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 淵與楊廣這兩人是姨表兄弟,隋煬帝楊廣與唐高祖李淵的外祖父都是獨孤信,兩人的母親是同父異母的親姐妹,李淵的娘是獨孤信和正房郭氏所生的四小姐,楊廣的娘是獨孤信和小妾崔氏所生的七姑娘叫獨孤加羅,此外兩家還有別的親戚關係。歷史上有三位獨孤(鮮卑姓氏,後改漢字劉)皇后,北周明敬後,唐元貞後,隋文獻後,她們系同父所生,這在歷史上實屬罕見。這位三朝國丈就是西魏宰輔獨孤信。 獨孤信(502-557)鮮卑望族,本名如願,後因治績突出,“信著遐邇”,被賜名為信。北周雲中(今大同)人,史稱“美容儀,善騎射”。他是西魏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將,因戰功卓著,拔至宰輔,其聲名遠播大河上下,長城內外……少年時代喜愛修飾,講究穿戴,故在軍營之中享有“獨孤郎”之美稱。他初投葛榮帳下為將,後投北魏,曾經匹馬單槍生擒漁陽王袁肆周。因屢立戰功,先後歷任別將、員外散騎侍郎、新野郡守、荊州防城大都督、武衛將軍、浮陽郡長、衛大將軍、都督三荊軍事兼尚書右僕射、荊州刺史、車騎大將軍、河內郡公、隴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加授太子太保、大司馬、柱國大將軍。隋文帝即位後,贈太師、上柱國、十州諸軍事、冀州刺史,封趙國公,邑一萬戶,諡曰景。獨孤信風度翩翩,雅有奇謀大略。太祖初啟霸業之時,他鎮守隴右之地,史稱“及信在州,事無擁滯。示以禮教,勸以耕桑,數年之中,公私富實,流人願附者數萬家。”“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鹹慕信而側帽焉。其為鄰境及士庶所重如此。”由於他執政期間惠政頗多受百姓愛戴。 獨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職,其女為皇后者三位:長女嫁北周明帝(為宇文泰兒子)為敬皇后,有子(周宣帝);四女嫁唐世祖李炳,被追封為元貞皇后,有子(唐高祖);七女嫁隋文帝楊堅,為文皇后,有子(隋煬帝)。 中國的歷史上,外戚世家頗多,如西漢王家,東漢粱家等,但是沒有哪一個世家,比得上獨孤世家(獨孤氏在北周、隋、唐這接連替代的三個朝代,都是外戚)。一個家族在兩個朝代都是外戚,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何況三個朝代!何況這三個朝代是先後接替,而非同時並立。 拋開獨孤世家,他們三朝兩兩間都還互有的親戚關係,世婚制是北方民族的特點: 1.北周與隋朝。拋開獨孤皇后,另外楊家是北周的外戚,這是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的,就不多說了。楊堅的女兒嫁給了北周宣帝,後來到宣帝的兒子(也就是楊堅的外孫)即位時,楊堅就把國家給奪了,改周為隋。 2.北周與唐朝。拋開獨孤皇后,另外宇文泰的長女,也就是北周明帝和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嫁給了神武公竇毅(鮮卑人),他倆後來生了個女兒,就嫁給了李淵,後來此女被封為太穆皇后,也就是李世民的親母。所以李家當時也是北周外戚(確切是竇家,但是後來竇家都依靠李家,也就這麼看了)。 3.隋與唐朝。由於有獨孤皇后的關係,李淵是楊堅的外甥,但拋開這層關係,李淵的妹妹同安公主,有女王氏乃隋煬帝的妃子,也就是說李淵的外甥女是楊廣的妻子(不是正妻)。有人可能注意到:李淵和楊廣應是同輩的,李淵的外甥女怎嫁楊廣呢,這對北方民族來說似乎很常見,又何況皇帝娶親了。 