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HX04141979

    防風,是一種藥草的名字,是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風的根。主產於黑龍江、四川、內蒙古等地。生用。

    防風功效作用:解表祛風,勝溼,止痙。用於感冒頭痛,風溼痺痛,風疹瘙癢,破傷風。

    防風可以祛風溼止痛,它常常和羌活、防己等來配合治療風溼痺痛等疾病。

  • 2 # 宋藥師

    防風是《中國藥典》收載中藥,具有有法定標準,說明防風是一個被廣泛應用,具有臨床價值的一味中藥。防風屬傘形科植物,入藥的為防風植物的乾燥根。【性味歸經】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功能主治】祛風解表,勝溼止痛,止痙。用於感冒頭痛,風溼痺痛,風疹瘙癢,破傷風。可見防風具有祛除風溼之功,同時止弊痛。

    防風,顧名思義,是治風止痛的藥物。它既能祛風寒而解表,又能祛風溼而止痛。因它微溫而不燥,藥性較為緩和,故又可用於風熱癰盛、目赤腫痛、咽喉不利等症,可與荊芥、薄荷、連翹、山梔、黃芩等同用。防風能祛風溼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療風溼痺痛等症。

    《內經》曰∶風為百病之長。《神農本草經百種錄》稱防風治周身之風,乃風藥之統領也。可見古人對防風的評價還是很高的,我舉幾個例子:

    1、《本草匯言》:防風,散風寒溼痺之藥也;2、《本草正》:防風,用此者用其氣平散風,雖膀胱脾胃經藥,然隨諸經之藥,各經皆至;3、《本經》: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痺,煩滿;4、《長沙藥解》:行經絡,逐溼淫,通關節,止疼痛,舒筋脈,伸急孿,活肢節,起癱瘓,斂自汗、盜汗,斷漏下、崩中;等等,書中記載的防風的用途還很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覽。

    防風在現代中藥製劑也有廣泛應用,比較經典的中成藥製劑有:

    防風通聖丸(顆粒)具有解表通裡,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外寒內熱,表裡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乾,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瘰癧初起,風疹溼瘡。組方十七味藥,其中便用到了防風、荊芥穗、 薄荷、 梔子、 黃芩等,便是取防風辛散微溫,甘緩不峻,善祛風解表勝溼只之功。

    玉屏風丸(顆粒、膠囊、滴丸、軟膠囊、口服液等)具有益氣、固表、止汗之功效。用於表虛不固,自汗惡風,面色㿠白,或體虛易感風邪者。組方:黃芪、防風、白朮(炒),方中防風走肌表而散風邪,是為佐使藥。有研究表明,玉屏風散具有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藥中的“丙種球蛋白”美稱。

    九味羌活丸(片、顆粒、口服液、軟膠囊等)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溼邪,內有蘊熱證。組方:羌活、防風、細辛、蒼朮、白芷、川芎、黃芩、生地、甘草。方中羌活辛苦性溫,散表寒,祛風溼,利關節,止痺痛,為治太陽風寒溼邪在表之要藥,故為君藥。防風辛甘性溫,為風藥中之潤劑,祛風除溼,散寒止痛;與蒼朮同為臣藥。

    在回答涉及中藥的問題過程也是我學習的過程,拓寬了我對每一味中藥認識,同樣一味藥與不同的藥材相組,卻起到不同的功效,讓我感受到中醫中藥的博大精深,越發覺得現代我們對中醫中藥在運用過程中是否遵循了中醫理論是影響中醫中藥療效的關鍵。這都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和認識,並去粗取精,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發掘併發揚光大,讓中藥真正的為我們所用。

  • 3 # 使用者謝興樹

    防風只是一位法風法汗的一位解表藥,單藥使用,不代表就能有除風溼的作用,得需要多位中藥的搭配組合,才能起到除去風溼的作用

  • 4 # 金蘭中醫學社

    在中醫裡,一般將發病原因分為外因、內因和不內外因三種,而外感成為最常見的一種原因之一。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的說法,也就是“善治者治外感”。在外感的各種邪氣中,尤其以風邪為最甚。

    在中醫的世界裡,去除風邪的藥物也很多,但有沒有祛風作用最強,被使用次數最多的中藥呢?答案是肯定的。在中藥世界裡,防風堪稱“祛風第一藥”。藥聖李時珍對防風做這樣的解釋:“防者御也,其功效療風最要,故名。”

    中醫認為,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溼止痛,止痙等功能;適用於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溼痺痛,破傷風等症。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防風在適應證方面的表現吧。

      

    防風的第一標籤是祛風解表,那麼對於風邪引起的外感表證基本上是對路的。防風辛溫發散,氣味具有上升的特性,能夠有效的起到辛散祛風解表的主要作用,與此同時,防風還具有勝溼止痛的作用,所以在一般的風證治療中,防風幾乎是首選藥物,在《本草正義》中這樣說道:“防風,通治一切風邪,故《本經》以‘主大風’三字為提綱”。

    防風的祛風作用一流,在勝溼、去熱方面也有一定作用,但在散寒領域卻不怎麼樣,所以在治療外感風寒、風溼、風熱表證的時候,都可以配合使用防風。在治療外感表證時,以風寒為主的,出現頭痛身痛、惡風寒等症,可以配伍荊芥、羌活、獨活等藥同用,如荊防敗毒散(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茯苓,防風,荊芥,桔梗,川芎各4.5克 甘草15克);若以風溼為主的,出現頭痛如裹、身重肢痛等症,可以配伍羌活、藁本、川芎等藥同用,如羌活勝溼湯(羌活、獨活各6g,藁本、防風、炙甘草各3g,蔓荊子2g,川芎1.5g);若以風熱為主的,出現發熱惡風、咽痛口渴等症,可以與薄荷、蟬蛻、連翹等辛涼解表藥同用。

