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跳動的夜曲

    一般情況下,小兒手心熱原因可能是由於孩子的新陳代謝旺,血液迴圈加速快,身體產熱增多而需要透過體表散熱,而且這個時候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體溫偏高,手心溫度也偏高。

    如果發熱的情況沒有很明顯時,並且沒有其他的不適情況,這種是正常的現象,當然也可能是孩子積食造成的,孩子表現為食慾不振等,從而出現手心熱,腹脹的現象小孩手心熱,首先是考慮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部分孩子在運動、進食後,會出現手心發熱的情況。

    另外需要監測孩子的體溫,孩子在發熱的時候,額頭、軀幹、手足溫度也會明顯升高,需要給孩子測量體溫,腋下體溫超過37度4是發燒,考慮孩子可能是有細菌病毒或者支原體感染機體導致。

    如果孩子體溫達到38.5度以上,需要口服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等退熱藥物,具體藥物的用法用量要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應用。發熱持續不退,必要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做血常規以及其他相關的檢查和體格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選擇用藥治療。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戶外活動,增強個人抵抗力叭。

    其實和大人一樣,小孩子也會有口臭,引發孩子口臭的原因並不少,可能是飲食習慣不好,口腔衛生不好,睡眠狀況不好,或是一些疾病造成的,還需要積極查明具體的原因,特別是疾病引起的,更要引起重視,儘早治療。

    不少家長會發現自己家的小寶寶年齡不是很大,但口氣比較重,特別是每天早上剛醒來的時候,嘴裡的味道比較難聞,小孩口臭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引發的原因並不少,可能是不注重口腔衛生,飲食習慣不好,或者是患上了一些疾病,下面就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第一個原因是不注重口腔衛生造成的,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不要求刷牙,其實這種做法非常錯誤,大量的細菌和食物殘渣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造成口臭,所以說孩子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一定要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並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

    第二個原因是不注重飲食,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吃的食物脂肪的含量比較高,容易引起口臭,有甜食也容易引起口臭,所以說要注重孩子的飲食,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清淡的食物,而不要吃油炸的食物和甜食等。

    第三個原因是孩子消化不良,進食過多,腸道在短時間內消化不了,這樣容易形成口臭,同時還有便秘等不良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注意調節孩子的飲食,不要讓孩子撐著了,可平時多給孩子揉揉肚子,吃一些促進消化的食物。

    第四個原因是睡眠不好。小孩子比較貪玩,白天不睡,晚上睡的也比較晚,此時容易形成口臭,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

    第五個原因是一些疾病所造成的。特別是患有牙周炎,齲齒,還有肝炎等疾病,容易引發口臭,家長最好是帶孩子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

    引發兒童口臭的原因並不少上面介紹的這些原因,有的孩子存在一種,而有的可能存在多種,所以要密切觀察孩子的情況。必要的時候要儘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做相關的檢查和治療。當心口臭這個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希望全世界的寶寶們都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長大!

  • 2 # 自助者天助17

    注意吃的東西,,,油膩,烘烤,油炸,辛辣的東西少吃或不吃,多吃一些主食,,米飯、米粥,一段時間後會有改善的。

  • 3 # 中醫雜症

    小孩是陽性體質,手腳、身體溫暖是正常現象,如果單獨手心發熱,則是體內有熱引起,再加上有口臭的症狀,有可能是胃腸中有食物淤積造成的發熱,也有可能感冒入裡化熱形成的內熱。

    小孩最怕吃的太多或者飲食不節,造成食物在胃腸道中淤阻發熱,體內有熱就會使手心發熱,可以用健胃消食的藥材治療,吃健胃消食片或者健胃消食丸,也可以用枳實、麥冬、黃柏、炒山楂、白茅根泡水喝,有清理胃熱和健胃消食的作用。

    感受風寒或者風熱,也會入裡化熱,造成胃中鬱熱,體內有熱也會手心發熱,如果感受風寒感冒,剛開始可能有手腳冰涼的症狀,隨著正氣抗邪,手腳就會變暖,寒邪入裡化熱,還會有手腳心發熱的症候,治療可以用清熱涼血的方法,可以用生地、知母、黃芩、蒲公英泡水喝,能夠治療口臭和手心發熱的症狀。

    有些小孩天生體內有熱,特別是一些陰虛火旺的體質,往往就有手心發熱和口臭的症狀,都是身體中的津液不足造成,這樣的小孩喜歡多動,一般都是體質偏瘦,可以經常用生地,玄參、白茅根、麥冬泡水喝,有很好的清熱養陰的作用,對於小孩手心發熱和口臭有治療作用。

