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奇動物集錦
-
2 # 野渡孤州
數學的核心能力是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物理的核心能力除了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外,還需要想象能力、實踐能力等。
-
3 # 物理小師
物理是證偽科學,但不能證實,數學不是。
物理學是透過有限次實驗來獲取資料的,不能無限次,所以,只能證偽而不能證實。
打個淺顯的比方,在數學裡面,1就是1,比0大,比2小,而在物理裡面,什麼都不是,因為它沒有單位,可以是1噸,可以是1米,也可以是1秒……所以有無窮無盡個答案。
又比如,-1數學裡面是負數,而對於物理的向量,1是大小,“-”代表了負方向,具體是什麼物理量還得看單位。
高一力學《力的分解》裡面,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必須根據力產生的實際效果分解,分解的結果是唯一的,但是在數學裡邊,一條對角線卻可以做出無數個平行四邊形!
-
4 # 縱躍數學課堂
區別可大了。
第一,它們不是同一概念。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資訊等概念的一門學科。而物理則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通俗點說,數學是研究科學的一門工具,而研究物理就是需要數學這門科目做基礎。
第二,起源不同。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而物理是印人類發展程序中的社會實踐活動而被人開始研究。
綜上所述,數學和物理不是同一門學科,但是息息相關,為我們探究這個大千世界提供了非常牢靠的資訊,很多物理問題可以透過數學來論證,而有的數學相關概念亦能透過物理來解釋。
-
5 # 贏在物理
物理和數學的區別是什麼?我的看法如下:
1.數學是物理計算的工具,比如物理計算需要求導,如果沒有學好數學,很多物理計算問題就沒有辦法求解,還有就是可以用數學知識進行建模,從而更好的分析物理量直接的關聯關係。
2.數學是“死的”,物理是“活的”,每一個物理量都會強調它的物理意義,比如描述甲物體運動的速度為-5m/s,這個速度是向量(有大小,有方向,運算滿足平行四邊性定則),它的速度大小為5m/s,前面的負號不表示大小,只表示方向,表示運動方向與規定的方向相反,因此如果乙物體運動速度為-3m/s,從數學角度不會認為速度有負數,而且會認為-3m/s大於-5m/s,但是在物理上你會發現其實甲物體的速度更大。
3.物理是數學的應用,生活中很多過程都可以用相關的物理知識定性描述,當然如果要深入分析其過程,除了用相關的物理公式,還會用數學方法去計算。
4.物理的難度大於數學的難度,因為物理分析你需要自己建立模型,然後進行數學計算,而數學只要根據相關的運演算法則計算就行。
-
6 # 使用者6888699861486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一門學科。
物理是研究物質的結構和運動規律的一門學科。
數學是物理學的工具。
-
7 # 扶著往事走耶
我認為區別還是蠻大的。
1、起源不一樣: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古巴比倫人從遠古時代開始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學知識,並能應用實際問題。物理則是起源於人類社會實踐的發展。
2、精密性不一樣:物理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準,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數學在精密性這方面相對來說不像物理那般,而是用嚴謹性來形容。
3、概念不一樣: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資訊等概念的一門學科。而物理則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
擴充套件資料:
數學簡史:
西方數學簡史
數學的演進大約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續發展,或是題材的延展.而東西方文化也採用了不同的角度,歐洲文明發展出來幾何學,而中國則發展出算術。
第一個被抽象化的概念大概是數字(中國的算籌),其對兩個蘋果及兩個橘子之間有某樣相同事物的認知是人類思想的一大突破.除了認知到如何去數實際物件的數量,史前的人類亦瞭解如何去數抽象概念的數量,如時間—日、季節和年.算術(加減乘除)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中國數學簡史
數學古稱算學,是中國古代科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根據中國古代數學發展的特點,可以分為五個時期:萌芽;體系的形成;發展;繁榮和中西方數學的融合。
物理簡史:
伽利略·伽利雷(1564~1642年)人類現代物理學的創始人,奠定了人類現代物理科學的發展基礎。
當今物理學和科學技術的關係兩種模式並存,相互交叉,相互促進“沒有昨日的基礎科學就沒有今日的技術革命”。
-
8 # 歷史代的方剛視角
數學是廣譜學科,任何領悟都需要數學,物理學也需要數學知識。物理學包括:宏觀與微觀的運動,量子質子,光和光波,宇宙,……
-
9 # 淡漠乾坤
說到物理與數學的區別,使我想起了古希臘哲學家提出的龜兔賽跑,認為在邏輯上儘管兔子跑得很快,卻永遠也追不上烏龜。
因為,每當兔子追上一半的距離時,烏龜也向前爬行了一小段距離。所以,兔子與烏龜的距離會越來越近,卻始終無法追上烏龜。
這一邏輯推理得到的結論,顯然不符合現實的情況。否則的話,食肉動物就早都餓死了。那麼,為什麼邏輯的推理會產生如此大的偏差呢?難道我們的邏輯思維出現了錯誤?
