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mms
-
2 # 宋宋談教育
一般來說,孩子做錯事是會有害怕或者愧疚的感覺的,如果孩子會發脾氣,那就和家長的處理方式有關了。
沒有孩子天生就會做錯事還要發脾氣,孩子做錯事,多數家長第一反應是什麼? 要麼說教,苦口婆心教育孩子做錯了,甚至不分青紅皂白就說孩子錯了,上來就讓他們有挫敗感,當然不願意配合承認錯誤了; 要麼強制認錯,上來就批評孩子,“媽媽不是說過了,不能……”或者“說了多少次了,你怎麼還……”,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舒緩和理解,自然就會有脾氣了; 要麼家長犯錯的時候不輕易承認,為了面子找理由,讓孩子從小就沒有看到良好的示範作用,當孩子做錯時,家長說幾句慢慢就有脾氣了。
其實任何孩子最初做錯事情都會有愧疚心理,家長最主要的是先了解清楚狀況,不要直接批評孩子,如果是孩子的錯,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比如“媽媽知道剛才你是不小心,你一定也很內疚,下次你會更仔細的對嗎”等等,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被接納了,然後一起分析狀況,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才是最終目的。
-
3 # 綠橙子媽媽煩惱
家長好好分析,幫他找到錯誤點,讓他感到你的愛,孩子是世上最好的精靈,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的表率是他學習的榜樣。
-
4 # 語擬童心
孩子做錯事以後發脾氣,那是因為他們不願意面對自己不好,用發脾氣的方式來應急。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白孩子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反應,因為皮亞傑發展心理學把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前道德階段、他律道德階段、自律道德階段和公正階段。0-3歲是孩子的前道德階段,他們這時是不顧規則的。但,若是這個規則出自父母,他們往往就會遵守,若是出自同伴他就不遵守。
這其中一定要重視一個細節,那就是父母這個權威孩子就會認會,這時候做父母的一定要認真對待自己“權威”角色,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管理自己,用行為來影響孩子。是父母讓孩子理解了規則,以及瞭解為什麼要執行規則。也就是說父母的樣子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孩子犯錯後還發脾氣,這與教育他從小的教育是分不開。
3-6歲是他律道德階段,這個時候孩子會特別崇尚權威,但是他們此時只有兩個認知,好與壞,看待事物,非白即黑。尚未接觸社會的孩子,這些父母就是他們的模仿物件,也就是規則的建立者和幫助他們執行規則的人。父母身下孩子則正。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認為規則是不可改變的,接受用嚴厲的懲罰來突顯權威,孩子喜歡用“拉勾”這個“契約”來捍衛規則。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非常好管束的,只要父母能做一個正直的“裁判”,接規矩辦事,孩子就會承擔後果,並接受懲罰,培養出良好的價值觀。
在孩子建立道德準則初期,只要是正確的引導,那就會形成健康的性格,用積極的心態面對自己的犯的錯。
-
5 # 映水蘭香
多大的孩子啊?孩子也有自尊心啊,作為家長要去了解和尊重自己的孩子,有些時候不要當時就跟孩子講道理,等孩子平靜以後再去跟孩子談,要讓他自己認識到到底錯在哪裡了,而不是家長的居高臨下。
-
6 # 媽媽沒時間
孩子犯錯時,我們做父母的一般都會很緊張。因為擔心孩子會變壞,會一直犯同樣的錯誤,所以大部分家長對待孩子的錯誤,都會很嚴厲。
我們以為自己的態度越嚴厲,孩子越害怕,將來他就越不敢犯錯。但正因為我們把錯誤看得太嚴重,孩子才會懼怕錯誤,面對錯誤時不敢承認,甚至用撒謊的方式來逃避承認錯誤。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的態度和言行,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
孩子之所以會在犯錯時發脾氣,就是因為太害怕錯誤,怕犯錯的自己會被爸爸媽媽討厭,而他又因為能力不足,無法很好地表達情緒,所以只能用發脾氣的方式來釋放自己的恐懼和挫敗感。
想要孩子正確地看待錯誤,犯錯時虛心接受批評,知錯就改,首先要改變的,是我們家長看待錯誤的方式。
我們要明白兩點,第一,孩子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
今天犯錯,不代表他以後一直會犯錯,更不代表他的道德品質有問題。我們要對孩子有信心,只要我們家長合理的引導,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大的。
第二,我們要積極地看待錯誤。
犯錯不是壞事,相反,他是幫助我們更好地教育孩子的捷徑。
錯誤就像提示器一樣,讓我們知道在什麼地方,還應該對孩子有所引導。所以我們看到孩子犯錯,應該感到慶幸。因為只要抓住這個機會把漏洞補上,孩子就能變得更好。
當我們能用這樣輕鬆的態度看待錯誤,孩子就不會在犯錯時有太多的恐懼和逃避心理。也只有孩子能坦然的接受自己會犯錯這件事,才會把注意力放到如何改正錯誤上。
當我們和孩子都能積極地看待錯誤,在錯誤發生時,關注怎麼彌補過錯,怎麼想出辦法讓這樣的錯誤減少發生,孩子才能從錯誤中吸收養分,成長的更好。
-
7 # 失去後的領悟
