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樂與我同行9

    核磁共振是處於靜磁場中的原子核在另一交變磁場作用下發生的物理現象。通常人們所說的核磁共振指的是利用核磁共振現象獲取分子結構、人體內部結構資訊的技術。

    並不是是所有原子核都能產生這種現象,原子核能產生核磁共振現象是因為具有核自旋。原子核自旋產生磁矩,當核磁矩處於靜止外磁場中時產生進動核和能級分裂。在交變磁場作用下,自旋核會吸收特定頻率的電磁波,從較低的能級躍遷到較高能級。這種過程就是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技術的歷史

    1930年代,物理學家伊西多·拉比發現在磁場中的原子核會沿磁場方向呈正向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而施加無線電波之後,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發生翻轉。這是人類關於原子核與磁場以及外加射頻場相互作用的最早認識。由於這項研究,拉比於1944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1946年兩位美國科學家布洛赫和珀塞爾發現,將具有奇數個核子(包括質子和中子)的原子核置於磁場中,再施加以特定頻率的射頻場,就會發生原子核吸收射頻場能量的現象,這就是人們最初對核磁共振現象的認識。為此他們兩人獲得了195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人們在發現核磁共振現象之後很快就產生了實際用途,化學家利用分子結構對氫原子周圍磁場產生的影響,發展出了核磁共振譜,用於解析分子結構,隨著時間的推移,核磁共振譜技術不斷髮展,從最初的一維氫譜發展到13C譜、二維核磁共振譜等高階譜圖,核磁共振技術解析分子結構的能力也越來越強,進入1990年代以後,人們甚至發展出了依靠核磁共振資訊確定蛋白質分子三級結構的技術,使得溶液相蛋白質分子結構的精確測定成為可能。

    另一方面,醫學家們發現水分子中的氫原子可以產生核磁共振現象,利用這一現象可以獲取人體內水分子分佈的資訊,從而精確繪製人體內部結構,在這一理論基礎上1969年,紐約州立大學南部醫學中心的醫學博士達馬迪安透過測核磁共振的弛豫時間成功的將小鼠的癌細胞與正常組織細胞區分開來,在達馬迪安新技術的啟發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物理學家保羅·勞特伯爾於1973年開發出了基於核磁共振現象的成像技術(MRI),並且應用他的裝置成功地繪製出了一個活體蛤蜊地內部結構影象。勞特伯爾之後,MRI技術日趨成熟,應用範圍日益廣泛,成為一項常規的醫學檢測手段,廣泛應用於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等腦部與脊椎病變以及癌症的治療和診斷。2003年,保羅·勞特伯爾和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彼得·曼斯菲爾因為他們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方面的貢獻獲得了當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核磁共振的原理

    根據量子力學原理,原子核與電子一樣,也具有自旋角動量,其自旋角動量的具體數值由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數決定,實驗結果顯示,不同型別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也不同:

    質量數和質子數均為偶數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為0

    質量數為奇數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為半整數

    質量數為偶數,質子數為奇數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為整數

    迄今為止,只有自旋量子數等於1/2的原子核,其核磁共振訊號才能夠被人們利用,經常為人們所利用的原子核有:1H、11B、13C、17O、19F、31P

    由於原子核攜帶電荷,當原子核自旋時,會由自旋產生一個磁矩,這一磁矩的方向與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同,大小與原子核的自旋角動量成正比。將原子核置於外加磁場中,若原子核磁矩與外加磁場方向不同,則原子核磁矩會繞外磁場方向旋轉,這一現象類似陀螺在旋轉過程中轉動軸的擺動,稱為進動。進動具有能量也具有一定的頻率。

    原子核進動的頻率由外加磁場的強度和原子核本身的性質決定,也就是說,對於某一特定原子,在一定強度的的外加磁場中,其原子核自旋進動的頻率是固定不變的。

    原子核發生進動的能量與磁場、原子核磁矩、以及磁矩與磁場的夾角相關,根據量子力學原理,原子核磁矩與外加磁場之間的夾角並不是連續分佈的,而是由原子核的磁量子數決定的,原子核磁矩的方向只能在這些磁量子數之間跳躍,而不能平滑的變化,這樣就形成了一系列的能級。當原子核在外加磁場中接受其他來源的能量輸入後,就會發生能級躍遷,也就是原子核磁矩與外加磁場的夾角會發生變化。這種能級躍遷是獲取核磁共振訊號的基礎。

    為了讓原子核自旋的進動發生能級躍遷,需要為原子核提供躍遷所需要的能量,這一能量通常是透過外加射頻場來提供的。根據物理學原理當外加射頻場的頻率與原子核自旋進動的頻率相同的時候,射頻場的能量才能夠有效地被原子核吸收,為能級躍遷提供助力。因此某種特定的原子核,在給定的外加磁場中,只吸收某一特定頻率射頻場提供的能量,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核磁共振訊號。