    在防風治療表證的過程中,又有它的特殊之處。就是防風發散作用比較溫和,對衛氣不足,肌表不固,而感冒風邪的,用防風與黃芪、白朮等益衛固表藥組成“鐵三角”,相反相成,祛邪而不傷正,固表而不留邪,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比如大名鼎鼎的玉屏風散(防風6g、黃芪12g、白朮12g)就是典型的代表。

      

    既然防風的祛風作用非同一般,那對於風疹瘙癢等症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防風這個藥辛溫發散,具有祛風止癢的作用,可以治療多種面板病,其中尤以風邪所致的癮疹瘙癢尤為常用。防風以祛風見長,藥性平和,風寒、風熱所致的癮疹瘙癢皆可使用。如果是風寒引起的癮疹瘙癢,可與麻黃、白芷、蒼耳子等藥配伍使用,如消風散(當歸、生地、防風、蟬蛻、知母、苦參、胡麻、荊芥、蒼朮、牛蒡子、石膏各3克,甘草、木通各1.5克);如果是風熱者所致的癮疹瘙癢,可與薄荷、蟬蛻、殭蠶等藥配合使用;如果是溼熱所導致的,可與土茯苓、白鮮皮、赤小豆等藥同用;如果屬於血虛風燥的,多與當歸、地黃等藥配合使用,如消風散;如果是兼裡實熱結的,可與大黃、芒硝、黃芩等藥配合使用,如防風通聖散(防風6g,川芎6g,當歸6g,芍藥6g,大黃6g,薄荷葉6g,麻黃6g,連翹6g,芒硝6g,石膏12g,黃芩12g,桔梗12g,滑石20g,甘草10g,荊芥3g,白朮3g,梔子3g)。

    防風在祛風方面作用強大,在勝溼方面也同樣強大。為什麼說防風的作用是勝溼而不是祛溼,足可見防風在治理溼邪方面足夠鐵腕。防風在勝溼止痛方面作用優良,是常用的祛風溼、止痺痛的藥材,對於風溼痺痛作用較好。若是風寒溼痺,肢節疼痛、筋脈攣急的患者,可配伍羌活、獨活、桂枝、薑黃等祛風溼、止痺痛藥聯合運用,如蠲痺湯(羌活10克,獨活10克, 桂心5克,秦艽10克,當歸30克,川芎7克,炙甘草5克,海風藤20克,桑枝30克,乳香8克,木香 8克);如果是風寒溼邪鬱而化熱,關節紅腫熱痛,成為熱痺的,也可與地龍、薏苡仁、烏梢蛇等藥配合使用。

      

    防風在治理風證方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止痙,尤其是適用於破傷風證。也許有人會問,這止痙與祛風有什麼關係嗎?我們就來破傷風證來說吧,由於風毒內侵,貫於經絡,從而引動內風而出現肌肉痙攣,四肢抽搐,項背強急,角弓反張等症,而這個時候的治療需要平息內風以止痙,可用防風與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祛風止痙藥同用,如玉真散(天南星、防風、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6g)。

    當然,防風的作用還有很多,以後我們慢慢來探索這味祛風的聖藥。但還有一些知識需要了解,就是防風在祛風的時候,一般是生用,如果用在止瀉的時候一般炒用,在用作止血的時候一般炒炭用。當然,防風也有一些不適宜使用的情況,在《本草經疏》中明確指出,“諸病血虛痙急,頭痛不因於風寒,溏洩不因於寒溼,二便秘澀,小兒脾虛發搐,慢驚慢脾風,氣升作嘔,火升發嗽,陰虛盜汗,陽虛自汗等病,法所同忌”,而在《得配本草》中也有“元氣虛,病不因風溼者禁用”的論述。

  • 5 # 本草世界

    防風有祛風解表的功用,不僅能夠治療風寒、風熱感冒引起的惡寒、頭痛、發汗等,常根據風、寒、溼邪的偏重而配伍不同的藥物,如風邪偏勝則配伍荊芥、羌活等,溼邪偏勝則配伍羌活、藁本等,還能夠治療風疹瘙癢等疾病,因為此類疾病多半是由於風邪而引起的,常配伍荊芥、當歸等。

    除此之外,防風還有勝溼止痛、止痙的作用,常用於風寒溼痺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尤其是由於風邪引起的痺症(病症也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骨膝關節炎,常表現為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等處發生疼痛、重著、麻木等,主要是以活動不利為主要的症狀),常配伍羌活、桂枝等藥同用,對於偏正頭痛,用防風加白芷等研末,蜜調成丸子服用,效果很好。經實驗室研究發現,防風有止血的作用。防風還有止瀉的作用,因為防風歸屬於脾經,配伍柴胡等可以散風祛溼。

    防風不僅是一味很“實誠”的藥,還是一味有雙向作用的藥。它既能夠發汗,又能夠止汗,防風配伍荊芥入內通達腠理,發汗散邪,防風配伍黃芪、白朮等(就是方劑中的玉屏風散),內外兼顧,治療表虛自汗。防風既能止瀉,又能通便,防風能舒脾瀉肝勝溼,配伍柴胡、羌活等,防風配伍枳殼、大黃等能寬腸順氣,治療中風引起的便秘。防風既能止血,又能通經,如果是便血、崩漏,防風炒成碳後止血效果很好,但對於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以及氣虛、陰虛等不宜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鳳凰有關的成語有哪些啊?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