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探尋歷史奧秘

    隋煬帝楊廣,這算是被黑得最慘的一位了。一直以來,楊廣·的形象都是壞的,說他是“暴君”、“昏君”,還說他荒淫無度、只知勞民傷財與玩樂?可事實真是如此嗎?誠然,楊廣確實是對冶理國家操之過急,好大喜功,三徵高句麗無功而返,但是他絕不是一個毫無作為的昏君,相反,他還是一位真正的“千古一帝”,他開運河、興科舉、造東都、減徭役、徵吐渾、收青海、平越南,功蓋千秋。他更是一位絕好的詩人,他的詩“起六朝敝,風骨凝然一洗頹風;新聲競作,為後世戲曲之萌芽;律聲大進,又有以導唐人之先路。”

    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揚廣《野望》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遊女,湘川值二妃――揚廣《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

    說他荒淫無度?揚廣的后妃有6位,分別是皇后蕭氏,蕭嬪、陳婤、陳氏、王氏、崔氏,子女共十人;再看看李淵和李世民,李淵的后妃有20位,分別是皇后竇氏、萬貴妃、尹德妃、宇文昭儀、莫嬪、孫嬪、崔嬪、楊嬪、小楊嬪、張婕妤、薛婕妤、郭婕妤、劉婕妤、張美人、楊美人、王才人、魯才人、張寶林、柳寶林、張氏。子女共有41人。李世民的后妃有15位,分別是長孫皇后、韋貴妃、楊貴妃、燕德妃、鄭賢妃、徐賢妃、楊妃、陰妃、楊捷妤、韋昭容、蕭美人、武才人、崔才人、韋才人、蕭才人、王氏。子女共有35人。到底是誰荒淫,誰無度?

    說他勞民傷財?他在位期間,多次減輕民之負擔:大業元年七月,“制戰亡之家給復十年”(《隋書》);大業四年,“賜城內居民米各十石”,“車駕所經郡縣,免一年租調”,“詔免長城役者一年租賦”;修完大運河之後,就“赦江淮以南。揚州給復十年,舊總管內給復三年”(《隋書》);大業二年四月,“上御端門, 大赦,免天下今年租。”(《隋書》);大業五年六月“戊午,大赦天下。開皇已來流配,悉放還鄉,晉陽逆黨,不在此例。隴右諸郡,給 復一年,行經之所,給復二年。”(《隋書》)。不僅如此,他對百姓也十分重視,這從他的詔書中可以看出,譬如,大業元年正月下的詔書中的話:“昔者哲王之治天下也,其在愛民乎。既富而教,家給人足,故能風淳俗厚,遠至邇安。治定功成,率由斯道。”,可見楊廣並非“只知勞民傷財”的“昏君”。

    說他只知玩樂?修運河和東都可不是為了玩。楊廣之所以建東都,是因為長安地處西北,對於東方與南方的控制不是太強,而洛陽四通八達,地處中央,再加上關中地區人人口激增,運糧太麻煩,而且遷都洛陽也是為了制約關隴集團。通濟渠的開通,也是為了解決洛陽的糧食問題,加強南北聯絡與中央集權。

    他開科舉,大業元年七月下詔:“君民建國,教學為先,移風易俗,必自茲始。而言絕義乖,多歷年代,進德修 業,其道浸微。漢採坑焚之餘,不絕如線,晉承板蕩之運,掃地將盡……方今宇宙平一, 文軌攸同,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其國子等學,亦宜申明舊制,教習生徒,具為課試之法,以盡砥礪。”,恢復了國子監,增立進士科,開科舉選官之先河,以一人之力單挑門閥政度,對後世有十分深遠的影響。他征討吐渾,打得伏允伏首稱臣,又將青海納入版圖,這也是中原王朝首次將青海高原劃入版圖,他調兵遣將,連續攻滅交趾、林邑、契丹、琉球、伊吾諸國,大大擴張華夏疆域,這也是自東漢之後第一次收復越南部。

    楊廣三徵高句麗無功而返,導致隋滅亡,急功近利,這也是他致命的缺點。但絕不能因此就否定其功績。

  • 2 # 御史而行

    中華文明史淵遠流長,有5000多年,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在歷史長頁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人物,包括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構築了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當然,現在有許多的反派人物都是透過影視劇洗白的,更多的只是為了取悅觀眾,而透過史料和考古的發現,也真正洗白了一些歷史人物。

    第一位:潘金蓮和武大郎

    傳言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長相極其醜陋,上下身比例不均衡,人們稱他三寸丁谷樹皮。然而武大郎卻娶了個貌美如花的女子潘金蓮為妻,可不幸的是,潘金蓮水性楊花,紅杏出牆西門慶,最終兩人還用計謀殺了武大郎。

    實際上,歷史上真實存在著武大郎,並不是虛構的,考古專家在河北省的清河縣,一個叫武家村的地方發現一座古墓,而古墓裡竟是埋葬著武大郎本人,並且在上世紀40年代,有一座武植墓被考古學家發掘,經過勘察發現有一副楠木的懸棺,按照這具屍骨詳細檢測,證明這屍骨的主人至少身高超過1.8米,打破了身材矮小的影響。

