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檔案館
-
2 # 勇戰王聊歷史
首先,秦兵是有頭盔的,只是裝備的少。
秦兵的甲要比盔多,穿甲的不一定帶盔,這是從實戰的角度考慮的。秦兵是多兵種作戰,前排都有盾牌防護。所以,從上面的弓箭攻擊會被盾牌擋住。同時,從秦兵的甲不防護腿部就能推測出,秦兵喜歡快速機動,搞肉搏。
而近戰時,頭戴盔的話會影響視野。而且,近戰時頭部的防禦不是很重要,一般都是攻擊上身。所以,大部分秦兵上身都穿著甲。此時,秦兵的甲和盔都是皮做得,大都是犀牛皮(牛馬的皮很少)。那時候,犀牛特別多。
其次,兵馬俑不帶頭盔是為了接受檢閱。關於秦盔,在《左傳》也有記載。當秦軍接受閱兵時,會摘下頭盔。
《左傳》記載:“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冑而下,超乘者三百”。
這段文字不僅證實秦軍有盔,也反應一個問題:古代士兵接受檢閱時要摘掉頭盔。所以,我們可以大膽推測:兵馬俑中計程車兵不帶頭盔,可能是因為他們是接受檢閱的部隊!
在後續的兵馬俑發掘中,確實也找到了軍械庫遺址,並在裡面發掘出很多盔甲。在K9801陪葬坑中,就發掘出石胄約43頂。這還是沒全部發掘完。也就是說,其實是給兵馬俑備著頭盔的。
說個題外話,兵馬俑不僅沒有頭盔,手中大都也沒有武器。這是因為,項羽為了籌集兵器,把這些武器都給收走了。
最後,再說說秦國的軍功制度。秦國實行的二十級軍功爵制,主要是針對下層士兵的。而到“百將”(指揮100人的軍官)以上級別,就要靠指揮作戰立功了,不能再看個人的砍頭數了。
而且,即使是小兵,要想砍頭立功也很難。因為,秦軍5人為一伍,相互配合。有戰友被殺的話,其他4人要獲罪,必須每人殺一個敵人才能免罪。也就是說,你要想砍頭立功,必須先和隊友配合好,保護好隊友。
難度太大了,真不是一個人技術好就能搞定的。不過,這種嚴謹的軍功制度,也對防止士兵在戰鬥中砍頭搶功有很大作用。
在這種制度下,秦軍底層士兵相互配合,奮勇殺敵。秦軍這才有了“虎狼之師”的美譽。
去年特意跑去西安,參觀了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還特意花鈔票請了博物館導遊,給我講解這兵馬俑背後的歷史故事。
但是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兵馬俑大量計程車兵頭上戴著一種麻布做的頭巾,軍官模樣的戴著牛皮做的板狀帽子,而更多計程車兵則把長髮盤在頭上,挽成一個個髮髻……
他們不僅不戴頭盔,身上穿的鎧甲也很簡潔,主力步兵的甲衣只是護住前胸和後背,而站在最前邊的弩兵部隊身上甚至連一個甲片也沒有。這是為什麼呢?
歷史記錄顯示,自商鞅變法後,秦國是當時諸侯國中最富有的,所以秦國應該有能力為軍隊配備足夠的鎧甲。
《史記》上說:秦,帶甲百萬。意思是有百萬身披盔甲的軍隊,但眼前這支複製的秦軍卻讓人大感意外。
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些
衝在戰爭第一線計程車兵和將領
不戴頭盔?
秦國能夠統一六國
為什麼連頭盔都不給士兵配備?
隱藏在這一奇怪現象背後的
歷史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商鞅規定:“秦國計程車兵只要斬獲敵人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僕人數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
如果一個士兵在戰場上斬獲兩個敵人首級,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隸,也可以轉為平民。對於重視家族傳承的華人來說,軍功爵是可以傳子的,如果父親戰死疆場,他的功勞可以記在兒子頭上,一人獲得軍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在商鞅的著作中,軍功授爵制度對一支特殊部隊規定了豐厚的獎賞,商鞅稱其為“陷隊之士”。
在兵馬俑坑,有一隊士兵很特別。他們手持白刃格鬥的刺殺類兵器,卻完全不穿鎧甲。在整個地下軍團中,他們的形象顯得十分特殊。這隊士兵究竟是幹什麼的呢?
研究人員一直不清楚。一個可能的推測是:
戰鬥中有一些極其危險的任務,基本上是有去無回,重賞之下,這些完全不考慮生死的人站了出來,這些士兵很可能就是敢死隊式的陷隊之士。
再來看這些不戴頭盔,護甲不多的秦軍將士。
3.
似乎只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這種不顧性命的行為:
過於沉重的頭盔和護甲妨礙了他們殺敵晉爵。不僅如此,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戰場上的秦軍竟然袒胸赤膊,索性連僅有的鎧甲也脫掉了……
兔子我只想說太拼了!
商鞅制定的軍功爵位由低到高共有20級,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今天的軍銜。
使用軍銜是人類軍隊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標誌著軍隊嚴格的等級管理制度的形成,軍銜也是軍人榮譽的標誌。那麼,兩千多年前的秦軍實行軍銜制了嗎?
軍銜必須是可以識別的,仔細觀察這支2000多年前的軍隊,他們的髮式、帽子和裝束都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跟軍銜會不會有什麼聯絡呢?