注:個人觀念;一個孩子做錯事,容易發脾氣,大多數孩子還是會主動承認錯誤的。有些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呢,或許是家長一開口的語氣就刺激到了孩子,讓孩子害怕承認錯誤。大人們不妨換個思維方式,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不知道換位思考,但大人知道,大人有能力去控制自己情緒自己思考內容,想要孩子控制情緒,根本原因是讓他意識到錯誤。不妨你也試試進入一個孩子的角色,假設你就是那個孩子,想想為什麼會犯錯誤,為什麼不承認,為什麼會發脾氣,一個孩子的性格決定於父母的教育。祝您的孩子能夠快樂的成長。
-
8 # 幽蘭茶藝鄧蘭萍
,孩子做錯事了還發脾氣,怎麼樣應對。
我覺得第一,就足好好去聆聽他的一些情緒,一般來說情緒能夠聆聽到位的話,孩子的情緒就會下來,孩子情緒下來以後,慢慢地孩子的理智會恢復,她或他就會慢慢去面對一些具體的問題。
第二,聆聽孩子他的想法和他看到的一些事實,要充分的完全能夠理解到孩子他的一種看法,他看到的,在這個基礎上,父母再去好好引導他,讓他看到他有可能沒有看到那些事實和一些道理。或者一些規則,甚至是法律方面的規則。
第三,可以邀請他將心比心的去體驗,如果說這些事情都在自己身上會怎麼樣,父母也可以來表達自己的一些為難,或者擔心,說你這樣去做的話,有可能真的會傷害到別人,做為父母來講,父母是否有責任,這樣的進行表達,讓孩子慢慢能夠理解到你。真正的來講,孩子錯在哪裡,為什麼錯,到底有什麼後果,尤其是對你有什麼樣的影響,都和孩子談清楚。
總之,剛開始,做父母先覺察自己。先去覺察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心情,確保自己的心情能夠平靜的面對孩子犯錯發脾氣。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自己跟孩子互動的很好機會,能夠去協助孩子,同時能夠引導孩子,更好的成長的機會,我覺得也許透過這樣的過程,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溝通,這樣的話,讓孩子真正的能夠。把情緒放下來,真的感覺到你是完全的理解他,在這個情況下,再再慢慢去引導的話,讓他真的能夠看到,或者能夠理解到你需求,看到你的底線。看到事情對你的影響包括他自己未來的影響,一般經歷這樣的過程,孩子,她就完全能夠、就會跟你去真正的配合或者認識他自己。孩子才能調整自己,變成成長機會。
-
9 # 巴黎的雪落滿東京
不管大人小孩,面對要解決的每一件事,都有很多種解決辦法。
而每一種解決辦法的背後,大家都有自己,選擇和堅持這種解決辦法的原因。
成人依據自己的人生經歷而作出選擇,孩子依靠父母的言傳身教。
但是一些事情,之前在孩子頭腦裡,並沒有父母的案例可以依據,那要怎麼辦呢?孩子會根據自己一時的判斷,而作出很多,大人們看來無法理解,匪夷所思的事。
有一些事情,孩子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做,自己就突然那樣做了,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耐心的教導,適當的理解,和適當的懲罰,先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錯了,然後讓孩子再去改正錯誤。很多的家長不會教育孩子,只要孩子做錯了,首先是,拳腳相加,然後讓孩子自己覺得錯了沒,有一部分的孩子認識不到自己錯了,所以也不會承認自己錯了,所以不會去改正。
有一部分孩子,就是在叛逆期,父母越是教導,自己越是不停,最後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反而孩子成為了問題少年。然後一些路孩子就越走越偏。
自己家孩子,打了另一個小朋友,父母首先把自己家孩子打一頓,然後告訴孩子,以後不許打別的小朋友。自己家的孩子真的會不再打別的交朋友嗎?也許會,但是也許會是另一種情況,仍然打別的小朋友,心裡想著只要不讓父母知道就好。這是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帶來的可怕的後果。
父母對小孩的教育,會不斷在小孩的各個年齡段起到不同的作用。
-
10 # 用心工作用愛生活
孩子是影印件,父母是原件;影印件出錯,肯定是原件的問題。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父母也要反思自己哪裡做的不好,需要改進。
孩子是我們的心頭肉,當孩子出現這種狀況時,我們做父母的肯定是又著急又心疼。我們可以給孩子說:“媽媽理解你了,媽媽在身邊陪著你,你什麼時候不哭不鬧了,咱在一起解決問題好嗎。”這會就不要給孩子再說其他的了,說什麼他們都聽不進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做父母的把自己做好,好子也會特別優秀。做父母的也需要多學習進步,和孩子一起成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做孩子的父母也是朋友!
回覆列表
你好,我建議你看看尹建莉的教育書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很多家長看了都找到了解決的方法,教育孩子我們不能以大人的思維去教育孩子,因為要求多了孩子會更加叛逆,我們需要更多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理解孩子體諒孩子,不要打罵孩子,孩子需要的是尊重和更多的自由,你對孩子好孩子自然會感恩對你好。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禮物是尊重、理解、自由,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