,誤解為助聽器聲音小聽不見,聲音大又吵耳朵,有些患者選擇放棄佩戴。

      這樣的患者在初期選配助聽器時就要將控制大聲音當做一個參考條件,隨著數字技術普及了,這些技術能夠控制大聲音的響度,並且充分放大輕聲和中等對話聲,讓佩戴者既能區分大聲和小聲,又不會被突然的響聲震到。

  • 7 # 海之聲助聽器湛江666

    重振是伴隨聽力損失而來的一種病理反應,重振的本質是內耳內,外毛細胞協作失調。耳聾還怕吵也就是說聽覺動態範圍不同程度地變窄了,聽感覺(響度)的過度增長就叫做重振,重振現象的存在,是導致耳聾還怕吵的根本原因。比如說有些感音神經性患者對過大聲音的忍受能力並不比正常聽力者好,甚至更差。

  • 8 # 海之聲助聽器天津聽力

    從剛聽到的聲音到聽力能夠忍受的最大極限是我們聽的範圍,術語上稱“聽覺動態範圍”。如果存在聽力損失,在經過純音測聽後會有一系列數值來表現您目前的聽力程度,這個數值就是您能聽到最小聲音,聽力正常的人是0dB-25dB,有聽力損失的人就有可能是30dB或60dB,或更大的數值。每人各不相同,不論輕重,患者本人聽起來,這些都是剛能聽到的小聲音,從現在開始不一樣了,如果正常聽力的人最小能聽0dB,大聲可以忍受到120dB,這是一個很寬的聽覺動態範圍。有聽力損失的人如果小聲能聽到60dB,大聲也只能忍受到120dB,不難看出這個人的聽覺動態範圍變窄了。

    儘管小聲聽不見,絕大部分聽力下降的人,特別是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患者對過大聲音的忍受能力並不比聽力正常者好,甚至更差。有些人對稍大的聲音就感到震耳欲聾了。

    耳聾後怕吵,術語稱為“重振”,有些患者家屬不能理解,認為助聽器效果不明顯就要讓聲音再大一些,可是聲音大了,本人又不舒服,誤解為助聽器聲音小聽不見,聲音大又吵耳朵,有些患者選擇放棄佩戴。

    這樣的患者在初期選配助聽器時就要將控制大聲音當做一個參考條件,隨著數字技術普及了,這些技術能夠控制大聲音的響度,並且充分放大輕聲和中等對話聲,讓佩戴者既能區分大聲和小聲,又不會被突然的響聲震到。

  • 9 # 成都海之聲899

    我們總以為耳聾的人小聲聽不見,要聲音大些才好,而且是越大越好。其實不然。很多聾人怕吵,甚至非常怕吵。

    我們的聽覺是有限度的。就像把水結冰時的溫度定為0攝氏度一樣,聽力學家把正常年輕人剛剛能聽到的幾種不同頻率的聲音人為地規定為聽力0級(0dBHL)。聽力0級大小的聲音正常人勉強能聽到。安靜環境下的交談聲大約60聽力級左右,聽起來柔和適宜。如果在耳邊大聲喊叫,我們都會反感,因為聲音太大了。更大的聲音我們會感覺受不了。一般說來,我們的忍受極限不會超過140聽力級。

    從剛能聽到的0聽力級算起,到最大極限140聽力級都是我們能聽的範圍,術語上稱為“聽覺動態範圍”。如果存在聽力損失(耳聾),剛剛能聽到的聲音就不會是0聽力級,而可能是30、60、70聽力級甚至更多。假設一個聾人的平均聽力損失(PTA)60聽力級(這意味著60聽力級是他剛剛能聽到的聲音,相當於我們的0聽力級)又假設他也有140聽力級的聽覺動態範圍,則該聾人似乎能忍受200聽力級左右的聲音。實際上,不僅沒有人能忍受200聽力級的聲音,這樣大的聲音自然界中也根本不存在。第二條假設是完全錯誤的。

    儘管小聲聽不見,絕大部分聾人,特別是神經性耳聾患者對太大聲音的忍受能力並不比正常聽力者好,甚至更差。別說140,就是130、120、110聽力級,他們也往往聽得“震耳欲聾”。這是因為他們的聽覺動態範圍不同程度地變窄了,有時甚至會窄到不足5分貝,也就是說,減小5分貝聽不見,加大5分貝又受不了。因此,許多聾人比正常聽力者還怕吵。

    耳聾後怕吵,術語稱作“重振”(復響)現象。重振是伴隨聽力損失而來的一種病理變化,其本質是內耳內、外毛細胞協作失調的結果。如何理解重振現象呢?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一定條件下的“聽覺過敏”。簡單地說:說話的聲音加大1倍,正常人的聽感覺也加大了1倍;聲音加大10倍、100倍,正常聽力者會相應地加大10倍、100倍。有重振的聾人不是這樣。說話的聲音加大1倍,他們的聽感覺偏偏會加大10倍、20倍甚至50倍。聽感覺(響度)的過度增長導致了重振現象的發生。正因為如此,伴有重振問題的耳聾患者特別怕吵。

  • 10 # 立聰堂助聽器泰州

    你好,我們常常以為耳聾患者都聽不見聲音,一起交流時會不自覺提高自己的音量,但其實我們大聲“吼”出來的話,在他們聽來可能是難以忍受的“噪音”哦。

    耳聾並不是聽不見 所謂耳聾是指聽覺系統中傳音、感音及聽覺傳導通路中的聽神經和各級中樞發生病變,引起聽功能障礙,產生不同程度的聽力減退。

    耳聾不是單純地聽不見,如輕度聽力損失患者在安靜環境近距離交流中,基本沒有問題;但若是極重度聽損,大部分聲音都聽不到。

    助聽器作為聽力損失替代治療的方式之一,不僅能將聲音放大,幫助聽力損失患者聽到微弱的言語聲和環境聲,還可以幫助患者除噪,保證不將強聲放大到不能忍受的程度。

    由於人說話時語音抑揚頓挫,因此跟語言有關的輸入訊號是隨機變化的,但跟噪聲有關的輸入訊號是穩定持續的,助聽器對收到的聲音訊號中的言語和噪聲比,進行精確統計與評估,適時改變噪聲訊號所在通道的增益,達到降噪又不降低言語理解程度的目的。

    知道聽力損失患者“怕吵”後,再和他們交流就不要扯著嗓子大聲喊話了,可以適當加一些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幫助表達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筆下的神醫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