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屁香屁香的史料館
-
2 # 桓m3
一、身份很重要。"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在下劉備,中山靖王之後"。這是劉備在自我介紹時開頭語。劉備,並不像曹操、孫權一樣身世顯赫,背景雄厚。他能白手起家,就是靠著那句口頭禪, 讓關羽和張飛覺得跟著他有前途,所以三個人才進行了結拜。劉備能在亂世中起家,靠的不是有家族的支援,而是利用自己跟漢室的一點血緣關係,來吸引人才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
二、信義很重要。有一句歇後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出處於當年長坂坡之戰,趙雲為了保護劉禪,衝出曹軍重重包圍,自己身受重傷,劉備卻狠心摔掉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子,動情說到:”為一孺子,幾乎損我一大愛將“時,更是情真意切。劉備摔子,足以證明他對趙雲極為重視,趙雲從此感激涕零,誓死效忠劉備。同時也教育感化了在場的所有文武官員。也透過此事讓天下英雄豪傑,知道劉玄德仁義。劉備一生中,仁義二字做的淋漓盡致,吸引天下有志之士來投。
三、性格很重要。“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青梅煮酒時,曹操對天下諸侯都不屑一顧,唯獨對寄人籬下的劉備高看一眼。劉備性格堅毅,百折不撓,堅韌不拔,不被挫折和困難嚇倒, 他遇事冷靜果斷。不像呂布、袁紹那樣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所以他的老婆兒子有幾次都陷於敵手,這是一個亂世梟雄的做法。
-
3 # 趙公
劉備能籠絡人才,不單單靠的是人格魅力。更多的依靠著特殊歷史環境下人們的觀念。
第一,劉備是皇族出身。他自己就常自我介紹說“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玄孫。”以此來彰顯他顯赫的身世。就連十八路諸侯會盟的時候,身為縣令的劉備能夠和一群刺史,太守平起平坐,靠的也是他皇親的身份。
第二,劉備獲得了皇帝的封賞,在古代十分講究名正言順。就是我們常說的名不正則言不順而言不順則必敗也。佔據冀、青、幽、並四州的袁紹,也十分在意朝廷封賞的大將軍的職位。而雄踞江東的小霸王孫策,也希望朝廷能夠授予大司馬的職位。在看劉備自身的勢力不是很大,但是頭銜卻很多。就像他三顧茅廬時自我介紹的一樣——“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求見。”單憑這一串頭銜,就足以吸引一批仁人志士誓死效忠。
第三,古代特別在意長幼尊卑,甚至有長兄如父的說法。劉備的年紀比關羽和張飛都大,作為結義的兄弟,關羽張飛二人自然要尊敬他們的大哥。更何況,關羽張飛二人都十分重義氣,對既是兄長又是主公的劉備,更是為命是從馬首是瞻。
第四,劉備對關羽張飛充分的信任。整個劉備的陣營中,唯有關羽張飛最得劉備的信任。劉備兩次率軍遠征,都把自己的後方大本營交給兩位兄弟打理。一次是討伐袁術時將徐州交給張飛,另一次是討伐劉璋時,將荊州交給關羽。如此充分的信任,自然能夠感化關羽張飛,任其俯首帖耳。
劉備的出身是一方面,他的為人也更重要。在東漢末年亂世紛爭中,劉關張生死與共手足相依,終於留下了桃園三結義的千古佳話。
-
4 # 回望歷史的青年
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關張對劉俯首帖耳,說明劉備有其獨特的人格魅力。
堅持夢想,執著追逐。如果把劉備類比於一個創業者,他的創業真可謂艱辛無比。先投靠公孫瓚,再投靠陶謙,再投靠曹操,再投靠袁紹,再投靠劉表…一路走來,啥都沒有,自己的事業也看不到什麼希望。而劉備並沒有灰心,也沒有放棄,他在等待時機,他還在做出反抗,他仍然想成為一個boss。試想如果是你,年近半百的你還能繼續堅持嗎?
