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90後爸爸

    不緊感興趣了,而且還要上去扣一扣對不對!這是因為人喜歡發現,所以就好奇。大人也是這樣的,只是有的東西你已經明白了!

  • 2 # 安若晴天

    媽媽煩惱:會走路後寶寶變成破壞王

    突然發現,自從女兒會走以後,周圍的一切東西就處於不安全之中了。寶貝對這些東西,比如玩具、書籍啊,不停地發起"破壞"行動,簡直就是個小小破壞王,只要有一秒鐘沒看住他,就會發現書籍被撕破了、玩具被扔了一地,真拿她沒辦法。

    專家解讀:破壞東西是在認識世界

    2歲前寶寶的各種"破壞"的行為並不是在"破壞",他們是在用自己的方法認識世界。對於年齡較小的寶貝來說,"破壞"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方法和手段。父母對於寶貝的這種探索世界的方式最好給予適當地鼓勵。這樣你會發現,寶寶在童年時這樣經常性地主動認識世界,對他的成長絕對是益大於弊,童年時比較愛"破壞"的寶貝往往更勇敢,好奇心更強,想象力比別的寶貝要更多。

    * 如何面對寶貝不同的破壞行為

    寶貝喜歡扔東西

    父母可以試試這樣做:

    1、提供適當的玩具讓寶寶扔

    在寶寶開始掌握這項技能的時候,提供給寶貝一些適當的玩具(比如線球、皮球、不怕摔的小玩具等等),並創造一個安全、寬敞的環境,讓寶寶扔個夠。同時可以逐步教導寶貝什麼東西可以扔,什麼不能扔。要制止寶貝扔食物、某些玩具及易損壞的東西。

    2、不要大聲責備

    父母要特別注意的是,寶寶即使扔了不該扔的東西,也不要嚴厲責備,因為父母的反應會讓寶貝感覺很特別、很誇張,這將無形中強化了他用扔東西的方式引起父母注意的意識,以後一旦他想引起別人注意或想表現自己,都會想到用扔東西的方式來實現,這樣最終會讓他形成扔東西的壞習慣。

    3、注意安全

    由於寶寶沒有分辨能力,可能會看到什麼扔什麼,所以玻璃器皿、貴重物品等要收好,以免造成人身傷害或損失。

    4、讓寶貝扔完了要歸位

    扔完了,要引導寶寶歸位的意識,在哪拿的放到哪兒去。剛開始可以由媽媽來示範,慢慢地寶寶就會跟著做的。

    5、長大後要淡化這一行為

    但當他慢慢長大後,應注意逐漸淡化他的扔東西行為,以免養成不良的習慣。可以適當進行“冷處理”。對他這種行為不去理會,漠視這種行為,久而久之,寶寶自己就會覺得沒趣而把注意力轉向其他更感興趣的事物上了。

    寶貝喜歡撕書

    父母可以試試這樣做:

    1、多買幾本撕不破的書

    如果寶貝喜歡撕書,不妨多買幾本布書或是紙張不容易撕破的書籍,這種書不易撕破,非常有利於寶寶練習手部的力量呦。

    2、滿足寶貝撕的要求

    父母們可以給創造撕紙的機會,比如給寶貝一些彩色的紙張,教他們撕成條,撕成各種形狀,滿足寶貝撕的要求,同時也有利於寶貝創造力的發展,一舉兩得。

    3、讓寶貝參與補書

    家裡準備補書的用具,比如膠水,透明膠之類的,父母在補書的時候也請寶貝一起來參與,這樣寶貝也能學會愛護書籍。

    4、平時多做教育

    父母可以明確地告訴寶貝:“書是不可以撕的!”看見寶貝撕書,媽媽除了補救外,還需要告訴寶貝撕書的結果:“真可惜啊!你把書撕了,故事就不完整了,我們只能聽一半的故事,後面發生什麼就不知道了。而且,你撕書,書會感到疼的。”

    5、做好表率

    父母對待書的方式往往對寶貝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寶貝會模仿。比如父母在拿書的時候小心注意,不要在寶貝面前亂丟書、隨便撕報刊雜誌等。

    ◆ 3歲以上寶貝

    * 媽媽煩惱:東西到寶寶手裡就毀掉

    程志的媽媽很是頭疼,三歲半的程志破壞能力太強了。不僅喜歡拆卸自己的玩具,對於其它物品也不肯放過。這不剛剛買玩具汽車被他拆的只剩下一堆零件,奶奶的鬧鐘也被他“一不小心”拆散了架;電視機的遙控器更是被弄得“粉身碎骨”。面對寶寶的 “破壞”行為,媽媽被氣得“七竅生煙”,卻毫無辦法。

    專家解讀:區分對待寶寶的行為

    對於寶貝的各種“破壞”行為,父母應當具體分析。這是寶貝創造力萌芽的一種體現,他們對社會中的各類陌生事物充滿新鮮感。如果是正常的探索活動,父母應當加以鼓勵,沒準寶貝是下一個愛因斯坦呢。如果是故意為之,那就需要引導教育了。

    * 3歲以上寶寶喜歡搞破壞,可能是以下原因:

