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民正能量

    白登之圍未解,會出現很多種結果,無非就是劉邦等眾多人被匈奴俘虜後的天下大勢走向,我們可以根據當時的情況來做一下理性的推斷,我想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白登之圍發生在公元前200年,當時漢惠帝已經10歲,我想事情發生後,眾大臣和呂后肯定讓漢惠帝提前即位為大漢皇帝,並且積極外交斡旋救劉邦。以蕭何為代表的文臣和呂后會採取一系列措施,穩住當時還不穩定的局勢,這是最好的估計。

    第二:我想一個很大的可能會出現天下大亂,漢惠帝年幼,根基維穩,可以說處於一個傀儡的狀態,只能靠眾大臣和呂后的輔政。當時社會不穩定因素太多,群臣之間有矛盾,呂后和文臣武將之間有矛盾,天下諸侯和朝廷之間也有矛盾,項羽的餘部也蠢蠢欲動,可以說是矛盾眾多,劉邦能夠鎮得住他們,漢惠帝絕無可能鎮得住。這一系列的矛盾很有可能一觸即發,造成新的天下大亂。

    核心人物是特別重要的,劉邦作為皇帝,當時是這個很不穩定的國家的支柱和核心。公元200年,作為淮陰侯的韓信已經被囚禁在了京城長安,此時英布和彭越還在他們的封地擔驚受怕,其他諸侯也看到了韓信的下場,都處於一個蠢蠢欲動的狀態,況且即使後來劉邦從白登之圍中回來了,都發生了那麼多叛亂,更何況我們假設的這個沒有回來呢。根據我的看法,第二種可能發生的機率很大。

  • 2 # 洗雲之手

    白登之圍,漢高祖劉邦率少數前鋒被匈奴冒頓40萬騎兵包圍,當時如果圍沒有解開,劉邦陷於白登,那麼剛統一的漢王朝大機率會回到戰國時代那樣諸侯混戰的局面,甚至可能被匈奴佔據中原。因為當時漢王朝剛建立時,還是實行郡縣制和分封制並行的制度,關東大部分封給了異姓王。勢力強大的異姓王如韓信、彭越、英布,佔據膏腴之地,各有甲兵十數萬到數十萬不等,有自己一整套的行政班底,享有自己封地內所有資源,和戰國時的諸侯國差不多,且這些新諸侯都各有異志。而白登之圍中,劉邦帶去的32萬軍隊,是漢王朝的中央軍,如果劉邦在白登之圍失陷,失去統帥的這批中央軍群龍無首,被有優勢兵力的匈奴及漢奸軍殲滅是大機率的事。當時劉邦的繼承人漢惠帝不足十歲,性格軟弱,能力有限,一直依賴於其母呂后。主少國疑,中央軍全數覆滅,地方勢力強大,外部勢力強力介入,這種情況可以對照西晉末年,八王之亂。所以白登之圍解是中國之大幸。

  • 3 # 慈孝坊1011

    白登之圍是由於劉邦錯誤的估計了當時匈奴的實力以及自己的大意等原因導致的。我認為如果當時劉邦在白登之圍中死掉的話,對當時漢朝的穩定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不一定必然導致漢朝內部的大動盪。

    雖然當時漢朝剛建立不久,當時新建立的王朝已經採取了各種措施修養生息,發展經濟,提升國力。同時文武大臣也各有才能,人民也可望過上安穩的日子,反對戰爭,國內還是很團結的。即使劉邦死了,大臣們也會及時擁立太子繼位,穩定局勢。

    所以,我認為劉邦如果在白登之圍中死掉並不必然導致漢朝危機。

  • 4 # 歷史何必認真

    歷史沒有假設,但既然有人提出來了,我們不妨參考高度相似歷史事件來推斷一番。

    我認為,即使白登之圍未解,天下依然是漢朝劉姓天下。

    背景:公元前202年,高祖劉邦稱帝,大漢帝國正式建立,結束自戰國以來,將近300年的諸侯混戰,百姓盼望已久的太平歲月來臨,劉邦以仁厚長者姿態解萬民於倒懸,在丞相蕭何制定得國策下,政府實行無為而治,民生得以發展,百姓安居樂業;公元前201年,韓王信叛亂,勾結匈奴攻打太原,高祖劉邦率32萬大軍迎擊匈奴,因輕敵冒進,被困與白登山。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1600多年後,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被困與土木堡。所不同的是,劉邦在陳平的謀劃之下成功脫圍,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胡亂安排下被擒,朱祁鎮雖然被俘,但明朝國祚並沒有因此終止,而是出現了于謙等一部分忠臣良將,成功的守護了明朝社稷。

    參考土木堡之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即使白登之圍未解,朝中大臣蕭何、曹參、張良、灌嬰等也自會立劉盈為帝,保住大漢天下,百姓也不會任由匈奴肆意入侵,把得之不易的安穩日子給毀掉,同仇敵愾,抵禦外族入侵,一向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所以說,白登之圍未解,也不會對天下大勢走向產生太大的影響。

  • 5 # 而知而行的歷史

    白登之圍發生的背景是什麼呢?