李世民的母親竇氏也是鮮卑族人(北魏、東西魏、燕、西涼、北齊、北周、隋等政權皆是鮮卑族的政權),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也是鮮卑人,其兄長孫無忌(約597年-659年)先世乃鮮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後改為長孫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內兄,文德順聖皇后的哥哥。《唐書》有一個關於李世民命名的有趣故事:李淵二子即將誕生之時,李淵路遇一書生為其看相,書生驚呼:“李淵貴人也,其子也貴,有濟世安民之大任。”李淵懼,欲殺此人,書生已杳然不知所蹤。歸家,二子誕,故起名“世民”,取“濟世安民”之意。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隋唐史的施建中教授則說這個故事能載入《唐書》,恐怕是統治者為自己穩固地位而編造的傳說。不過,重望族、輕寒門,是南北朝已經形成的社會風氣。 隋唐時候少數民族與漢族的界線劃分不嚴格(他們本身就是胡人),唐朝之前,北方各民族大融合現象廣泛存在(漢家學者所謂歷史上“五胡亂華”),在隋煬帝時,突厥人就曾強制改穿漢裝,北魏孝文帝推行民族之間友好往來的政策,同一個等級的人可以被允許通婚。有皇室是少數民族,大臣中也有許多是少數民族的情況(如竇氏、尉遲氏、令狐氏、宇文氏、段氏等皆鮮卑姓氏)。所以李世民是鮮卑族的後裔則是可能。然而這裡邊有幾個疑點:一是李淵一門在此之前到底如何,無法從歷史上考究得知,竟然找不到出處;二是李淵自稱為西涼王李皓後代,然人家的後裔卻不認,現在看來是否有自抬身價的嫌疑呢?史料載原山東太行山地區有五大望族姓氏——王、盧、崔、李、鄭,皆是鮮卑族的漢字姓氏(鮮卑族大野部有叱李氏改漢字李氏)……李淵生於關隴且祖居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然關隴地區當時則是匈奴、突厥、鮮卑等北方民族的集聚地。我們從李淵祖父李虎之前先人的名字上來看,則明顯沒有漢人名字的痕跡,所以李淵的李姓應該是鮮卑大野部叱李氏的漢字姓氏的可能性大些。 這點我們從其它史料上也能得到佐證,如呂思勉《讀書札記》李唐先世出自“武川”,其自認鮮卑血統。唐太宗時僧人法琳就諷刺李世民,對其偽造出身頗不認同。法琳說:“竊以為拓跋元魏,北代神君,達闍達系,陰山貴種,經雲:以金易輸石,以絹易褸褐,如舍寶女與婢交通,陛下即其人也,棄北代而認隴西,陛下即其人也。”李家本是鮮卑人拓跋氏(北魏政權創始者)的後代,正宗的“陰山貴種”、“北代神君”苗裔,如今卻冒充漢族,偽稱隴西名望,是認“賊”作“父”,自降身價,不符合鮮卑“正統”。在宋代,朱熹也說唐朝皇室出身夷狄,不信仰中國文化。鮮卑族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有東西部之分。東部鮮卑原是東胡部落聯盟的一部分。秦漢之際,東胡部落聯盟被匈奴大單于冒頓所破後遂聚居於鮮卑山(今內蒙古科右中旗西,因鮮卑人聚居而得名),後遷居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從事遊牧狩獵。在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以後,東部鮮卑才擺脫被奴役的地位,並參與反抗匈奴的鬥爭。東漢永元(89-105年)中,北匈奴西遁,鮮卑部落佔領了蒙古沙漠以北的匈奴故地,而“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由是漸盛”(《後漢書·鮮卑傳》)。東漢後期,鮮卑部落大人(即部落酋長)檀石槐建立了強大的部落聯盟,“兵馬甚盛,南鈔漢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東西萬二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三國志·魏書·鮮卑傳》注引《魏書》),分成中、東、西三部。