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師範小王子

    謝邀。網友回答已很全面了。王羲之的行書清俊、瀟灑如秀雅之士。顏真卿的行書空靈朴茂,健碩莊重有武士之風。王羲之行書用筆中側互用,藏露結合,筆法諳熟,流暢自然。顏真卿行書用筆圓轉屈曲,如熔冶流走,約束隨意。王楷法用筆多一些,顏草法用筆多一些。

  • 2 # 風流墨客370

    王字秀美,法度完備,雅俗可共賞。大眾喜歡,而顏字博大厚重,剛健中正。以個人愚見,顏真卿的行書,爭座位要高於蘭亭。

  • 3 # 書道跡

    一個創造行書巔峰,一個繼承創造字型,但是後者沒有超越前者,更沒有創造另一種行書,而是在前者的一部分字型的基礎上引出一片天地發揚光大。

  • 4 # 皇甫荔

    還是拿大家熟知的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和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稿》比較二人各自的特點吧,不必考慮《蘭亭序》辨偽的爭論(如是智永筆法,也是王家祖傳):

    先來看看王羲之行書的特點:

    一、筆法多變,自然天成。主要運用“衄挫、轉折、提按、拓束”等四對核心筆法,從而在書寫的過程中隨時調整筆鋒從而達到“有法亦無法,無法之法是為至法”的“筆隨意走,意念合一,道法自然”的境界。王的用筆並非完全中鋒,筆鋒是在不斷的調整變化的,方筆圓筆也是兼用的。筆在書聖的手裡已經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工具,他的很多字都是隨機生髮的,他的字沒有一個是相同的,同樣的字都能在不同的字帖裡找到變化,即便在一帖之中,也各具神態:如《蘭亭序》中二十個“之”字就是如此。米芾評《蘭亭序》也說“廿八行,三百字,之字最多無一似”,誇其筆法似有神助。

    二、線條多變,無形即形。長線與短線的對比。在《蘭亭序》裡好像這種變化不太明顯,若把單字提出來如“少”字撇主筆、“畢”字豎主筆就會很明顯加長,但“癸丑”等字又明顯短小,整體感覺或舒展大方,或團抱緊收,或引而不發,自得其宜。在王的其他行草作品裡會常常看到把幾個字連在一起組成長線的技法(如下圖);粗線與細線的對比。《蘭亭序》裡粗、細線條交叉使用,對比極為明鮮,有時最粗線是最細線的十多倍。王羲之能把細線寫得飽滿圓潤而又富有質感是一般書家難以做到的;直線與曲線的對比。王書中沒有絕對的直線,所有的線條都有一定弧度,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有弧度的直線才是高階的直線,有直線的弧線才是高階的弧線。王羲之在處理直線時經常把他變成一種有弧度的曲線,他的曲線就像鋼筋一樣,彎曲而有回彈感;直線與斜線對比。在一幅作品中一定要有直斜對比,這是造勢必用技法。王的法帖裡經常會看到直斜對比手法,把直線變成斜線就會產生不一樣的關係,如《蘭亭序》中“懷”、“宇”等字就是如此,米芾也就是學會了王羲之這一技法,把很多豎筆故意寫成“前趴狀”,米芾實則也是一個用用險用勢的高手。

    三、結字多變,千嬌百媚。王的行書結字多變這在《蘭亭序》、集字《聖教序》裡最為明顯。這些結字變化規律可概括為以下幾類:一是結字寬可走馬,密不容針。如“將”字將“寸”放大,把“水”處理成左密右疏就是這樣。二是結字常常外部空間的開啟。簡單說就是開啟字型。舒展、開闊,但可不是鬆散,是緊湊中的一種開闊。三是結字崎側變化。這在王羲之草書法帖中更為明顯,王獻之更是在崎側與連帶方面做得比其交更好,這也成就了他後來的一筆書“破體”名垂書史。四是單字與字組的變化。王在處理單字與字組布白上的功夫,為後人樹立了一個無法超越的高度,很多字與字組的處理讓人感覺渾然天成,而且無一處重複,可謂是一字多面,行間千變,千嬌百媚。