  • 4 # 老劉105751014

    1,小孩子口中散發出臭氣,與口腔不潔,齲齒儲存殘留物,大便乾燥(便泌),和消化不良有直接關係。

    注意小孩的飲食合理及口腔衛生。

    2,手心發熱,在中醫的陰虛火旺之疹斷也包括在內,年齡尚小不足為怪。

  • 5 # 小兒推拿李波

    寶寶手心腳心經常發熱、晚上愛蹬被子、嘴唇發乾、舌尖發紅等等,都是體內有熱的表現,而孩子體內有多餘的熱不能順利排出,就容易感冒、發熱。胃不和則臥不安,孩子體內有積滯通常會伴有腹脹、大便乾結、有口臭等情況

    處理原則:消食導滯、運脾和胃、滋陰清熱。

    常用穴位:清補脾經,揉板門,清胃經,清大腸,順運內八卦,揉小天心、清天河水,順摩腹,揉中脘,揉天樞,按揉脾腧胃腧,按揉足三里、揉湧泉

    穴位手法:

    1、清補脾經,

    位置:在拇指橈側自指尖至指根處

    操作:在拇指橈側自指尖至指根處來回推

    次數:100~500次。

    作用:健脾胃,補氣血,清溼熱,消食積,化痰涎。

    2、揉板門,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魚際平面。

    手法:以指端在大魚際平面的中點做揉法,稱揉板門。

    次數:100-500次

    作用:清熱涼血,止血除煩,消食化積,具有升降之功。

    3、清胃經,

    位置:拇指掌面第一節。

    操作:清胃經,用拇指或食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

    次數:100-500次。

    作用:清脾胃溼熱,消食積,降逆止嘔。清胃經,能清脾胃之溼熱,和胃降逆,瀉胃火,除煩止渴。

    4、清大腸,

    位置:在食指橈側緣,由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

    操作:用右手拇指橈側面,自虎口直推至指尖

    次數:100-500次

    作用:調理腸道,止寒熱瀉痢,退肝膽之火,通便。

    5、順運內八卦,

    位置:以手掌中心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畫一圓圈,八卦穴即在此圓圈上

    操作:順運八卦,又稱運八卦。用拇指面自乾向坎運至兌為一遍,在運至離時輕輕而過。

    次數:運100~500次。

    作用:寬胸理氣,止咳化痰,行滯消食,降氣平喘,止嘔止瀉,清熱發汗,平衡陰陽。

    主治:咳嗽,氣喘,胸悶,嘔吐,洩瀉,腹脹,食慾不振,惡寒,發熱,驚惕不安等症。

    6、揉小天心

    位置:在掌根、大小魚際交接之凹陷中。

    操作:掐揉小天心:用拇指甲掐揉之。

    次數:100~500次。

    作用:清熱,鎮驚,利尿,明目。

    主治:驚風,抽搐,煩躁不安,夜啼,

    7、清天河水

    位置:在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操作: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指腹,從腕橫紋起,推至肘橫紋

    作用:清熱解表,瀉心火,除煩躁。

    8、順摩腹,

    位置:腹部

    手法:術者用掌或四指摩腹部,稱摩腹,摩300~500 次。逆時針摩為補,順時針摩為瀉,往返摩之為平補平瀉。

    主治:腹痛,腹脹,噁心嘔吐,食積,消化不良,便秘,厭食,傷乳食瀉。

    9、揉中脘,

    位置:臍上4寸,胸骨下端劍突至臍連線的中點。屬任脈。又指中脘部。

    操作:醫者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端或掌根按揉,稱揉中脘。

    次數:揉或推約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主治:胃脘痛,腹痛,腹脹,食積, 嘔吐;洩瀉,食慾不振,噯氣等。

    10、揉天樞,

    位置:臍旁2寸,左右各一,屬足陽明胃經。

    操作:醫者以食指或中指揉之稱揉天樞

    次數:揉100~200次

    作用:理氣消滯,疏理大腸。

    主治:腹脹,腹痛,腹瀉,痢疾,便秘,食積不化。

    11、按揉脾腧胃腧,

    位置:脾腧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胃腧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用揉法。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祛溼,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

    次數:50-100次

    12、按揉足三里、

    位置:外側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操作:用拇指端按,稱按揉足三里。

    次數:20~30次。

    作用:健脾和胃,強壯身體。

    主治:腹脹,腹痛,嘔吐,洩瀉,下肢痿軟等

    13、揉湧泉

    位置:足掌心前1/3處。

    操作:用兩拇指面輪流自足根推向足尖,稱推湧泉;用拇指端按在穴位上揉之,稱揉湧泉。

    次數:推100~400次,揉30次左右。

    作用:滋陰,退熱。

    主治:發熱,嘔吐,腹瀉,五心煩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跟朋友吵架了的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