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說無名
-
2 # 西嶽頑石
我們先來看看宋江在潯陽樓上題了一首什麼樣的詩,如下——
先作《西江月》詞一首: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
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後又在《西江月》旁題詩一首:
心在山東身在吳,
飄蓬江海謾嗟吁。
他時若遂凌雲志,
敢笑黃巢不丈夫!
講真,如果沒有最後一句,無論是詞還是詩都沒什麼毛病,頂多是酒後感恨傷懷,詩興大發,發洩一下多年來大志難疏,懷才不遇的激憤傷感之情而已,是有點囂張,但不至於被定性為反詩。壞就壞在最後一句“敢笑黃巢不丈夫”,單憑這句就可以蓋棺定論,這是一首赤裸裸的反詩。
黃巢是誰?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他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你宋江竟然敢笑他不夠英雄,是不是想做出一番比他還要驚天動地的大事出來?難怪鐵桿水滸迷金聖嘆也對此詩批註道:其言咄咄,使人慾驚。
說實話,這還是在文風言論相對寬鬆開明的北宋,若是放在文字獄盛行的清朝,宋江就不只是禍及自身了,搞不好要被滿門抄斬的。君不見清朝文人徐駿的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便立馬招致殺身之禍嗎?古往今來英雄人物如過江之鯽,你宋江敢笑誰不好,非要和一個反賊一較高下,意欲何為?此詩一出,不管宋江究竟心懷異志還是報國無門,在封建統治者看來,他的反心昭然若揭。
所以,蔡九知府和通判黃文炳並沒有冤枉宋江,這首詩放在歷朝歷代都是一首徹頭徹尾的反詩,謀反歷來都是頭等大罪,再開明的統治者也不會姑息縱容。只不過,黃文炳告發宋江完全是假公濟私,妄圖以此成為他飛黃騰達的敲門磚,其心可誅也。
-
3 # 邏輯文史游
不看格律,不看地理位置,我們單純從小說的角度來看這首詩,其實說白了就是宋江的牢騷詩罷了。
先看詩的內容,如圖:
其實宋江這首《西江月》也不是什麼大乘之作,黃文炳也專門對他的作品進行了品讀:
黃文炳也算是文人,對於宋江詞中的前幾句也只是覺得這個窮酸小樣在發牢騷罷了,真正讓黃文炳膽寒的,是在於最後那句“敢笑黃巢不丈夫身上”。在封建百姓眼裡,黃巢可是造反的亂黨,你宋江覺得黃巢還不夠折騰,你是要造反?所以黃文炳就有了充分的論證去告發宋江,再結合“刀兵點水工”的歌謠,讓蔡九對他的說辭是深信不疑。
但我們知道,宋江在小說中自始自終都沒有背叛朝廷的意思,就算後來在遼國吳用都有了降意,宋江還是能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實在是難能可貴。所以黃文炳單從字面意思理解這首詩,著實冤枉了宋江,可宋江這詩又寫的莫名其妙,既然沒有造反的意思,究竟誰被他恨到了要殺之去血染潯陽江口呢?
這個人,就是晁蓋!
