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致良知”的意思,不能單單的從字面意思來理解,要結合陽明先生的整個思想體系來理解。
陽明先生開始提倡“知行合一”,到後來歸結為三個字“致良知”,更確切的說是“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發展和成熟。後來又有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可以看做對“致良知”的具體發揮。
總的來說“致良知”其實是“知”和“行”的結合,所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是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簡單的理解:致良知是達到良知的意思,那麼“良知”是什麼那?
我們看看傳習錄中關於良知的一些解釋:
"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人心是天淵。心之本體,無所不該,原是一個天。只為私慾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心之理無窮盡,原是一個淵。只為私慾窒塞,則淵之本體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將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則本體已復,便是天淵了"
在以上中,所謂的“虛靈”,“天淵”和“本體”就是“良知”。所謂的良知並不是知識,而是人天生具有的東西,更有點像是康德的所謂“先天知識”,而陽明先生認為這種先天知識由於受到人的人慾望的遮蔽,使得人不能看清事物的本來沒看點不,這種慾望的遮蔽簡單來講就是“偏見”,簡單說致良知就是拋棄預設的立場和偏見。
要理解“致良知”的意思,不能單單的從字面意思來理解,要結合陽明先生的整個思想體系來理解。
陽明先生開始提倡“知行合一”,到後來歸結為三個字“致良知”,更確切的說是“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發展和成熟。後來又有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可以看做對“致良知”的具體發揮。
總的來說“致良知”其實是“知”和“行”的結合,所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是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簡單的理解:致良知是達到良知的意思,那麼“良知”是什麼那?
我們看看傳習錄中關於良知的一些解釋:
"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人心是天淵。心之本體,無所不該,原是一個天。只為私慾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心之理無窮盡,原是一個淵。只為私慾窒塞,則淵之本體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將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則本體已復,便是天淵了"
在以上中,所謂的“虛靈”,“天淵”和“本體”就是“良知”。所謂的良知並不是知識,而是人天生具有的東西,更有點像是康德的所謂“先天知識”,而陽明先生認為這種先天知識由於受到人的人慾望的遮蔽,使得人不能看清事物的本來沒看點不,這種慾望的遮蔽簡單來講就是“偏見”,簡單說致良知就是拋棄預設的立場和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