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採納我,純手打很辛苦的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茄子綿疫病

    1、為害症狀

    茄子綿疫病又叫“爛茄子”“掉蛋”等。除為害茄子外,還為害番茄、黃瓜、馬鈴薯等。在茄子上主要為害果實、莖葉,花器也能受害。果實上最初發生水漬狀圓形或橢圓形褐色小斑,迅速擴大並凹陷,常全果腐爛,潮溼時生白色稀鬆綿黴,內部果肉變黑腐爛,易與花萼脫離。嫩枝上產生水浸狀暗褐色斑點,溢縮並凋萎枯死,幼苗感病則發生猝倒症狀。

    2、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病菌主要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第二年可直接侵染幼苗的莖或根,或經雨水噴濺到近地面的果實上引起果實發病。病斑上的孢子襄,經風雨、澆水進行再侵染。一般7-8月份,陰雨連綿,天氣悶熱,低窪窩風,排水不良,生長衰弱時發病重。

    3、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如北京九葉茄、六葉茄、天津大苠、遼茄3號、豐研1號、濟南早小長茄等。

    (2)農業防治

    切忌與茄科作物連作。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高畦或小高壟定植或寬壟密植,施足底肥;及時摘除病老葉並集中處理,不能用來漚肥;雨後及時採收並及時清理病果。

    (3)藥劑防治

    發病前或雨季來臨前噴藥預防一次,發病後,摘除病果病葉,7天左右噴藥一次,連續噴2-3次。藥劑有1∶1∶160的波爾多液,5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50%克菌丹500倍液。發病高峰時噴72%的杜邦克露可溼粉劑800-1000倍液,或58%的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

    (二)茄子褐紋病(又叫幹腐病)

    1、為害症狀

    幼苗受害,多在近地面的莖基部形成近似梭形水漬狀病斑,以後變為暗褐色,凹陷並收縮。條件適宜時,病斑擴充套件環繞莖部,幼苗猝倒。葉片受害,先從底部葉發病,逐漸向上部發展,開始產生水漬狀褐色,中間呈灰白或淺褐色,中央輪生許多小黑點。乾燥時病斑易開裂,陰雨天易形成穿孔。莖部受害,病斑為不確定形,有時為水漬狀梭形病斑,邊緣深褐色,中間灰白色,上生許多小黑點,病斑逐漸凹陷幹腐,並連線成較長的壞死區。果實受害最嚴重,病初在果面上產生黃褐色病斑,稍凹陷,圓形或橢圓形,擴充套件很快,果實呈半軟腐狀,後期輪生許多小黑點,最後病果腐爛脫落或在枝上幹縮成僵果。

    2、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茄子褐紋病是真菌性病害,該菌只侵染茄子。病菌在土表病殘體上越冬,也可以在種子上越冬。種子帶菌是幼苗發生猝倒病、立枯病的主要原因,也是遠距離傳播病菌的途徑。田間主要靠雨水、昆蟲、田間作業傳播蔓延。發病適宜溫度為28-30℃,相對溼度85%以上。華北地區7-8月份高溫多雨,或高溫高溼,發病嚴重。栽培密度過大時也易引起發病。另外,連作、排水不良、土質黏重、氮肥過多及早春茄子定植過晚,發病也重。

    3、防治方法

    (1)種子處理

    可用40%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15分鐘,取出後用清水洗淨,也可用昇汞水1000倍液浸種10分鐘。

    (2)農業防治

    與其它科蔬菜實行輪作2-3年。進行苗床消毒,五代合劑每平方米8-10克,或50%多菌靈10克,加細土20克拌勻,播前1/3撒在畦面上,播後用2/3藥土覆蓋。加強栽培管理即N、P、K肥要配合使用,施足基肥,發現病株、病葉,病果要及時清除。

    (3)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5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65%代森鋅500倍液,70%代森錳鋅5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三)猝倒病

    1、為害症狀

    猝倒病又叫卡脖子,主要在苗期侵染。種子發芽後及出土前均可發病。出土前發病即爛種或爛芽。出土後到2片真葉以前,主要發生在莖基部。病苗近地面的莖基部呈水漬狀斑點,隨即變黃縊縮成線狀,子葉沒有萎蔫時,幼苗便折倒在地面上,即秧苗折倒時,葉片仍為鮮綠色,故稱猝倒病。環境潮溼時,在病苗及附近土面上長出一層明顯的白色綿狀菌絲。

    2、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病菌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或在腐殖質中腐生。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有機質含量多的土壤中病菌較多。病菌靠雨水或土壤中水分的流動傳播。氣溫15-20℃時繁殖較快。因此,在春季或冬季育苗時,遇到陰雨或下雪天氣,或溫室的保溫性差、通風不良、澆水過多,往往苗床溫度低、溼度大,猝倒病嚴重。

    3、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根據當地消費習慣及溫度條件,選用耐低溫或早熟品種,如濟南小長茄、94-1早長茄耐低溫品種、遼茄1號、遼茄4號耐寒品種等。

