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喜歡書和慢生活的人
-
2 # 一花一世界啊i
線裝: 書籍裝訂的一種技術。它是中國傳統書籍藝術演進的最後形式,出現於明代中葉,通稱線裝書。實際上在裝訂時,紙葉摺好後須先用紙捻訂書身,上下裁切整齊後再打眼裝封面。線裝書一般只打四孔,稱為四眼裝。較大的書,在上下兩角各多打一眼,就成為六眼裝 線裝: 書籍裝訂的一種技術。它是中國傳統書籍藝術演進的最後形式,出現於明代中葉,通稱“線裝書”。實際上在裝訂時,紙葉摺好後須先用紙捻訂書身,上下裁切整齊後再打眼裝封面。線裝書一般只打四孔,稱為“四眼裝”。較大的書,在上下兩角各多打一眼,就成為六眼裝了。講究的線裝,除封面用綾絹外,還用綾絹包起上下兩角,以資保護。線裝書裝訂完成後,多在封面上另貼書箋,顯得雅緻不凡,格調很高。 一、線裝書的形式 線裝書有簡裝和精裝兩種形式。 簡裝書採用紙封面、訂法簡單,不包角,不勒口,不裱面,不用函套或用簡單的函套。 精裝書採用布面或用綾子、綢等織物被在紙上作封面,訂法也較複雜,訂口的上下切角用織物包上(稱為包角),有勒口、復口(封面的三個勒口邊或前口邊被襯頁粘住),以增加封面的挺括和牢度。最後用函套或書夾把書冊包紮或包裝起來。 線裝書的訂聯形式有很多種,即:a四目騎線式;b太和式;c堅角四目式;d龜甲式;e唐本式;f麻葉式;g四目式。 唐本式和四目式訂聯方法基本相同,堅角四目式是在四目式的基礎上對書角加固的一種改革形式,以上三種都是常用的訂聯形式。 二、線裝書加工工藝 線裝書加工工藝分為線裝書加工和書函加工兩部分。 線裝書加工工藝流程如下: 理料——摺頁——配頁——檢查理齊——壓平——齊欄打眼穿紙釘——粘封面——配本冊、切書——包角——復口——打眼穿線訂書——粘籤條——印書根字。 理料。即將印刷頁一張一張地揭開、挑選、分類,再逐張按欄腳和圖框將其撞理整齊,這種操作叫“捐書”。頁張理齊後,用單面切紙機把書頁裁切成所需的大小。 摺頁。線裝書摺頁是以中縫前日為標準,將單面印的書頁的白麵向裡,圖文朝外對摺,折縫就是前口,一般書頁折縫處印有“魚尾”標記,作為中縫摺疊標記,稱為“黑日子折”,把版框作為中縫摺頁的標準線的,稱為“白口子折”。摺頁後書帖欄線整齊,魚尾欄寬度一致,折縫壓實無卷帖。 配頁。線裝書的配頁操作與平裝書的配頁基本相同,線裝書頁薄,紙質軟,除用一般平訂的揀配方法外,還常用撒配。 撒配時,按頁碼順序將同一頁碼的書帖排列成梯形後,將其疊放在一起,然後從一頭抽出書帖,就是一本配好的書冊。配好後的書冊版面排列整齊,無錯帖、無卷帖,撞理整齊。 齊欄。將理齊後的書頁散開成扇形狀,並逐張將書頁前口折縫上的魚尾欄整齊的操作稱為齊欄。齊欄前應先將書帖前四折邊刮平服整齊,防止齊欄時書頁拱翹。齊欄後的書冊,欄線垂直、不亂欄、順序正確。 打眼穿紙針。配頁齊欄後的書冊,經理齊檢查無誤後,進行打眼穿紙釘,以保證書頁不移動,並欄線整齊。 紙針眼打兩個,上下位置在書冊長各1/3處,距書脊6~9mm。打眼垂直、無扎裂、扎豁書冊,針眼直徑以能入針穿線為準。 紙打用料與所訂書冊紙質相同,並用豎紋。