    四、氣韻新奇,婉約多彩。王羲之的筆法和氣韻是走在晉人前列的,《蘭亭序》整篇氣韻已擺脫魏晉之前的凝重、古厚氣息,從而以靜穆婉約、光鮮亮瑩的意象取而代之,充分表現出當時一類名士精神潔癖的內心世界,這也是當今書法人士望塵莫及的。

    再看看顏真卿《祭侄文稿》行書的特點:

    這篇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稿》與顏體楷書大不相同,它與《蘭亭序》一樣都是即興而作,只是這種興與王羲之那種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心情完全大相徑庭,顏這種興是帶著極度悲傷、衝動、宣洩和傾訴的激情的,他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書家刻意地去創作,而是不顧一切地向前寫,向前衝,即便筆鋒兀自前行也渾然不知,等回過神來才發覺寫錯了,《祭侄稿》就是這麼一篇“忘我”的自然天成之作,之所以被後人評價為天下第二行書,其主要原因:一是其行草筆法有張旭的真傳,從其自然流露出的筆法中能體會到顏真卿深厚的書學功力;二是這是一篇自然天成之作,在古人藝術崇尚自然、師法自然的倡導下,將其列為第二行書也就不難理解了;三是顏真卿剛烈正直,又忠誠於封建禮義,其書法是“勁節直氣”的代表,這也是原因之一。

    用“老筆紛披”這一詞評價《祭侄稿》是比較貼切的。雖是草稿,但顏的功力還是顯現無疑,稿中枯筆不少,但枯而不躁,反有潤澤之感。文中塗塗抹抹的地方不少,但線條圓融,不忘藏鋒,飽滿蒼茫,深厚朴實,充分體現了顏真卿圓筆外拓的用筆習慣。結字及字間布白上也是大大小小,錯落參差。意韻上他沒有心境慢條斯理地處理好每一筆的末端,就順勢而去,戛然而止,頓筆多了,全篇反而顯現出沉重、抑鬱的氣氛,從而與內容相得益彰,這便是作者將平日練就的筆法技巧自然而然地化入腕底,隨意點畫構成佳作,實與《蘭亭序》有異曲同工之妙。

    究其顏真卿的筆法還是有王體筆法的影子的,因為古人很重視筆法一脈相承,其師傅張旭就是傳承的王家筆法,從下面傳承路線上看得更加清楚:張旭-陸彥遠-陸諫之-虞世南-智永-……王徽之-王羲之。所以,非要說兩人筆法有何不同,實則是兩人性格不同所致,這就是趙孟頫所說的“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字如其人的真實含義。更多專業資訊盡在“北京尚韻資訊”,感謝邀請!

  • 5 # 如石書藝

    王羲之行書以《蘭亭序》為最著名,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顏真卿行書以《祭侄稿》為最高水平代表,世人傳頌為“天下第二”行書。現就這兩幅書法風格作一比較分析。

    一、時代不同。王羲之出身於東晉政治地位顯赫的王氏家族,本人官至右將軍,在當時政治動盪的年代,他崇尚精神自由和思想解放,寄情於書法藝術,開創了以“二王”為旗幟,以魏晉南北朝諸家及初唐四家為代表,形成了書法史上的第一大高峰。顏真卿生活在盛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時期,顏真卿書法以古為新,以拙為巧,獨領風騷,一變魏晉南北朝俊逸遒美和初唐險峻媚秀的書風,創立了雄偉端莊、雍容開闊的書風。落筆起雄風,翰墨見精神,大唐盛世之風賦予了顏真卿書法的時代精神,成為書法史上第二大高峰的領軍人物。