軍團最前面的三排弩兵,身穿便裝,頭髮統一梳成一個上翹的椎髻。一些身著鎧甲的步兵卻將頭髮梳成髮辮,貼在腦後;大量的步兵則戴著這種麻布做的尖頂圓帽。從他們的位置和排列來看,士兵裝束和髮式的不同,並不是生活習慣差異所致,而是爵位級別的標誌。
這些梳椎髻、穿便裝的弩兵,很可能擁有一級爵位,他們是爵位最低的公士。身穿鎧甲、梳著髮辮或戴著圓帽的步兵應該是二級爵,他們的名稱是上造。在這個巨大的俑坑中,公士和上造佔了絕大多數,就是這些普通士兵構成了秦軍的主體。
在這些縱隊裡,胳膊前伸、手握韁繩的是駕駛戰車的馭手。他們無一例外都戴著這種版狀的帽子,鎧甲也比普通戰士的精緻。馭手的身份很關鍵,直接決定一輛戰車的安全,他們會是軍官嗎?
1.
參照史書記載,馭手的爵位至少在三級以上,這是秦軍中最基層的軍官,他們的權利是主管一輛戰車。僅僅一輛戰車還無法構成一個作戰單位,統領整個縱隊的指揮官又是哪一個呢?
界于都尉和馭手之間的是這些軍官,他們戴的也是板帽,但板帽的中間有一條稜。可能是軍侯一類的基層軍官,負責縱隊所屬的一個分隊。
2.
按照道理,這兒應該有一個最高指揮官,可俑坑中級別最高的軍官只是一個都尉,象徵著秦國軍隊的這個軍團怎麼會沒有統帥呢?
秦軍最後的日子起於幾乎所有華人都熟知的那段歷史。
那是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900名徵集去戍邊的壯丁,因為大雨耽誤了行期,按照秦法,誤期當斬,於是,他們揭竿而起,各地民眾立即響應,起義如干柴烈火蔓延到帝國的各個角落。在起義者即將踏進咸陽的時候,奮起抵擋的並不是帝國的正規軍,而是一支由囚犯拼湊而成的部隊。
在秦始皇下葬以後,規模浩大的地下陵墓仍然沒有完工,幾十萬囚犯一直在忙碌善後。刻在這些陶片上的人名,就是他們曾經勞作的見證。當起義軍離秦始皇陵不到10裡的時候,即位的秦二世赦免了這些囚犯,命令他們拿起武器,鎮壓反叛。問題在於,秦軍的主力部隊在哪兒呢?
4.
秦統一以後,軍隊有過兩次最大的集結。這是廣西桂林附近一個叫嚴關的要塞,50萬秦軍曾從這裡南下,與土著人作戰。當起義突然爆發的時候,這部分秦軍正在戍守剛剛平定的南部疆土。在帝國存亡的關頭,他們選擇了沉默。司馬遷記載,當地的最高長官下令,堵塞南北之間所有的通道,軍隊嚴禁北上作戰,南部秦軍就這樣徹底拋棄了自己親手建立的大帝國。
秦軍的另一支主力在帝國的北疆。打敗了匈奴騎兵以後,30萬精銳並沒有南撤,而是鎮守在長城沿線。當都城告急的時候,這支秦軍開始南下。保衛都城的任務只能託付給那支由囚犯臨時組成的秦軍。出人意料的是,這支軍隊體現出了異乎尋常的戰鬥力,他們用了很短的時間就擊潰了幾十萬農民起義軍,滿目創痍的帝國似乎看到了希望。然而,一個來自於楚地的貴族改變了一切,這個人叫項羽。
在今天河北省一個叫鉅鹿的地方,最後的兩支秦軍終於會合了。誰也沒有想到,這次會合就是他們的結局。秦軍與項羽的軍隊在鉅鹿決戰,在楚人難以置信的勇氣面前,幾十萬秦軍在戰場上倒下,剩下的全部投降,秦軍至此徹底覆滅。一支偉大軍隊的結局竟然如此令人沮喪,歷經500年沒有衰竭過的戰鬥意志轉瞬間土崩瓦解,這樣的事實仍舊令人難以置信。
5.
秦帝國的橫空出世和頃刻間灰飛煙滅的命運,似乎是被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所主宰,這個深藏不露的力量同樣決定了這支軍隊的沉浮。
在中國歷史上,秦文化是獨一無二的。秦人功利實用、滿懷開拓和進取精神。他們崇拜規則和秩序,相信武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或許,這種文化傳統在秦人發跡之前就決定了日後的崛起,同時也埋下了覆滅的種子。
是秦始皇將這支軍隊帶到了輝煌的頂峰。但是,這個帝王超越了時代的野心耗盡了帝國的國力。無論如何,一支軍隊的命運是緊緊依附在它的國家之上的。在秦軍最後的日子裡,帝國的秩序已經崩潰。當士兵們在前方拼殺時,他們的家已經無人來養活,覆滅的命運不可逆轉。
讓我們再一次凝視這些兩千多年前的軍人,他們曾經造就了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帝國,也造就了我們的歷史。
今天,我們使用著的文字來自於秦人,我們廣袤的國土是秦帝國的延續,我們統一的中華民族在秦帝國時期開始形成。2000多年前的那個大帝國,仍然和我們血脈相連…