檀石槐死後,部落聯盟很快瓦解。曹魏初年,原鮮卑小帥軻比能又建立一個較小的部落聯盟,但亦在軻比能死後解散了。魏晉之際,東部鮮卑分成鮮卑慕容部、段部、宇文部等。慕容部在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諸國。拓跋鮮卑起源於大鮮卑山(今大興安嶺)。經考古證實,今大興安嶺北段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的嘎仙洞即拓跋部早期遺址。大約在東漢前期,拓跋部落南遷大澤(今呼倫貝爾湖),至詰汾為部落大人時,經“山谷高深,九難八阻”,亦進入匈奴故地。詰汾子力微率部與原為匈奴、烏丸、敕勒、柔然的諸部落錯居雜處,逐漸控制了這些部落,於是“諸部大人,悉皆款服,控弦上馬二十餘萬”(《魏書·序紀》),於是勢力強盛起來。力微移居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由於曹魏從這裡撤消雲中、定襄等郡,拓跋部得以順利發展。大概在3世紀末的時候,鮮卑族佔領平城(大同),並在此建都。永嘉四年(310),西晉封力微孫猗盧為代公,建興二年(314),進代王。猗盧以盛樂為北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為南部,其疆域大約跨有今內蒙古中南部與山西北部。前秦建元十二年(376),苻堅出兵滅代,代亡。太初元年(386)拓跋珪重建代國,同年改國號為魏,稱登國元年,是為北魏(拓跋部於5世紀中建立北魏王朝,統治北部中國達140餘年)然後是東魏西魏以後的政權更迭。此外,拓跋部在南遷時分出一支進入河西地區,活動於今甘肅、寧夏、青海一帶,稱河西鮮卑,以禿髮為姓,禿髮即拓跋的同音異譯,後建立南涼國。還有一支進入隴右稱隴西鮮卑,其乞伏氏建立西秦國。後拓跋氏建立的西夏被蒙古滅國…… 先秦至隋唐至西夏,鮮卑族及其後人的政權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上叱詫綿延千年,進入中原的鮮卑慢慢主動漢化(先後有拓跋鮮卑、宇文鮮卑、慕容鮮卑、段氏鮮卑、吐谷渾鮮卑等等),而留在東北原籍的鮮卑人就是現在分佈在東北、西北的錫伯族人。俄語把西伯利亞叫Siberia,稱錫伯為Sibe,顯然西伯利亞就是鮮卑族人居住的地方。還有兩個地方明確有錫伯族人,一個就是4世紀時隨拓跋鮮卑遠征的鮮卑族吐渾部落,經過一千六百多年的風風雨雨,現在在涼州、祁連山一帶和浩門河流域及河湟地區居住的土族,這些人也是鮮卑族的後裔;另一個就是分佈在俄國東部大部分地區的鮮卑族人。可見,鮮卑族現在仍然是一個很大的民族(部分居住在俄國的西伯利亞地區、中國的東北及西北地區、還有中原地區主動漢化的鮮卑後人)。 現居中原地區鮮卑人的漢字姓氏有:元氏(拓跋、是雲氏)、劉氏(獨孤氏)、長孫氏(拓跋氏)、胡氏(拓跋、紇骨氏)、穆氏(丘穆陵氏)、羅氏(叱羅氏)、鹿氏(阿鹿桓氏)、駱氏(他駱拔氏)、薄氏(薄奚氏)、侯氏(胡古口引氏)、婁氏(匹婁氏)、單氏(阿單、渴單氏)、扈氏(扈地於氏)、宿氏(宿六斤氏)、竇氏(紇豆陵氏)、狄氏(庫狄氏)、柯氏(柯拔氏)、潘氏(破多羅氏)、薛氏(叱幹氏)、俟氏(俟奴氏)、展氏(輾遲氏)、綦氏(其連氏)、杜氏(獨孤渾氏)、蘭氏(烏洛蘭氏)、庫氏(庫褥官氏)、寇氏(若口引氏)、尉氏(尉遲氏)、遲氏(尉遲氏)、奚氏(拓跋、達奚氏)、丘氏(拓跋、丘敦氏)、連氏(是連氏)、石氏(嗢石蘭氏)、邗氏(馥邗氏)、狼氏(叱奴氏)、李氏(叱李氏)、陳氏(侯莫陳氏)、乙氏(乙弗氏)、令狐氏、車氏(拓跋、車焜氏)、慕容氏、慕氏(慕容氏)、宇文氏、宇氏(宇文氏)等百多姓氏。