有人覺得宋江從小吏轉型為刺配犯是因為他殺了閻婆惜,而殺閻婆惜自然是犯罪的直接原因,可之前的一系列連鎖反應,註定了宋江的悲劇。眾所周知宋江這人樂善好施,有“及時雨”之稱,除了救濟貧苦人士之外,他有時也仗著自己的職權去私放犯人,比如晁蓋等人在生辰綱事件暴露之後,宋江為了彰顯自己的義氣,向晁蓋提前報信,讓晁蓋等人得以在準備充足的情況下大戰官兵,併成功上了梁山。顯然宋江此舉是直接蔑視法律,也為他之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宋江可能單純的認為他放走晁蓋就不用“售後”了,但晁蓋的知恩圖報讓他有點不知所措,也正是閻婆惜強取晁蓋的信讓他無奈之下對這個女人動了手。在宋江落難之後,梁山方也算是第一時間聯絡到了他,邀請他上山入夥,但這時候的宋江蠻傲嬌,覺得既然我犯法了,就應該好好服刑,好好改造,這一入綠林,可就沒有回頭路了。
呵呵,宋江恐怕已經忘了殺了閻婆惜之後他那慌張的樣子,那個時候怎麼不去自首呢…
在宋太公思兒詐病後,宋江正式開始了他的刺配生涯,行至江州時也認識了不少朋友。醉酒之後,我們有幸能看到一個更真實的宋江。宋江對黃巢,是發自內心的嘲笑,在他看來,黃巢壓根就是一個經不起打擊的人,造反之舉也是窩囊至極。而我宋公明則不同,我就算身陷囹圄我也不會造反,我依然要以報效國家為目標。但這一切希冀,都被晁蓋的信破壞了,所以宋江恐怕此時對破壞他人生規劃的晁蓋是恨之入骨的,恨不得殺了他把他扔在潯陽江去。
其實,一切都是宋江咎由自取罷了,倘若他能做個好官,哪怕只是不給晁蓋通風報信,他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一切都是命,就好比晁蓋後來被毒箭射死了,史文恭其實也不知道這件事…
反正晁蓋也不是妖星…
-
4 # 驍勇34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
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報冤讎,血染潯陽江口。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這就是宋江在“水滸傳”這部書裡寫的那首反詩,如果仔細分析,可能所謂“反”,就是指後面那兩句:哪一天若得了志,敢學黃巢反去造反。
但若字字細品,說是反詩卻不免有些牽強,且看第四句“新解”:他年若洗清了冤屈,定叫那些惡人血濺潯陽江。
沒指朝廷,指的是那些惡徒和貪官。
再看最後一句:他日若得凌雲志(被朝廷重用),敢視黃巢為禍患。
指黃巢為叛逆小人。
特別是那句心在山東身在吳,意思就是心繫山東百姓卻在他鄉。
所以,宋江好像被冤枉了,這也就是他被梁山從法場救出後死活不上山的原因。
-
5 # 使用者王者孝
宋江在潯陽江樓上寫的是反詩嗎?
詩云:《西江月》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洲。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尋陽口。
這是宋江發配江州(今江西)後,一天,宋江獨自一人在潯陽樓上喝酒,想起自已今天己三十多歲的人了,自幼攻讀四書五經,詩詞詩詞歌賦,欲在“官場"混個一官半職,報效朝庭,將來封妻廕子,青史留名。日子過得很舒服。結果被貪官所害,功不成名不就,還做了一名犯人,感恨傷已極,於是寫了上面的詩詞,題在酒樓牆上,如果將來發達了,再重遊故地,發思往事之感概。
詩中抒發了自己胸懷壯志,等待時機報效朝庭,沒想到落得個“刺文雙頰“,“發配"江州成犯人的牢騷。
埋怨朝庭有眼無珠,沒能發現宋江這個懷才不遇的押司。憎恨貪官冤宋江入獄。詩沒有反意,僅有牢騷和對貪官的不滿。
《水滸傳》主要美化宋江,忠於朝庭,被貪官陷害,而迫上梁山。就作者的歷史侷限性和其經歷不可能寫出地道的造反詩。如果這是一首反詩,那就不是宋江。
看看下面寫在詞後面的詩。“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乎。他時若逐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這是向朝庭表忠心,“他時若逐凌雲志”,鎮壓“黃巢"那樣的起軍。
作者寫宋江詩詞的後一句,“血柒潯陽江口反貪官和敢笑黃巢不丈夫,否定黃巢的起義是英雄壯舉的同時為以後的故事發展做鋪墊。為以後反貪官,否定起義軍走投降路線定了調子。
