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偉觀電影

    被稱為“樂府雙璧”的《木蘭辭》和《孔雀東南飛》描寫了兩種不同的“戰爭”形式:《木蘭辭》表面上看是保家衛國的一場正義戰爭,實際上更像是女權主義者對男權社會的一場挑戰;《孔雀東南飛》儼然就是幾千年來綿延不斷的婆媳大戰,但在這背後是專制思想與自由意識的生死決鬥。

      初讀《孔雀東南飛》,一直搞不懂婆婆為什麼要胡攪蠻纏。按理說,無論用舊時的“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的標準還是現時的擇偶條件來看,劉蘭芝都是上上之選。首先,容貌出眾,“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焦母念念不忘的“秦羅敷”的容貌也不過如此吧;其次,劉蘭芝頗有才情,從她的自述和劉母的回憶中可知,“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可謂知書達禮;再次,“雞鳴人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可見劉蘭芝的任勞任怨,辛勤勞作。總之,中國傳統女子的善良、賢淑、溫柔……劉蘭芝樣樣不少。

      換個角度,如果再以世俗的眼光去看焦仲卿,雖然焦母自詡“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但從劉蘭芝所述“君既為府吏”和焦仲卿自雲“吾今且赴府”來看,焦仲卿不過是政府的一個小公務員,根本無法和登門求婚的縣令第三郎以及太守第五郎相比。看來,焦母實在沒有理由干涉兒子的婚姻。

      那麼焦母為什麼要驅逐劉蘭芝呢?細讀原文,我們會發現焦母自己明白地交待了原因,那就是她對劉蘭芝的不滿,“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我們可作如下猜測:焦母自己做媳婦時,一直逆來順受,甘心受封建家長專制的種種摧殘迫害,多年以後,她終於熬成了婆婆,就毫不留情地對劉蘭芝實行封建家長專制。當然,這並不是說焦母心理變態,要將曾經所受的委屈完全報復到劉蘭芝身上。專制的可怕就在於它與人類天生具有的奴性暗合,焦母要維護自己的家長權威,要以自己對專制的順從程度來衡量劉蘭芝。而劉蘭芝天性中對愛情和幸福的渴望、對自由和平等的嚮往以及不卑不亢,一定流露在日常的言談舉止中,這讓焦母很惱火,她不能容忍一個“舉動自專由”的人,所以當焦仲卿去求情時,焦母道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吾意久懷忿。”

      一個蠻橫、偏執、寡居多年又近於更年期的老女人和一個外表柔順內心剛烈、個性十足的女子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孔雀東南飛》描寫了兩個女人之間的鬥法:雖然婆媳二人早已心存芥蒂,但劉蘭芝“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讓焦母找不出可以挑起事端的破綻,頗有城府的焦母沒有首先發難,採用了以逸待勞的戰術,用劉蘭芝的話說就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無論多麼勤勞都可以說是消極怠工,這種刁難讓人無法忍受,於是才有了蘭芝的自遣,這正中焦母下懷。

      倔強的劉蘭芝不想就此認輸,即使離開焦府,她也要風風光光地走,要展示自己的美麗,藉此向焦母示威,於是就有了“堂上拜阿母,阿母怒不止”的情形,劉蘭芝以不卑不亢的言辭,維護了自己的人格尊嚴。這場衝突看上去雙方各有勝負,劉蘭芝在事實上處於弱勢,因為在封建意識形態的背景下,作為封建家長的焦母擁有著無比強大的權力。

      在這場不平衡的爭鬥中,劉蘭芝將獲勝的一線希望繫於焦仲卿身上。就像許許多多的女子一樣,劉蘭芝為愛情做出了諸多犧牲——“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她有理由堅信愛情的力量,相信焦仲卿會成為自己強大的後盾,共同戰勝封建家長專制。但是,在愛情與親情之間,焦仲卿卻表現得猶豫不決,他以孝為名,努力去扮演一個居中調停的角色,而實際上無計可施。他一再許諾,一再退讓,直到事情無法挽回,只好一死了之,“自掛東南枝”,才算做了一回大丈夫。

      也許依劉蘭芝的冰雪聰明,她早已洞察了人情世態,自知一切無法挽回。但是為了愛情,她依然掙扎著,依然抗爭著,她拒絕了另棲高枝的誘惑,忍受了兄長的暴躁指責,如蒲葦一般堅韌,為愛情而執著地生長。但在野蠻、獨斷的封建家長專制下,她最終也只能縱身化為鴛鴦,以夜夜的哀啼來警醒世人。

      當然,我們無法說劉蘭芝是一個自覺追求個性自由的先行者,但是她源於天性的自尊和倔強,讓我們看到了她柔弱的身體裡綻放的人性的價值。魯迅曾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是的,在這場戰爭中,美被毀滅了。但是,美被毀滅之時發出的耀眼光芒卻照亮了萬古長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冊封太后的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