    二、筆法不同。王羲之師從衛夫人,學習鍾(鍾繇)、張(張芝),精熟分書和章草,融古開今。唐張懷瓘《書斷》雲:“剖析張公之草,而濃纖折衷,乃愧其精熟;損益鍾君之隸,雖運用增華,而古雅不逮,至研精體勢,則無所不工。”王羲之對張芝草書“剖析”、“折衷”,對鍾繇隸書“損益”、“運用”,能“研精體勢”,不泥於古,不背乎今,發揚了傳統的內擫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筆法,開創了今體,為萬世之宗師。

    顏真卿學蔡邕、“二王”、褚遂良等,師從張旭,張旭把鍾繇的筆法十二意傳授於他,他在給懷素的序文中說:“夫草稿之作,起於漢代,杜度、崔瑗,始以妙聞,迨乎伯英(張芝)尤擅其美,羲、獻茲降,虞、陸相承,口訣手授,以至於吳郡張旭長史,雖姿性顛逸,超絕古今,而模楷精詳,特為真正。真卿早歲常接遊居,屢蒙激昂,教以筆法。”顏真卿師從古法,而自出機杼,“屋漏痕”、“蠶頭燕尾”形成了顏真卿以外拓法為主的獨特用筆方法。

    三、結體、章法不同,王羲之的《蘭亭序》字型以側取勢,神采飄逸,結體妍美,遒媚勁健,氣韻清雅,筆勢流暢;章法巧妙,橫豎點撇鉤折捺,極盡用筆使鋒之妙,二十個“之”字無一雷同。顏真卿《祭姪稿》,用筆不經意而得自然飄灑,神采奕然之效。元陳深:“縱筆浩放,一瀉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麗,或若篆籀,或若鐫刻,其妙解處殆出天造。”一改王羲之俊逸超邁的書法,蘇軾作詩說:“顏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

    四、內擫、外拓區別。元代袁裒的《書學纂要總論書家》:“右軍用筆內擫而收斂,故森嚴而有法度;大令用筆外拓而開廓,故散朗而多姿”。習慣上人們把王羲之之前的古文字、章草以及書家,大多歸為內擫法,大多數北碑、歐陽詢、柳公權書碑,亦是內擫範疇;鄭文公、《爨龍顏碑》、《嵩高靈廟碑》、顏真卿、徐浩、李邕等書碑為外拓一路。也有處於兩者之間的,如虞世南、褚遂良。雖然,只是一種相對說法,不能機械分割,但能幫助理清筆法脈絡。(圖一為王羲之《蘭亭序》,圖二為顏真卿《祭姪稿》。

  • 6 # 滄海鷹揚

    王羲之包括其家族的書法,在南朝影響巨大,並一直影響著後世。

    敦煌遺書中,就有王羲之十七帖之臨本3帖,臨王羲之《旃歲胡桃帖》、臨《蘭亭序》等。還有關於書法理論的寫本三葉王羲之"筆勢論"殘卷。

    就書法本身,王羲之的成就不可謂不大,但我想,由其人生際遇包括其書法作品裡體現出來的那些生命態度、內涵,更夯實了這種影響!

    一是他的名士風度,特顯一種美感。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

    其次是超脫的人生態度、精神狀態。

    而顏真卿,包括其家族,最顯著的有兩點。

    一是後來很多朝代都在做的同樣的事,視為政府施政要務,一直到現在,臺灣大陸都仍在做,建立“規範字”或“正體”這件事。

    二是楷書漸漸成為漢字的代表性字型。

    這些,可以看成是顏真卿及其家族的整體貢獻。

    由這個角度看,顏真卿跟王羲之似乎就可以當成是一種對照。一顯道家高士逸氣,主要表現於行書;一有儒家剛大正俗之風,主要表現於楷書。

    於書法本身,因涉獵不深,無法加以概述,故從這方面去淺薄分析一下兩者之間的差別!僅博一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09款的豐田凱美瑞,起步時感覺離合片打滑,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