擅長用人識人,且真誠待人。相比於曹操的唯才是舉,孫權的破格提拔,劉備的用人之道更高於籠絡人心。
劉備白手起家,沒家族勢力,先和關羽張飛拉攏,稱兄道弟,睡同一張床,再相識趙雲,和趙雲也有情有義。對諸葛亮,龐統等都是關愛有加,常常和他們談心一整天。對劉備來說,他需要拉起一支實打實的隊伍,務必要用道義相交,以感情深入。劉備的收買人心無疑是成功的。
劉備的識人高明可以從他觀馬謖這事表明。
良弟謖,字幼常,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除綿竹成都令,越希太守。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備果然預測的很對,他知道諸葛亮器重馬謖,日後萬一讓馬謖擔當大任可能會遭殃,劉備寶貴的遺言中才加上了那麼幾句。
劉備的用人也值得稱道。升諸葛亮、龐統為左右軍師,提拔魏延守漢中等。
樂於聽取意見,做出正確決策。其一,東吳想要跨過荊州去攻取西川,約劉備一起進攻。有人認為答應孫權,因為東吳無法跨越荊州佔據益州,那麼益州自然是劉備的了。荊州主簿殷觀不以為然,獻計說如果我們和東吳一起進攻,為東吳開道,萬一前不能攻下益州,後又反而被孫權趁虛而入,那就gg了~眼下我們應該以剛剛攻取荊州,需要穩固一下為由,只贊成不出兵。這樣東吳肯定也不會單獨去攻取益州的,那麼將來我們取益州的機會更大。劉備果斷採納,事後,孫權果然打消進攻益州的計劃,劉備升殷觀為別駕從事。
其二,公元217年,法正勸劉備取漢中,此時的漢中僅由夏侯淵,張郃鎮守,力量是不足的,是可以取得勝利的。而漢中是很重要的存在,進可以拿下雍州涼州,退可以守住益州。劉備聽從,開始籌備大軍,準備攻取漢中,也確實勝利了。
以德待人,名聲遠播。
-
5 # 半知舍
說劉備有魅力談不上,論帶兵打仗、才華不如曹操,論智慧謀略不如孫權。如果用“天時、地位、人和”來形容三國,那麼,天時當屬曹魏,地利當屬東吳,而人和則應該屬蜀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先機,孫權憑長江之險完拒魏、蜀。
劉備能得天下靠的是什麼,靠的是“人心”二字。有句話叫做:曹操的江山是打下來的,孫權的江山是傳下來的,而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
讀完《三國演義》,劉備給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依靠“示弱”來博取同情,籠絡人心,依靠“一把眼淚”聚集了一幫能人異士。下面列舉幾個代表性的人物例子。
張飛小說開篇,劉備看了劉焉招軍榜文,長噓短嘆。張飛見堂堂七尺丈夫“慨然長嘆”,上前詢問。
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
短短的三十一個字,卻一下子抓住了張飛的心。這裡面表達了至少三層意思:1.我本漢室後代卻倫落到如此落魄地步;2.我有遠大抱負和志向,“破賊安民”;3.我能力有限,需要有人資助。
果不其然,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成功將張飛收入麾下。
徐庶自從徐庶當了劉備軍師,屢戰屢捷。曹操用了一計,逼迫徐庶離開劉備。我們來看一看劉備送別徐庶時的場景。寫得相當精彩。
玄德曰:“先生既去,劉備亦將遠遁山林矣。”你離開我,我劉備也沒有依靠了,我將到深山老林去隱居。在徐庶極力勸說下,劉備才勉強表示將宏圖大業進行到底。臨別,劉備說,先生這一去,你我天各一方,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次見面。說完,淚如雨下。徐庶走遠了,一片森林擋住了劉備遠送的淚眼,於是令人把這片森林全部砍光,“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
此舉,不但讓徐庶走的“心緒如麻”,同時,也讓其他的官兵感到,主公是惜才如命,重情重義之士。
趙雲趙雲開始的時候投靠袁紹,發現袁紹不是他心目的英雄,於是,投奔公孫瓚,結果發現,他和袁紹是一個德行。
趙雲在公孫瓚麾下時,總共與劉備見了兩次面。第一次是在盤河之戰後,公孫瓚主動引見。劉備與趙雲分別時,拉著趙雲的手,淚如雨下,不忍心離開。第二次是劉備從公孫瓚處借了趙雲和三千馬步軍,解徐州陶謙之圍。到了趙雲該回去的時候,劉備又是拉著趙雲的手,揮淚而別。
兩次一哭,讓趙雲頓時感到相見恨晚。等到公孫瓚兵敗自焚之後,趙雲特地跑到臥牛山佔山為王,等待劉備。就這樣,劉備又成功將趙雲納入麾下。
諸葛亮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劉備為了得到諸葛亮,可謂是用足了心思。每次拜訪,在距離孔明莊前很遠的地方就下馬步行。第三次,孔明正在睡覺,劉備恭恭敬敬在榻前站立等候了半天,不敢發出聲響。
孔明隨諸葛亮回到新野,劉備把孔明當作老師一樣,虛心請教,食則同桌,寢則同榻,終日共論天下之事。
劉備正是靠著能夠抓住人心的親和力籠絡了包括關羽、張飛、諸葛亮在內的眾將領。另外,還有重要的一點不得不提,劉備打著的旗號是,恢復漢室的名義。這個口號一提,就讓自己的宏圖大業名正言順,一大批對漢朝有感情的能人異士慕名而來。這一點也是劉備能夠聚集人才的主要因素。
回覆列表
這個就是人格魅力了。劉備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善於籠絡豪傑,深得人心。
當時無論對手還是普通人都稱讚劉備是個英雄。
毛主席也說過劉備的優點主要於是善於用人,善於團結各方人士。而缺點則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區分主次矛盾。
陳壽也說劉備弘毅寬厚,謙和有禮有劉邦的風采
劉備臨死前還以此來教育他的兒子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鞭打督郵也是劉備乾的!然後帶著倆兄弟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