    (2)土壤消毒

    播種前2-3周,每平方米苗床用5克和50倍細土拌勻,撒在苗床內,或每平方米用65%的代森鋅和40%的原粉等量混合7-8克,或50%的多菌靈8-10克加15千克細土拌勻製成藥土,播種前先澆透底水,待水滲下後,取1/3撒在床面,再把餘下的2/3藥土覆蓋在種子上,厚約1釐米,使種子夾在藥土中間。

    (3)農業防治

    苗床要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肥沃地塊。在溫室內應選多年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園土做床土。播種前加強育苗場所的通風散溼,床土要充分暴曬。出苗後儘量少澆水,以提高地溫,並及時通風透光。用無滴膜蓋棚室,改善光照條件,以利於,提高幼苗抗病性。也可噴800倍綠風95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強幼苗抗性。

    (4)藥劑防治

    幼苗發病後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64%防毒礬M8可溼性粉劑500倍液,1000倍的敵克松溶液,或500倍的福美雙溶液,或800倍的多菌靈溶液噴灑葉面。發病時用800-1000倍液的溶液灌根,然後清洗葉面。

    (四)立枯病

    1、為害症狀

    立枯病多發生在育苗的中後期,幼苗感病後,莖基部出現橢圓形褐色病斑,以後變細縊縮,莖葉萎蔫枯死。地上部白天萎蔫,晚上恢復,反覆幾次後才枯萎。病部有輪紋或褐色黴狀物。大苗或成株受害時,莖基部呈潰瘍狀,地上部變黃、萎蔫,以致枯死。

    2、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立枯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土壤病殘體或腐殖質上越冬,借雨水、流水、土壤、肥料傳播。病菌發育的適宜溫度為17-18℃,高溼有利於發病。苗床溫暖多溼、通風不良、幼苗徒長均易發病。

    3、防治方法

    與猝倒病防治方法相近,重點是加強苗床管理,並結合藥劑防治。

    (1)加強苗床管理

    方法同猝倒病。

    (2)土壤消毒

    用五代合劑進行土壤消毒,既可防治立枯病,又可防治猝倒病,方法同猝倒病。

    (3)藥劑防治

    噴施75%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64%的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0%的可溼性粉劑500倍液,苗期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二、主要蟲害及其防治

    (一)紅蜘蛛

    1、為害症狀

    常聚集在葉背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汁液,受害葉片開始為白色小斑點,後退綠變為黃白色,嚴重時全株葉片乾枯發紅似火燒,葉片脫落。果實受害時,果皮變粗,影響品質。

    2、發生規律

    一年發生10-20代,以成蟲潛伏在雜草、土縫處越冬。第二年春,先在雜草或越冬場所繁殖,再轉移到茄或其它蔬菜上侵害。開始侵害下部老葉,再向上蔓延。華北地區在5月底到7月初侵害重。高溫乾旱容易大量發生。

    3、防治方法

    (1)清潔田園

    將茄子地塊周圍的雜草、枯枝、落葉清理乾淨,茄子拉秧後,將殘枝落葉清理乾淨,以減少蟲源。

    (2)藥劑防治

    在發生初期用20%三氯殺蟎醇1000倍液,25%滅蟎錳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40%環丙殺蟎醇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78%克蟎特乳油2000倍液,7天噴一次,連噴2-3次,重點噴葉背,可輪換用藥。

    (二)美洲斑潛蠅

    1、為害症狀

    成蟲和幼蟲均可為害,以幼蟲為害葉片為主。成蟲刺吸汁液,幼蟲潛入葉片,產生不規則蛇形白色蟲道,葉面佈滿蟲道,影響光合作用,嚴重時葉片脫落。

    2、發生規律

    美洲斑潛蠅繁殖快,世代間隔短,一般夏季15-30天繁殖1代,冬季40-60天繁殖1代。在保護地可週年發生。幼蟲在葉片內生活4-7天后,老齡幼蟲咬破錶皮在葉外或土表化蛹。

    3、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嚴格檢疫,防止該蟲擴大蔓延

    與其它科蔬菜輪作、套作、間作。及時清除受害的老葉、枯黃葉,集中銷燬。發生初期集中消滅。在田間發現少數葉片受害時,可逐個葉片將幼蟲捏死,再噴藥防治,效果很好。用滅蠅紙誘殺成蟲,因成蟲具有趨黃性,可用黃板塗機油誘殺。

    (2)藥劑防治

    可用1.8%的愛福丁乳油3000-4000倍液,或90%的萬靈可溼性粉劑2500-3000倍液,或98%的巴丹原粉1500-2000倍液,或50%的蠅蛆淨粉劑2000倍液噴霧。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注意交替輪換用藥。防治成蟲宜在早晨或傍晚噴藥,防治幼蟲宜在低齡期,即多數被害蟲道長度在2釐米以下時進行。保護地可用敵敵畏燻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掌握哪些技巧可以為面試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