紙針要挺括、牢固、直徑與針眼相符合。 切書。將粘好封面、封底、配好頁的整套書冊沿口子闖齊、放到三面切書機的切書檯上,對準上下規矩線切書。切好的書冊應刀口光滑、平整美觀,壓書的力量應適當,以免裁切後本冊表面出現壓痕。 包角。為保護書角,使其不散。不折、堅固耐用,在穿線前將書背上下兩角用繽或絹包住稱為包角。包角的位置在書冊最上和最下第一針眼處,並與線痕、切口呈垂直狀。包角用料為細軟織品,用適當粘劑,折角整齊,包角平整牢固、自然乾燥。 復口。將封面三邊(或前口一邊)的勒口與襯頁粘接,將勒口蓋住,以增加封面的挺括和牢固性,保持外觀的整齊。 穿線訂書。線針眼一般為四個,上下位置根據訂縫形式定,與書脊距離為13~18mm。 用線為60或42支紗6股蠟光白線或相同規格的絲、麻線穿過眼孔,將書頁訂牢。 穿線用雙線,依不同的穿線方法,入線要正確,拉線緊度適當。書冊穿線後平整牢固,雙股線並列排齊,無扭線、交叉、重疊、分離線,線結不外露 貼籤條。在封面上貼書名籤,籤條的位置對書籍的造型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是粘在封面的左上角,離天頭和前口各約8~12mm。 印書根。線裝書通常是平放在書架上,為了便於查詢,還要在地腳的右邊印上書名和卷次。 線裝書訂線方法圖示 一、四眼訂線法 1.1穿線方式 圖1、穿線方式(一) 圖2、訂線方式(二) 1.2穿線方向 圖3、穿線方向(3-1) 圖4、穿線方向(3-2) 圖5、穿線方向(3-3) 二、六針眼訂法和八針眼訂法 圖6、六針眼訂法和八針眼訂法 圖4、穿線方向(3-2) 圖5、穿線方向(3-3) 二、六針眼訂法和八針眼訂法 圖6、六針眼訂法和八針眼訂法
-
3 # 未來75846
依裝訂方法和形式的不同,分為平裝、精裝和線裝3 類(也有把平裝中的騎馬訂裝單獨列作一類的)。;訂本方法有鐵絲訂、騎馬訂、縫紉訂、鎖線訂、粘膠訂和塑線燙訂等。平裝書刊一般用紙封面,精裝書刊多用硬質紙板作書殼,並經裝飾加工後做成封面。線裝是中國傳統的書籍裝訂形式, 在古籍的整理出版中, 除採用平、精裝形式外,也有部分沿用線裝。
回覆列表
一、線裝:
書籍裝訂的一種技術。它是中國傳統書籍藝術演進的最後形式,出現於明代中葉,通稱“線裝書”。實際上在裝訂時,紙葉摺好後須先用紙捻訂書身,上下裁切整齊後再打眼裝封面。線裝書一般只打四孔,稱為“四眼裝”。較大的書,在上下兩角各多打一眼,就成為六眼裝了。講究的線裝,除封面用綾絹外,還用綾絹包起上下兩角,以資保護。線裝書裝訂完成後,多在封面上另貼書箋,顯得雅緻不凡,格調很高。
二、線裝書的形式
線裝書有簡裝和精裝兩種形式。
簡裝書採用紙封面、訂法簡單,不包角,不勒口,不裱面,不用函套或用簡單的函套。
精裝書採用布面或用綾子、綢等織物被在紙上作封面,訂法也較複雜,訂口的上下切角用織物包上(稱為包角),有勒口、復口(封面的三個勒口邊或前口邊被襯頁粘住),以增加封面的挺括和牢度。最後用函套或書夾把書冊包紮或包裝起來。