黃文炳以小人和汙吏的面貌出現,為了加官進爵,斷章取意汙宋江有反意。由於黃炳文的汙告,官府的寃枉,斷送了宋江的仕途,所以逼反了宋江。宋江從此和貪官勢不兩立。
宋江的上梁山是由於官府和汚吏確確實實冤枉了他。
任何時候都存在黃文炳這類專靠杸機取巧,斷章取義,打小報告為生的人。這種人不顯山,不露水卻能在一定的條件下、時問內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走向。
-
6 # 益昌諮詢
宋江潯陽樓所提的詩充其量只能算是古代文人騷客的一個尋常之舉,算不上什麼反詩,但在當時的背景下被認定為反詩也不足為奇。
2.因為宋江比較愛接交奇人義士,所以才會因為梁山之故殺掉閻婆惜,最終下獄,此時,所有的希望,抱負化作烏有,心情鬱鬱寡歡。這個可以理解。
3.古代鬱悶之人喜借酒澆愁,喝多了難免抱怨,而此時宋江卻將自己的抱怨立於牆上,留下後患。這首詩只是反應宋江壯志難酬的心情而已,比黃巢的目的無非只是想表達自覺自己的才幹。
4.江州通判黃文炳是官場中人,在沒有特別強的後臺的情況下,如果想仕途前進,就只有想辦法做出貢獻讓老闆能看到,同時也是為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
5.正愁找不到表現機會的黃文炳看到這首詩,就大做文章,給自己找政治資本。
綜上所述,個人不覺得宋江當時寫下這首詩是有反意。相反,主要是表達自己的情懷。其實,冤不冤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放到現在,確實有些冤。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不冤。
-
7 # 回春堂八卦神算
西江月:是首好詩!即不是所謂的反詩!宋江不冤!冤的是寫史的文痞!把宋江的邪惡架禍給了!西江月的詩詞身上……
-
8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宋江的反詩沒有冤枉他
宋江是梁山上的老大,但在眾好漢的出場方式中,他是最低調的。
一個不起眼的男人從衙門裡踽踽走出,走在宋朝的街市上,不會有任何人注意到他。除非有人需要他。
果然,有人從背後叫道:押司!果然也是有事。
宋江看時,卻是做媒的王婆。又是一個王婆,天下多事的婆子都姓王。她引著另一個婆子說道:你有緣,做好事的押司來也!
是了,他是專做好事的,他不能不做,他一天不做好事,就會被人忘記。
他不比潘安,出門就可以滿載而歸。相反,他只能依靠施予,才能獲得存在感。世界很大很熱鬧,但彷彿跟他關係不大,他隨時可能被遺忘,象一粒塵沙,任誰都想不起來。
當一個人發現他快要被這個世界遺忘時,他是很惶恐的,象我們每一個現代人一樣惶恐不安。他得不斷地行善來證明自己是存在的。
可是這遠遠不夠,遠不能達到他的願望。更何況行善還遇到了挫折,他被一個叫閻婆惜的女人傷害了。不管有多少理由,閻婆惜終歸是太過份了。他殺了她,開始了另一種生涯。
從逃亡到刺配的途中,他經歷了許多人許多事,許多風險。也第一次發現,原來在江湖上他有這麼高的威望。
在江州,因為他有錢,又懂得人情世故,整個江州牢城全被他拿下,他比一般犯人更自由更有臉面,甚至可以在附近遊玩賞景。但不管怎樣,他脫不了犯人的身份,這是他人生最低谷的時期。
有一天他一個人來到潯陽樓,自斟自飲。舉目遠眺,看到潯陽江煙水茫茫,流雲溢彩,有野鳥在飛,釣翁垂釣,頗有些感慨。失落的人最容易因景寄情,古來文人莫不如是。再加上幾杯酒下肚,勾出了心中事。
人常說:酒後吐真言。宋江提起筆來,乘著酒興,在牆上揮毫寫下一首《西江月》: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
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哪堪刺配江州。
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隨後又寫下四句詩: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難怪讀到宋江有關的文字,總會覺得壓抑,原來他本就是個猛獸,一直潛伏在草叢裡。
後兩句‘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一語成讖。尚未發生的事情提前在他的詩裡出現,意味著什麼呢?象是預見,或者難道他潛意識裡希望如此?
