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借我三分鐘邱明速

    讀懂《論語》103:節約與過度節約,可見道德是有標準的?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

    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評述】桴,木筏。由,子路的名,孔子弟子。材,裁,量尺度的意思。

    孔子由於覺得天下沒有明君,自己的治國理念,無法實行,想乘著木筏出海,來實現自己的治國理念。在這種情境之下,孔子眾多弟子中,孔子認為只有子路會跟著他。

    子路聽到夫子這麼說,以為是表揚他,故“聞之喜”。

    孔子見子路會錯了他的意思,所以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至於“無所取材”的原因,看看下面的例子也就清楚了:

    勇敢是好品德,但好勇就不好了。

    自信是好品德,但過於自信就不好了。

    孝順是好品德,但公私不分就不好了。

    節約是好品德,但一毛不拔就不好了。

    ……

    可見,所謂的道德,是有標準的,是有尺度的。

    道德標準,其實說的就是“中庸”,說的就是“止於至善”,說的就是“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說的就是“矯枉過正”……

    換成白話來說,所謂的道德標準,就如鞋子的尺碼一樣。鞋子尺碼對於人而言,絕不是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短越好,於人而言剛剛好是最好的。

    所以要把道德落實好,就必須把道德標準化、量化、具體化。

    幾點上班就是道德標準化的具體體現。沒有幾點上班,如何判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好品德)?道德標準化、量化在法律最為明顯。

  • 2 # 張清義聊家教

    首先要用鬼谷子智慧提高領導力,然後再解決管理瓶頸問題。下面用我的一篇文章詳細談一談。

    用鬼谷子智慧提高領導力解決管理問題

    (張清義談國學智慧)

    鬼谷子學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頗具特色,是亂世之學說,亂世之哲學。它在世界觀方面講求實用主義,講求名利與進取,而在方法上則講求順應時勢,知權善變,因此是一種講求行動的實踐哲學。鬼谷子的智慧博大精深。要想提升領導力,離不開提高我們的溝通力和決策力。下面我們談談用鬼谷子智慧如何提高溝通和決策能力。

    一、用鬼谷子智慧提高溝通力,最後達到提升領導力,需要掌握下面幾個原則:

    1、歷史原則。我們發現當代發生的事情,在歷史上幾乎類似的都發生過。鬼谷子說:“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覆以驗來。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意思是說:古代以大道教化眾生的聖人,所以能與無形共生共存,是自然物化的規律。反顧而回溯以往,在回首察驗未來,即可以知古,也可以知今。即可以瞭解對方,又可以知道自己。

    想有很強的溝通力,首先要對人和事有清醒的認識。我們見到的料事如神的人,無非就是透過對古人的經驗和以前歷史上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加以推理、分析最後做出了判斷。鬼谷子說:“得其情者,治其術。”意思是說只有徹底瞭解情況,才可以找出解決的方法。在承德避暑山莊,有一個‘四知書屋’,是康熙年間建造,乾隆題寫的屋名。四知就是:知微、知彰、知剛、知柔。對事物和人應知道細微一面,也要知道彰顯的一面。即知道強勢的一面,也應瞭解溫和、衰弱的一面。簡單的講一定要有全面瞭解的意識。在溝通中如果要想了解人的情況,我們就應該更加註意全面。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忽視對自己的‘內視反聽’。<史記>中講:“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意思是說要用自己的內心看世界的本質,聽出他人表面語言的背後含義,掌握其真實意圖。這裡要求我們要遵守知己原則。我們每天洗臉,但沒有每天洗心。我們經常給身體洗澡,可從來不給心靈洗澡。自覺就是自療的開始。當別人都認為你不行時,你沒有成功,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迷失自己,你一定要知道你未來將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當所有人都認為你很行時,這個時候奉勸你忘掉自己,要時時想到你原來是個什麼樣的人。

    2、提高溝通力需要遵守靜默原則。鬼谷子說:“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意思是說別人說話是動態的。自己緘默是靜態的。要儘量讓對方多說話,對方說的越多,暴露的資訊越多。靜默原則的主要目的是在溝通中把握對方內心的真實情況。

    如果我們對對方的資訊有疑惑,鬼谷子告訴我們:“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意思是說要根據別人說的話,聽他的辭意內涵,如果對方言辭有矛盾,要反覆地追問他,對方真正的答辭就會出現。也就是我們在傾聽過程中要善於誘導對方發言,透過對對方發言的反覆推敲對方內心的真實情況。

    有一則寓言很能說明這個問題。一隻從潮溼的窪地裡蹦出來的青蛙,對所有的野獸宣稱:“我是一個醫生,什麼病都能治。”野獸們都很高興。只有一隻狐狸疑惑地問道:“你連自己的跛足和皺皮都沒有辦法,怎麼說能給別人治病呢?”青蛙聽後無言以對,氣得呱呱直叫。

    在與人溝透過程中語言是交流的主要形式。鬼谷子智慧告訴我們三種主要溝通方法:

    1、說服。主要是對人講。

    2、在說服過程中用‘問’和‘答’的形式。

    3、用‘問’和‘聽’的形式。

    從講話內容上也用三種方法:

    1、講別人想聽的。

    2、講對別人有幫助的。

    3、講對別人有價值的。

    如果我們還不能徹底明白對方的意圖。鬼谷子告訴我們可以委婉的獲得資訊。也就是用別人喜歡的方法和他溝通。這裡有兩種令人舒服的方法:一個是探測法,一個是重複法。探測法要求對方澄清內容,提供進一步資訊。我們可以對對方說:“麻煩你說詳細一點,舉個例子說明,好嗎?”重複法就是對對方背後的含義進行深入探討,不斷重複對方語言,可以這樣試探:你的意思是說……我的理解是這樣……你看對不對?