獨孤 淵與楊廣這兩人是姨表兄弟,隋煬帝楊廣與唐高祖李淵的外祖父都是獨孤信,兩人的母親是同父異母的親姐妹,李淵的娘是獨孤信和正房郭氏所生的四小姐,楊廣的娘是獨孤信和小妾崔氏所生的七姑娘叫獨孤加羅,此外兩家還有別的親戚關係。歷史上有三位獨孤(鮮卑姓氏,後改漢字劉)皇后,北周明敬後,唐元貞後,隋文獻後,她們系同父所生,這在歷史上實屬罕見。這位三朝國丈就是西魏宰輔獨孤信。 獨孤信(502-557)鮮卑望族,本名如願,後因治績突出,“信著遐邇”,被賜名為信。北周雲中(今大同)人,史稱“美容儀,善騎射”。他是西魏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將,因戰功卓著,拔至宰輔,其聲名遠播大河上下,長城內外……少年時代喜愛修飾,講究穿戴,故在軍營之中享有“獨孤郎”之美稱。他初投葛榮帳下為將,後投北魏,曾經匹馬單槍生擒漁陽王袁肆周。因屢立戰功,先後歷任別將、員外散騎侍郎、新野郡守、荊州防城大都督、武衛將軍、浮陽郡長、衛大將軍、都督三荊軍事兼尚書右僕射、荊州刺史、車騎大將軍、河內郡公、隴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加授太子太保、大司馬、柱國大將軍。隋文帝即位後,贈太師、上柱國、十州諸軍事、冀州刺史,封趙國公,邑一萬戶,諡曰景。獨孤信風度翩翩,雅有奇謀大略。太祖初啟霸業之時,他鎮守隴右之地,史稱“及信在州,事無擁滯。示以禮教,勸以耕桑,數年之中,公私富實,流人願附者數萬家。”“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鹹慕信而側帽焉。其為鄰境及士庶所重如此。”由於他執政期間惠政頗多受百姓愛戴。 獨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職,其女為皇后者三位:長女嫁北周明帝(為宇文泰兒子)為敬皇后,有子(周宣帝);四女嫁唐世祖李炳,被追封為元貞皇后,有子(唐高祖);七女嫁隋文帝楊堅,為文皇后,有子(隋煬帝)。 中國的歷史上,外戚世家頗多,如西漢王家,東漢粱家等,但是沒有哪一個世家,比得上獨孤世家(獨孤氏在北周、隋、唐這接連替代的三個朝代,都是外戚)。一個家族在兩個朝代都是外戚,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何況三個朝代!何況這三個朝代是先後接替,而非同時並立。 拋開獨孤世家,他們三朝兩兩間都還互有的親戚關係,世婚制是北方民族的特點: 1.北周與隋朝。拋開獨孤皇后,另外楊家是北周的外戚,這是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的,就不多說了。楊堅的女兒嫁給了北周宣帝,後來到宣帝的兒子(也就是楊堅的外孫)即位時,楊堅就把國家給奪了,改周為隋。 2.北周與唐朝。拋開獨孤皇后,另外宇文泰的長女,也就是北周明帝和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嫁給了神武公竇毅(鮮卑人),他倆後來生了個女兒,就嫁給了李淵,後來此女被封為太穆皇后,也就是李世民的親母。所以李家當時也是北周外戚(確切是竇家,但是後來竇家都依靠李家,也就這麼看了)。 3.隋與唐朝。由於有獨孤皇后的關係,李淵是楊堅的外甥,但拋開這層關係,李淵的妹妹同安公主,有女王氏乃隋煬帝的妃子,也就是說李淵的外甥女是楊廣的妻子(不是正妻)。有人可能注意到:李淵和楊廣應是同輩的,李淵的外甥女怎嫁楊廣呢,這對北方民族來說似乎很常見,又何況皇帝娶親了。 