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堯居

    首先,我們聊一下盛京將軍是怎麼回事。清朝建立的初期,自己的地盤只有現在的東北地區。最初的首都在瀋陽,當時被稱為盛京。在公元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首都從盛京遷移到了北京,但盛京仍是清朝的陪都。在中原地區,清朝沿用了明朝遺留下來的行省制度,並且進一步完善,例如湖廣省分成湖北省和湖南省等等。但是在東北、西北和蒙古地區,清朝則沒有使用行省制度。尤其是東北地區,清朝把東北地區視為自己的老家。而且清朝對自己的統治並不自信,但是自己被趕回東北。

    因此,清朝嚴禁中原百姓進入東北地區,並且沒有在東北施行行省制度。 整個東北地區被分成了三個將軍管轄區,這三位將軍分別是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再加上後來的烏里雅蘇臺將軍和伊犁將軍,組成了清朝的5大鎮守將軍。在清朝的官員品級中,從一品並不十分稀罕,但是正一品官的數量並不多。凡是正一品官,要麼是位高權重的地方大員,要麼是皇帝身邊的寵臣。盛京將軍就是為數不多的正一品官之一,確實擁有很大的權力。

    在各級各方官員中,首先是這5位轄地將軍,其次才是各地的將軍和總督、巡撫。在5位鎮守將軍中,盛京將軍又排在首位。 那麼,盛京將軍到底有多大的權力呢?作為轄地鎮守將軍,盛京將軍負責管理和調動盛京各地的駐軍,在盛京地區,總計駐紮了7000多驍勇善戰的八旗軍。盛京基本上就是現在的遼寧省,現在遼寧省人口有幾千萬。當年,由於嚴格的區域管理制度,盛京地區的人口數量不多。除了駐紮的八旗軍,就是隨軍的家屬,以及中原地區發配來的奴隸。

    在康熙皇帝在位時期,整個盛京地區的人口不到20萬。除了管理軍隊,盛京地區的賦稅徵收、人口統計、河工建設等各方面的工作都需要盛京將軍來管理。如果放在江南地區,盛京將軍的工作量等於:江寧將軍、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的總和。 當然,由於每天各級區域劃分,盛京地區沒有巡撫、知府、知縣等各級行政官員。依靠將軍府的幕僚們,由於人手有限,對各地實際情況並不十分了解。例如出現外敵入侵以後,轄區內人口少,而且沒有各級官員。清朝高層的反應非常慢,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在清朝國力強盛時期,這個問題還不是十分明顯。但是進入清朝統治後期以後,西方列強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尤其是沙俄和日本,更是對清朝的東北地區虎視眈眈。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都面臨很大的壓力,清朝開始改革自己的區劃制度。 在清朝統治的末期,清朝高層改革了東北地區的區劃制度,在東北地區建立了行省。

    與此同時,盛京將軍擔任東三省總督兼管奉天巡撫。由此可見,在清朝最高層的眼裡,盛京將軍最少也屬於總督級別,不能繼續降低。由於盛京的地位過於重要,在清朝統治的歷史上,大部分盛京將軍都是八旗貴族或者直接是清朝皇室成員。在清朝滅亡之後,盛京將軍和東三省總督都成為了歷史,由於軍閥混戰嚴重,東北地區逐步形成了奉系軍閥集團。在二三十年代,奉系軍閥集團屢次改變了歷史的發展過程。

  • 2 # 澳古說歷史

    順治二年(1645年)清廷為了鞏固從李自成和南明手中搶來的地盤,就讓八旗兵在順德、濟南、德州、臨清、徐州、潞安、平陽、蒲州等戰略要地駐防,以此來維護清朝的統治,而自此之後由八旗兵駐防在全國要地併成為定製。

    終清一朝,清廷一共在全國十四個地方設立了八旗駐防區,包括盛京、吉林、黑龍江、綏遠城、江寧、福州、杭州、荊州、西安、寧夏、伊犁、成都、廣州、烏里雅蘇臺等地。而每個駐防區清朝都相應設立了將軍、都統、副都統、城守尉、防守尉、協領、佐領、驍騎校等官職,並由他們來統轄各駐防區的八旗兵。

    而這十四個駐防區的最高長官就是駐防將軍,每地的駐防將軍都以各地的地名來作為官職名,如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廣州將軍、杭州將軍、寧夏將軍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十四個將軍的品級和職權都有些許的差距,首先自乾隆之後,除了伊犁將軍和綏遠將軍是正一品,其餘的駐防將軍皆為從一品。

    同時除盛京、吉林、黑龍江、伊犁、烏里雅蘇臺五地是將軍轄區,不設督撫,由駐防將軍來做最高軍政長官,其餘的駐防將軍都只管轄本區的八旗兵,而無權干涉此地的軍政事務。當然如果要問駐防將軍中哪個地位最特殊的話,那麼無疑是盛京將軍,這個駐防將軍管轄的是清朝的龍興之地,也是清朝的陪都盛京。

    盛京將軍的前世今生

    1644年清朝入關定都北京後,曾經作為清朝首都的盛京就被降為留都。同時那些清朝的皇親貴族們也紛紛由盛京遷往北京,自此盛京的作用越發的薄弱,當然不管如何作為清朝的龍興之地,清廷絕對不能坐視它落寞下去,但是那些享受到了北京的繁華的皇族們是絕對不會再回去的。

    那麼該如何呢?那就是在盛京設立“內大臣”來負責管理此地,而內大臣就是盛京將軍的前身。之後因為各種原因,內大臣相繼被改名為昂邦章京、遼東將軍、奉天將軍等官職名,最終在1747年定名為“鎮守盛京等處將軍”,即盛京將軍。