若不如此,怎能嘯聚山林?又怎敢‘笑黃巢不丈夫’?反之,等到刑滿釋放回家,帶著臉上的紋字,帶著羞辱,還有垂垂老矣的生命,本就不起眼的他,更是低到了塵埃裡。他不要這樣的人生。
他是欲要先死而後生。
有一天,他要一聲長嘯,令神州動搖,五嶽顫抖,皇帝也要心驚膽戰。到那時,他才有了存在感,世人都不能忘。
-
9 # 無懶不賀zzj
宋江在潯陽樓題的詩,從內容上講,定義為反詩是沒有問題的。不論是“血染潯陽江口”,還是“敢笑黃巢不丈夫”,表露的都是要打破舊世界的豪情壯志。但這真的是他內心深處的表達嗎?按理說酒後吐真言,他既然確實有反志,可又怎麼解釋後來上了梁山,卻心心念唸的要招安,當大宋朝的忠臣呢?這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筆者以為,宋江在刺配江州的時候,心情憤懣,確實是有起兵造反,和迫害他的人不惜魚死網破的心,潯陽樓的題詩就是他真實心境的表達。當他上了梁山,樹起替天行道大旗的時候,他還有招攬英雄,圖謀大事的雄心壯志。但當真正篡奪了晁蓋的大權以後,特別是晁蓋死後,他的造反意願就開始嚴重的減退。突出表現在抓獲的朝廷軍官,他一個也不曾殺過,總是用盡可能的低姿態招為己用。隨著手下來自軍官系統的降將日益增多並逐漸佔據梁山領導位置的同時,宋江招安的調門也越來越高,直到招安成功。
那麼原因在哪裡呢?筆者以為宋江雖然取得了一次次對朝廷軍隊的勝利,但他也日益深刻的認識到了,梁山的這點所謂好漢,比起來自朝廷的人才其實就是點渣渣。梁山五虎將、八驃騎幾乎全部來自朝廷,關勝、林沖、呼延灼、秦明、董平、花榮、楊志、張清、徐寧、索超、朱仝、孫立等等,就連盧俊義和魯智深也都曾是朝廷的軍官。那些起自草莽的如李逵、三阮、張橫張順、史進、穆弘、劉唐等人,比起梁山的軍官集團,根本就不值一提。而這些人大多都是希望迴歸體制,封妻廕子的,這還造什麼反。
來自草莽的大多追求的是瀟灑快活的日子,對當官興趣一般,可這夥人早就人微言輕了,宋江也就對這些人有及時雨的恩義,那些朝廷軍官除了花榮,其他人甚至內心未必看的起他。魯智深和武松反對招安,可也沒想要造反。李逵倒是想造反,可他在梁山就是個眾人取笑的小丑而已,指望不上他什麼。
宋江想造反,可在現實面前不得不退縮,用招安給自己找條退路罷了。可他沒想到的是,對於曾經想過造反的他,朝廷就沒準備讓他安全著陸。
-
10 # 老街味道
問題:宋江在潯陽樓題的是反詩嗎?有沒有冤枉宋江?前言
宋江在潯陽樓題的當然是反詩,一點也沒有冤枉他。
無論什麼時代,都要講究政治正確,宋江在詩中將自己和黃巢作比,當然不能被朝廷所容。
宋江在潯陽樓題了一詩一詞,我們分別來看看。
一、七言絕句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黃巢是晚唐的起義領袖,他出身鹽商家庭,少年時文武兼習,可惜成年之後,沒有透過科舉考試。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黃巢跟隨王仙芝起義,並且在王仙芝戰死後成為起義軍領袖,號稱"沖天大將軍"。
廣明元年(880年),黃巢率領起義軍攻破進入長安,建國"大齊",年號"金統",並大肆屠戮唐朝宗室百官。後來黃巢退出長安,據說中和四年(884年)戰死,終年六十五歲。
對於北宋朝廷來說,黃巢這類起義者屬於十惡不赦的反賊。宋江這首詩中表示,自己要是有機會,一定不比黃巢做得差。
二、西江月在宋江題七絕之前,他還作了一首西江月,其詞雲: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這首詞,沒有七絕那麼露骨。但是作為一個殺人犯,宋江被刺配江州已經是很幸運了。 但是他憤憤不平,還要報仇血染潯陽江口,實在不可理喻。
江州是宋江刺配的地方,當地人並沒有為難他,一個殺人犯還可以到處出來溜達,飲酒訪友,是在不知道他為什麼對江州人那麼仇恨。