李世民的母親竇氏也是鮮卑族人(北魏、東西魏、燕、西涼、北齊、北周、隋等政權皆是鮮卑族的政權),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也是鮮卑人,其兄長孫無忌(約597年-659年)先世乃鮮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後改為長孫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內兄,文德順聖皇后的哥哥。《唐書》有一個關於李世民命名的有趣故事:李淵二子即將誕生之時,李淵路遇一書生為其看相,書生驚呼:“李淵貴人也,其子也貴,有濟世安民之大任。”李淵懼,欲殺此人,書生已杳然不知所蹤。歸家,二子誕,故起名“世民”,取“濟世安民”之意。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隋唐史的施建中教授則說這個故事能載入《唐書》,恐怕是統治者為自己穩固地位而編造的傳說。不過,重望族、輕寒門,是南北朝已經形成的社會風氣。 隋唐時候少數民族與漢族的界線劃分不嚴格(他們本身就是胡人),唐朝之前,北方各民族大融合現象廣泛存在(漢家學者所謂歷史上“五胡亂華”),在隋煬帝時,突厥人就曾強制改穿漢裝,北魏孝文帝推行民族之間友好往來的政策,同一個等級的人可以被允許通婚。有皇室是少數民族,大臣中也有許多是少數民族的情況(如竇氏、尉遲氏、令狐氏、宇文氏、段氏等皆鮮卑姓氏)。所以李世民是鮮卑族的後裔則是可能。然而這裡邊有幾個疑點:一是李淵一門在此之前到底如何,無法從歷史上考究得知,竟然找不到出處;二是李淵自稱為西涼王李皓後代,然人家的後裔卻不認,現在看來是否有自抬身價的嫌疑呢?史料載原山東太行山地區有五大望族姓氏——王、盧、崔、李、鄭,皆是鮮卑族的漢字姓氏(鮮卑族大野部有叱李氏改漢字李氏)……李淵生於關隴且祖居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然關隴地區當時則是匈奴、突厥、鮮卑等北方民族的集聚地。我們從李淵祖父李虎之前先人的名字上來看,則明顯沒有漢人名字的痕跡,所以李淵的李姓應該是鮮卑大野部叱李氏的漢字姓氏的可能性大些。 這點我們從其它史料上也能得到佐證,如呂思勉《讀書札記》李唐先世出自“武川”,其自認鮮卑血統。唐太宗時僧人法琳就諷刺李世民,對其偽造出身頗不認同。法琳說:“竊以為拓跋元魏,北代神君,達闍達系,陰山貴種,經雲:以金易輸石,以絹易褸褐,如舍寶女與婢交通,陛下即其人也,棄北代而認隴西,陛下即其人也。”李家本是鮮卑人拓跋氏(北魏政權創始者)的後代,正宗的“陰山貴種”、“北代神君”苗裔,如今卻冒充漢族,偽稱隴西名望,是認“賊”作“父”,自降身價,不符合鮮卑“正統”。在宋代,朱熹也說唐朝皇室出身夷狄,不信仰中國文化。鮮卑族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有東西部之分。東部鮮卑原是東胡部落聯盟的一部分。秦漢之際,東胡部落聯盟被匈奴大單于冒頓所破後遂聚居於鮮卑山(今內蒙古科右中旗西,因鮮卑人聚居而得名),後遷居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從事遊牧狩獵。在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以後,東部鮮卑才擺脫被奴役的地位,並參與反抗匈奴的鬥爭。東漢永元(89-105年)中,北匈奴西遁,鮮卑部落佔領了蒙古沙漠以北的匈奴故地,而“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由是漸盛”(《後漢書·鮮卑傳》)。東漢後期,鮮卑部落大人(即部落酋長)檀石槐建立了強大的部落聯盟,“兵馬甚盛,南鈔漢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東西萬二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三國志·魏書·鮮卑傳》注引《魏書》),分成中、東、西三部。