    劉邦平滅了項羽,做了皇帝,封了八個異姓諸侯王。劉邦記恨韓信在楚漢之爭時要挾,因此先是徙封楚王,後來又降封為淮陰侯,其他諸侯王心裡多有不安,多有為韓信抱打不平。

    劉邦此時知道,雖然自己做了皇帝,但是威望還不足以震懾那些心懷不軌的異姓諸侯王。此時,北疆傳來韓王信叛漢,與匈奴勾結進攻漢地的訊息。劉邦當時就聯想起秦始皇當年派遣蒙恬北逐匈奴加強皇帝威望的故事。於是,點起32萬兵馬,氣勢洶洶北伐匈奴,要收復在楚漢之爭時被匈奴重又奪去的河南地。

    (劉邦要藉助外戰養望)

    漢軍是開國之師,百戰之餘,精兵強將,匈奴接連敗了好幾陣。劉邦見匈奴不過如此,因此就縱輕騎追擊,脫離了步兵大部隊,被匈奴人抓住戰機,圍困在白登山上。雙方互有攻防,損失慘重,劉邦仍不得免。後來在陳平的奇計下,重賄匈奴單于夫人,同時單于也看到約好的韓王信的將領都沒出現,擔心出現變故,就讓出了一條道,放劉邦回去。劉邦士兵剪滿弓,緩緩逃離包圍圈。

    從這裡可以看出,劉邦所帶領計程車兵戰鬥力果真強悍,當屬於禁衛軍的佼佼者,在劣勢中與盛兵而來的匈奴人打的旗鼓相當。但是,劉邦並沒有達到討滅匈奴以固威望的目的,相反,劉邦的威望經此事件降低了。後來英布謀反時就說:國內會打仗的不過就是韓信,現在韓信已經死了,我還怕什麼?

    (白登之圍)

    所以,如果白登之圍未解,劉邦被俘虜,乃至於被殺,那麼中原剛剛穩定下來的秩序就會重新陷入混亂。幾大異姓諸侯王哪個會是好相與的?漢朝皇帝登基也不過一年,皇帝制度也不過是秦始皇創立不過20年,很多人連皇帝是啥什麼樣的存在尚不知情。因此,如果劉邦及其軍隊毀滅損失了,那麼劉邦的勢力瞬間削弱,十歲的惠帝如何能當此種國,彈壓諸侯國的反叛?

    所以,如果劉邦被俘,七大諸侯國會得到喘息的機會,發展成與關中的漢政權實力相匹的實力集團,到時中原會再一次上演戰國爭雄的歷史大劇。

    正因為劉邦考慮到如此嚴重的後果,所以,他回來後立刻開始削藩,毀滅了這些國內不穩定因素。做完了這些事後,劉邦也漸漸老了,在征討英布的時候,還受了傷。回到長安後,自覺時日無多,劉邦就與豐沛功臣集團殺白馬立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

    (白馬之盟)

    此後,劉邦才算完成了鞏固漢家天下的偉業,沒過多久就去世了,他的兒子劉盈即位,即是漢惠帝。

  • 6 # 飛哥講歷史

    白登之圍未解,天下會走向何方

    首先,來看一下,白登之圍是怎麼回事

    公元前201年,匈奴侵犯,駐守太原郡的韓王信(與韓信同名,封韓王)領兵交戰,敗多勝少劉邦懷疑韓王信暗通敵國,意圖謀反,遂寫信責備

    韓王信擔心被誅,就真的謀反了

    前200年 ,劉邦御駕親征,一路勢如破竹,直到到達平成(今山西大同),劉邦輕敵冒進,在步兵還沒有到來的時候,進攻匈奴駐紮的白登山,匈奴截斷漢軍步兵,將劉邦圍困在白登上,經過7天7夜的激戰,匈奴攻不上去,劉邦也沒辦法突圍

    之後劉邦採用陳平建議,賄賂冒頓單于的妻妾,經過妻妾勸服,再加上韓王信的軍隊沒有按時會師,匈奴開啟包圍圈一角,讓漢軍撤退,自此,漢朝改變對匈奴策略,採取和親、送禮等方式

    其次,如果劉邦死在白登山,或者被俘虜,天下會怎麼樣

    其實當時天下走勢,還要看當時各八大異姓王的選擇(張良、陳平、蕭何都是謀士,沒有軍權,呂后勢力還沒有形成)

    第一,楚王韓信

    公元前201年,韓信被劉邦藉口雲夢澤遊覽軟禁,如果劉邦出事,呂雉不及時殺了韓信,韓信必反

    第二,淮南王英布

    前196年起兵反漢 ,兵敗被殺

    第三,趙王張敖

    劉邦女婿,前200年,劉邦路過趙國時,張敖執子婿禮甚恭,反遭辱罵。同年趙國國相貫高以此為由預謀刺殺劉邦沒有成功,次年事發,張敖受牽連入獄,後來因為貫高說此事跟張敖沒有關係,被赦免

    第四,燕王臧荼(zang tu)、盧綰

    前200年,劉邦大肆捕殺項羽舊部,臧荼因恐懼,反漢,兵敗被殺(應該在白登之圍前,因為白登之圍是在冬天)

    改封盧綰,為燕王,前196年同陳豨一起反漢,兵敗逃亡匈奴

    第五,梁王彭越

    游擊戰始祖,前197年,陳豨(xi)反漢,劉邦讓彭越徵兵,彭越稱病,只能帶自己原有部將,前196年,呂雉設計彭越的門客誣告其謀反,被殺

    第六,長沙王吳芮

    劉邦稱帝后,吳芮按張良計謀,隱藏實力,低調行事,把自己大部分領地讓給劉邦子女,又將自己的部分精銳親兵分給荊王劉賈(劉邦堂兄),並安排兒子吳元,帶部份家眷回浮樑瑤裡生活,才保住性命

    八大異姓王中,韓王信是白登之圍的始作俑者,韓信必反,英布、盧綰,只是將反漢提前,張敖搖擺不定,但其手下就不一定了,彭越、吳芮就算不想參與,但天下已亂,最終天下走向不好說,亂世出英雄,誰知道會不會再來個劉邦異軍突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偏心受壓構件計算中,透過哪個因素來考慮二階偏心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