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譜文化
-
2 # 倚天之怒
漢字簡化其實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最開始是書寫方便性的考慮,然後是記憶方便性。基本上被簡化的字都是使用率高、筆畫多且複雜的。距離最近的系統化的漢字簡化是在建國後,遵循的依然是實用原則,而不是一竿挑。所以對於平時使用較多且筆畫多、複雜難記、容易混淆的字進行簡化(減少筆畫、與相似字差異化),而不是對所有具有相同部分的字都用同樣的筆劃進行簡化。
-
3 # qjm8036
這樣的問題也提出來,真是奇怪。不單是"舞"字,還有很大部分筆畫繁多的漢字沒有簡化,道理很簡單,漢字簡化不是也不能胡亂簡化。單說這"舞"字,1977年的"二簡",曾把它簡化為"午","舞蹈"寫成"午蹈"、"歌舞"寫成"歌午",不顧漢字的規範,為了簡化而簡化。1986年"二簡"被廢除。
-
4 # 麓風軒“舞”字不是沒有被簡化,也曾經被作為“二簡字”簡化成了“午”推行使用,只是後來由於某種原因被取消而已。
古人造字是有來歷:舞是一個 形聲字,從無,從舛(Chuǎn),兩足相背,樂也。古舞字象人執牛尾而舞之形。蔡邕《月令章句》:樂容曰舞。
然而,1977年正式公佈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簡稱”二簡字“)中就包括“舞”字——被毫無理由、活生生簡化成了“午”字!
其實這兩個字風馬牛不相及,只是讀音相似,硬改成一個字。好比說,你的名字叫“二妞”,你媽說這名字太難寫了,改成“二牛”吧!於是你一個大姑娘家的名字就生生改成了“二牛”,並強行別人這麼叫、這麼寫!
這些我們今天看起來很奇葩的事,可是當年確是一大幫專家們的成果。一時間,“舞蹈”成了“午蹈”,“舞廳”成了”午廳“,”跳舞“成了”跳午“。比如說,當年看見下面的句子,就一點不要奇怪——“中午,我和午蹈演員小午一起午餐,飯後我們一起去午廳跳午......”
當時一起公佈的還有一大批簡化字,現在看起來不僅沒有“文化”,而且很奇葩!你問我為什麼要這麼改?我也不知道啊,反正”簡化字不講理“!你找誰去理論都沒用!
幸虧國務院於1986年宣佈廢除二簡字,不然後果不堪設想。不過廢而不止,影響深遠,“二簡字”在民間仍有使用。
-
5 # 小漢字見大歷史
因為漢字的簡化的第一原則是:約定俗成,述而不作,從簡從俗。
「無」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簡體字,兩千多年的字典《說文解字》都有收錄:
戰國時代的《睡虎地秦簡》就是用簡體「無」代替「無」:
引自: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頁.行:90.6、189.8敦煌佛經文獻中,「無」也是常用字,比如經常可見將「南無」簡化為【南無】:
圖引自:天津藝術博物館收藏敦煌文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冊1,頁43那為什麼要制定「約定俗成」和「述而不作」「從簡從俗」這個原則呢?很簡單,簡化漢字是有成本的,簡化幅度過大,造的新字越多,學習成本就越大。而且如果簡化太劇烈,時間一長,搞不好會產生文化斷層。所以,如果採用我們本來就已經使用的簡體字,就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漢字簡化以後的學習成本,在簡、繁之間實現平滑、無縫的銜接,減少整個社會的學習成本和教育成本,保持文化的連續性。「無-無」古今都用通用的慣例,還有如:「體(體)、塵(塵)、從(從)、糧(糧)」等等,一般讀過書的人都知道,就不需要重新學習了,這樣一舉兩得,既減少了筆畫,又沒有增加新字,幾乎不需要付出什麼學習成本。漢字簡化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普及教育,減少文盲,如果簡化太劇烈,以前認得幾個字的人,豈不是又成了新文盲?
因此,漢字簡化就要儘可能利用已有簡體,將「約定俗成」和「述而不作」「從簡從俗」視為第一原則。如果沒有簡體,要儘量現有的漢字基礎符號進行組合成一個新簡體。比如:「護、態、叢」,儘量不新造基礎字元。最後沒有辦法,才會新造基礎字元,而且還要遵循「約定俗成」和「述而不作」的原則。比如先「草書楷化」,也算是一種述而不作,然後再「邏輯類推」。如:
【東——東】,然後類推——陳、凍、棟。。。。。有些說草書楷化是亂造字,草書就草書,楷書就草書,這是完全不懂亂噴的表現。
其實,「草書楷化」是歷史上漢字簡化的主要方法。
【走之底:辶】是「辵」草書楷化,【右耳旁:阝】是「邑」的草書楷化,只不過是章草楷化。古人都用了,為什麼今天不可以用?