    核磁共振的應用

    NMR技術

    異丙苯的1H-NMR譜圖

    參見核磁共振譜

    NMR技術即核磁共振譜技術,是將核磁共振現象應用於分子結構測定的一項技術。對於有機分子結構測定來說,核磁共振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核磁共振譜與紫外光譜、紅外光譜和質譜一起被有機化學家們稱為“四大名譜”。目前對核磁共振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H和13C兩類原子核的圖譜。

    對於孤立原子核而言,同一種原子核在同樣強度的外磁場中,只對某一特定頻率的射頻場敏感。但是處於分子結構中的原子核,由於分子中電子雲分佈等因素的影響,實際感受到的外磁場強度往往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而且處於分子結構中不同位置的原子核,所感受到的外加磁場的強度也各不相同,這種分子中電子雲對外加磁場強度的影響,會導致分子中不同位置原子核對不同頻率的射頻場敏感,從而導致核磁共振訊號的差異,這種差異便是透過核磁共振解析分子結構的基礎。原子核附近化學鍵和電子雲的分佈狀況稱為該原子核的化學環境,由於化學環境影響導致的核磁共振訊號頻率位置的變化稱為該原子核的化學位移。

    耦合常數是化學位移之外核磁共振譜提供的的另一個重要資訊,所謂耦合指的是臨近原子核自旋角動量的相互影響,這種原子核自旋角動量的相互作用會改變原子核自旋在外磁場中進動的能級分佈狀況,造成能級的裂分,進而造成NMR譜圖中的訊號峰形狀發生變化,透過解析這些峰形的變化,可以推測出分子結構中各原子之間的連線關係。

    最後,訊號強度是核磁共振譜的第三個重要資訊,處於相同化學環境的原子核在核磁共振譜中會顯示為同一個訊號峰,透過解析訊號峰的強度可以獲知這些原子核的數量,從而為分子結構的解析提供重要資訊。表徵訊號峰強度的是訊號峰的曲線下面積積分,這一資訊對於1H-NMR譜尤為重要,而對於13C-NMR譜而言,由於峰強度和原子核數量的對應關係並不顯著,因而峰強度並不非常重要。

    早期的核磁共振譜主要集中於氫譜,這是由於能夠產生核磁共振訊號的1H原子在自然界丰度極高,由其產生的核磁共振訊號很強,容易檢測。隨著傅立葉變換技術的發展,核磁共振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同時發出不同頻率的射頻場,這樣就可以對樣品重複掃描,從而將微弱的核磁共振訊號從背景噪音中區分出來,這使得人們可以收集13C核磁共振訊號。

    近年來,人們發展了二維核磁共振譜技術,這使得人們能夠獲得更多關於分子結構的資訊,目前二維核磁共振譜已經可以解析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

    MRI技術

    參見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是核磁共振在醫學領域的應用。人體內含有非常豐富的水,不同的組織,水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夠探測到這些水的分佈資訊,就能夠繪製出一幅比較完整的人體內部結構影象,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就是透過識別水分子中氫原子訊號的分佈來推測水分子在人體內的分佈,進而探測人體內部結構的技術。

    與用於鑑定分子結構的核磁共振譜技術不同,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改編的是外加磁場的強度,而非射頻場的頻率。核磁共振成像儀在垂直於主磁場方向會提供兩個相互垂直的梯度磁場,這樣在人體內磁場的分佈就會隨著空間位置的變化而變化,每一個位置都會有一個強度不同、方向不同的磁場,這樣,位於人體不同部位的氫原子就會對不同的射頻場訊號產生反應,透過記錄這一反應,並加以計算處理,可以獲得水分子在空間中分佈的資訊,從而獲得人體內部結構的影象。

    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還可以與X射線斷層成像技術(CT)結合為臨床診斷和生理學、醫學研究提供重要資料。

    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是一種非介入探測技術,相對於X-射線透視技術和放射造影技術,MRI對人體沒有輻射影響,相對於超聲探測技術,核磁共振成像更加清晰,能夠顯示更多細節,此外相對於其他成像技術,核磁共振成像不僅僅能夠顯示有形的實體病變,而且還能夠對腦、心、肝等功能性反應進行精確的判定。在帕金森氏症、阿爾茨海默氏症、癌症等疾病的診斷方面,MRI技術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MRS技術

    參見核磁共振測深

    核磁共振探測是MRI技術在地質勘探領域的延伸,透過對地層中水分佈資訊的探測,可以確定某一地層下是否有地下水存在,地下水位的高度、含水層的含水量和孔隙率等地層結構資訊。

    目前核磁共振探測技術已經成為傳統的鑽探探測技術的補充手段,並且應用於滑坡等地質災害的預防工作中,但是相對於傳統的鑽探探測,核磁共振探測裝置購買、執行和維護費用非常高昂,這嚴重地限制了MRS技術在地質科學中的應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會《鼓舞明天》主持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