    3、遵循象比原則也是溝透過程中的關鍵。鬼谷子說:“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觀其次。”意思是說語言有形象性,事物可用比喻。因為有形象和比喻,所以要觀察藏在言辭下面的含義。

    下面講兩個事例能很好的說明這個問題。國務院副總理商務部部長吳儀在美國進行世貿談判時,被世界讚譽為‘鐵娘子’和‘鐵嘴’。在一次代表團談判會即將開始時,美國代表梅西進入會場後突然大聲說:“我們正在和一個小偷談判。”梅西的話有弦外之音,他在指責中國侵權和剽竊先進技術。聽到梅西的話,中國代表團所有成員頓感措手不及,只有吳儀部長從容站起來大聲喝道:“我們在和強盜談判。中國發明瞭火藥和指南針,這些技術你們不是都在用嗎?我們的版權是不是可以維護?”。美國代表聽後啞口無言。在談判中中國代表團馬上掌握了主動權。

    還有一個事例發生在寺廟中。一位地痞因為生活不順利,進入寺廟大罵方丈,方丈沉默不語。地痞一直罵個不停,最後罵累了,停了下來。這時方丈開口了,對地痞說:“如果你給一個人送東西,人家不要,你是不是自己要拿回去?地痞答道:“當然”。方丈轉身拂袖而去。

    4、溝透過程用反釣原則掌握主動。反釣原則按鬼谷子智慧就是與人溝通像釣魚一樣先給魚食,也就是以給對方好處來開場。在矛盾升級和關係冰冷時期前去溝通,建議要開啟對方的心門。有一個小故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一個鐵錘在砸一把鎖,怎麼也砸不開,這個時候,鑰匙來了,插入鎖內,把鎖很容易就打開了。鐵錘不解的說:“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打不開,你薄薄一層鐵片一下就打開了。”鑰匙說:“因為我知道鎖的心。”用反釣原則就是以先給對方好處開啟對方心門。建議用一下句式開場:

    1、問對方高興的事。

    2、問對方得意的事。

    3、問對方關心的事。

    4、說對對方有幫助的和能帶來好處的事。

    二、用鬼谷子智慧提升決策力達到提高領導力的目的。

    在鬼谷子看來,決斷是針對疑惑而言的,他說:“凡決物,必託於疑者。”所以領導在決策時一定要善於為他人(對方)決情定疑,衡量利害,以利對方做出正確的決策。鬼谷子說:“有利焉,去其利,則不受也,奇之所託。”意思是說做決斷時,只對一方有利,那麼不利的一方就不會接受。這是運用奇策的基礎。

    鬼谷子說古時聖人決斷事物有五種方法:陽德、陰賊、信誠、蔽匿、平素。掌握這五種方法我們領導在現實管理中進行決斷,應遵循事物自身的歷史和發展規律,實施決策時應“度以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意思是說借鑑往事,研究現狀,預測未來。在方法上簡單的說應用好八個字:明施陽德,暗施陰賊。

    下面具體談談五種方法如何運用:

    1、陽德。就是對下屬的部分人明施德澤,公開肯定,穩定其內心狀態。適用於做事能成功,道理很充足的人。

    2、陰賊。就是指暗地裡對下屬有意設定障礙,讓對方弱點充分暴露,貶其優勢,以便牽制下屬。適用於隱瞞事情、言辭虛偽的人。

    3、信誠。就是用誠心誠意、將心換心來取得下屬信任。適用於明白事理、品行正直的人。

    4、蔽匿。就是用仁愛之心包容下屬,對其弱點和差錯加以寬容和遮掩,調動其積極性。適用於小奸和小錯的人。

    5、平素。就是對常人、常事、常理用平時常用的規範性的方法來決斷。適用於循規蹈矩的老實人。

    鬼谷子的智慧貴在踐行,我們領導在提升自己領導力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並認真去體悟這玄之又玄的道法。

  • 3 # 應用國學改變命運

    首先企業管理者需要根據現實情況及時轉變觀念。其次充分做好以人為本的教育工作。然後完善自身文化建設。

    就目前國內企業的競爭環境,個人認為還遠沒有到異常激烈的程度。所謂的瓶頸或許只需要企業家做自身有效調整即可打破。比如從習慣性向外探索轉為向內有效提升團隊核心競爭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閉症有主流治療方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