檀石槐死後,部落聯盟很快瓦解。曹魏初年,原鮮卑小帥軻比能又建立一個較小的部落聯盟,但亦在軻比能死後解散了。魏晉之際,東部鮮卑分成鮮卑慕容部、段部、宇文部等。慕容部在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諸國。拓跋鮮卑起源於大鮮卑山(今大興安嶺)。經考古證實,今大興安嶺北段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的嘎仙洞即拓跋部早期遺址。大約在東漢前期,拓跋部落南遷大澤(今呼倫貝爾湖),至詰汾為部落大人時,經“山谷高深,九難八阻”,亦進入匈奴故地。詰汾子力微率部與原為匈奴、烏丸、敕勒、柔然的諸部落錯居雜處,逐漸控制了這些部落,於是“諸部大人,悉皆款服,控弦上馬二十餘萬”(《魏書·序紀》),於是勢力強盛起來。力微移居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由於曹魏從這裡撤消雲中、定襄等郡,拓跋部得以順利發展。大概在3世紀末的時候,鮮卑族佔領平城(大同),並在此建都。永嘉四年(310),西晉封力微孫猗盧為代公,建興二年(314),進代王。猗盧以盛樂為北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為南部,其疆域大約跨有今內蒙古中南部與山西北部。前秦建元十二年(376),苻堅出兵滅代,代亡。太初元年(386)拓跋珪重建代國,同年改國號為魏,稱登國元年,是為北魏(拓跋部於5世紀中建立北魏王朝,統治北部中國達140餘年)然後是東魏西魏以後的政權更迭。此外,拓跋部在南遷時分出一支進入河西地區,活動於今甘肅、寧夏、青海一帶,稱河西鮮卑,以禿髮為姓,禿髮即拓跋的同音異譯,後建立南涼國。還有一支進入隴右稱隴西鮮卑,其乞伏氏建立西秦國。後拓跋氏建立的西夏被蒙古滅國…… 先秦至隋唐至西夏,鮮卑族及其後人的政權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上叱詫綿延千年,進入中原的鮮卑慢慢主動漢化(先後有拓跋鮮卑、宇文鮮卑、慕容鮮卑、段氏鮮卑、吐谷渾鮮卑等等),而留在東北原籍的鮮卑人就是現在分佈在東北、西北的錫伯族人。俄語把西伯利亞叫Siberia,稱錫伯為Sibe,顯然西伯利亞就是鮮卑族人居住的地方。還有兩個地方明確有錫伯族人,一個就是4世紀時隨拓跋鮮卑遠征的鮮卑族吐渾部落,經過一千六百多年的風風雨雨,現在在涼州、祁連山一帶和浩門河流域及河湟地區居住的土族,這些人也是鮮卑族的後裔;另一個就是分佈在俄國東部大部分地區的鮮卑族人。可見,鮮卑族現在仍然是一個很大的民族(部分居住在俄國的西伯利亞地區、中國的東北及西北地區、還有中原地區主動漢化的鮮卑後人)。 現居中原地區鮮卑人的漢字姓氏有:元氏(拓跋、是雲氏)、劉氏(獨孤氏)、長孫氏(拓跋氏)、胡氏(拓跋、紇骨氏)、穆氏(丘穆陵氏)、羅氏(叱羅氏)、鹿氏(阿鹿桓氏)、駱氏(他駱拔氏)、薄氏(薄奚氏)、侯氏(胡古口引氏)、婁氏(匹婁氏)、單氏(阿單、渴單氏)、扈氏(扈地於氏)、宿氏(宿六斤氏)、竇氏(紇豆陵氏)、狄氏(庫狄氏)、柯氏(柯拔氏)、潘氏(破多羅氏)、薛氏(叱幹氏)、俟氏(俟奴氏)、展氏(輾遲氏)、綦氏(其連氏)、杜氏(獨孤渾氏)、蘭氏(烏洛蘭氏)、庫氏(庫褥官氏)、寇氏(若口引氏)、尉氏(尉遲氏)、遲氏(尉遲氏)、奚氏(拓跋、達奚氏)、丘氏(拓跋、丘敦氏)、連氏(是連氏)、石氏(嗢石蘭氏)、邗氏(馥邗氏)、狼氏(叱奴氏)、李氏(叱李氏)、陳氏(侯莫陳氏)、乙氏(乙弗氏)、令狐氏、車氏(拓跋、車焜氏)、慕容氏、慕氏(慕容氏)、宇文氏、宇氏(宇文氏)等百多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