    1、無心之過

    由於生理發育的原因,3歲左右的寶寶腦、眼、手、足之間不能很好地協調,大腦分析判斷事物的能力不夠,所以寶寶在玩玩具或使用生活用具時難免會將東西掉落在地上,或者不小心將某個用具碰落到地上,因而無意識地搞些破壞。

    2、好奇心理

    寶寶天生好動,對什麼都感到好奇,喜歡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去探索他周圍的世界。因此,寶寶見到任何他感興趣的東西,他都會利用摸一摸、嘗一嘗、聞一聞甚至摔一下等方法,來看看他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應,於是寶寶在他的那些探索活動中也會有意識地搞些破壞。

    3、寶寶無法準確的控制自己的動作

    寶寶對力量的使用也有一個嘗試的過程,因為他還不瞭解應該用多大的力氣去完成某件事,所以大家會出現抽屜會被拉到地上,東西被摔壞等現象。這也是他的正常行為,是寶寶學習與外界相處的一種方式。

    4、透過破壞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

    如果父母在一段時間內對寶寶過於嚴厲,寶寶也可能有意搞些破壞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有時候,寶寶外在的破壞行為也是他內心的困擾表現。也許寶寶只是覺得孤單,因此,他想透過這種方式引起媽媽的注意。

    5、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

    寶寶的有意破壞有時還為了體現自己的力量,比如,他想透過砸碎一個物體,拆開某個玩具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媽媽經驗

    思思媽:我覺得寶寶喜歡“搞破壞”是聰明的表現,這時我們可以提供一些有意思的玩具,促進寶貝的動手能力。如果寶貝破壞一些物品,可以和寶貝好好的溝通,讓寶貝拆完了再重新組裝呀!做父母的千萬不要扼殺寶寶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喲!

    壯壯媽:我家壯壯有一段時間也特別喜歡拆東西,我覺得這是有探索精神和鑽研精神的表現,是好事情呢!所以很支援他,經常找來一些安全的、廢舊的東西給他拆! 還有一段時間他對電腦很好奇,於是寶貝他爸就乾脆跟寶貝一起來“解剖”一下電腦,一方面滿足寶貝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寶貝去認識電腦內 部的構造,對他也是另一種早教吧!

    寶貝喜歡拆東西

    父母可以試試這樣做:

    1、用廢棄物品滿足寶寶的破壞需求

    比如,寶寶想明白鍾為什麼不停地轉,電視機裡為什麼能看到影象,聽到聲音等等。那麼,父母在家中修理物件的時候,不妨請寶寶參與。另外,父母也可以當著寶寶的面拆卸家中廢棄的物件,寶寶自己能動手的部分讓他自己來操作。

    2、給寶寶買一些能夠拆裝的玩具

    對大一點的寶寶,可給他準備一把小鉗子、小螺絲刀等工具,讓寶寶自己探索和拆裝,鍛鍊肌肉協調和手眼協調能力。寶寶在拆裝玩具的過程中將會鍛鍊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父母也參與進來

    如果寶貝對於玩具以外的其它物品好奇,父母們不妨和寶貝一起“拆”個究竟,讓寶貝看看這些物品的構造及工作的原理等,比如鬧鐘、手電筒、搖控器等等。透過拆開的這個過程,寶寶就可以獲得很多科學知識,也許寶貝會成為下一個愛迪生呢!

    寶貝喜歡摔東西

    父母可以試試這樣做:

    1、告訴寶貝正確放置物品的方法

    父母要給寶寶創造一些條件讓他練習控制自己的力量,比如,寶寶把凳子放在地上的時候用的力氣太大了,不妨讓他學著輕輕地放一次;寶寶推桌子上的杯子用力過度,把杯子摔壞了,再給他一個杯子,讓他輕輕地推一次,嘗試用恰當的力氣將杯子推到合適的位置……

    2、從小教導寶貝愛惜物品

    小寶貝的有些破壞行為,是需要教育的。如故意損壞玩具、故意把玻璃打破等。如果這類行為不及時教育,長大後寶貝很可能養成破壞公共財物等不良習慣。可以透過故事或別的方式引導寶貝懂得應該愛護玩具和物品。如告訴寶貝:“你看,布娃娃被摔到地上該多疼呀!”

    3、讓寶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對寶寶無心造成的過失,父母可以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比如,寶寶把玻璃瓶打碎了,那就讓他用掃帚和簸箕把碎片掃走。如果寶寶無法獨立完成,父母可協助寶寶完成。這樣既可以保護寶寶的自尊心,又可以讓寶寶養成自己做事自己負責習慣。

    4、引導他用合理的方法來發洩情緒

    寶貝的破壞行為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出於內心的不滿。例如他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便借破壞物品來發洩心中的悶氣,對這樣的寶貝父母應注意疏導他的情緒,耐心地給他講解道理,引導他用合理的方法來發洩憤怒。在這方面,父母也應當做好榜樣,不能生氣就摔盤砸碗等,這樣才能有利於寶貝的健康成長。

    5、緩解寶寶的心理壓力

    父母可以從為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活動環境入手,比如讓寶寶多和鄰居家的同伴玩耍,節假日和小朋友一道參加一些集體的遊戲活動。父母也可以找時間和寶寶交流一下,瞭解他最近有什麼煩惱和需要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描寫不能半途而廢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