我個人覺得,和宋江一樣,《水滸傳》中的很多人物,例如濫殺無辜的李逵,偷蒙拐騙的時遷,殺人越貨的孫二孃,在生活中都不是什麼好人。
潯陽樓是長江邊上的一座酒樓,類似於今天網紅店,宋江敢於在這裡寫反詩,不亞於在電視臺做廣告,被人告發是早晚得事情。
三、宋江其人宋江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他是山東鄆城縣水堡鄉宋家村人,公元1119年宋江領導農民起義,後來被張叔夜圍困,投降了宋朝。 《宣和遺事》載:
“宋江和那三十六人,歸順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誥勒,分住諸路巡檢使去也。”
北宋李若水曾經作詩記錄了宋江的事蹟《捕盜偶成 》:
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郭。殺人紛紛剪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
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獰卒肥驂意氣驕,士女駢觀猶駭愕。
在李若水的眼裡,宋江依然是“盜”,對於他被招安一事,李若水詩中可以看出,他非常反對。
果不其然,不久宋江又反,後來被宋將折可存鎮壓殺害。現儲存在西安碑林的折可存的墓誌銘記載,折可存平定方臘叛亂後凱旋:
“班師過國門,奉御筆: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繼獲”。
結束語水滸傳中,宋江被招安並被派去鎮壓方臘起義。不過也有人說,鎮壓方臘起義的宋江和水泊梁山的宋江不是一個人。
-
11 # 建平249504053劉建平
絕對反詩 ,宋江那天喝大了,看到人家牆上題詩,他也來了勁,不就是寫詩嗎?你們會,老子也會,要不說酒這個東西是好東西,也不是好東西,容易讓人興奮,癲狂,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是幹什麼的。大筆一會就來了首西江月,這樣還不解氣,又來一首古絕,以為自己是蘇東坡呢!可不是蘇大強。你看他寫了什麼,自幼熟讀經史,長成也有權謀,恰似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紋雙頰,哪堪配在江州,他年若的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火藥味十足,第二首,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年若遂凌雲志,敢笑話黃巢不丈夫。俗話說得好,酒後吐真言,這個時候的宋江再也不偽裝了,他要搞事情,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我宋江可不是好惹的,把我逼急了,我什麼事都做的出來。本來宋江的案子有了轉機,皇帝大赦,宋江判的流刑發配江州和旅遊觀光差不多,就差夾道歡迎了,江州是個美地方,比滄州強多了,宋江憑藉自己的威望,又收穫了一幫兄弟,特別是李逵,手又黑,又聽話。按裡說宋江沒什麼委屈的,忍幾年,也就風平浪靜了,可那樣就不叫宋江了,他肯定要折騰,不弄出大的動靜,怎會甘心?於是借這酒勁宣洩了一番。他年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黃巢算老幾,老子天下第一。黃文炳倒黴催的來了,一眼就看見了宋江寫的反詩,認為當官發財的機會來了,就報告了菜九知府,宋江被看了起來,裝瘋也沒騙過黃文炳,連帶著戴宗也給抓起來了,眼看著就要問斬了,晁蓋率領梁山好漢來了,還有那個黑旋風李逵,這通廝殺,總算把宋江和戴宗給救出來了。宋江就是宋江,自帶主角光環,他判斷出現在官兵大亂,應一鼓作氣滅了無為軍,事實證明確實如此,無為軍轉瞬之間就被消滅了,黃文炳也給捉住了,黃文炳是個心思縝密的人,做事幾乎滴水不漏,看透了宋江裝瘋,看透了戴宗送假信,但是不幸的是,他的對手是宋江,是要命的剋星,最後的結局只能是嚓嚓了,那個李逵硬是活生生割了他大腿上的肉,烤了下酒吃,宋江的報復心有多強,一幫吃人的傢伙,他們比官兵更殘忍。尋陽江血流成河,宋江詩中的血染潯陽江口不是白費筆墨的,平生沒能施展的報復,在水泊梁山這個大舞臺大放光彩了。如果不寫反詩宋江有可能蹉跎了一生,其實他應該感激黃文炳,讓他從此邁上新臺階。