線裝書的訂聯形式有很多種,即:a四目騎線式;b太和式;c堅角四目式;d龜甲式;e唐本式;f麻葉式;g四目式。唐本式和四目式訂聯方法基本相同,堅角四目式是在四目式的基礎上對書角加固的一種改革形式,以上三種都是常用的訂聯形式。
三、線裝書加工工藝
線裝書加工工藝分為線裝書加工和書函加工兩部分。
線裝書加工工藝流程如下:
理料——摺頁——配頁——檢查理齊——壓平——齊欄打眼穿紙釘——粘封面——配本冊、切書——包角——復口——打眼穿線訂書——粘籤條——印書根字。
理料。即將印刷頁一張一張地揭開、挑選、分類,再逐張按欄腳和圖框將其撞理整齊,這種操作叫“捐書”。頁張理齊後,用單面切紙機把書頁裁切成所需的大小。
摺頁。線裝書摺頁是以中縫前日為標準,將單面印的書頁的白麵向裡,圖文朝外對摺,折縫就是前口,一般書頁折縫處印有“魚尾”標記,作為中縫摺疊標記,稱為“黑日子折”,把版框作為中縫摺頁的標準線的,稱為“白口子折”。摺頁後書帖欄線整齊,魚尾欄寬度一致,折縫壓實無卷帖。
配頁。線裝書的配頁操作與平裝書的配頁基本相同,線裝書頁薄,紙質軟,除用一般平訂的揀配方法外,還常用撒配。
撒配時,按頁碼順序將同一頁碼的書帖排列成梯形後,將其疊放在一起,然後從一頭抽出書帖,就是一本配好的書冊。配好後的書冊版面排列整齊,無錯帖、無卷帖,撞理整齊。
齊欄。將理齊後的書頁散開成扇形狀,並逐張將書頁前口折縫上的魚尾欄整齊的操作稱為齊欄。齊欄前應先將書帖前四折邊刮平服整齊,防止齊欄時書頁拱翹。齊欄後的書冊,欄線垂直、不亂欄、順序正確。
打眼穿紙針。配頁齊欄後的書冊,經理齊檢查無誤後,進行打眼穿紙釘,以保證書頁不移動,並欄線整齊。
紙針眼打兩個,上下位置在書冊長各1/3處,距書脊6~9mm。打眼垂直、無扎裂、扎豁書冊,針眼直徑以能入針穿線為準。
紙打用料與所訂書冊紙質相同,並用豎紋。紙針要挺括、牢固、直徑與針眼相符合。
切書。將粘好封面、封底、配好頁的整套書冊沿口子闖齊、放到三面切書機的切書檯上,對準上下規矩線切書。切好的書冊應刀口光滑、平整美觀,壓書的力量應適當,以免裁切後本冊表面出現壓痕。
包角。為保護書角,使其不散。不折、堅固耐用,在穿線前將書背上下兩角用繽或絹包住稱為包角。包角的位置在書冊最上和最下第一針眼處,並與線痕、切口呈垂直狀。包角用料為細軟織品,用適當粘劑,折角整齊,包角平整牢固、自然乾燥。
復口。將封面三邊(或前口一邊)的勒口與襯頁粘接,將勒口蓋住,以增加封面的挺括和牢固性,保持外觀的整齊。
穿線訂書。線針眼一般為四個,上下位置根據訂縫形式定,與書脊距離為13~ 18 mm。
用線為60或42支紗6股蠟光白線或相同規格的絲、麻線穿過眼孔,將書頁訂牢。
穿線用雙線,依不同的穿線方法,入線要正確,拉線緊度適當。書冊穿線後平整牢固,雙股線並列排齊,無扭線、交叉、重疊、分離線,線結不外露
貼籤條。在封面上貼書名籤,籤條的位置對書籍的造型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是粘在封面的左上角,離天頭和前口各約8~12 mm。
印書根。線裝書通常是平放在書架上,為了便於查詢,還要在地腳的右邊印上書名和卷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