當然不是!問題出在現實的不連續性。當兔子與烏龜的距離縮小到無法再繼續分割時,邏輯推理的鏈條⛓️就斷裂了,沒有繼續分割的物理意義了。
也就是說,現實的物理世界,限制了抽象的邏輯推理。兩者之間是有差異的。因此,物理是現實的;而數學則是理想的。這就是兩者的本質區別。
如果物理研究是我們的認識目的的話,那麼數學就好比是我們的交通工具♀️。數學可以提高我們的認識效率,但卻並不是認識本身。
如果我們矯枉過正,由於缺乏物理思想,而過度沉溺於數學的邏輯推理,就會使我們的認識失去方向,陷入了認識的困境與邏輯的陷阱之中。
比如,當人類的認識超出宏觀範圍時,作為物理背景的量子空間就不再是可以忽略的了。任何物體的運動,在高速時,其能量的增加都會受到量子空間的影響與束縛,由動能的增大轉變為相對於空間勢能的增大。
於是,由於光子的質量非常小,以至於其動能遠小於勢能。所以,光子的能量變化主要是其勢能的增減,而光速僅只是光子保持其相對於空間勢能的速度。所以,光子相對於其自身的能量和量子空間,都具有相對的不變性。
所謂相對的不變性,是指不同能量的光速差遠小於光速,表現為光速相對於量子空間及其密度的不變性。
這就是對於光子及其速度的物理分析。我們藉助於具體的物理機制即藉助於離散的量子空間,來說明光子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物理行為與現象。
比如,當光子離開光源時,光子有一個由服從光源以c運動,轉變為相對於其外部空間以c傳播的轉變過程。
正是因為光速的轉換滯後於光子的運動,才使得光速在近距離和遠距離時具有不同的表現,從而統一了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的零結果與雙星實驗中光的頻率所產生的週期性變化這一對矛盾的現象。
愛因斯坦的做法則是完全相反的,其並不是從演繹的角度出發,提出具體的物理機制來解釋矛盾的現象。而是,採用歸納的方法,將矛盾的現象提升為相對性原理。
這實際上就是類似龜兔賽跑的邏輯推理,忽視了不同參照系之間的本質區別,從而導致了雙生子佯謬。
只要所有的參照系都是完全等價的,那麼時間和距離的變化就沒有實際的物理意義。其僅只是由於我們觀測角度的不同,所帶來的表觀變化。
比如,我迎著Sunny☀️奔跑♀️和拿著手電筒行走,我與光的速度是不同的。
前者並沒有對光速產生實際影響,使其發生變化。因此,其可以與我跑步的速度疊加,在表觀上我與Sunny的速度是大於光速c的。
而後者則由於光速服從外部的量子空間,與我行走的速度無關。所以,光速會產生實際的變化。於是,我與電光的速度,等於光速c減去我行走的速度。
因此,狹義相對論之所以不易為人所理解和接受,就是因為其在本質上是數學的邏輯推理,其與現實的物理世界有著一定的差距。
總之,數學採用的是歸納法,具有邏輯性;而物理則是藉助於演繹法,提出公理和假說,具有創造性。前者是理想的,後者則是現實的。所以,對於我們人類的認識來說,數學與物理是相輔相成的互補關係。
-
10 # 羅煒1428
數學的證明部分,從假設出發,用邏輯推理得到結論,不管假設是否成立。數學推導不會被推翻。
數學的計算部分,透過公式得到確切的值然後用於決策判斷。
物理從觀察到的客觀現象,反推世界的規律和模型,模型再好不能保證解釋尚未觀察到的現象,因此會改進。用物理模型進行預測時,會用到很多數學計算。物理模型像是數學推導中假設的公理,客觀現象像是數學推導得到的結論。
物理建模先果後因,數學證明先因後果。
回覆列表
數學是形式邏輯,是人為規定的公理,人為規定的推理規則,進行嚴格推導得到確定的結論,放之四海皆準。
物理是實踐科學,是利用數學總結客觀事實,可能隨著事實的變化或人們認知的變化而變化,切實地讓人們更好地理解、預測這個世界。
數學是物理的工具,物理是數學的應用。當然數學在其它學科也有應用。數學是形式邏輯,是人為規定的公理,人為規定的推理規則,進行嚴格推導得到確定的結論,放之四海皆準。
物理是實踐科學,是利用數學總結客觀事實,可能隨著事實的變化或人們認知的變化而變化,切實地讓人們更好地理解、預測這個世界。
數學是物理的工具,物理是數學的應用。當然數學在其它學科也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