    盛京將軍的職權

    盛京將軍就是統轄清朝盛京地區,也就是今天遼寧大部及內蒙一部的最高軍政長官。他可節制盛京地區的所有軍政事務,並且還需幫助皇帝治理盛京地區治下的旗兵及旗民,包括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等八旗子弟。

    當然實際上在真正的操作過程中,其實盛京將軍不但可以管轄八旗子弟,還可直接參與到盛京地區所有的大小事的決斷,也就是說只要在盛京地區發生的事情,盛京將軍都有權處置。

    可以說盛京將軍就是盛京地區的土皇帝,而這點從他的官署盛京衙門轄有印務處、戶、禮、兵、刑、工等司就可以看出來。盛京將軍就是依靠著這些部門來達到治理整個盛京地區的目的。不過其實也恰恰如此,因為盛京將軍的權勢過於大,所以在乾隆三十三年它就從正一品武職降為從一品,以此來壓制盛京將軍。

    盛京將軍可統轄的兵力

    盛京將軍下轄盛京副都統、錦州副都統、熊嶽副都統、金州副都統、興京副都統五位副都統。四位盛京城守尉、興京、鳳凰、遼陽、開原城四城城守尉。十五位協領,包括一位水師協領。牛莊、熊嶽兩位防守尉。一百三十一人位佐領,包括兩位宗室佐領、二位水師佐領。一百零二位防禦使,包括四位水師防禦使。二百零七位驍騎校,包括八位水師驍騎校。

    以上是盛京將軍所管轄的中低層軍官,同時他還管理著盛京、興京、鳳凰城、義州、牛莊、錦州、金州、遼陽、熊嶽、復州、寧遠、廣寧、鐵嶺、開原等地的八旗兵。當然兵力數量並不固定大致在一萬人以下,比如在乾隆末年盛京將軍統領的八旗兵共約7232人。

    從以上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在清朝盛京將軍的權勢不可說不大,他不但總領陪都盛京的所有八旗兵,並且可直接插手,乃至管理盛京地區的所有軍政事務,可以說在盛京這位盛京將軍就是一位土皇帝。而至於題主最後所問的為什麼盛京將軍能夠保衛清朝的陪都呢?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因為這是皇帝定的啊!清朝自順治進關之後就是如此的。

  • 3 # 善發歷史說

    清朝的地方制度

    清朝完成全國統一之後,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上基本沿襲明制,但是清朝根據不同的地方區域特色設定了不同的管理機構。清朝在內地劃為十八個省管轄,在東北龍興之地設定了盛京、黑龍江、吉林三將軍管轄,在西藏、青海設立辦事大臣管轄,在新疆設立伊犁將軍進行管轄,在外蒙古設立烏里雅蘇臺將軍管轄,在內蒙古則實行盟旗制度管理。

    龍興之地的管理

    滿洲人崛起於東北,因此對於東北這塊“龍興之地”給予了特別的關照,實行特殊的管理制度。清朝入關之後定鼎中原,以北京為京師,將原來的都城盛京降為陪都,設立留守大臣一人和副都統二人留守, 順治元年以管旗大臣何洛會為盛京總管,管理東北事務,這個盛京總管就是盛京將軍的前身。

    盛京將軍和旗民分治

    順治三年(1646年)開始,改盛京總管為盛京昂邦章京(滿洲語,漢譯為總兵、將軍)和鎮守遼東等處將軍,統領八旗兵駐守。

    順治十四年,按照北京順天府的對應行政級別,設立奉天府管理盛京(今瀋陽)附近州縣。

    順治十五年(1658年),作為龍興之地的盛京(今瀋陽),清朝統治者為了加強留都盛京重要性,恢復原來的盛京兵、刑、禮、戶、工五部設定,由於吏部事務通歸中央管轄,所以盛京就不設定吏部。

    不過,由於盛京五部是作為留都功能使用,六部事務主要還是以北京六部為主,所以盛京五部只能說相當於擺設,並沒有太大的實際功用,因此盛京五部的編制設定和北京六部略有不同。五部長官只設立侍郎一人,不設立尚書,而且侍郎以下官員全部使用滿人。

    另外在留都盛京,還設有一個內務府,掌管盛京留都宮城、陵寢的管理,以及皇家禮儀、祭祀典籍管理等事務。

    到了康熙的時候,正式將鎮守遼東等處將軍改為盛京將軍,其下設立副都統四人,分別駐守在金州、興京、錦州和熊嶽四個地方。又設立城守尉八名,四名駐守盛京,其餘四人分別駐守興京、遼陽、開原和鳳凰城。其下還設立了協領、防守尉、佐領、防禦、驍騎校等若干員額。另外,在吉林設立吉林將軍,在齊齊哈爾設立黑龍江將軍,其下官員設定和盛京將軍相同。

    東北設立的三個將軍,由於盛京屬於留都,因此在地位上盛京將軍高於其他兩個將軍,並且在實際管理上,三將軍轄區以盛京將軍為首,掌管三地軍事、邊防、財政、司法、民政等大政,是整個東北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權利非常大。但是在地方民政事務上,將軍衙門、都統衙門到旗佐衙門,都是主管旗人之事而不治理地方民政事務,一般漢人事務以三將軍轄區屬下各地的府州縣衙門管理。

    到了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東北改三將軍轄區為省,各設巡撫管理,改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其餘二將軍裁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恆大遇替補門將難題,出走的李帥卻在申花發揮穩定。如何評價劉殿座與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