    原來這個武植就是武大郎,因為是家中的老大,便叫他大郎。他本人非常有才,文武雙全,在其中年是考中了進士,成為了山東陽穀縣的七品縣令。為官期間,他勤政愛民,剛正不阿,深受老百姓的愛戴。

    而且歷史上他的妻子潘金蓮並不是一位水性楊花、紅杏出牆的人。專家依據找到的石碑,查出了潘氏其實是與武家那村相距很近的黃金莊村人;而她還是一位知州家的千金小姐,嫁於武植後做了賢妻良母。再查閱史料,發現他們是一對恩愛夫妻,還生育了四個孩子。

    第二位:李鴻章

    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辭世,“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李鴻章,生前身後都遭到詬病。

    李鴻章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最受爭議的便是他的外交,代表了當時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的條約。

    所謂弱國無外交,當時的中國國力貧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李鴻章心中,作為文人和士大夫的忠君愛國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在與列強的爭鬥中,只能採取以維護國家利益為前提作出一系列的讓步,而李鴻章的不幸是他效忠的慈禧太后是一個自私,不顧國家命運和人民死活的老腐朽!

    李鴻章為中國最大的貢獻就是就是“洋務運動”,他引進來西方先進的工業技術,創辦了中國的煤礦,鐵路,機械,奠定著近代中國的工業基礎。如果沒有李鴻章的“洋務運動”,沒有李鴻章對中國近代工業基礎的奠定,中國將更加的落後,離西方文明更遠,中國的近代化也將也會被推遲!

  • 3 # 文物考古聊歷史

    秦始皇算是背了個大鍋。歷史課本上寫的內容太少了,於是我們的理解也是片面的。

    焚書坑儒的歷史真相

    其實,“焚書”與“坑儒”發生在秦始皇當政的不同時期,提議者也是不同的,前提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確實發生過。

    焚書:

    發生在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設宴群臣,少不了的各種阿諛奉承、歌功頌德,這時候博士齊人淳于越站了出來,開始談時政、說利弊,建議秦始皇效仿商周,實行“分封制”才能傳承千秋基業。

    當時實行的是“郡縣制”,所以聽罷,丞相李斯不樂意了,直接就罵:“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明確表示反對學習商周“分封制”,並指著儒者不著眼於當今而效法古代,接著就勸秦始皇“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史記—秦始皇本紀》)也就是勸秦始皇“焚書”。秦始皇曰:“可”。秦始皇當時是出於怎樣的考量而同意“焚書”暫不多提,就《史記》中關於淳于越和李斯二人之論來說,淳于越獻的是“千秋之略”,李斯是講秦始皇“建萬世之功”,在說話的技巧上,二者高下立現。

    所以,“焚書”是由李斯提議,秦始皇下令實行的。若是依《史記》所述:當時所焚物件僅限於史書以及私藏的《詩經》、《尚書》、諸子百家典籍。這也是一部分人的觀點,基本上也就是《史記》的觀點。

    對於“焚書”存著著一種相反的觀點,有學者認為:不存在秦始皇焚書一事。理由是《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諸多不實之處,由此而懷疑“焚書”並未真正發生過,並且認為項羽火燒秦宮才使中國古代書籍遭受了真正的浩劫。

    再來說“坑儒”。對此也有兩種相反的觀點。

    一種觀點是認為在秦始皇焚書後的第二年,發生了“坑儒”。坑儒不是焚書的延續,而是由方士引起的。方士侯生、盧生幫秦始皇煉製長生不死丹藥,因練不出擔心秦始皇責罰,於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逃跑之前,到處添油加醋的造謠秦始皇,散佈對秦始皇不利的言論,秦始皇知道後大怒,下令逮捕了方士以及誹謗他的儒生。最後,嚴刑拷打下竟牽連出幾百儒生,然後就發生了“坑儒”事件。這種觀點同樣源於《史記》中對於秦始皇的記述。(原文: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高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咸陽。)

    對此反對者給出了兩種不同的反駁依據:其中一種是認為秦始皇坑儒事件存在諸多疑點,史料中“被坑者”稱謂一變再變,而且秦朝法律嚴明,以法治國,從近年來出土的法律文書來看,當時秦並無“坑刑”。

    另一種是從坑儒原型出發加以論證,坑儒故事始見西漢末年劉向的《新苑》卷二十《反質》,書中所記多與一些經典書籍(《戰國策》、《呂氏春秋》等)有出入,很多學者因此懷疑秦始皇坑儒的真實性,認為秦始皇活埋的是術士,或是“屠術士”。

    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即使是存在著秦始皇焚書與坑儒,秦始皇的出發點似乎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殘暴,他並不是要“毀盡天下書”和“滅絕儒生”,對此很多人似乎認為:焚書+坑儒=秦始皇專制殘暴。這是有失公允的。而若是反對論成立,秦始皇也著實是背了個千年的大黑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手後女人說我害了她,欠她的,她想說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