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鏡清
-
2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這些應該是防彈綿卷,裡面一般不會裝沙石。不然按照沙土那個重量根本不可能像圖中那樣袋子大小形狀一樣串聯掛起來。畢竟沙土,裝到袋子這樣掛起來形狀不可能完全一樣,而且掛這麼高一旦遭遇空襲被打下來摔砸到人那也是不好的。
在一戰時期的軍艦,甲板上的很多設施都是露天操作的。比如艦炮、指揮台、訊號燈,等等。而在雙方的炮戰中,榴彈炮彈片和甲板上的碎裂物會對甲板上的人員造成嚴重傷害。因此,用防彈棉卷來吸收炮彈碎片和甲板碎裂物。
不過也有人說是沙袋,但是其目的都是一樣的防彈。不過因為是沙袋的人他們通常會覺得在這麼高的位置安裝那麼多沙袋會提高建築的重心。其實他們想多,對於扶桑那違章建築,這點重量對於幾萬噸的排水量不算啥。
-
3 # HannibalLecter
這個不是麻袋,而是日本人的床褥,而且這個也不只是日本人獨創,早在古代就有。
早在做1:700水線船模型的時候,就發現,很多高手會刻畫這個細節,在指揮塔周圍綁上這一坨一坨的東西。當時只覺得他們這樣改造,特別高階,逼真。
注意看指揮塔下面掛著的一豎條一豎條的東西。
這個是海魂社的高手大牛們改造的赤城號劍橋——
後來在影片中也很常見——
比如《永遠的0》
而《珍珠港》裡面有大量特寫——
從這裡我們就看得出來,它這個不可能是一袋一袋的沙袋。
這個其實是古代海軍的傳統。早在18世紀,英國和西班牙海軍就讓水兵把自己的吊床和被褥打捆,然後插在第一層火炮甲板上,用於防止飛濺的彈片對水兵造成的傷害——
救生艇旁邊白色的部分就是防彈網。
這種防彈網很靈活,非戰鬥狀態下可以收納起來,炮戰開始以後,主要是用來防禦頂層甲板。
而到了現代也一樣,現代軍艦甲板以上的建築的裝甲防護要弱一些,尤其是艦島要追求高度,強度就更進一步減弱。一戰時期甚至更早的日本海軍的島上建築更是用帆布圍一下就可以了。指揮員很容易被擊殺。
東鄉平八郎在日本的軍艦上——
到了二戰,戰列艦艦橋,航母艦島都是防禦的最薄弱環節,所以日軍選擇了用這種傳統的方法,把水兵吊床摺疊,打溼,捲起來,掛在外面,它的防禦效果還不錯。
日本海軍的吊床
吊床被摺疊收納成捆——
吊床被掛在航母指揮塔外面——
為什麼英美比較少採用這種方法呢,因為一方面他們的工業基礎好,艦島防禦還不錯——
比如說大黃蜂號,人家可是實打實的是金屬包裹。
另一方面民主國家尊重私人物品,你艦長會不會被彈片打死那是你的事,我水兵晚上睡覺還要用床。不過美國水兵的床,貌似也比日軍高階多了——
回覆列表
電影《虎虎虎》中真實地還原了日本航母指揮塔上的吊床“防彈衣”
那可不是麻袋,那是用水兵的吊床摺疊捆綁後吊在外面的,起到一個戰時防止彈片四處飛濺的作用。
這個傳統是風帆時代的海軍流傳下來的。那時候軍艦上的居住條件有限,再加上等級森嚴,軍官們可以有自己獨立的房間,水手就只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睡吊床了。
折吊床
起床後,水兵們還要將吊床和床上的被子疊起來,紮成包裹,節省空間。當可能要作戰時,將這些包裹按照一定次序放在指揮艙附近,防止炮彈濺起的木頭造成二次傷害。當然,這些包裹在緊急時也可以起到救生衣的作用。
日本海軍古鷹號重巡洋艦,在主炮塔四周綁滿了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