這有這樣,才能儘可能的保證漢字的連續性,也簡化了字形。像越南和南韓,完全是造的新文字,拋棄了漢字,從受新文字教育的一代人,完全讀不懂漢字記載的歷史文獻,產生了一個文化斷代。
對南韓、越南這種小國可以,對華人這種十幾億人超大型文明國家能行嗎?
我們引以為傲的五千年曆史,祖先留給我們瀚如煙海的典籍文獻,我們的下一代讀不懂,我們能接受嗎?
----------------------------------------------
第二個問題,那為什麼「舞」字不簡化呢?從上可見,簡化漢字有利有弊的,所有選擇都要在學術原理上權衡利弊,不是拍腦門瞎亂簡化的。「舞」字不簡化,也是有學術原理的,是因為「成本」和「效用」兩下權衡,覺得「舞」字沒有簡化的必要。所有自然語言的文字出現的頻率,都符合「齊夫定律」:一個漢字出現的頻率與它在頻率表裡的排名成反比,排名越靠後,出現的頻率越低,排名第一是排名第二的兩倍。。。以此類推。
簡單的說,我們統計大量漢語文字中漢字出現的頻率,得到了兩個結論:1、漢字效用遞減2、常用筆畫趨簡引自:蘇培成,《漢字學綱要》,頁30|頁34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無」是常用字,簡化「無」字,效用高,利大於弊.「舞」沒有「無(無)」常用,對其簡化與其增加的學習成本相比,得不償失,弊大於利。打個比方:
現在我們抄寫一萬字的文章,「無」出現了一百次,而「舞」出現一次,很顯然,我們沒必要簡化「舞」,我們應該去簡化「無」。
因為簡化漢字是有利有弊的,付出小於收益,就沒必要簡化。
有了漢字字頻的統計資料,我們就可以用數學量化哪些漢字應該簡化,哪些漢字不應該簡化:2000萬漢字語料庫中【無(無)】的資料:
2000萬漢字語料庫中【舞】的資料:
這個資料是說:如果量化「漢字效用」的話,【無(無)】是【舞】的4倍。如果二者只能選其一,肯定選將【無】簡化為「無」。舉個例子:「矗」為什麼沒有采用「聶——(轟)、轟——(聶)」的簡化方法?
很簡單,「矗」字太罕用了,也許十萬個字的漢語文字才會出現一次,效用太低,簡化增加一個新漢字,弊大於利。
--------------------------------------------------------
當然,字頻的量化統計這是純粹的數學推導,那個漢字應該簡化是有多方面考量的。其實,「舞」並不算十分低的低頻字。「舞」沒有簡化,我猜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沒有「簡俗字」,做不到第一原則:述而不作,從簡從俗,
請問,在不增加新漢字、新字元的基礎上,你會怎麼簡化「舞」?已經廢止的《簡化字第二表》草案,採用了最「同音代替」的辦法:午——舞
我也搞不懂為什麼用「午」來代替,我認為可以造一個新形聲字來代替,下列三個形聲字相比舞,都少4筆。
-
6 # 韓版型7
無字本來就有 應該是互通互借的關係吧 漢字筆畫增減自金文 甲骨 篆 隸就有 而且至漢代就形成了一定的規則 但是這個規則和方法 越到後來越臆造 以致失傳
-
7 # 中研會王開來
舞字甲文作無,為獨體象形字,象舞者持練而舞。甲文時期已借為虛字,表有無之無。後西周金文始累增二止於下(見金文舞),作今之舞字。許氏訓“從舛、無聲”,當自小篆立說。訓義“樂也”,即宴樂之義。上古宴樂,包括音樂舞蹈。
二者本為一字,甲文字作正立人形,雙手持物舞動之形,本義為舞動,卜辭中已假借為有無之無,至金文為區別二字於無之下累增舛形作舞,另有金文字形繁增筆畫於持物之上,後再譌省左右持物作無。
-
8 # Napoleon_1
一般都是文盲才會說的話。繁體字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應該要保護保留。用不用、如何用,是另外一回事。但不能自己不懂就不給別人學一樣的心態。
回覆列表
對無字簡化沒研究,但有部分字簡化的不嚴謹甚至太草率,比如金字旁都變成了全字旁,簡化的目的確實是為了便於書寫,但就差那兩點嗎?又如一個左右對稱的車,變成了不論不類的車,可以數數筆畫,也沒省下幾筆。
還有就是亂合併,遊遊都成了遊還好說,但後後都成了後,也讓老畢的九球天後鬧了個大笑話。
其實還有好多我認為不合適的例子,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