-
12 # 梧桐樹邊羽
宋江在潯陽樓題的是反詩嗎?有沒有冤枉宋江?
宋江到底提了什麼呢?他其實寫了一首詩、一首詞(《西江月》)。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因為喝了酒,所以並沒有多少曲折委婉,作品讀來如白話,易懂而且很容易讓那些衝動、囂張的人產生共鳴,這只是意氣之作,絕非好詞。
上片頭兩句寫自己有本事,後兩句寫時不我予,靜待時機。下片頭兩句寫命運不公,刺配江州。這一句就有些內容了,他在第二句中使用了“那堪”,這就是典型的不甘於現狀的表現。下片後兩句有些莫名其妙,你刺配江州是因為你殺了人,你有什麼冤仇要報?還要“血染潯陽江口”?這江州、潯陽樓的人與你何怨何仇?
這首詞雖然下片猖狂,但是有些無厘頭,因此就憑這首詞,還不足以定他謀反。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首句是寫自己雖然刺配在這個地方,但是心早就飛到梁山水泊去了。而後兩句則是鐵證如山,這就是一首反詩。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黃巢是什麼人啊?黃巢是晚唐的起義領袖,廣明元年(880年),率領起義軍攻破長安,建國"大齊",並大肆屠戮唐朝宗室百官。
對於正統官家來說,黃巢這類起義者歷來屬於十惡不赦的反賊,更何況在理學大興的宋朝,這是被釘在恥辱柱上的反動者。
從政治正確的角度來講,宋江潯陽樓上的題詩,對於當時的統治階級來說,當然是反詩,一點兒都不冤枉他。
此為簡答,另有長圖文詳解詩詞,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關注檢視。
-
13 # 何曾默默
屬反詩自然無疑。但若真要依法措置,也就一個政治犯、思想反動而已。但欲論斬,總得有反政府叛亂的證據吧?比如:組織、武器及犯罪事實等等。以上所列都尚無,就判死刑,那也是沒有道理的。
回覆列表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宋江題寫的詩詞:“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是自述生平和自我評價:飽讀史書,有學問,有謀略,有志向。按照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做官入仕的要求,自己是應該有大好前程的,但是,自己僅僅是個鄆城小吏,時也?命也?但是很無奈,“恰如猛虎臥荒丘”,也只有“潛伏爪牙忍受”。但更要命的是“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身犯王法,臉上刺字,邊遠發配,命運對自己太不公平,於是宋江狂呼:“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這是要殺人洩憤。後面的詩:“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直抒胸臆:我宋江是罪犯嗎?非也!我是潛伏爪牙的猛虎!他年若得凌雲志,造反落敗的黃巢算什麼呀,自己要大業必成,那才是大丈夫。結論,反詩,一點都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